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
2009-4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侯力
252
我们正处在教育史,尤其是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型期。在全球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华大地,以校园课堂面授为特征的工业化社会的近代学校教育体制,正在向基于校园课堂面授的学校教育与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现代终身教育体制发展。一次性学校教育的理念已经被持续性终身学习的理念所替代。在高等教育领域,从1088年欧洲创立波洛尼亚(Bolo-gna)大学以来,21世纪以前的各国高等教育基本是沿着精英教育的路线发展的,这也包括自19世纪末创办京师大学堂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短短一百多年的发展史。然而,自20世纪下半叶起,尤其在迈进21世纪时,以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正在引发教育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学校教育体系正在向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转变。在我国,党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即要构建由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共同组成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本教材突破了传统中国政治制度史教材断代分章、静态描述的编写方法,采用单项专题制度讲述为主、断代横向制度关系对应讲述为辅的不同取舍方法;同时注重将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应,制度设置与运作机制对应,纵向线索与横向关系对应,分点展开与整体关照对应。
侯力,曾任系主任、学报主编、校长助理、副校长。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人文系列首席教授;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硕士生(MPA)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政治制度史与行政文化。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优秀教师,主持及承担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2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政治制度史概述 第二节 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学科性质和研究现状 第三节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方法与意义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二章 中国奴隶社会政治制度概述 第一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阶段划分 第二节 中国奴隶制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三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枢行政系统 第一节 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宰相制度的萌生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三公制”与相权的逐步削弱 第三节 三公制向三省制的过渡时期——魏晋南北朝的中枢机构 第四节 三省制的完善与发展时期——隋唐的中枢机构与相权 第五节 三省制到二府制——两宋时期皇权的凝固与相权的萎缩 第六节 二府制到一省制——元代的中枢系统 第七节 内阁与军机处——明清时期皇权的极度扩张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四章 中央一般政务与事务执行系统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一般政务与事务执行系统 第二节 政、事合一——秦汉与魏晋南北朝的中央一般行政体制 第三节 政、事分离——隋唐的六部与省寺台监系统 第四节 官与职分、名实相违的宋代中央行政系统 第五节 辽、金和元代的中央一般政务与事务系统 第六节 明代中央一般政务与事务执行系统 第七节 清代中央一般政务与事务执行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五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体制 第一节 战国和秦朝的郡县制度 第二节 两汉地方建制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建制 第四节 隋唐时期的地方行政建制 第五节 两宋、辽、金的地方行政体制 第六节 元代的地方行政组织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地方建制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六章 中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 第一节 中国奴隶制时代的选官制度 第二节 西周的选官制度 第三节 春秋、战国的选官制度与士阶层的崛起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为主体的选官制度 第六节 科举制度创设与确立的隋唐选官制度 第七节 宋代的科举选官制度 第八节 科举制度中衰的元代选官制度 第九节 走向成熟的明清选官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七章 中国古代社会的监察制度 第一节 秦、汉时期的监察系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的监察机构 第三节 独立监察机构正式形成的隋唐时期 第四节 台谏结合的宋代监察制度 第五节 元代的监察制度 第六节 明代的监察制度 第七节 清代的监察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八章 中国古代社会的司法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司法机关和司法程序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军事制度 第一节 奴隶社会的军事制度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军队和军事制度的变革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世兵制和府兵制 第五节 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度和“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代军制 第六节 宋代的军队与军制改革 第七节 辽、金和元代的军队与军制 第八节 明朝的军队系统和卫所制度 第九节 清朝的军队与八旗制度 本章小结 思考题第十章 鸦片战争以后晚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晚清政治制度演变的基本线索与特点 第二节 行政系统的变革 第三节 教育与选举制度的变革 第四节 军事制度的变革 本章小结 思考题参考文献
