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命的学问十讲

王邦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邦雄  

页数:

1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你是否感到身心疲惫,有无法承受的压力? 你是否感到亲情和人际关系都成为负担? 怎样避免情感变质,防止佳偶变怨偶? 怎样帮助儿女走出欲理还乱的叛逆青春期? 这些是每个现代人一生中都会面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智慧便是“生命的学问”。著名哲学家牟宗三说:“中国哲人的学问是生命的学问。” 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生命的学问”,但既没有故作高深的论道,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说教。王教授他将源远流长的儒、释、道智慧融人现代生活,以平实话语娓娓讲述人生智慧。读来宛如与智者促膝谈心,温暖、平和,不时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王邦雄,“华人世界庄子研究第一人”,功力在悠远流长的儒、释、道智慧,关怀则落在人生的各个方面。著作有《庄子道》《中国哲学论集》《老子道》《生命的实理与心灵的虚用》等,对学界及普通民众皆有深远影响。王教授还常在各地举办人生智慧讲座,人气极高。

书籍目录

第一讲 说世道第二讲 说圆融第三讲 说生死第四讲 说宗教第五讲 说生命情缘第六讲 说父母经第七讲 说第二故乡第八讲 说人文与自然第九讲 说生命本相第十讲 说真相与真我

章节摘录

  第一讲 说世道  人生有两大需求:安全感与成就感    人是一个个体。不过,若只是一个人,生命会很孤单寂寞,所以我们会去找朋友。找朋友建立人际关系是人生最大的事业,因为我们从中会找到成就感。我有好多朋友,人缘很好,声望因被接受的程度高而提高,这就是用成就感来换取安全感。有的人没有朋友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但这也是人生的必经路。人际关系的主体是人,人不外乎人性。人性有两大需求,一是安全感,安全感的获得靠家庭、靠父母。从小到大,父母的爱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全感,家可以保护我们。二是成就感,成就感大多来自外界。通过和同学、同事、朋友相处,我们渐渐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对这两者,有时候我们是又期待又怕受伤害。  现在流行讲“酷”。所谓“酷”是:你内心其实很想要、很在乎,是燃烧的热情,但摆出来的姿态却是冷漠,不在乎,这叫“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新新人类大概都是这样,为什么在乎而又说不在乎呢?在乎是因为我们的成就感,不在乎是因为害怕安全感受伤害,所以先摆出一副我不在乎的姿态。我想这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两难。一个从学校出来的新人,为人处世上自当采取一种学习的态度,那才是真正的成长。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是知识和理论,把所学的知识和理论应用到社会则是要印证,所以一进入社会不要先想到自己能有多大的成就、利益,应该先想怎么跟人家学习。跟着先辈、前人的脚步,让他们的智慧成为自己成长的养分,这样才是比较好的态度。  我觉得,一个新人如果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感觉陌生,没有受到照顾,那么这个机构要负责任。中国人比较保守,同事有时想关心你或照顾你,却不知如何表达,我们缺乏沟通的渠道。另外有一种现象是担心自己变成异类,如果同事都是男士,女士就会感觉像是一座孤岛,一个人单飞。这就需要男士们多一点体贴、一点照顾。体贴就是尊重少数族群,懂得怎么样照顾他们、体会他们的感受,这是多数族群应该做的。  我讲句很乡土的话,我们应该跟他们“兄弟兄弟”。人际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跟别人“兄弟兄弟”,跟别人“姊妹姊妹”。一定要能融入别人,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这样人家就会开始接受你,就像注册一样,你会感觉融人其中,就有团队感了。  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  我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缺陷的。我是男人,就不能是女人;我念了中文系、哲学研究院,就不可能念电机化工、信息、企业管理。所以我们命定是有缺陷的,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包括我们的命、我们的际遇。所以不要把所谓的完美标准强加在自己身上,也不要拿来要求别人,因为你自己都受不了,别人也会受不了。如果可以善用人际关系来弥合缺陷,就意味着我们是共同创造一种完美。这种美是我们共有的,不是你个人的,也不是我自己的。因为假定只是我的,别人就会抗拒,别人会想:我为什么要做你的后援、你的拉拉队呢?完美是属于我们大家每个人的,由缺陷走向完美,也许在这里会有个接合点。  