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康有为全集

康有为,姜义华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康有为,姜义华等  

页数:

65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领导亦多次失去修清史之事,皆因故中辍。新世纪之始,国家安定,经济发展,建设成绩辉煌,而清史研究亦有重大进步,学界又倡修史之议,中为采纳众见,决定启动此新世纪标志性文化工程。 清代为我国最后之封建王朝,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之久,距今未远。清代众多之历史和社会问题与今日息息相关。欲知今日中国国情,必当追溯清代之历史,故而编纂一部详细、可信、公允之清代历史实属切要之举。 康有为的著作,和其他几位重要思想家的著作比较起来,历来就被人们认为是“作伪最多”的一种,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此次《全集》整理中,就收入了很多“异文”的不同版本。这里不存在什么重复不重复的问题,而是为了使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康有为当时的历史处境,并通过历史文献的考察和分析而把康有为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书籍目录

康有为全集(第1集) 南海朱先生墓表[1882年] 致邓给谏铁香书[1883年12月] 戒缠足会启[1883年] 诰授荣禄大夫广西布政司护理巡抚康公事状[1884年12月3日] 李青霞先生祠堂记[1884年] 致赵砺隅书[1885年] 教学通义[1885年]  原教第一  备学第二  公学第三(上)  公学第三(中)  公学第三(下)  私学第四  国学第五  大学第六(上)  大学第六(下)  失官第七  亡学第八  六经第九  亡经第十  春秋第十一  立学第十二  从今第十三  尊朱第十四  幼学第十五  德行第十六  读法第十七  六艺(上)礼第十八  六艺(中)射御第十九  六艺(下)第二十 第二十一至二十七 敷教第二十八 言语第二十九 师保第三十 谏救第三十 论幼学[1885年] 石鳌苏氏族谱序[1886年前] 民功篇[1886年]  太昊帝庖牺氏  神农氏  黄帝  尧舜  禹 康子内外篇[1886年]  阖辟篇  未济篇  理学篇  爱恶篇  性学篇  不忍篇  知言篇  湿热篇  觉识篇  人我篇  仁智篇  势祖篇  地势篇  理气篇  肇域篇 毛诗礼征[约1886年]  特抄  授时  爵国附:内官  州国附:夷狄  田赋附:徭役征榷国用  器械 ……康有为全集(第2集)康有为全集(第3集)康有为全集(第4集)康有为全集(第5集)康有为全集(第6集)康有为全集(第7集)康有为全集(第8集)康有为全集(第9集)康有为全集(第10集)康有为全集(第11集)康有为全集(第12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康有为全集 PDF格式下载



价廉物美,质量可靠。货好,服务好。


书很不错,还是那句,如果当当把配送提升了,能让读者收到的书不受损伤,保持品相完好将会有很大发展,唉,可惜了……


好书啊。姜义华是大家。值得信赖。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思想家,撰有大量著述,在当时影响非常大,但以前一直没有编辑他的全集。在台湾,康氏晚年天游学院的学生蒋贵麟先生毕生致力于收集康氏的著述,曾辑有《万木草堂遗稿》、《万木草堂遗稿外编》、《万木草堂遗稿外编续编》等康氏作品。而在大陆,上海古籍出版社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经陆续刊出过三卷《康有为全集》,但后来不知何故中断。此次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全集》,是迄今为止最全备的康氏作品全集,资料搜罗较齐备,综合了国内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集》按康氏撰述的时间排列,并采用了学界的考证成果,加有若干考证按语,展示了康氏从早年到晚年的思想发展脉络。这对于了解康氏思想的前后变化,无疑大有助益。熟悉康有为的人都知道,康氏有倒填日月的习惯,以显示其思想空无依傍。因此,《全集》的考证非常有意义。但《全集》的考证有时过于简略,如对《论语注》的成书时间列为1902年后,按语云:“《论语注》二十卷,撰者序谓‘昔尝为注,经戊戌之难而微矣。’复于1902年避居印度期间补成。但此后屡有增订,全书撰毕当不早于1915年。”(《康有为全集》第六集,页376)但在按语中,编校者未给出根据。查书中两提门人麦孟华:“麦孟华,与以教育总长而不受,可谓仁与?”(《论语注》,页46)“吾门人麦孟华孺博,短命死矣。”(《论语注》,页75-76)按:麦孟华是康氏的忠实弟子,于1...915年2月死于上海。书中所提及的康门弟子只麦孟华一人,显是康氏还沉浸在麦死后的悲伤中。据此可断定最后成书时间应在麦死后不久。如果能给出较详细的依据,则会减少读者不少麻烦。 在校订方面,《全集》存在一些错漏。在此随举一例。《全集》中的《与朱一新论学书牍》所附的朱一新致康有为诸函录自《翼教丛编》。但《翼教丛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所载朱一新的信件与《全集》不同,《全集》的改变不知何据?《翼教丛编》的点校有问题:“刘申受于邵公所不敢言者,毅然言之,卮辞日出,流弊甚大。《公羊》与《论语》初不相涉,而作《论语述》,何以疏通之?戴子高复推衍之,其说精深,剧可寻绎,然谓《论语》当如是解也,然乎?否乎?”(《翼教丛编》,页5)《全集》的点校与《翼教丛编》相近,只是在“剧可寻绎”后逗号变句号(《康有为全集》第一集,页319)。此段文字主要讲的是清末用“公羊学”解释《论语》的取向。此取向在清代以刘逢禄(申受)的《论语述何》为先导。刘逢禄试图沟通《公羊》与《论语》,其论语解释有两个版本,一收于《续修四库全书》的《刘礼部集》,为龚自珍、魏源等整理,篇名为《论语述何篇》,一收于《皇清经解》,名为《论语述何》。后来戴望(子高)著有《论语注》,推衍刘逢禄的说法。在这段中,朱一新其实是在陈述《论语》解释的“公羊化”取向,并提出批评。因此,原文中间一句的标点应为:“《公羊》与《论语》初不相涉,而作《论语述何》以疏通之。” 《全集》工程浩大,出现一些小错漏在所难免,实属白璧微瑕。但最让我不满意的是此套全集定价太高,12册,但售价1980元,平均一本150元以上。突然想起有人说过,这二十年来,升幅最大的莫过于图书。书生本来穷酸,这样的定价真让人无福消受。 阅读更多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