欧洲的君主制是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后才形成的,不到2000年的历史;而西欧封建君主制则是在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其间经历了分散君主制、等级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制三个发展阶段。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直到15世纪左右,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拥护下才得以在英、法等主要欧洲国家确立,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89年法国大革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不过二三百年。也就是说,西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相始终的。(二)严密的中央集权制与完备的文官制度在国家结构形式和组织形式上,中国古代严密完备的中央集权制和文官制度构成中国专制政体的一大特色。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一种与君主制相适应的典型的中央集权制。高度的中央集权对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稳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稳固安定的政治环境是有重大作用的。但是高强度的中央集权制也会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导致秉承上意、墨守成规、消极保守乃至贪污腐败等各种官场病的滋生;禁锢人们的思想,导致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主义;导致冗官、冗兵和冗费,国家财政支出庞大,人民经济负担沉重,由此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国策,统治集团通过国家意志维护农耕经济,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以稳定国家的财政收入。中国古代的文官制度是与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相联系的,它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官制度:它是君主专制的工具(君为臣纲;臣事君以忠;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因此,传统社会的官僚只是君主的奴仆而非民众的公仆,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必然形成唯命是从,欺上瞒下,阿谀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官僚主义的官场恶习及长官意志、奴性意识和官本位心态;缺乏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所受教育局限于经学、文学和史学等引经据典式的人文领域,缺乏自然科学和辩证思维的训练。所谓中央集权制指的国家权力机构的联系与运作方式。即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力隶属关系上,地方绝对听命于中央,中央执掌立法、司法、人事、军政、财政等方面的大权,地方受制于中央并接受中央的监督。(三)政治受宗法观念影响很深政治受宗法观念或者说血亲观念影响很深是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国传统政治的一个突出特征。宗法制度和封建家族制度成为维系专制君主制的重要工具。在奴隶制时代,在宗法制基础上构建的商、周政权由宗法制得以实行分封制,由宗法与分封得以构建起一种宗法等级君主制政体,整个社会及其政治构架就如同一个血缘关系网络。而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则是建立在封建家族制度基础上的一种专制君主制,家族制度沿袭了宗法制度的血缘关系的理念,家国一体导致社会上层与社会的基础层面的合一,由血缘到地缘,再到情缘,三缘社会的构架与君主政治连成一体。(四)王权、族权、神权三位一体,联系密切中国君主政治得以稳定和长期延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赖于族权与神权的支持。族权是宗法制度和家族制度,形成血缘集团的宗族、家族和家庭的权力象征,族权的本质功能是依托世俗的、血缘关系的、礼制的手段稳定社会基层,使君主政治获得广泛的民间支持;神权是通过对神的意志的代言,为君权至上提供一种天人关系的链接,使君主能够“承天命”,驭万民,使君主政体得以获得上天赋予的神圣合法性。反之,族权和神权也只有借助于君权的认同和支持才有一个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与西欧中世纪教权高于王权甚至支配王权的形象截然不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皇权高于一切的君主至上的君本社会,族权和神权必须依附于皇权,为皇权服务,皇权高于族权和教权,居绝对支配地位。一旦教权有损于皇权,其结果只能是被压抑和向皇权屈服,中国历史上的“三武一宗灭佛”就证明了这一点。(五)政体的严整与思想的控制严密互为表里政治制度的严整与思想控制的严密构成一种互为呼应的表里关系。从奴隶制时代的神权思想、礼治观念到封建社会的儒、法思想,焚书坑儒和文字狱,注重思想钳制始终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重要手段。同时,这种思想控制的严密也通过君主政治的导引而得以强化,自汉代以来,教育被纳入儒学的范畴,自唐代以后,科举连同教育制度被纳入到一体化的儒学范畴,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综合性制度,第一次使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内心上与君主政治和集权政治彻底合流,而家族制度与皇权政治的联合,又使整个社会基层稳定,中国传统社会这种政治与思想的联动在同一时期的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是很少见到的。(六)礼制的法律化及以礼治国的伦理型政治中国自奴隶制时代开始,通过礼制把道德制度化和法律化。礼本来是一种道德规范,但西周以来,礼就具有制度设定的内涵了,礼既是道德说教,也是制度设定,还是法律依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成为官学,礼更是通过国家政权上升到对整个社会即社会行为的制度认定,由礼入法,法礼混同构成中国古代法律和政治的一个基本特征。礼的本质是在承认社会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礼”这种行为规范来达到“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借以达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有序。正因为礼具有上定君臣之义,下安社会之序的功能,“为政先礼”,“礼者,政之本”。所以礼就成了“君之大柄”和“治政安民”的手段,以礼治国的礼教传统导致中国传统政治成为一种伦理政治。(七)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传统社会的中国是一个以农耕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国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农耕经济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农民和地主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统一的政权来提供经济生产的政治环境支撑,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也必须依托大一统的强大的国家政权的支持才能得以维系,大型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抵御自然灾害也只有借助这种强大政权的力量,因此,小农和地主都是君主制政体的支持者,由此中国的君主制度才得以获得普遍的社会认同。同样,君主政体通过“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国家政策,通过制度吸纳农村知识分子“士人”入仕的各种手段来保证国家的赋税来源和人才来源。因此,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维系的特点使中国能够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并形成君主制的国家政体,便于产生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不易变化、维系的时间较长。但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产生停滞性。在这样一种君主政体一贯制的农耕国家,内部调节机制相对完善,政治氛围中的游离因素较少,社会集团中的异己力量难以发展壮大,故整个社会有缓慢的渐变而难以发生质变。
《中国政治制度史》: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经济与管理系列。
内容较为精简,研究前沿也有涉及
对历史,对社会发展解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