第一图书网

假如这不是唐朝

陈晓黎 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作者:

陈晓黎  

页数:

216  

字数:

144000  

前言

  中国古代有这么多朝代这么多的帝国,但只有两个让所有的中国人从内心深处觉得认同。一个是汉朝,一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千年之后依然令人心驰神往。而另一个,就是唐朝。  我们对于唐朝的感情,应该是一种极端喜爱所带来的崇拜,同时还有着“他们怎么可能这么超前”的惊讶。唐朝人开明、自信、乐观,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并且毫无抗拒地吸收着当时世界的先进文化,以之丰富自己的内涵。这种心态,即使是在当今社会,也是不多见的。  唐朝的诗歌,让每一个人从小就开始吟诵;唐朝的建筑,即使千年之后,也依然有着独特的风采;唐朝的瓷器,现在成了身份的象征;唐朝的书法,都已经成为传说中的珍品……  但是,唐朝也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阴暗之处。比如宦官为祸正是在此时到达顶峰,就连皇帝的废立与生死都可以一手掌握;比如对于异族的放纵,最终造成了持续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中原大地生灵涂炭。但这些,都不能影响唐朝的伟大,也无法降低我们对唐朝的评价。毕竟现在遍布世界的唐人街,就是历史对这个仅持续了289年的王朝的最高奖赏。们会为大唐在波斯的战绩而兴奋,也会因为对大食的败仗而沮丧;我们希望看到霓裳羽衣舞的华丽,却不想看到安史之乱的破坏。  翻开史书,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唐朝的奇特之处。任何一个王朝的强盛与衰落都有着自己的节奏,例如汉朝通过三代皇帝休养生息,才最终有了汉武帝千里出击的壮举。但是唐朝不一样,无论兴盛与衰亡都显得匆匆忙忙。前一刻还在风云突变、叛军四起,下一刻忽然就进入了开元盛世;刚刚还是开元盛世的国富民庶,下一瞬间就山河动荡,几乎社稷不存--用一句俗话来说:这玩儿的就是心跳啊。所以,唐朝总是让人遗憾的。其他的朝代衰落都有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我们很难通过扭转某一个具体的事件来改变整个帝国的衰落。但唐朝不一样。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想,如果当时唐朝君臣没有犯下那些致命的失误,那么这个伟大的帝国会不会创造更多的辉煌?  谁也不知道。有句话叫历史没有如果,这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表示历史的发展都已经是注定的,无法改变;其二,表示时间无法倒流,我们根本猜不透蝴蝶的翅膀会扇向哪里。这本书想讲一些如果的历史,这很难,比这更难的是让这些如果的历史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我不知道这样的写法是否能够得到认可,但至少,在了解了大唐的辉煌之后,我们能够在悠然一念之间,去幻想如果大唐一直存在下去,现在会变成什么样?这种想象,在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进取的根源。

内容概要

  所谓“假如”,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假设。中国的古代史无比辉煌,在这期间,拥有着无数能够将辉煌延续到现在的机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 历史的机会丛书:假如这不是唐朝》讲述的即是历史给予唐朝的机会,以及错过这些机会的原因。  大唐之开明繁荣,世所未有。都城长安世界瞩目,无数留学生仰慕而来;丝绸之路畅通天下,文化输出影响世界……但最终,唐王朝由极盛到衰败却几乎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作者简介

