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水底的火焰

丁亚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丁亚平  

页数:

256  

Tag标签:

无  

前言

萧乾先生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京派作家,也是名记者,做过很多年的报刊编辑。这给他留下几个性格和教养上的特点。一个是意义非凡的文化教养和境界,他以境界行走天下,一生的短足和远行,一辈子的著作、行为和经验的分享,与此有关。另外一个是充满人生的智慧,努力做真实的自己。巴金说,要说真话,他在肯定他的这位老友的观点的同时,说自己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记得季羡林先生也说:“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意思与他说的,几乎是一样的。这是一种真实的人生体味。我结识萧乾,是在1985年。那时,我在北京的所高校里读研究生。为研究有关课题,经导师介绍,我去拜访萧乾先生。萧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待他人的充满热情和真诚的态度。这让人产生温暖如春的感觉。他深深影响了我,他对我的鼓励,让我永远心存感激。多年以后,萧乾先生在文章中称我是他的年轻好友,后来我的妻子商容也因为我的缘故,成了萧老的朋友一一她为他编过集子,等到我们俩的孩子出生后,萧乾给我的信中,就由祝我们“双好”变成祝“三好”了。他似乎希望也能和孩子变成朋友。仿佛真的就有缘。我那孩子,名字叫幼晗。一次萧乾赠书给我们,也加上了她。在写这个他称之为“小友”的名字时,忽然说,这个名字像是一个年龄比较大的人的名字,有特色。她在萧老住北京医院的最后的日子里,随我们去看过他一次。萧老去世之后,几次在电视里见到萧老的画面,就指着说“是萧老”。她当时才3岁多,就记住萧老了。

内容概要

本书记述了知识分子萧乾在跌宕起伏的50年间的创作、翻译及编辑生涯,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写其情感生活和人生体验,融个人记忆、文化反思于一体。本书所唤起的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回忆。透视历史,朴实的力量总是大于雕琢。就像燃烧在水底的火焰,表面平静、温婉,内里却奔涌着一股自然缓重却不可制服的力量,散发出本质的绚烂。

作者简介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影像中国》、《老电影时代》、《电影的踪迹》、《影像时代》和《艺术文化学》等。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回来啦第二章 晕眩的阳光第三章 梦里梦外第四章 风雨飘忽第五章 旋转第六章 雪打雾迷的日子第七章 泥泞的世界第八章 秋之赋第九章 天书第十章 素描附录一 萧乾给作者的信(辑选)附录二 萧乾的著述附录三 萧乾(1910—1999)的活动年表

