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说“写字”

叶秀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3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叶秀山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叶秀山先生的书法论集。全书以叶先生的名作《书法美学引论》和《说“写字”》为主体,部分书法论文和随笔也收录其中。作者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角度阐述书法美学的原理,分析书法与绘画、表演等艺术种类之间的关系,讨论了不同时代书法作品的具体形式和书家的风格;并把自己练字的艰辛历程,对碑帖、字画的认识,对书法作品、书法艺术的评论等,从幼时谈起,娓娓道来。作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阐释着中国书法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根脉,向读者展示了书法艺术 “单纯性”形式背后的“超越性”内涵,那独特的“形而上”意味,这真正触及了中国书法的精神核心。

作者简介

叶秀山,1935年农历6月4日(公历7月4日),生于江苏扬中,祖籍江苏镇江。195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1956年从该系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后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lI作,由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至研究员,并任该院研究生院教授。曾任该院哲学系主任,该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专攻西方哲学,兼及美学,旁及中国传统哲学。著有《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思一史一诗》等专著:及沦文、随笔,收入《叶秀山文集》四卷。近年有专著《西方哲学史》导论上编,以及论文若干。业余喜好中国书法、戏曲及西洋音乐。

书籍目录

书法美学引论前言原理篇 一、书法美学告诉我们什么 二、书法艺术之心理学观 三、书法艺术之社会学观 四、书法艺术之哲学观分析篇 一、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 二、书法与绘画 三、书法与美术字 四、书法与表演艺术 五、草书在书法中的地位风格篇 一、金石之风格 二、碑帖之神韵 三、二王之风貌 四、唐代之气度 五、笔墨之情趣作者后记说“写字”书论散叶 中国艺术之“形而上”意义 “有人在思”——谈中国书法艺术的意义 关于“文物”之哲思——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有感 书法是一种艺术 街上匾额观之不尽 书道贵新 《虞愚自写诗卷》读后 在《中国书法》杂志座谈会上的发言 世纪寄语书法艺术后记 哲思中的艺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说“写字” PDF格式下载



妈妈带IRINA在书院门买字

妈妈想不通

不认识中国字的她

一下就挑上了

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

IRINA买完字还给妈妈十元钱

店主狡黠地冲妈妈笑

下次带人来 价钱还可以商量

而那两幅字

总共不过六十元

那是书院门的行情

放到王府井就是天价

没有不敢买的

只有不敢要价的


而妈妈刚明白

书法不在于写什么

而在怎么写

是否气韵生动

力透纸背



妈妈生猪宝

IRINA送猪

MADE IN CHINA

以为出国

却又漂洋过海遣送回来


还没看呢,应该不错。叶秀山的美学丛书我都喜欢。


很好的拉


我喜欢,正版很赞,纸质很好


这本书还可,总结的比较全面


本书是作者关于书法的论文集,可分为“书法美学引论”、“说‘写字’”、“书论散叶”三部分。第一部分谈的是“书法美学”,作者用词行文较通俗,但对书法艺术进行深入的哲学、美学上的讨论不很多。书法艺术的价值不在于“写什么”,而就在于那个“写”。书法虽也是视觉的,但不是造型的,与绘画相比,更接近音乐、舞蹈。作者还提出,最能体现书法艺术的本质特点的是草书艺术,但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证。此部分完稿于1986年,作者用词很谦逊,提出自己的观点时总是用“我们”,还用到了马克思主义的那一套以及诸如“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性”等字眼。另外还大致介绍了书法史,对各流派书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了作者的“艺术生涯”,作为老一辈学者,作者一直坚持练习,临习了很多书家的帖,诸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虞世南、苏轼、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李邕、智永、赵孟頫、文徵明、祝枝山、魏碑等,还会拉京胡、唱京剧。最后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艺术的哲学思考以及这方面的一些杂文,看得出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很赞赏的。国内著名的哲学学者讨论书法的专著很少,读此书的也必定是对书法和哲学都有兴趣的人,此书的系统性不是非常强,但至少开拓了视野,包括哲学上和书法上。值得注意的是,此书和作者的另外一本书《古中国的歌——叶秀山论京剧》的封面题词可能是集的古人的字而非作者自己所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