  陈骁黎,图书出版人,历史作家。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中文系,研读历史多年,思维天马行空,文笔轻松幽默。出版有《一口气读懂明清史》《改革者》等多部畅销作品。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最为开明的时代
 男女平等,女子为帝
 仓廪实而知礼节
 万国来朝天可汗
第二章 影响世界的强盛帝国
 丝绸之路通天下
 长安罗马,交相辉映
 诗歌盛,传奇呈,以古为文万世流芳
 仰慕大唐的留学生们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
 伎进胡音务胡曲,洛阳家家学胡乐
 拿进来,玄奘西天取经
 走出去,鉴真东渡传法
第三章 历史给了我们机会
 接触与交流,保持先进的秘密武器
 闭关锁国,封山禁海,不可想象之事
 开疆拓土,世无边患
 历史给了我们机会
第四章 安史之乱,万般繁华随流水
 开明:用异族为将镇边关
 盛世:霓裳羽衣掩危机
 安史乱起,山河震动
 洗劫长安万家哭,借兵平乱一人笑
第五章 宦官专政,兴衰废立一言决
 宦官为相,祸起
 杀皇帝,等闲事耳
 挟帝有术,治国无方
 衰落,不可避免
第六章黄巢起义,满城尽带黄金甲
 转战天下无人能挡
 鲜血洗城,铸败亡之祸
 大唐,积重难返,辉煌不再
第七章 如果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
 如果没有宦官之祸
 如果没有黄巢起义
 如果,大唐的辉煌能够延续

