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口

[美] 罗威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 罗威廉  

页数:

473  

译者:

鲁西奇,罗杜芳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代以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商贸的繁盛,就业的增加,汉口的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其增长主流来自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本书是本者《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的、关于19世纪汉口社会历史综合性研究的第二部分,它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进行了讨论,其内容涉及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通过本书,作者将从汉口人口构成的研究中证明汉口社会的移民性特征。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罗威廉 译者:鲁西奇 罗杜芳

书籍目录

绪论:现代化早期的中国城市第一部分 城市 第1章 市民  一、城市心态和文化  二、传媒与政治生活  三、职业结构  四、生产组织  五、城市化移民  六、阶级  七、精英和社团意识  八、结语 第2章 城市空间  一、地产  二、空间结构  三、土地配置  四、居住方式和街区结构  五、活动中心  六、结语第二部分 社区 第3章 大众福利  一、国家主导:救灾  二、国家主导:仓储  三、国家与社会共同主导:公益机构  四、社会主导:善堂体系  五、常规化的大众福利:粥厂与“冬防”  六、结语:城市社区的制度化 第4章 公共设施与公用事业  一、城市建设  二、防洪  三、防火与消防  四、公用事业  五、文化机构  六、结语:公共领域的兴起第三部分 冲突 第5章 冲突的结构  一、犯罪和社会病态  二、群体纠纷  三、礼仪之争:龙舟赛  四、民众抗议  五、结语:冲突与社会整合 第6章 危险阶级与劳动阶级  一、地痞  二、退伍乡勇  三、难民和流浪汉  四、劳工帮伙  五、结语:19世纪汉口的“危险阶级” 第7章 忠实的信徒  一、造反者  二、民间秘密教派和会党  三、排外主义  四、结语:市民与外来者第四部分 控制 第8章 控制力量  一、驻防清军  二、自卫:城市团勇和汉口城墙 三、保甲 四、1876-1883年间内部安全之强化 五、结语:没有警察的治安第9章 危机与应对 一、反叛者、动因和时机 二、密谋 三、参与者的地域来源及城市在危急时刻的反应 四、反叛乱动员的机制 五、总结和余论结语主要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市民有关中华帝国晚期历史的热烈讨论之一涉及明清时期城市中“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比如,牟复礼(F.W.Mote)曾坚持认为:在中国,没有我们习见的西方中世纪以后所发生的独特的城市化:在中国,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间清楚的分野很早就消失了,尽管这种分野在世界上许多别的地方曾长久地存留下来,直到近代才消失,而在其他文明中,这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城市心态。在中国,这种心态得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在帝国时代开始时似乎就已经消失了,它消失得如此之早,以至于那种城市优越感荡然无存了。罗友枝(Evelyn Rawski)则要谨慎一些,她最近总结说:在文化方面,清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分离可能远不及近代早期的法国那样明显。然而,其他一些西方学者却指出:早在宋代,中国就已出现了富于生机的“城市文化”,并对此作了描述;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学家们则就晚明时期出现的“市民”类型作了长期的考察,认为这种“市民”超越了经济阶层,作为一个整体,摆脱了土地的桎梏,并起而反抗封建政府的压迫。最近,姜士彬(David Johnson)系统地阐述了对牟复礼观点的反驳意见。概言之,他认为市民的出现可以前推至唐代:由于城市社会和经济生活变得日益复杂,真正的城市文化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对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习以为常;“城市”的概念(相对于长期以来为人们所熟悉的“帝国”不同层次的行政首府而言)被纳入了公众语汇之中……就城市自身而言,“城市”这个概念,首先是远离人们熟知的乡村村庄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此密切相联系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城市居民不同于农民。有关这一问题的争论还远未结束。实际上,这样一个涉及根本性认识、且关涉面广泛的问题,很难得出特别肯定的答案。但是,通过对汉口(一个在人口来源和职业方面都无比复杂的城市)的实例研究,势必将得出这样的结论:至少在一些中国城市里,存在着一种作为“市民”的共同身份的强烈意识和独特的城市心态。本章的目的之一便是探讨此种“市民意识”与“城市心态”的内涵。


编辑推荐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是罗威廉关于近代汉口社会研究的第二部著作。作者深入研究了19世纪汉口的城市结构、社区状况、各阶层的处境和冲突,以及官方及地方精英对城市的控制等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口 PDF格式下载



“本书将“城市人口”作为重点进行了讨论,其内容涉及汉口城市人口总量、人口移动、人口异质度增强等。通过本书,作者从汉口人口构成的研究中证明汉口社会的移民性特征。”透过一个老外的目光,我们看到一个古老城市是这样诞生的。


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不错,城市史研究的典范。


本书可以算作历史社会学范畴,以汉口这座城市作为典型,比较有代表意义。


书很好,关于汉口的一切很形象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不缺乏系统感


与中国学者编写的近代城市史比较,这部美国学者的著作太棒了.


社会冲突和有负面影响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它们时而阻滞时而推进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向这位外国的作者致敬!如此优秀地完成了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


先买的2本送人了,再买一本自己


为了找作者签名买的,不错,这是一本经典读物


很不错,观点新颖


非常好的书,特别喜欢,绝对支持。


都是推荐的书,应该不错


要了解世界,先了解中国,要了解中国现了解湖北,要了解湖北,先了解武汉,武汉三个区,汉口当然要深刻了解,也许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但毕竟只有一本书的内容也许不能很全面的满足你的期望,但可以开启你的兴趣之门,值得阅读


书的表装很有感觉,一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把近代武汉的特质描写的很清晰


换一种眼光看中国,或许会有不同的发现。


明明是另一本,结果买来却是这本


很好的论文


也写写武昌吧,大学的变迁和文化溯源


研究的问题很透彻,比起国内同类型的研究,确认有过人之处;排版过于密集,采用稍大的开本好些。


首先想说,上面那位评论者说的是错误的信息,卓越的这本书的书名没有错误,上面那个评论者说的书是作者的第一本著名的名字,此为第二本。汉口在清朝后期迎来了它最辉煌的一段时光,尽管对于旧中国来说,这是一段耻辱。言归正传,这本书对那一阶段的社会阶层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我想说的是,因为是译作,文字难免稍欠吸引人,但对于更好地理解武汉人以及那段历史都是大有裨益的。


应该是《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会(1796-1895)》,不是社区!另外,我买的是2005年6月的第一版,原价29.80元,可见这几年书价涨得之快。


知名作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