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学
2010-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玉锦,王欢 编著
372
无
随着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网络社会不仅可能,而且已经显示了其巨大的社会性张力,冲击着现实社会的发展进程并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秩序。本书的再版,使著者能够进一步深入思考并利用最近的研究成果,继续致力于网络社会的研究。如果说《网络社会学》第一版属于拉开帷幕阶段,第二版则已经进入实质性的探究阶段。因此,第二版的指导原则比第一版有所改变。第一版是从行为、互动、结构和文化四个层面考察网络社会,这是出于对网络社会初级探索时的考虑,借鉴了传统社会学研究的思维范式;而目前阶段,考虑到网络社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网络社会研究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并有了比较成型的研究成果,第二版的原则是从行为、互动、结构和社会网四个层面考察网络社会,这样就更加靠近网络社会本身的实际情况。这两个版本的共性是:上网者行为一网络互动一网络互动模式一网络互动模式体系。在整体格局上,第二版与第一版相比没有大的改变,只是在内容上有所增减。具体来说,第一版中的第一章“社会研究的新视界”删掉了,因为网络社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第十一章“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也删掉了,因为每一章都已经暗喻了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本书从上网者身份、网上互动、网络社会结构的层面检视网络社会及其运作,据此阐述网络社会原理,架构网络社会学研究领域。本书力求反映网络社会学发展的最新趋势,并系统地讨论和介绍了网络社会的诸项主题。其中的主要内容有:网络社会构成、网民、网上社会行为与互动、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上群体、网上组织、网络社区、Web2.0、博客,网络公共领域、互联网上的社会网络分析、网络社会秩序和网络社会问题等。
郭玉锦,社会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教授。从事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代表作有《中国身份制及其潜功能研究》等。目前的学术兴趣在社会理论、组织理论、网络社会结构、网络组织管理等。王欢,社会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从事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和管理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代表作有《关于日本残留孤儿的研究》。目前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公共关系、中日文化比较、网络社区、网上公共关系等。
绪论 可能的网络社会第一章 网络社会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社会“空间”构成 第三节 网络社会性软件第二章 网民 第一节 网民概说 第二节 网民的分类 第三节 网民特征——以中国的网民为例第三章 网上身份 第一节 网上身份 第二节 网上自我认同 第三节 认同兼容第四章 网上社会行为 第一节 社会行为 第二节 网上社会行为 第三节 网上社会行为的模式第五章 网上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节 网上人际关系概述 第二节 网上人际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节 网上人际关系模式第六章 网上社会群体 第一节 网上群体的含义 第二节 网上群体分类 第三节 网上群体分析第七章 网上社会组织 第一节 网上组织及其结构 第二节 网上组织分类 第三节 网上非营利组织 第四节 网上营利组织第八章 网络社区 第一节 网络社区及构成 第二节 高校BBS 第三节 网上交友社区第九章 Web 2.0的网络社区 第一节 Web 2.0的含义与特质 第二节 Web 2.0的网络社区应用第十章 博客 第一节 博客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博客的含义与特质 第三节 博客的交往活动与应用分析 第四节 博客功能分析第十一章 网络公共领域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 第二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特质 第三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构成 第四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过程 第五节 网络社会实践公共领域的功能与限制 第六节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公共决策的路径第十二章 网络社会的社会网分析 第一节 网络社会网的基础 第二节 互联网上的社会网构成和特征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取向 第四节 一个互联网的社会网分析案例第十三章 网络社会秩序 第一节 网络心理契约 第二节 网络社会规范 第三节 网络社会控制第十四章 网络社会问题 第一节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 第二节 网络社会问题 第三节 信息压力 第四节 网络成瘾第十五章 网络社会变迁 第一节 网络社会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Web 1.0阶段与Web 2.0阶段 第三节 未来网络社会参考文献
插图:如果以上表述是社会可能的形式方面,那么,在内容方面,就是自我与经验生成的意识含义。齐美尔解释“社会的要素”——人(或者说人的心灵)所包含的特性时,认为我们能够将人分为“自我”与“内容”两个部分。所谓“自我”(对齐美尔而言),是一切想象的前提,它具有无条件性和不可动摇性;而“内容”却具有可疑性、可更正性,并且表现为心灵的绝对的和最后的力量的产物。因而在齐美尔的理解中,“自我”是个人的独特性,是“非社会的”一面;而“内容”则包含了普遍性的特色,是“社会的”一面,它存在于人的心灵之中,却在主观与客观之间互相修正。然而,同时存在于人的心灵中的“自我”与“内容”(或说“非社会”与“社会”)便使得我们能够“想象”其他人,因为个体能够将自己与他人分开。想象他人的方式是将自我的无条件性转移到其他人的心灵中,而另一个人的心灵具有那种同其内容相比我们的自我所拥有的最大限度的现实,由于那种最大限度的现实,我们才能想象他人。以上是齐美尔有关社会如何可能的解释,让我们认识到,社会的可能是我们可以想象他人,他人也可以想象我们,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对对方意识内容的可“知晓”性,就是社会可能性的标志。“社会如何可能”的问题,在于解释这些互动过程如何能产生统一和谐的秩序共同体。从形式上看,可能的社会是由于可能的人之间信息交流的交集融合而成,并相互感知而使行为发生变化,进而构造社会综合体。所以,社会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构成了现实的社会。在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当人们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能够相互影响并组成较为固定的群体时,社会便产生和存在了。从内容上看,由于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能领略对方的意识内容(通过语言和其他非语言符号),因而使社会有了一体化的结构。也就是说,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相似或相同的意识内容,通过符号交流后,彼此能够领悟,所以渐渐形成“普遍性”,即更多的人知晓、领悟,于是社会便形成、构建起来了。
《网络社会学(第2版)》: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
无
网络已不是虚拟,网络与社会密不可分,建议学学网络社会学,你才会在社会中如鱼得水。
老师上课有时参照这本书,所以买来看看。
粗看了一下,还算凑合吧,教材么,基础知识型
内容一般,没什么特别好的阅读体验。
该书内容是在不怎么样的,价值不大
写的太文绉绉的了,有点玩文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