章节摘录

  第七章如果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  在历史资料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添加上“如果没有发生”几个字,可能影响的不仅仅是接下来的几年、几十年时间,而是会关系到未来所有历史进程的走向。这就是蝴蝶效应。  史学家们说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必然性,但同样的,历史的发展往往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比如,吴王阖闾在某次战斗中脚上大拇指受伤--换在今天顶多用点药水贴块创可贴即可--但他就此一命呜呼,后来才有了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这叫作历史的偶然。但阖闾不死于大拇指受伤,也可能因病、因伤、因毒、因落水等等原因死得莫名其妙,就算他不死--只要其中任何一点成立,他自己也可能成为卧薪尝胆中的反派人物,这就叫作历史的必然。  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安禄山与杨国忠已经闹翻,时时为其所忌恨。而杨国忠是杨贵妃的亲戚,也就是传说中的外戚。那么,安禄山为什么没被杨贵妃的枕头风给吹出个好歹来呢?当然,因为安禄山本身便是杨贵妃的干儿子,在某些野史上还留下了他与杨贵妃不清不楚的一些偷情故事。因此,杨贵妃不会去拉偏架,也不会撺掇唐玄宗早早地收拾安禄山。  那么,唐朝的历史在这里开始转折--安禄山得罪杨国忠,杨贵妃觉得干儿子毕竟还是不如自己的血脉之亲,于是在玄宗面前说了安禄山的坏话,揭发其拥兵自重、野心勃勃,时刻准备造反的阴谋。因为杨贵妃深为受宠,唐玄宗相信了她的话,将安禄山召回京师。  自信的安禄山觉得自己深受玄宗信任,就算去了长安也没有什么危险,自然而然就立马赶回长安。这一来就如龙游浅水,虎落平阳。对于政治手腕已经高超到化境的唐玄宗来说,只要他有了防备,将安禄山提拔为高官入朝,从此再不准他返回自己的地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不要忘记大唐本身就有让边将入朝作官的先例与传统。安禄山在京孤家寡人,自然再也不可以掀起什么叛变。  兼领三镇节度使会助长野心,使本来的忠臣变成奸臣,本来的奸臣变成叛贼。唐玄宗将安禄山留在长安,同时徐徐消除他的势力,从此之后再切实奉行关于边将“不久任、不兼领”的规矩。虽然有些重外轻内,但当时的节度使互相制衡,无人能够反对他的决定。后续再挑选边军中的精锐士卒入京加入神策军,充实自己的实力。  这样虽然府兵制日渐崩溃,但唐朝还是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内外兼顾”的军事体系。外则少数民族不敢寇边,内则边镇统帅无法造反。  这样看起来,似乎只是稳定了内部,但不要忘记,当时世界其他地方几乎已经没有足够威胁到唐朝的存在。阿拉伯帝国因为自身的穷兵黩武已经日渐衰落,唐朝兵锋之下整个西域无人不从。而北方的突厥早已经是一蹶不振,无力对唐朝造成任何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玄宗退位,后续若是再有帝王如汉武帝一样拥有开疆拓土的野心,他将有着比汉武帝更坚实百倍的基础。无论是往西进攻一直到达欧洲边缘,或者是向南一直达到东南亚,或者不断地吞食吐蕃与大食帝国,都可以将领土扩大数倍。  而唐朝最为困扰的土地兼并问题,通过一则简单的移民法令就可以解决--只要愿意移民过去的农民,都可以得到一份土地。这种政策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也避免了民多地少的矛盾与冲突。农民能够吃得上饭,哪怕是需要走到世界的尽头去耕种,也不可能被人煽动起来造反--除去黄巢起义的大破坏,大唐可以从容地解决自身的问题,将矛盾转移到国外。  作为与外界交流异常发达的强盛国度,唐朝几乎可以一直保持强大--如果没人活不下去,野心家又得到了很好的遏制的话。当然,谁也无法保证唐朝是否会再出一位昏君,从而葬送大好河山,但至少在当时来讲,称霸东亚,遥望欧洲并不算是梦想,而是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实施就行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安史之乱并不仅仅是让整个大唐帝国陷入衰退,同时也让整个中华民族陷入了衰退--直到400多年后明朝的建立,中原才再次恢复了一点昔日的荣耀。这是一个多么久远的时间!足以让弓箭变成机枪,风筝变成飞机,也足够让世界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那时候,谁知道呢?也许会产生一场中国式的大航海运动,也许会出现我们自己的瓦特与蒸汽机!  如果没有宦官之祸  如果没有宦官为祸,唐朝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这是一个很大也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因为历史的变数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只需要更改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条件,就可以产生让人惊掉下巴的超级变动。