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赵汀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汀阳  

页数:

262  

字数:

236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本文集选人的是我在2000年以来的部分论文,大致反映了我在近年来所做的哲学工作。一般相信哲学所探索的是永恒的问题,这大致不错,但有些夸张。在时间面前,所谓永恒只不过是“好像总是如此”而已。维特根斯坦曾经谈到“从永恒的角度去看”的问题,如果这样说就可能比较合适了。但这仍然不能非常正确地表达哲学工作性质。时间是无形的,历史是有形的,历史是时间的造型,是时间所采取的姿态。因此,那些“似乎永恒”的问题,就其问题本身来说,可能并无实质变化,但那些问题所需要的解释却在历史中变化着,就是说,问题没有变,但答案变了。这本来是关于经济学的一个笑话,但是对于哲学问题却非常合适并且严肃。问题没有变,是因为哲学讨论的往往是世界和生活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是顽固不化的,因为世界和生活毕竟不会彻底改变,正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而答案变了,这也是必然的,因为在时间中几乎不变的东西总是不得不采取特定的历史姿态,时间如果不在历史中表现出来,我们就无法意识到时间,时间就只是表现着“在”(being)而不能表现“存在”(existence)。如果按照时下盛行的话语,就似乎应该说,答案总是“与时俱进”的。  哲学重心现在落在政治/伦理哲学上,这不应该令人感到意外,因为现在的世界是个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伦理危机的世界,是个乱世,是个礼崩乐坏的世界。政治和伦理就成为当代的最大事情,哲学观念是大观念,大观念当然随着大事情走。同时,在当代的政治/伦理问题背后往往是经济利益问题,于是,政治和经济问题总是结构性地结合着的。而文化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的当下历史性姿态,而且很可能还是政治和经济的一个深层结构。因此就形成了这样的当下哲学的历史性结构: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结构。这种互动可以是互相促进,也可以是互相解构,或者是复合性质的互动,它们其中的某个问题必定同时是另外两个问题,它们几乎不可能分开来思考。

内容概要

近20年来,政治/伦理/文化的一体化分析模式为哲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转向。在本书中,赵汀阳以他的“综合文本”和“无立场分析”作为方法论,深入分析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问题,推出“天下制度分析模型”,力图说明当代世界的理论困境,并且以中国哲学为基本资源,重塑关于“中国”的概念的关于“世界”的世界观。  赵汀阳的“综合文本”研究法同时也是对哲学方法论的一种探索,其中引进了博弈论、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某些分析。这种新的方法论加强了哲学的创造性,同时也可能形成有争议的理论扩张。

作者简介

赵汀阳,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论可能生活》(1994)、《一个或所有问题》(1997)、《人之常情》(1998)、《22个方案》(1997)、《直观》(1999)、《赵汀阳自选集》(2001)、《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2005)等。在方法论、伦理学和

书籍目录

序言:关于方法论的一个说明“天下体系”:帝国与世界制度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理解与接受历史知识是否能够从地方的变成普遍的?知识,命运和幸福哲学的中国表述在什么条件下暴力成为最佳策略?博弈问题的哲学评论关于后现代的一个非标准表述没有制度只有表述的后现代文化为什么成了个问题?Eurasia,Pacificia和Atlantia的文化政治分析框架

章节摘录

  按照中国民本主义的信念,民众的选择总与天意吻合,所谓“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又日:“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这其中并非巧合,而是被认为存在着必然的吻合。这种必然的吻合需要论证。根据天人合一假设,似乎可以这样分析:存在必定是整体和谐和自身一致的,否则,被破坏的存在就变成不存在;既然存在是整体和谐的,那么天、地、人就必定是和谐呼应的;而天命不可见,它是隐藏着的,但是天命这种隐性的事实必定有其显性的表现途径,否则我们就会根本不知道存在着天命(希腊人也论证说我们不可能知道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天道虽然遥远而不显 ,但是与之呼应的人道却近在眼前,人道的表现是民心,因为天是所有人的天,所以天先验地代表所有人的选择,于是,民心就是天命的显形。以天意和民心的一致性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的理论优势在于取证的方便。天意本身虽然并非直接可见,但民心却是明摆着的确证(evidence)。因此,即使声称知道了天命,也必须通过民心这一确证而得到验证,否则就是没有得到证明。所谓“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疏谓:天威之明,惟诚是辅,验之民情,大可见矣) ,又有“天亦哀于四方民,其眷命用懋,王其疾敬德”。至于“验之民情”,古代中国显然没有数字化的验证方式,比如现代的民主选举方式 。但实际上知道民情并不需要数字化的“准确”统计,因为民情总是表现为能够直观的或者直接感受到的社会气氛,而且,人们关于民情的直观、对社会气氛的感受似乎从来不会出错。原因可能是,民情的表现或流露是自然真诚的反应,直接表达了真实的社会选择。

媒体关注与评论

  天下理念是惟一的世界先验理念。弱势共同体才需要文化身份。  ——赵汀阳


编辑推荐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文集(第2版)》:切身的世界虽然只不过是一个可能世界,但因为切身,所以它比其他所有可能世界更重要。生产一种人文知识就是策划一种生活。人们希望幸福。某种真理如果不利于幸福,人们就宁愿创造另一种事实以及与之相配的另一种真理。认识本质虽然重要,但策划幸福更重要,于是关于本质的知识问题就让位给关于幸福的知识问题。入们关心的是什么样的知识能够给人类刨造比较好的命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没有世界观的世界 PDF格式下载



赵汀阳是我比较喜欢的哲学家,他的思想独特、观点新颖。这本《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是他的一部政治哲学的论文集。从这部书中你会得到很多启发。相信这本书会带给你新的思考和启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