很多青年朋友刚开始踏入社会时都充满理想、抱负,但是后来就有重大的挫折感。有没有可能我们先承认人是有限的、人间是有缺憾的,然后因为我们有此缺陷、有此遗憾,就刚好留了一点缺口让别人可以进来?很多有缺点的人有很多朋友,因为大家觉得跟他在一起有安全感,因为不会被比下去。像我一照相,全部的人都挤过来,因为站在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变得很帅、很挺拔。我想这个缺陷也就是我的优点,缺陷也可以变成优点,让别人愿意和我们接近,和我们站在一起会有一个余地。这样,尽管在刚起步时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只要你能改变观念,路途会走得比较平顺。  在我的人生哲学里,人天生是不平等的,在出发点上就是不平等的。尽管很多妈妈要把最好的给儿女,不让他们输在起跑线上,但我们还是要承认人生是不平等的。我们所有的优势——不管是比人家漂亮、比人家精明还是比人家能干,我们所有的优点都是会得罪人的,所以我们要怀着充满歉意的心情。因此我才会提议,青年学生考第一名时要向全班道歉,一定要说纯属偶然,请各位不要放在心上。  我们要学会收藏。不要太过张扬自己的优点,而要学会内敛、虚心、体贴朋友。这样就会比较容易被别人接受。这一点不是不得已的妥协,而是人世间的道义或者说是江湖道义。江湖道义就是不要让所有的好事都落在你一个人身上,一定要在展现自己的优点时,也尽快去发现别人的优点。例如,你语文考了90分,就要夸奖别人:“你数学得了95分!”要这样来回报对方,而且立刻让他觉得自己和你平等,或高你一等,他就会有安全感。所以,有没有可能我们转换一下,用发现别人优点的态度来对待别人?“发现”是我发自内心对朋友的一种回报,一种体贴。这样想是不是会觉得很委屈?为什么有优点一定要藏起来?就因为我比别人强?比别人强错了吗?事实上,从人生哲学的观点来看,比别人强是错的,因为这等于压迫别人。所以我们应该很体贴地、发自内心地把锋芒收藏起来。  以成就感来换取安全感  每一个人都需要安全感。怎么样才能让对方觉得自己是朋友、事业上的伙伴,拥有共同的美?我们是一个团队,不仅仅是你或我,我的好不是威胁你,我的努力是为了增进我们这个团队所表现出来的力量。给对方安全感以取得对方的信任,这种信任才是比较积极的人际关系。不然只是满腹委屈,似乎把优点藏起来是不得已的妥协,事实上内心就好像一个未爆发的火山在燃烧,仿佛才情被整个社会体制所压抑。  现在不是权威解体吗?很多青少年及社会人士的几十年压抑瞬间爆发出来,所以社会变成如此乱相。有没有可能我们不是压抑,而是转化成我愿意对你好?这是我对人间的回顾、对朋友的友谊、对同事的一种体贴,这样不是光收藏自己,而是积极地去发现对方的长处,这样你的好就不会造成对方的压力——我语文90分,你数学95分。如果你换个角度说:“王教授你语文30分。”我一定会说:“阮小姐你数学25分。”这样人际关系就一直往下掉,我们希望大家都是90、95,而不是30、25,这一点在交朋友、做事的路上是一个决定性的关键。  我发现,有很多所谓弱势的人——譬如外表有缺陷或在很多方面不能很好地表现自己的人,其实是最可怜、最不被认同也最压抑的人,但你反而最容易赢得他们的友谊。我在办公室里常发觉,大家经常忽略职位低的人,如清洁工或打字抄写员,大家的眼睛只会看上面的长官,不会往下看。但我发觉如果你愿意和弱势者多说几句话,关心他今天是不是生病或心情不好,他会非常感动,你很快就会赢得他们的友谊。从功利的角度来看,这种投资一点都不值得,因为他们不能帮你升官发财。但是这么想是错了,因为人问风水轮流转,有些在你下面的人过了十年可能会在你上面,变成一个提拔你的贵人。所以永远不要轻忽你遇见的每一个人,因为这些人将来都可能赢过你,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专长,可能在这个公司他无法发挥他的长处,例如在会计公司他的会计很差,但可能在公关方面他很强。所以永远不要轻忽你周围的任何人,特别是低于你的人。  人间行走,首重道义  很多人跳槽就是在追求成就感,他觉得在新的舞台有成长的空间和自我表达的机会。有人是以安全感为第一,就是在稳健中成长,在安全感中追求成就感。假如是我的话,大概会留在我觉得比较安全的地方。我就是一边教书一边念研究所,用家教来贴补念师大的学费。因为本来我当小学老师,后来去念师大,家里的经济当然受到冲击。所以我去当家教赚钱,念师大也有奖学金,因此还可以寄钱回家。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但是在往高处走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先立于不败之地,这才叫安全感。在换工作这个重大的过程中,不要把安全感交给别人,要自己负责,站稳脚跟然后才往上爬。  另外,我们要重视道义。例如我在小学教了一年书后考上师大,我要到师大读书,家长对我说:“王老师,你已经有学校可以念,可是我们的儿子还没有。”那时我教五年级,老师考上师范大学,学生正要升上六年级,我就尽江湖道义,休学一年把他们教到毕业再去上大学。我在台湾淡江大学教书时,台湾中央大学的校长来找我,想请我到中央大学教书。他的聘书在口袋里放了三个月,咖啡喝了好多次,我一直不接受他的聘书。淡江大学是私立的,中央大学是国立的,一般说来私立大学的教授被请到国立大学教书是往上爬,后者条件比较好。但我就坚持不去,因为当初淡江大学是无条件接受我的,所以一定要校长张建邦先生点头答应,我才接受聘书。直到学期末,我在一场学术研讨会中发表演讲,会后张建邦先生请我吃饭时,我当面跟他说我想要离开淡江大学到中央大学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生命的学问十讲 PDF格式下载