更何况宦官专权作为中晚唐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特点,如果完全去掉的话,不仅仅是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恐怕是直接扔下了一枚原子弹,将我们所熟悉的历史炸得支离破碎、茫然无存。  但不管这种假设是如何的困难,我们还是应该试着假设一下。毕竟宦官专政对于唐朝来说近乎毫无好处可言,所带来的只是破坏与屠杀。相比而言,虽然明朝的宦官专权同样严重,但他们多多少少也为国为民做了一些贡献,比如著名的郑和下西洋,郑和就是一名宦官。而汉朝也同样受困于宦官专权,但如果没有宦官抗衡的话,汉朝那些或者小或者蠢的皇帝们恐怕早就被凶狠的外戚窃夺了皇位。  唐朝却跟这些完全不同,终唐一世,除了武氏当权的时期,几乎没有发生过外戚蛮横的情况。同样的,宦官们除了争权夺利与杀人之外,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值得在史书上记录一笔。  那么现在,我们假定,唐朝并没有宦官专权,甚至不存在宦官这种制度,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景呢?这是完全可能出现的,毕竟基本照抄了唐朝制度的日本,就没有出现宦官制。  从唐玄宗李隆基开始。  如果没有高力士在其中撺掇的话,唐玄宗未必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封为妃子。虽然说我们不能将一个王朝的兴衰都推到某个女子身上,但杨氏家族在整个天宝年间的所作所为确实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以杨国忠为首的一帮杨家人,才能基本没有,但是嫉贤妒能的心态却保持得非常良好。  通过李林甫、杨国忠两位宰相,唐玄宗继位初期的那些明臣良将近乎被一扫而空,剩下的只不过是一些阿谀小人,这些人又从底部开始不断蚕食大唐的基业。所以直到安史之乱前夕,大唐表面上看起来还是无比光鲜,但是内部却已经烂得透了,只要稍微受一点外力,就会支持不住,轰然倒塌。  如果没有高力士,也就没有杨玉环,唐玄宗虽然怠政,但李林甫之后,他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或者这样一帮破坏大唐的蛀虫。同样的,如果后宫少了这样一位深得其心的绝色佳人,唐玄宗在晚年就算是耽于女色恐怕也会有限。  另一方面,少了杨贵妃这样一层干儿子与干妈的关系,唐玄宗作为一名优秀或者说具有能力的帝王,显然不会对安禄山再抱有那种莫名其妙的信任,让其兼领三镇节度使。这样一来,就算安禄山想要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  将一场有可能颠覆大唐盛世的叛乱消于无形之后,唐玄宗差不多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剩下的不过是将自己的江山传给一个值得信任的儿子。  至于后面的皇帝会是怎么样的,其实很难分辨。我们首先得排除两种可能:其一是这个皇帝英明神武到令人膜拜,将大唐帝国一手推向了从未达到过的高峰,并且解决了所有的国内问题,使得大唐衰落的机会少得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概率实在是比较低;其二是这个皇帝蠢到无可救药,败坏家底的功底跟隋炀帝持平,可以将一个大好的盛世在十几年的时间之内就败光,天下烽烟再起群雄逐鹿--这样的概率同样很低。更可能的是后面的皇帝不过是中人之姿,干不了多少流芳百世的好事,同样也干不了多少遗臭万年的坏事。于是,大唐保持着自己一贯的发展节奏从高峰慢慢滑落,然后与所有伟大的帝国一样逐渐成为历史的尘埃。  但这种避免了“突然衰败”的场景,就已经足够可怕了。  可怕之处在于,当时没有任何的竞争者,这样大唐可以在“从盛世到末日”的这几十或上百年间,做下无数的事供后人凭吊。当然这并不是皇帝的功劳,因为我们在前面已经说了皇帝既不是很聪明也不是太蠢。但任何一个社会或者国家的发展都有着自己的节奏,大唐就按着自己的惯性逐渐前进,就已经可以甩掉当时所有的国家一大截--遥远到就算最后发生一些问题,他们也追不上来。比如,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整个东亚已经可以列为唐文化范围,更远的地方要么是不毛之地要么就是偏远山区。而往西,还有一大片的地盘等着唐帝国去接收。毕竟当阿拉伯帝国开始衰败之后,根本没有人能够挡得住唐帝国西进的步伐。  占领西域,控制中亚,然后继续往西,没准最终能直接到达欧洲,然后让欧洲的那帮骑士与封建领主们感受一下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几乎是一定的,因为只要是在封建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经受得了儒家文化的诱惑,这可是保持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利器,同时也是维护自身统治的最好手段。儒教将成为一种新的信仰进入广阔的欧洲大地,并且与基督教分庭抗礼。  天,如果到了这一步,我们还能怎么发展下去?没准这篇用电脑打出来的文字已经不复存在,每一个字都得用毛笔在宣纸上浸染,题目也从《历史的机会》变成了类似于《壮哉,我千年大唐》。  看,仅仅是没有宦官,就能产生这么多如果。  