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存在之发现

罗洛·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9月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洛·梅  

页数:

224  

译者:

方红,郭本禹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们在这个时代面临着一件自相矛盾的奇怪事情。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如此众多的零碎信息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人造卫星向我们蜂拥而来,而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我存在的内在确定性如此之少。客观真理增加得越多,我们内在的确定性下降得就越多。我们迅速增长的技术力量使得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力量,而且许多人都将技术进展中的每一步体验为是将我们朝可能出现的灭绝又推进了一步。尼采具有不可思议的预见性,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原子混乱的时代……这个可怕的幽灵……这个国家……当它肯定会陷于今天和明天之间时,对幸福的追求将会是最大的;因为到了后天,所有追求的时间都将很可能会全部结束。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对于找到生活中的意义感到绝望,现今的人们利用许多方式,如情感淡漠、精神麻木或享乐主义等来减少他们对存在的意识。还有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中,有数量令人惊恐且日益增多的人选择了通过自杀来逃避他们自己的存在。难怪备受生活是否具有意义这个问题困扰的人们会成群结队地去找心理治疗师。但是治疗本身却通常是我们这个时代分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不是一项战胜这种分裂的事业。通常情况下,这些躺在睡椅上或坐在患者椅子上寻求从空虚感中解脱出来的人们,将他们的存在交给了治疗者——这只能导致一种淹没的绝望、一种潜伏的愤恨,而这到后来将会以自我毁灭的形式爆发出来。因为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表明,个体想要得到自由的需要早晚将会表现出来。我认为,通过发现和确认我们自己的存在,某种内在的确定性才会成为可能。与那些用关于条件作用、行为机制和本能驱力的理论来做出总结的心理学相比,我认为,我们必须透过这些理论,然后发现人,即这些事情发生在其身上的人即存在。是的,在我们的文化中,似乎所有人对于谈论存在都很犹豫。是这个问题太具启迪性、太私密、太深刻吗?在掩盖存在的同时,我们失去的却正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视的东西。因为存在感与这些最为深刻、最为根本的问题——关于爱、死亡、焦虑、关怀的问题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对存在这一问题的论述缘于我想要在我的同胞以及我自己身上找到存在这种东西的激情。这里面一直包含着对于我们的价值观以及目标的寻求。例如,在正常焦虑的体验中,如果这个人没有感到焦虑,那么他或她也将没有自由。焦虑证明了这些价值观(无论有多么模糊)确实存在于这个人身上。没有这些价值观,出现的就只有贫乏的绝望感。当我们面对有史以来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最为严重的威胁时,我发现,与可能会出现的灭绝相比,存在的可能性变得更为显著。人类个体仍然是这样一种生物,他们能够感到惊奇,能够为一首奏鸣曲陶醉,能够将许多符号放在一起作出诗歌以愉悦我们的心灵,能够在看到日出时产生一种尊严感和敬畏感。所有这些都是存在的特征,它们为接下来的论述设定了要求。

内容概要

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存在之发现》的主题是探讨经典的存在主义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具体说是讨论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观点的结合,阐明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所关注的相同问题及其整合观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更好理解。该书是存在心理学和存在心理治疗最简明、最权威的导论性著作,其中包括罗洛·梅关于这一主题的最精辟和最深刻的论述。

作者简介

罗洛·梅(1909—1994),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1930年获得奥柏林学院文学学士学位,1938年获得纽约联合神学院神学学士学位,194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怀特研究院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长期工作。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的临床心理学科学和职业杰出贡献奖和美国心理学基金会的心理学终身成就奖章等奖励。出版了《咨询的艺术:如何给予和获得心理健康》、《焦虑的意义》、《人的自我寻求》、《爱与意志》、《权力与无知:寻求暴力的根源》、《创造的勇气》、《自由与命运》、《存在之发现》和《祈望神话》等20多部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原理 第一章 心理治疗的基础 第二章 赫琴斯夫人的案例第二部分 文化背景 第三章 存在心理学的起源与意义 第四章 存在主义与精神分析是怎样从相同的文化情境中产生的 第五章 克尔凯郭尔、尼采与弗洛伊德第三部分 对治疗的贡献 第六章 存在与非存在 第七章 本体论的焦虑与内疚 第八章 在世存在 第九章 世界的三种模式 第十章 关于时间与历史 第十一章 超越即时情境 第十二章 关于治疗技术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心理治疗的基础尽管存在取向成为欧洲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中最为显著的取向已经有20年的时间,但实际上它在美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为人所知。从那以后,我们当中就有一些人开始担心,它可能被某些季刊炒得过热了,尤其是在国家杂志上。但是尼采的一句话使我们得到安慰:“一项运动的首批追随者是不会有反对意见的。”在美国,对于存在治疗有相互矛盾的两种态度,即与其产生共鸣和对其感到厌恶、反感。一方面,这种取向与我们美国人的性格和思维有一种深切的潜在共鸣。例如,它非常类似于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对经验的即时性、思维与行动的统一性以及决定与承诺之重要性的强调。另一方面,这个国家的一些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对这种取向有着强烈的敌对态度并感到彻头彻尾的愤怒。后面我将深入分析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在本书中,我宁愿成为存在主义者,并根据我自己作为一个人和一位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从业者的体验进行直接的论述。在撰写《焦虑的意义》时,我有一年半的时间是在肺结核疗养院的床上度过的。我有大量的时间来考虑“焦虑的意义”这个问题——而且我还有大量关于我自己以及我那些感到焦虑的病友们的第一手资料。

