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古代哲学

[美]希尔兹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希尔兹 主编  

页数:

399  

译者:

聂敏里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集中了欧美学界的一批研究古代希腊哲学的专家学者,对从前苏格拉底哲学一直到晚期希腊哲学长达一千年的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和哲学家个人进行了专业性的系统而深入的论述。研究性和学术性是这部指南的主要特色。参加撰写的所有作者都是在相关领域中卓有成就的研究者,对于所论述的主题有着全面而精辟的了解和认识,因此所撰写的文章就不单单是有关哲学史的知识叙述,而且具有学术专题论文所特有的论述的严谨性和观点的独到性。同时,这本书还提供了比较详尽的关于相关研究主题的原始的以及参考的文献目录,有助于学者作进一步研究之用。对这本书中各主题文章的细致阅读,毫无疑问将使读者对欧美学界在古代希腊哲学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有一个实时的了解和掌握。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希尔兹是位于布德尔(Boulder)的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哲学和古典学教授。他是《多样性的秩序: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同名异义》(Order in Multiplicity: Homonym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istotle,1999)一书的作者。

书籍目录

作者简介编者导言第一部分 前苏格拉底哲学 导言 第1章 前苏格拉底哲学 第2章 智者学派第二部分 苏格拉底 导言 第3章 苏格拉底第三部分 柏拉图 导言 第4章 柏拉图:形而上学 第5章 柏拉图:认识论 第6章 柏拉图:伦理学 第7章 柏拉图:心理学第四部分 亚里士多德 导言 第8章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和方法论 第9章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10章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政治学 第11章 亚里士多德:心理学第五部分 希腊化时期哲学 导言 第12章 伊壁鸠鲁主义 第13章 斯多亚学派 第14章 学园派和皮浪主义者第六部分 古代晚期哲学 导言 第15章 新柏拉图主义参考书目索引

章节摘录

柏拉图的认识论实际上是当代所有对知识的哲学反思的直接起源。很多现今的知识理论都从他的观点中获得了某种实质性的教益。然而,与此同时,他的研究方法和当前的大多数并不相同。就一个方面来说,他对知识的思考和形而上学的联系要比现今的认识论更为紧密;而就另一个方面来说,同现今的认识论相比,他并不十分关注是否知识的正确定义是获得合理论证的真信念。此外,他通常假定我们确实具有知识,因此不像今天的认识论者一样关心对怀疑论的反驳。尽管如此,他在知识上的观点,即便它们具有和近来的种种认识论上的理论不同的着眼点,却仍旧和这些当代主题有着重要的关联。对大多数哲学家来说,像“柏拉图的知识理论”、“柏拉图的认识论”以及“认识论的柏拉图主义”这样一些短语主要意味着这样两个关于知识——“知识”是对古希腊语名词episteme的通行翻译——的命题。一个命题是说,人类确实具有知识,它同某种“实在的”或“客观的”东西相关。另一个是说,知识主要地或唯一地同不可感的、非物理的对象相关。前一个命题更为基本些。后一个命题在许多哲学家看来,也包括柏拉图,是从前一个命题中得出来的,相伴随的还有其他一些论断。前一个命题显然结合了两个子命题。一个子命题是,我们确实具有知识,也就是说,某人某时知道这个或那个。另一个子命题是,我们的知识是关于“实在”或“那(真实)存在者,to(ontos)on,或——换成另一个可能的说法,它带有对这个子命题所含内容的一点解释——那‘客观的’东西或‘客观如此’的东西”。除了这两个关于知识的主要命题以外,在对柏拉图的认识论的任何讨论中还必须包含一组进一步的论题。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初学者将在这些文章中找到对古希腊哲学家们所提出的一些主要哲学论题的清晰而有益的论述。这些文章展示了古希腊哲学从开端到晚期柏拉图主义的广阔性和多样性,以及永恒的哲学意义。”  ——特伦斯·厄文


编辑推荐

《古代哲学》对于哲学的从其苏格拉底之前的开端,经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登峰造极的成就,直至其在古代晚期的最后发展的主要人物和运动提供了一个详尽的研究。由一批杰出哲学家担纲撰写,本文集提供了深入浅出的论文,论及前苏格拉底哲学家、智者运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主要的希腊化时期各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学园怀疑派和斯多亚学派——以及最后经常被忽略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们。对《古代哲学》的每一个主题都有一个推荐的原始及参考著作的详尽的书目,以此为特色,《古代哲学》对于古代哲学的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古代哲学 PDF格式下载



略读了下,很不错,理解很独到。值得读


必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