那么,如果直到安史之乱之后,宦官才忽然之间全部人间蒸发了呢?  这种情况其实也很难分析,至少皇帝们不用将所有心思都放在与自己的家奴争权上,而能够拿出哪怕只是一部分放在治理国家、厘清政治上面。虽然科举考进来的那些士子未必就是救国的栋梁,但因为没有八股文的束缚,他们的水准绝对不会差,甚至稍微锻炼一下都有可能展现出自己的光芒。  不管怎么样,就算让这些新手来随心所欲地治理国家,也不会比宦官们更差了。  至于各个节度使拥兵自重虽然很难办,但他们毕竟还需要一个大义的名分,只要皇帝不是太激进,别一下子得罪了全部的节度使,更换个把人根本不会引起大规模的反弹与叛乱。慢慢地剪其羽翼之后,则可以逐步地收权中央。这个过程可能很缓慢,但皇帝们天生就应该拥有这种本事,何况就算面对任何一位节度使,中央的力量也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想办法怎么治疗安史之乱带来的痛苦了:兼领节度使当然是再也不可能的了,同样的,任何一个有能力发动叛乱的人都将受到严密的监视--我们将有幸看到唐朝版的锦衣卫诞生,或者是当时的君臣想出一种更好更巧妙的法子,以保证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这一切保证了就算唐帝国无力向外扩张领土,但保持自身的强大与繁荣却是很有把握的。在整个世界的文明都处于衰落期的阶段,能够保持自身的强大,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无可比拟的优势所在。  而这一切,都只是因为宦官而已。  如果没有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在整个国家的互相攻伐当中,耗尽了唐朝的最后一丝元气,也真正使得整个国家再没有一点中兴的可能。也正是黄巢的部将朱温最终覆灭了唐朝,使得整个中原大地进入五代十国的长期战乱当中。这种长期战乱带来的又是整个社会的倒退,无论是疆域还是军事力量都大大缩水。到了宋朝之后,中原甚至失去了幽州天险与养马之地,无数英勇的士兵不得不去正面对抗外国骑兵,就算打赢了,因为自身没有良马,无法组建强有力的骑兵,而不能扩大战果。所以,从这时起,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的战争总是处于负多胜少的境地,平时没事被人摸上门来抢劫一番更是司空见惯。  那么,如果没有黄巢起义会怎么样呢?  黄巢起义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规律。唐朝实行均田制,即土地归国家所有然后按人头配发给农民来耕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无主荒地的开垦与耕种问题,使得国家的经济实力迅速恢复,同时也限制了各地门阀与大地主的力量,减少了国家动乱的可能性。均田制的实行基础就是国家手里必须要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这在唐初时候毫无问题,因为经过隋末战乱有大量的土地抛荒,无人种植,将其收归国有显得顺理成章,也能基本保障农民生产与生活的需求。  但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变革之后,均田制渐渐地处于崩溃的状态。究其深层原因,应该归结于农耕民族对于土地那种天然的占有欲望。如前文所说,唐朝时期人民经商成风,但经商在儒家传统里被认为是无根之木。这一笔生意赚了大钱之后,没准下一笔生意就会赔得血本无归,这种资本上的风险是纯粹的经商所无法规避的。如果是现在社会,商人们会选择不动产投资或者其他能够让资产固定保值增值的投资方式,以保证就算有个万一,也不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再也爬不起来。  而在唐朝时候,人们同样会选择不动产投资,那就是买地。有了钱之后购买大量的土地进行保值,同时土地还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产出以保障自己与家族的需要。这种一次性投资长久获利的方式为当时人所喜爱。于是商人阶层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往往会转变为大地主阶层。  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这些情况虽然出现但是还比较少,农民也不会轻易地出让国家分配给自己的土地。但一旦天下有变,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哪儿还能考虑到将来?于是一小部分人就掌握了大量的土地,并且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对国家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不断谋求自己的私利。国有的土地就这样被逐渐转化为私有。毕竟一个强势的,能够轻易结交权贵并互相照顾的大地主,其能量要远远超过一帮农民的总和。  另一方面,当国家手里没有大量的土地可供分配的时候,农民也无法得到足够的土地来耕种。人如果吃不饱肚子,自然而然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人少的时候就杀人放火、啸聚山林,人多的时候索性就兴兵作乱、横行天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末农民起义有其固有的历史原因,就算是没有黄巢出现,也会有李巢、张巢出来代替他的位置。