后记

罗洛·梅的《存在之发现》(TheDiscoveryofBeing)一书于1983年由诺顿出版公司(W.W.Norton&Company,Inc.)出版,1986年出版平装版,1994年再版。《存在之发现》的主题是探讨经典的存在主义思想与精神分析的关系,具体说是讨论克尔凯郭尔、尼采和弗洛伊德等人观点的结合,阐明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所关注的相同问题及其整合观对人类境况的更好理解。该书是存在心理学和存在心理治疗最简明、最权威的导论性著作,其中的第二章是根据罗洛·梅在大学校长会议1960年年会上的发言改写的,该发言稿发表在《美国行为精神病学杂志》1960年第4期上;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根据1958年罗洛·梅等人主编的《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新方向》第一章的基础上扩写的,该章第一次把欧洲的存在分析思想跨过大西洋介绍到美国;第十二章是根据罗洛·梅在《存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评论》1964年第4期上发表的《论心理治疗的现象学基础》一文改写的。该书具有以下三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把握时代脉搏。罗洛·梅生活的早期时代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也正是弗洛伊德学说盛极一时的时代。当时,一方面,封建的和宗教的社会禁忌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却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理门诊的帮助。罗洛·梅试图以存在分析的观点来把握时代的脉搏,他在《存在之发现》的前言中说:“我们在这个时代面临着一种自相矛盾的奇怪事情。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如此众多的零碎信息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人造卫星向我们蜂拥而来,而我们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自我存在的确定性如此之少。客观真理增加得越多,我们内在的确定性下降得就越多。我们迅速增长的技术力量使得我们无法控制这种力量,而且许多人都将技术进展中的每一步体验为是将我们朝可能出现的灭绝又推进了一步。”“由于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对于找到生活中的意义感到绝望,现今的人们利用许多方式,如情感淡漠、精神麻木或享乐主义等来减少他们对存在的意识。还有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中,有数量令人惊恐且日益增多的人选择了通过自杀来逃避他们自己的存在。”当前,我们正越来越深刻地感知和困顿于《存在之发现》中所言的诸多状况。因此,《存在之发现》是在时代思潮中孕育而生的,并日渐焕发其时代意义,它对于人们面对现代生活具有极大的积极启示意义,因而,浸淫于本书之中便如同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其二,整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在罗洛·梅看来,严格考察心理治疗的理论基础对于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来说非常重要;同时他又注重将理论同临床案例整合起来,试图以此对心理治疗作出合理而具体的解释。比如,在谈到使得咨询室中的患者成为一个存在的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时,作者用赫琴斯夫人案例中的一些情节对此进行了论证,并提出六个他称之为原理的特征。第一,每一个存在的人都是以他(她)自己为中心的,而且对这个中心的攻击,就是对她的存在本身的攻击;第二,每一个存在的人都具有自我肯定的特性,即都需要保存他的中心;第三,所有存在的人都具有走出他们自己的中心并参与到其他存在之中的需要和可能性;第四,中心主观的一面是觉察;第五条原理所指的就是人类所特有的特征,即自我意识;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本体论特征是焦虑。罗洛·梅毕生致力于心理治疗的理论建设与临床实践,他在分析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建立了自己的存在分析观并用于心理治疗,开创了美国存在分析心理治疗这一取向。正如他自己所说:“存在疗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将人理解为一种存在。这种方法并不否认精神动力的有效功能,也不反对在适当场合对特定行为模式的研究。但是它主张,各种动力论的驱力概念,无论人们给它冠以何种名称,只有放到我们接触的人的存在结构中才可以理解。”其三,逻辑结构严谨。该书虽然是一本论文集,但书中的内容主要由原理、文化背景、对治疗的贡献三部分组成,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这既体现了罗洛·梅从接受精神分析到接纳存在主义再到建立存在分析的心理治疗体系这一过程,也展现了罗洛·梅厚理论、重临床的心理治疗特色。本书由方红和郭本禹共同翻译。我们的翻译工作得到了策划编辑龚洪训先生和文字编辑骆骁小姐的帮助,特此致谢。郭本禹2008年8月15日


编辑推荐

《存在之发现》是存在心理学和存在心理治疗最简明、最权威的导论性著作,其中包括罗洛·梅关于这一主题的最精辟和最深刻的论述。罗洛·梅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思想介绍到美国。开创了以探讨人的存在价值和生存意义为主题的美国存在心理学及人本主义心理学中主张自我选择的研究取向。他的20余部专著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带给现代人深刻的精神启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存在之发现 PDF格式下载



想学习存在心理学必读的好书


罗洛·梅的每一本著作都值得认真阅读,仔细玩味!