  世道 每个人都有缺陷,如果硬要让自己的缺陷都没有,在方方面面压倒别人,就容易给别人造成不安全感。事实上,我们所有的缺点都是可能得罪人的。所谓江湖道义,就是不要让所有的好事都落在自己头上。
  认命 认了命才能够好好完善自己的命,如果老师不认命,就一直对未来抱有遐想和幻想,总觉得自己能够从一个新的起跑线上面开始赛跑。认了命,才会好好关注当下,不要同人比较,就看得到当下好的东西。
  圆融 圆了的东西,不一定是满的,可能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华丽外表,却没有内涵。当圆并且满了以后,就会产生排斥其它所有事物的特性,就无法包容了。这时候要消,消是为了包容,最后达到融的状态。
  生死关 人生有很多关卡,能够重来一遍又一遍,唯独死只有一次。人害怕死,有时候是因为生的不足,觉得有许多事情都没有经历过,而觉得悔恨不情愿。所谓正确的生死观,就是要站在死的那一刻的立场来回顾一生,从头来安排自己的人生。所以人生的问题不在于死,而在于生,要在死之前就规划好生。
  


   “生命的学问”是一生中需要不断学习的必修课,不论低潮还是高潮,我们都要 给自己关注心灵的时间和空间,从传统智慧中吸取能量,活出充满关爱、智慧、喜悦、活力的人生都。
   本书虽然讲述的是“生命的学问”,但既没有故作高深的论道,也没有盛气凌人的说教。王教授他将源远流长的儒、释、道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以平实话语娓娓讲述人生智慧。读来宛如与智者促膝谈心,温暖、平和,不时豁然开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