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寂静之城

阿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阿简  

页数:

172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于职业原因,我在写作中,常常会将文字与绘画联系在一起。这在我看来很自然。绘画是我的经历和生活,离开绘画,我生活的内容便缩减了一大半。我曾用《亚麻布上的秘密时光》实现过这样一种阅读方式,就是由绘画和文字来共同组建起阅读。在这样一本书里,绘画不只是插图,文字也不只是绘画的注解,它们各自独立,又密切相关,它们用两种方式丰富着读者的阅读体验,共同营造起一种阅读氛围和阅读空间。它的意图是,将读者溶解在阅读的快乐里,并使读者成为阅读的主体。  《寂静之城》不是一次写作上的尝试。不是的,我对它深思熟虑。我在霍珀与斯马特的绘画中发现,我们对城市的体验,如此接近。我在城市里走动,时常看见霍珀描绘过的街道与行人,而斯马特绘画中的路标与指示牌,则随处可见。我在这两位画家身上感受到亲近,他们开始走过来,影响我的视觉。我至今都不会放过加油站与纪念碑这样的建筑,它们最先是通过绘画进入我的视线的,现在已经成为我迷恋、欣赏的对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寂静之城》之所以选择一个美国画家、一个澳大利亚画家和一个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中国画家,是因为,我想要述说这样一种泛世界的城市生活感受:城市从外貌上千篇一律、难以区分,而城市里的人,也这样雷同相近……我相信,《寂静之城》为读者建立起了一个另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读者将在阅读和观看中,感受和触摸一种真实。  《寂静之城》虽然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贯穿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即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在城市中行走时的见闻与感觉。而霍珀与斯马特,不断穿越绘画与文字的界限,进入我的述说,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视觉空间。他们用绘画描述过的城市景象,一直与我身处其中的城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如今,这样一个阅读空间,已经通过霍珀与斯马特的绘画,在文字中搭建起来,它们将与我一起讲述,一段城市的故事和一段城市印象。

内容概要

  以两种方式讲述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关系,以文字勾画出一座若隐若现的东方城市,同时又使存在于霍珀和斯马特画作里的西方城市风景浮现在读者的视野里。出现在霍珀和斯马特绘画中的人,有时就生活在作者所描述的城市里,甚至就是作者本人。

作者简介

  阿简,职业画家,先后就读于西安美院、中央美院。业余写作,缘于对汉语诗歌的迷恋。2000年,其短篇小说入选《中国先锋小说二十家》,2002年出版艺术随笔《画室里的风景》。现为香港《中国社会新闻》的《艺术视觉》专栏及《非时尚》的《电影空间》专栏作家。现居北京。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1 我的手2 霍珀的街道3 爱情故事4 漏水的管道与梦第二部分1 城市夜景与咖啡馆女人2 深夜出游3 涂荧光唇膏的女人4 光明电影院第三部分1 城市夜景2 荷花屏风3 斯马特的目光与飞絮第四部分1 画展2 夜间店铺3 藏匿的女人4 神情忧郁的霍珀与斯马特5 高脚酒杯第五部分1 虞美人画廊2 翡翠香烟后记

章节摘录

  这些日子,我的手并未发生太大变化。每天,我在起床后,都坚持用冷水刺激双手。我在蓄水池里注满水。幸运的是,水很凉,冰凉刺骨。我将手伸进水里,手很快就冷得发痛。手指离开水后,僵直地伸展着,像一些弯弯曲曲的树枝。冰冷的树枝缠绕着我,向我输送着寒冷。来自神经末梢的疼痛,让我全身都变得冰冷起来。之后,手上的皮肤开始变红,并渐渐温热起来。  我在水中找到一种从矛盾中发展而来的力量,类似于霍珀绘画中冷漠与深情的奇异组合。两种性质相反的物质,冷或热,静止或流动,突然融汇成一种东西,成为水,成为液体。液体中隐含的力量,从来不为我们所知,尤其是我们体内的液体,它的流动与停滞,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有些变化是我们需要的,有些变化则令我们恐惧。我从理论上想利用这种变化,使那些流经我指端的液体改变流速,从而使我失控的手,恢复原状。  我在电视上发现了手体操,很简单的几个动作,几分钟就学会了。在经过冷水浸泡后,我用一块干毛巾吸去手上的水分,然后站在镜子前开始做手体操。我伸展十指,然后五指相对用力挤压,使手指向手背方向弯曲。接下来是长时间地揉搓,揉搓每一个指头,揉搓整个手掌、手背,为的是让它们发热。


编辑推荐

  虽然有五个各自独立的故事,但其中贯穿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即我作为一个城市人,在城市中行走时的见闻与感觉。而霍珀与斯马特,不断穿越绘画与文字的界限,进入我的述说,进入一个与现实相对应的视觉空间。他们用绘画描述过的城市景象,一直与我身处其中的城市,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寂静之城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