本节所说的如果没有黄巢起义,包含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如果没有类似于黄巢这样的农民起义,其二是如果黄巢起义能够避免历史上的一些问题。  如果要避免出现黄巢起义这样的事情,从根本上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也没有一个王朝能够做到。因为农民吃不上饭必然会造反,所以解决农民起义的问题,其实质就是解决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的问题。那么,在唐朝时期这有可能解决吗?  有可能,而且非常有可能。如前文所说唐朝均田制的崩坏使得作为国家基础的土地变成了动乱之源。在这个时候如果想解决土地不够的问题,除了简单粗暴地将那些大地主人身毁灭之外,还能通过很多别的途径来解决。比如,皇帝如果够聪明的话,就能够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政治手腕使大地主们交出手中隐瞒起来的土地。  这也实现不了的话,也可以通过不那么激烈的改革来实现。国家手里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是均田制的基础,却不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基础。而均田制既然已经崩溃,也就没有必要再耗费许多的精力去弥补。真正重要的是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对等关系,而不是国家与土地。因为一块地放在那里,不管是皇帝还是地主都不可能亲自去耕种,他们只有通过农民才能获得收成。所以只需要通过法律将“地主拥有土地,农民耕种,国家征税”这种体制制度化,那么就算是均田制彻底崩溃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地主阶层会通过各种手段隐报、瞒报、谎报,但这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严重问题。因为不管他怎么瞒,土地总会在那里,土地上种的粮食也会在那里。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等,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简单来讲,国家不需要知道这块地到底是属于谁的,只需要指定谁来种这块地,然后确定交多少租子、再交多少税就行了。这可以称为变形的均田制,却能够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  农民的吃饭问题一旦解决之后,就算是有野心家跳出来,也无法达到那种登高一呼、群体响应的效果。农民起义的概率与规模都会因此而大大改变,再也动摇不了国家的根本。  而如果黄巢不是那么不明智,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黄巢转战天下看起来很美,但总是使自己处于一种浮萍的状态,是没有办法却争夺国家政权的。如果黄巢能够富有远见,趁着中原腹地兵力空虚的时候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就不会时刻陷入许胜不许败的处境当中,同时手下的军队也能逐渐成为精锐。  作为新兴的政权,黄巢可以更为轻松地解决唐朝很难解决的矛盾,毕竟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牵绊,也没有一定的约定俗成之规。比如说,放弃均田制对于唐朝的皇帝来讲是改变了祖宗的规定,需要极大的魄力;对于黄巢来讲,可能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又比如,唐朝的皇帝不可能没事儿就干掉那些掌握了大量土地的地主,然后将他们的地分给农民;但黄巢完全没有这些顾虑,这种分地的政策不仅不会动摇他统治的基础,反而会使得他更为农民所接受。对于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来说,得到了农民的支持与拥戴,天下就已经大半落入黄巢的口袋。  另一方面,因为根据地的不断补充,黄巢军队对于物资的需求就不是那么紧迫,也不会出现打进长安之后,明明四方都已经归降,却因为自己逼粮逼得太狠而再度反叛。没有了四方军阀们的掣肘,黄巢可以安心地调集大军追击唐朝中央政权,穷追猛打之下不给其喘息的余地。  到了这个时候,谁知道呢,没准他就可以开创自己的国家,成为一代明君。  那么,这种情况对于唐朝来讲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没有经历五代十国那种长时间的混战与少数民族入侵,唐朝人深入骨髓的那种开放与自信不会就此消失无踪。黄巢的统治会改变一些唐朝时期已经显露的弊端,却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唐人。  其次,中原王朝不会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对抗四周的其他国家,也就不会丢失自身的军事传统以及养马之地。一支训练有素、战力出众的骑兵可以说是宋太祖赵匡胤做梦都想要的,而这对于新兴的黄巢政权来说不过是唾手可得。  