章节摘录

好像是游子有了“家”,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香港-烟台-北平,一路顺利。从在烟台上岸那天起,萧乾就怀着一种激动、好奇,和一丝不安。仿佛是意识到他这归国抉择的艰难和今后道路依然并不平坦,对苦难总是了然于心的萧乾,在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后,长叹了一口气:回来啦,可回来啦!战后时期的战争、动乱和内伤状态,人民的痛苦、失望,即将彻底地告别;千百万人倾家荡产、流离颠沛、死于非命,终于要结束了。萧乾期望什么? 此前,他没在镰刀斧头旗帜下生活过。当他从香港动身赴北平时,发函给所有的朋友,嘱咐别再跟他通信,包括贺年片也别寄。在红色政权下将如何服从政治、怎样生活,他心里七上八下,并没底。但他有期望,他不时地用现实和他心目中所想、所愿,比较着。我们没有见过别的国家,可以这样自由呼吸。……这儿青年都有远大前程,这儿老人到处受尊敬……(转见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第174页,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出自《大学》。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萧乾向往的,并不是标揭太高的理想。1949年1月2日,《大公报》刊出社评《新年的新希望》。其中,表达了知识分子“最低度的期望”:“要中国繁荣强盛,必须人民积极而主动,要排除本身疾苦,尤须人民积极而主动。'民主'为今日主宰国族命运的人们所倡言,而中国人民对于国事应取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则是天经地义。”萧乾想的,和这一致。他作出他一生最关键的决定,胸脯挺了起来,勇敢地加入了。他和家人,以及几个一道从香港来的地下党辗转赶往北平。过济南时,省委还设宴招待。后来他才知道,席间坐在主人位置的,是康生。由山东坐火车北归时,途中可以见到不少战后的断壁残垣。“车过丰台站,转眼就望到东便门的角楼了。”萧乾的心激动得嘭嘭地跳了起来。到北平前门的东车站,来接他们的人紧握着萧乾的手道:“欢迎你和我们一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下了火车后就住进了前门外西河沿亚洲饭店。这是萧乾重返古城后的落脚点。多年后,萧乾回忆说,亚洲饭店不大,可也得开两种灶。这是他面对的一个全新的问题。他多么想和一道从香港来的年轻党员同桌而食啊。可是不成。他们安排萧乾一家坐到小灶席上,自己却到大灶上去啃窝头。这件事使萧乾心里老大不安,同时,又从这个差别中觉出一种精神:共产党人到底不同。“他们先人后己,礼贤下士,使我感到自己在受到重视。而且他们口口声声称我作'同志',一点也不见外。”(引自萧乾:《生活回忆录》,见《萧乾全集》,第5卷,第222页,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萧乾将一切当作一种真实来接受。他逐步消解了自己的疑虑,暗下决心,努力工作,什么都不让自己置身事外。《中国文摘》(英文版)继续在香港出着,编辑人员却已到了北平。新的日子开始了。他们刚一卸下行李,就挽起袖子干了起来。“生活单调些,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十分融洽。非党的常以回头浪子自居,而党员最常说的是'革命不分先后',这句话充满了温暖和慰藉。”党和非党人士的界限并没有被划得那么泾渭分明。萧乾说,他开始感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幸运的。“说不定我们这个民族固有的东方哲学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毛选》读到新民主主义要若干年才过渡到社会主义,心里感到踏实。我们这一代半新半旧的知识分子能有一个过渡阶段,在党的宽容及我们自身的努力下,适应起来也许就不吃力了。”(《萧乾全集》,第5卷,第221页。)开国后,几乎全新的群体和机构逐渐正规化。12月,萧乾等人在北京用电报遥编的《中国文摘》由香港迁到北京,并入新创办的对外宣传刊物《人民中国》,隶属于新闻总署下面的国际新闻局。该局局长由乔冠华兼任(他同时担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恩来任主任委员——和新华社华南分社社长),副局长为刘尊祺,秘书长为冯亦代,徐迟等人也在此工作。萧乾在港期间参加《中国文摘》的改稿工作,并与乔冠华夫妇相熟。到北平了,深感工作愉快。杂志社员工宿舍这时已搬到石驸马大街的一个三进深的住宅了。萧乾一家被安排住在尽后边一个小院里。这时的萧乾,被任命为这份英文刊物的副总编辑,分工负责社会组,工作上颇顺手。他接受任务指派与分配,自己相应的行为也都成为恢复其自我感觉的一种前提和途径。采访妓女改造,他写了特写《她们重见天日》。他还以《人民中国》记者的身份,在北京郊区参加过不少次声势浩大的斗争会。他回忆,会场一端照例是一座席棚,台上方桌旁,坐着大会的主持人。斗争对象猫腰站在台正中,两边是手持红缨枪的民兵。 斗争会开始后,受害者一个个气冲冲地走到台口,指着斗争对象声泪俱下地控诉。有时气急了也上手打。这时,事先打过招呼的民兵还上前阻拦。斗争会进行时,下面照例有人带头呼口号。 “与'文革'期间的斗争会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那时还没发明出喷气式,一般也不挂牌子。”萧乾在忆述时,联想到了他在“文革”中看到的种种,和他自己惨痛的经历。破碎的图像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链条。作家叶兆言在《记忆中的“文革”开始》中,也道:“'文化大革命'运动,只是一系列轰轰烈烈运动中,最大最漫长的一个。'文化大革命'并不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也不是突然就结束。它像一段源源不断的河流,和过去割不断,和以后分不开。”(叶兆言:《记忆中的“文革”开始》,见《亲历历史》,第49页,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由快转的速度呈现历史,是有意味的!1950年冬,萧乾到湖南去参加土改,遍访山乡村寨。这虽然是带着任务去做的,但对萧乾而言,是一次难忘的启迪。解放区的天确实是明朗的天。解放,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话题。那真是他心情特别愉快,又特别活跃的日子。 赴岳阳县筻口乡参加试点土改期间,萧乾拍摄了多幅照片。其中焚烧地契的那一幅,参加过第一、二届全国摄影展,而且,国外报刊也争相采用,甚至上了当年的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 1993年7月,中央文史研究馆与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世纪》创刊了。萧乾任《世纪》编委会主任。创刊号上,刊载了他拍摄的五幅反映他称之为“不流血的土改运动”的照片,并特别注出:当然,这绝不是由于摄影的技术。那天拍时太阳已西落,而我的匣子里就只剩那么一张底片了。这幅照片之所以被人们看中,主要是由于画面上所表现出的农民们在烧地契时手舞足蹈的由衷喜悦。(萧乾:《回眸不流血的土改运动》,载《世纪》,1993(1)。)岳阳县筻口乡的土改于1月下旬进入扫尾阶段。萧乾临走时,农民们老老少少敲锣打鼓,放着鞭炮,坚持把他送了20里!隆重欢送他的场景,让他难忘。他没有觉得它是传达出一种幻觉,相反,感到参加过这样打扫垃圾、除旧布新的壮举,自己内部在起着变化。他对革命的向心力愈益增加。他对人说过,苏联的二十大也罢,匈牙利事件也罢,并没动摇他这个知识分子走向社会主义的决心。尽管,将世界包裹在一组照片或“连环图画”式的文字之中,未必就能让时间凝固,但为了清除这古老中国身上的脓疮,使她茁壮成长,当时的萧乾,确实是衷心拥护、热情投入的。这时,国际新闻局已经改为外文出版社,人员也从几十增加到上百。语种多了,可英语仍是最忙的,因为除了本职工作,还得不断接受突击任务:替外交部翻译去联合国的讲稿,到中南海为亚澳职工大会搞同声翻译,经常得坐在打字机前,吧嗒吧嗒到午夜。1950年伍修权和乔冠华去联合国那次演讲,也是我们赶译成英文的……那四五年,我安不安心?这不能用一句话回答。自己会点外文,能派上用场,并且受到重视,心里总是惬意的。共同生活和工作的,少数来自老区,多数是同我一样的“洋包子”,分别只在于他毕业于东吴或岭南,我的母校是清华或燕京;要不就是他留学法或德,我去的是英或美。(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第179页。)但是,那时萧乾的心里,不是没有阴影。1950年冬天,乔冠华要他参加访英代表团并任秘书,临动身前又取消了他的参访资格。他已能感觉出来,他的知识分子背景,那种“洋包子”精英,或精英主义,未必是那么合乎时宜。他努力使自己摆脱这一现状。1950年5月出版的《人民中国》(第1卷第9期),发表了萧乾撰写的《五四运动》(The May Fourth Movement)。文章写道,五四运动使中国的进步力量获得新生,“五四”这一天,标志着封建主义和“反动派”的灭亡,是新旧民主的分水岭,是“革命的新青年与反动政体的第一次大碰撞”。(采用傅光明译文,见其所著《人生的采访者——萧乾评传》,第322页,台北,智燕出版社,1990。)文中,还批了被“美帝国主义”所恭称为“民主个人主义者”的胡适。他清楚,其实自己就和胡适一样,是喝洋墨水过来的知识分子。求学英伦时,他还和胡适通过信。这当然是时代特定的语境,推动他进行这样的撇清式的批判。这里,颠覆了他以前所受的教育。新社会之中,普遍主义已被一种现实主义所取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态度、心理状态与当时国家意识形态对其所作的要求,难免会有相当的距离。建国后的知识分子政策,就是强调团结、教育、改造。一系列的政治运动:批判《武训传》、知识分子思想改造、批判梁漱溟、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有其发生的历史逻辑。学者陈晋说,一个新的国家形态建立的时候,过去的国家意识形态自然难以满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在思想文化上来一次或大或小的整合,诚为历史的必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尽量说真话,坚决不说假话。”  ——萧乾


