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边地行走

陈小波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小波 编  

页数:

22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吴家林眼中的云南,是一个因平常而非常的世界,吴家林边地行走四十年,独往独来。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极端的中国化,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而他道地南方的、日记式的素描又使他的见证有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意味。 吴家林自然的、朴素的、原生性、草根性的摄影充满生机与灵性,1993年以后,吴家林的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国际亮相并引起世界影像大师的关注。马克·吕布称吴家林的作品为“治疗淫逸无度的城市病的良药”。2006年,他的作品被列入世界摄影大师系列作品集.袖珍摄影黑皮书《吴家林·中国边陲》在法国出版。

书籍目录

走近吴家林 “山里人”的影像缘 摄影师是收藏幸福的人 只有一个吴家林 从约翰内斯堡到云南 吴家林的重 在环境的苍凉里赞叹生命的坚韧 解魅之后 他的身上有一座高原 在路上寻觅“出世”的家园 梦幻故乡 骨血映像 在边地摄影中享受孤独重温经典 吴家林摄影作品吴家林年谱编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边地行走 PDF格式下载



吴家林的摄影有多好,不是我来评价的,但这本书的确爱不释手,反复阅读,看了启发我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平淡、艰辛却幸福的百姓的日子。


曾经这一整套书在我面前,我没有留意,当时只留下了自己最喜欢的王征的和黑明的,等我意识到的时候,我发现很不好找这套书,今天又找到一本吴家林的,而且送到手很新很新,来外面的保护膜都在,真的很高兴!


纸质非常好,内容很精彩。作者的摄影风格,个人非常喜欢。


真正的摄影,须用心去看。各家本色,也须用心体会。


大师作品,很不错,就是印刷一般般


真是不简单!云南之眼——我们的榜样!


一个晚上看完,这本书应该会看很多遍!~


优秀的摄影师


吴家林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不做作,不矫情,这在中国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难能可贵,

不过现在人文的题材不好拍,把吴家林的名字拿掉,人云亦云的叫好声会弱下去,甚至会被冷落。

从这部画册学习了很多。


本书由吴家林本人和几位大家,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吴家林大师,但觉得比较零散,尚没有全面介绍吴家林大师。
书中所选吴家林精品大作文章,值得细细品味、学习。寻常百姓生活,经大师一拍,令人震憾!充分体现大师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见解和认识,充分运用黑白表现形式,尽展黑白之魅力。但其中有少部分片片,有明显摆拍痕迹(个人之见),但不能抹去大师之光辉。发现此书中大量图片与刚购《时光·吴家林摄影集》很多片一相同,不由觉得,二书购一即可。


照片挺有意思


国人摄影,编辑的功夫差


中华书局的书有错别字,史记中勾践 写成了句践。。。


编辑还要下功夫


  许多摄影人都认为作品出自遥远的地方,而宋家林从身边做起终成大业,从他成名的经过我为国内的摄影界感到无奈,若不是国外的大师的肯定导致了出国展览最终闻名于世,这和宋老师之前的艰辛与长期努力是分不开的,但契机不无决定性的作用,我喜欢国外大师那句话“我心中的东方已经死去”,东方也变成了物质为先的同时宋家林执著的坚持自己的信念,我们要向他学习。


  <边地行走> 吴家林,来自云南的农民摄影家,给了我们平凡中小事的真实见证。是那些已经忽略已久的真实和对生活的自然体会。
  
  也许是身为广告这个行业的关系,见惯了这个行业各种各样的浮华,精致,颓废,无聊的视觉表现,对比吴家林对平常生活的记录,会感受到朴实、自然,灵性更为有力.
  
  <斗鸡>,<拉家常>,<接扎>,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和震撼,这种震撼来自视觉,深刻于相片本身,尤其是接扎后的那个蒙住脸的男人,每次翻阅到这张照片,都更能感受到人文的思考,吴家林把传统和现代的冲撞,远离城市喧嚣的悠闲生活与时尚的连接,政策与遵从都透过黑白摄影展示出来。
  
  惊叹于他生活在其中,不为之麻痹和融合,而是在独立行走中冷静地思考与记录


大师的名字是吴家林,不是宋家林,谢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