另外,没有中原的长期衰弱,幽云十六州自然而然会一直处于中原的统治之下,而不会让整个华北平原无险可守,也不会有宋朝几代皇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而殚精竭虑的事情。中原王朝在地理上已经扩展到当时的极限,四处都有雄关险要可以把守,事实上来说是极难被外来侵略征服的。  就算是以辽国、金国之强,也不过是与宋形成相持,而宋朝已经是公认的军事力量弱化,比起大唐精兵不可同日而语。就算是以后来横扫天下的蒙古铁骑来说,为了征服宋朝同样是损失精兵良将无数,当时的大汗蒙哥都死于征宋战役,前后打了几十年才终于拿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而如果是黄巢政权的话,没有自身的虚弱,避免宋朝的军事弱化,同时还有险可守,不至于一马平川、让人如入无人之境。那么,辽国、金国是否能够崛起就非常值得考虑,而蒙古的话,可能连他们统治的基础都不会稳固。因为任何一个强有力的中原王朝都不会坐视边境上出现一个极富侵略性的少数民族政权。  那么,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还真是值得期待啊。只是可惜,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去见证,只能在想象中悠然神往了。  如果,大唐的辉煌能够延续  大唐的辉煌能够延续,是比上一节更进一步的假设。可能是因为唐玄宗幡然醒悟,也有可能是因为在他之后唐朝再次出现了一名睿智的皇帝--他能够看清唐帝国现在的问题与处境,并且能够拿出办法来解决。当然也有可能从唐太宗李世民时代开始,就立下了“万世可法之法”,从而保证了国家持续的强大。  历史的支流实在是太多了,多得我们几乎无法尽窥其全貌。那么,在封建王朝,是否存在这样的“万世可法之法”呢?  答案是有的。  在皇帝决定天下兴亡的时代,一个明君或者昏君往往能够决定整个国家的走向。除了开国帝王以外,其他的皇帝往往自幼生长于深宫中,长于妇人、宦官之手,别说人生百态、世情如水,就连老百姓家里每天吃些什么、一个月要花多少钱都往往不清楚--这才留下了千古传奇“何不食肉糜”。  相对于按照血统关系来定传承的皇帝宝座来说,宰相的能力往往是值得认可的。无论这个宰相是忠还是奸,只要能够从众多官员中脱颖而出,都是人杰中的人杰。用句俗话来讲,就是拔根头发都是空心的。  所以皇帝只需要谨记一点:“不管我怎么样,肯定没有朝堂上站着的那帮人精明!”然后才根据这个原则去不断地调整国家的政策与治理手法,自然而然就不会有大的变动发生。这也就是现代民主制度的雏形,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天赋异禀,但只要是大多数人的决定,往往不会糟糕到哪里去。所以在封建王朝只要能够很好地限制皇帝,使其不能想干嘛就干嘛,自然就能做到长治久安。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皇帝无法放权,如果今天放权,说不定明天刀就直接架到脖子上了。可皇帝不放权,什么都抓在手里,很多时候天下万民的幸福就取决于他的智商与情商,这显然是不安全的。同样的,作为万人之上的皇帝,天生就带着一种杀伐决断,如果有人逆他的意思,那么他就会很不高兴;皇帝如果不高兴,就有人要倒霉了。  如果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这种放权是很难实际进行的。古人忙了一辈子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想过但是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幸好我们多了2000年的见识,自然可以提出解决办法--除了皇帝分权之外,下属也分权。唐朝其实已经走了第一步,就是将宰相一分为三,避免了相权对皇权的压迫。这样一来,对皇权的限制就没有了,头衔虽然是宰相,但如果不是特别强势的话,与其他官员也没有太大的分别,生杀予夺同样都取决于皇帝。  在这里可以借鉴一下明朝的制度,明朝的内阁已经具有了现代君主立宪的一些雏形。皇帝不能随便下命令,不能为所欲为,甚至于不能决定自己的继承人。但另一方面,皇帝本身也具有很大的权限:虽然不能控制天下官员,但可以控制内阁,再通过内阁去控制外面。同时,内阁的人选由百官推举产生,皇帝只能选择是与否,而不能直接决定人选。这就很好地限制了皇帝的权力,也很好地限制了内阁的权力。  现在假设唐太宗李世民灵机一动,忽然就想到了这样一个制度,能否将辉煌再延续下去呢?  首先,武后恐怕是很难夺得帝位了,虽然她能够得到皇帝的认可,但身为女子,面对一大帮李唐老臣,她也无能为力。毕竟所有的圣旨都需要内阁认可,才具有法律效力,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国器私用的可能性,哪怕那个人是皇帝也不行。  这样一来,出现奸臣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但谁也不能说从此就世无奸臣,世间的一切,说穿了都是一个概率问题,本节所叙述的,也就是众多可能中的一个而已。  没有了大规模的奸臣,那么会不会出现宦官专政呢?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件事,就是宦官权力的来源。宦官作为皇帝的家奴,其本身的权力影响范围是不会出皇宫的。因为是皇帝近臣,所以很有希望做到欺上瞒下、任人唯亲,从而把持朝政。