喜欢罗洛梅的书,就如同本书翻译得如此之烂而我依旧要购买,希望能有哪位大家能好好翻译下罗洛梅的书籍,让读者更好聆听这位来自半个世纪之外的心灵导师。


罗洛梅的书值得一读


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我有些疑惑:来访者是否讲的是真实的,什么对她或他是重要的;对来访者的理解是否是咨询师的投射?阅读此书让我明白:原来前人也曾疑惑,而且前人有探讨有研究有指引。同时也让我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理解存在心理治疗。


非常好的一本关于存在主义的治疗书


我今天收到本书,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阅读,总序还没有读完,就对这本书产生好感,感觉到这本书就是为我而写。其中谈到存在的特征:自我核心、自我肯定、参与、觉知、自我意识、焦虑。我就联想到来咨询室分享生命故事的客人,症状表现大部分都有焦虑的成分,以焦虑为线顺延深入进去,就会发现核心问题就是对自己的不接纳、否认自己,从而就不能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幸福。面对现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们倾向于周围的世界,人际世界的探索和索取,而忽视了内心自我世界的呼唤。评论待续!


存在主义学习者必读!


喜欢存在主义的人儿们也可以看看,值得看的好书.....


罗的思想在这本书里写得很清晰,比另外几本著作更直接的表达了!


很好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觉得很深刻


郭本禹老师翻译的这套丛书实在是解渴,呵呵,不过当当网上只有3本,不知道是没出还是没货。期待中!


图书馆借过,这次专门买来慢慢读。


有简精装和简装两种,没什么差异,差了十几块钱,趁着有简装赶快收!


最早看过的罗洛梅的 书 是《爱与意志》旧书摊买到的,读了好几遍 很有收获,现在正在读其的另一本书《人的自我寻求》感觉写的非常的好,我想这本书也不会让我失望


非常好的内容,很受益,只是这套书价格偏贵


还没正式看,应该还不错


原著是好书,可是这个系列的翻译的太烂了


我在奢望通过拼凑无数的“一家之言”,了解一个比较全面的事实。作者是把欧洲的存在主义治疗介绍到美国的人。虽然说不上是原创,但是影响甚大。著名的欧文·雅罗姆好像就是他的学生。讨论存在主义的著作中,尼采的地位甚高(当然还有叔本华)。我想,按照心理学的标准,尼采或叔本华都属于应该接受治疗的人,为什么他们的著作反而能够影响心理治疗界呢?原创性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物,生活如此痛苦,学着执行它的后人,反而可以用它来建立自己快乐的生活吗?至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认为无法体会什么存在之发现,有什么大碍。还是说,人不能摆脱自己的枷锁,但还是能够帮助别人?“自我”这个概念,是宗教中致力于消弭的,那么问题就是,确认自我和消除自我,哪一种能为个体带来更大的幸福感呢?这本书比较深奥,我只能挑我能看得懂的部分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作者指出,对过去的回忆是依据对未来的倾向而做选择的。


存在之发现是存在主义里面必读的书,不多讲。惟独想说一下平装跟精装的区别,平装那薄薄的封面的确只能说是对于现代的批量生产最好的体现,个人选择精装为的就是那厚实的质感和细致装订的书册和封面。


了解现在、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关键问题——首先是活在当下,其实一切的心理治疗本身可能有脱离现实、回避当下、压抑内心的隐患!


收到书之后,翻了一下,感觉还不错。以前读过萨特的存在哲学方面的书,打开《存在与发现》才知道,此书让我找到了存在哲学的根。书的印刷质量不错,该网站的服务也都没得说。


心理学的很赞的书!!!


书不错,朋友推荐买的,值得一看


不错,结合病患的实际诊断过程对人的“存在”进行理论探寻和方法。理论结构非常清楚,资料详实。语言非常唯美,对存在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梳理的非常详尽。好!


前面编译者自己写的30几页,后面的索引参考文献20多页,真正罗洛梅的就170左右吧。只说内容还是很好的。


指出许多心理的误区


   马上就要二十二岁了,很开心在这个时候读了这本书,有很多符合我先前的感受,但要深刻的多,现书摘几段,以飨书友:
   1.认知体验的客体不是现实或存在(being),而是“存在”(existence),是即时体验到的现实,其着重于人的即时体验的内在的
  ,个人的特征。
   2.在古希腊和希伯来语中,“认识”这个动词与意指“进行性交”的词是同一个,这在国王詹姆斯版的圣经的阐释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证明——“亚伯拉罕认识了他的妻子,然后她怀孕了“。。。认识另一个人,就像爱他一样,涉及一种联合,一种对于另一个人的辩证的参与,宾死万格称其为”双重模式”。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想要理解另一个人,那么他至少必须准备了要爱一个人。
   3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4第一,这种“我在”体验在本质上并不是解决一个人的问题的方法,相反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第二,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被另一个人接受以及信任另一个人的可能性,是这种“我在”体验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三,存在是一个无法被还原为社会规范与伦理规范的摄入的范畴。。。如果你的自尊心必须基于社会的证实,那么你就根本没有自尊,而仅仅是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顺从,第四,“我在”体验是我将自己看做是一个在世上存在,认识自己是能够做这些事情的存在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在是我们所称的“自我发展”的一个前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