编辑推荐

《水底的火焰:知识分子萧乾1949-1999》:一个真实的知识分子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家、“二战”记者1949年满怀梦想回到北平在文艺旋涡里被划成右派“文革”中尝尽屈辱试图自杀写下与巴金《随想录》南北辉映的萧式随想录80高龄挑战天书《尤利西斯》……萧乾(1910.1.27——1999.2.11),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蒙古族,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1926年北京崇实中学学习,参加共青团,任崇德中学学生会主席兼校刊编辑。1930年考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学习,1931年任英文周刊《中国简报》(ChinainBrief)文艺版主编,翻译和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后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学习,1935年毕业。开始任《大公报?文艺》主编,并兼旅行记者。1939年受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邀请赴伦敦任教,同时兼《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入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进行英国心理派小说研究。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然遍英伦,1944年放弃剑桥学位,毅然担任起《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随军记者,成为当时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记者,在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采访,写下了《银风筝下的伦敦》、《矛盾交响曲》等描写欧洲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大量通讯和特写。1945年赴美国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和纽伦堡对纳粹战犯的审判。1946年回国继续在《大公报》工作,兼任复旦大学英文系和新闻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中国》(英文版)副主编,《译文》杂志编辑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版顾问,《文艺报》副总编等职,1954年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筹备工作。1961年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1979年起,历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常委等职。萧乾先生是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也是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晚年多次出访欧美及东南亚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写出了三百多万字的回忆录、散文、特写、随笔及译作。主要著译作有《篱下集》、《梦之谷》、《人生百味》、《一本褪色的相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1998年10月出版的《萧乾文集》(1-10)收集了他的主要著译作!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采访过欧洲战场、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会议、纽伦堡战犯审判。1986年获挪威王国政府授予的国家勋章。出版有著译作品43部。其中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长篇小说《梦之谷》,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译著《好兵帅克》(捷),以及《八十自省》、《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等。并在1935年6月毕业。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水底的火焰 PDF格式下载



读完这本书,好像慢慢陪着萧老走完了一次人生旅程。 作者撷取了生活中最灵动感人的瞬间,用温润的文字加以细腻解读,不知不觉中,心已经迷醉了。


一本好看的书,许多细节资料有价值。既是一个人的悲欢故事,也是大时代的沉重过往。从历史的尘埃和迷雾中,了解一个大时代的真实。作者的文字很有意味,有画面感。


本书记述了知识分子萧乾在跌宕起伏的50年间的创作、翻译及编辑生涯,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写其情感生活和人生体验,融个人记忆、文化反思于一体。本书所唤起的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回忆。透视历史,朴实的力量总是大于雕琢。就像燃烧在水底的火焰,表面平静、温婉,内里却奔涌着一股自然缓重却不可制服的力量,散发出本质的绚烂。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