在皇帝是唯一的权力中心的情况之下,只要掌握了这个权力中心,自然能够得到足够的权力。  但现在皇帝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了,至少有一个内阁能与其抗衡。那么也就是说,宦官就算权力大到没边了,也顶多就是站着的皇帝而已,内阁还处于与其抗衡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明朝虽然宦官弄权也很厉害,但再牛的宦官也不可能爬到皇帝的头上去,甚至于只要皇帝一句话,无论你是“立皇帝”还是“九千岁”都只能引颈就戮。  确认了这些事实之后,我们再来讨论,这样是否能够延续唐朝的辉煌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到,唐朝的强盛与繁荣并不只是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种制度,更重要的是从上到下的风气与心态。而这些内容的形成与丧失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够扭转的。在这种制度之下,不会发生大的变动。那么,以唐朝那种外无敌国的战略环境,可以相对比较轻松地化解掉国内的矛盾。唐朝君臣甚至都不需要举起变法或者改革的大旗,只需要将自己的压迫力度稍稍放缓一些,以唐朝的富庶就足够老百姓心满意足。  那么,如果唐朝的辉煌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作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面繁荣的强大帝国,唐朝相对于当时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显著优势。在这样的优势面前,只有内乱或者交通不便能够阻碍他们向外界扩散自己的影响。  当疆域达到那个时代的极致之后,擅长经商、风气开放的唐朝人将把全世界的财富源源不断地运进自己的国家,使得商品贸易异常发达,从而最终产生重商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萌芽。他们也不需要进行所谓的大航海探险,毕竟大航海的初衷与出发点不过是寻找新的通往东方的航路而已。  另外,作为阻隔了东西方商路的阿拉伯帝国,因为其固有的政教合一属性,很难与唐朝产生竞争。同样的,唐朝已经强大得连碰一碰都是危险的事情,也没有谁会咬着牙一定要与他们死磕。相对而言,并不歧视异族也乐于接受外来事物的唐朝,只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就可以保持商路的畅通,从而将自己国家的商品输入全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当陆上的扩张进行到极致的时候,大海不可避免地成为唐朝人下一个征服的目标。他们也许还无法造出如明朝那样上百米的远洋宝船,但他们的探险、开放精神却远远胜过了明朝人。只要有一小部分人通过航海得到了巨大的利益,那么后续自然会有无穷无尽的人跟进。这种蜂拥而来的大冒险者们同样的也会促使造船科技不断进步,也会对船的航速提出更高的要求。  那么这个时候,风力或者划桨都将无法满足广阔无边的大海,下一步是什么呢?蒸汽机吗?谁知道。  唐朝的文化不断繁荣,最终也将突破儒家思想的限制。当然,他们本身受到的限制相对于后世来讲已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种思想上的突破意义非凡,甚至可以促使整个国家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欧洲正是因为文艺复兴,才为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扫清了障碍,而唐朝因为没有教廷的束缚,其思想与文化上的突破将来得更为容易。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会改变,也许君主立宪的雏形会变成真正的君主立宪,也许就会轮到我们用坚船利炮去叩开别人的海关,也许直到现在我们的国号依然是唐。  你看,这是一幅美好的蓝图,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全部的前提都能够出现的话,那么这结果也同样能够出现。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可惜,我们错失了历史的机会。  ……


编辑推荐

  1、对历史进行大胆的重构,假设当时的繁荣一直延续,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成哪一般模样。  2、彻底颠覆以往所有历史书的模式、口吻、角度,提供给我们充满无限遐想的历史画面,打开了历史的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背后隐藏着这样的重重玄机。  3、既满足读者"我们祖上也阔过"的可爱心态,又客观生动地讲解了"没有一直阔下去"的原因。对于历史的假设并非意淫,而是反省与检讨。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假如这不是唐朝 PDF格式下载



怀念当年的历史,愿我中华早日昌盛复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