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寻找香格里拉

沈卫荣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沈卫荣  

页数:

225  

Tag标签:

无  

前言

前不久有两篇西藏话题的署名文章在网上热传,一篇《谁是达赖喇嘛?》,另一篇《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作者沈卫荣。二文显见是做足了功课,让读者不由不眼一亮、心一动,感觉得到视野被开阔,见识被刷新,于是有人惊奇,“谁是沈卫荣?”其实在我们藏学界,其人早已是“闻人”,时下或可称“达人”,好长一个时段内且还曾是一位“海外达人”。从问学到学问,是他的基本姿态:三十年前的少年沈卫荣,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十年国内寒窗苦读,追随蒙元史大家陈得芝先生治元朝历史;期间复师从藏学大家王尧先生,步入西藏学,开始发表一系列有关元代西藏历史研究的优秀论文;继之是为时甚久的海外游学,西欧美,东扶桑,由中亚学和比较宗教学起步,后来的工作包括在德国、美国、日本、尼泊尔诸国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包括为外国学生讲授古藏文,就这样五湖四海地步步为营。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游方列国,历练成长,甘苦自知,只是初衷不改,始终以西藏历史、宗教研究为矢志不渝的事业,努力在国际藏学界为中国学者争得更多话语权。沈教授此前的海外生涯犹似隐居闭修,回归即出山,以致未见滑翔,就见高飞。难怪网友读者惊奇,不知何方神圣下凡。事实上,这类普及文章只不过是他厚积薄发、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吧!

内容概要

  本书所录系作者对国学、“西藏问题”和学术方法等热点问题的思考,发表以来深受学界和文化界好评。作者的“大国学”理念别具一格,对“语文学”的阐释和倡导发人深思。长达十六年的海外游学经历,结合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使作者对国际视野中的“西藏问题”有非常透彻和独到的见解。通过对一个西方后现代的乌托邦神话——“虚拟的西藏”(即香格里拉)的解构,作者为世人理解西藏、西藏文化和所谓“西藏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沈卫荣,1962年生于江苏无锡,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1998年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获中亚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哈佛大学印度梵文系合作研究员、洪堡大学亚非研究所代理教授、京都大学文学部外国人合作研究员等。主要从事西域语文、历史,特别是西藏历史、藏传佛教和汉藏佛学比较研究。

书籍目录

初识冯其庸闲话国学与西域研究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我的心在哪里?说学术偶像崇拜和学术进步东方主义话语与西方佛教研究大喜乐崇拜和精神的物质享乐主义《欲经》:从世间的男女喜乐到出世的精神解放寻找香格里拉——妖魔化与神话化西藏的背后说跨文化误读谁是达赖喇嘛?也谈东方主义和“西藏问题”我读马丽华《汉藏佛学研究丛书》编辑缘起 说汉藏交融与民族认同写在《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出版之际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一个比较弱的趋势,刚说的希罗多德《历史》所载淘金蚂蚁的故事,让西方人相信,西藏遍地是黄金,很多政治团体就认为,中国把西藏作为领土的一部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西藏遍地是黄金,出于经济的原因,不能让西藏脱离中国领土。这当然是胡扯。第一个到西藏耶稣会的传教士Andrade,他在书里也提到一个故事,让西方人,特别是康德非常的钦佩,他说西藏有一个习俗,用死人的头盖骨做成花矍、酒杯等等,儿子可以把父亲的头盖做成一个酒杯,这不是一种野蛮,而是一种哲学。西藏人每天可以从容地与死亡对峙,用这种方式来超越死亡,这是一种西方人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这个故事在西方有很大影响,让我想起了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我们汉族文化里,在元朝的时候,当时有一位西夏的喇嘛叫杨琏真珈,他把宋朝的皇帝的陵墓都挖掘出来,把宋朝皇帝宋理宗的头给砍下来做成一个酒杯,这是让汉人痛恨杨琏真珈三四百年的主要的原因。这让汉人觉得西藏的喇嘛伤天害理,皇帝的头盖都变成喝酒的酒杯了。可在西方、在康德的眼里就是一种哲学,西藏人可以那么从容地面对死亡,非常了不起。

后记

收集在这本小书中的这些文章是我2006年初回国工作至今所写的专业学术论文之外的一些小文章。由于自己所学专业相对冷僻,本人又偏爱考据式的学问,所以此前不曾想过要写这一类文章。大概是在国外住得久了,回国后反而有较强的参与感,觉得自己有话要说,所以不自量力地动手写起随笔来了。这些文章中谈论最多的几个话题,如“大国学”理念、语文学和学术方法、国际背景中的“西藏问题”等等,都明显地表露出了自己强烈的参与意识。要是我至今依然游方四海的话,不能想象我会动手写出这样的文章。虽说半辈子以文字为生,但写作这样的文字还是新手,免不了战战兢兢。是我的老师和朋友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给了我热情的鼓励,让我有继续写作这类文章的勇气。将我领进藏学殿堂的王尧先生竟然告诉我的学生们说,他最近成了我的粉丝,凡见有我文章的杂志他一定买下一读,听说后让我面红耳赤。最初授我以语文学传统的陈得芝先生读了我的《我们可以从语文学学些什么》之后,竟从美国给我写信,称读我此文“如饮琼浆”,令我羞愧难当。本色是诗人的屈全绳将军读了我的《说汉藏交融与民族认同》一文后,竟迫不及待地要把我文章中的观点用各种途径推介出去,并从此弓!我为忘年之交。乡贤、学长府宪展先生自知道《我的心在哪里?》之后,发心要出版我的学术论文集。并将此作为他退休以前要做的头等大事。


编辑推荐

《寻找香格里拉》:为了理解“他者”,并与他人共建和平与幸福,我们也必须将“他者”所发出的信息,放在属于它自己的语言的和历史的语境中来分析,以正确地理解“他者”的本义,并以真正开明的心态,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文化遗产,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如果跳不出“诠释学循环”,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永远将他人的文本放在自己语境中来解释,那么这个世界必将充满冲突、战争和灾难。——《我们能从语文学学些什么?》“文本化”是令西方东方学家纷纷掉入“浪漫的东方主义”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沉溺于东方古典文本,处处以古典文本对照现代东方之现实的学究,情不自禁“发思古之幽情”,实在不足为怪。然而,以为勉强能读懂几部未经训练的东方人不容易读懂的东方古典文本,就觉得自己比东方人更懂他们的文化,所以急急忙忙地站出来要替他们说话,这实在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东方主义话语与西方佛教研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寻找香格里拉 PDF格式下载



我是个不善于也不勤于发表评论滴银
但是对于今天收到的这本无论如何也HOLD不住想推荐给大家
从内容到装帧都必须打5分——虽然内容只是大致翻阅了一下

对于深层次了解西藏的文化,这位学者的文字不愧于书名——它会帮你探寻真正的香格里拉


对于深层次了解西藏的文化,这位学者的文字不愧于书名——它会帮你探寻真正的香格里拉


想不仅从地理上了解西藏的话,可以读读这本书,严肃作品。


了解西藏的一本好书。


作者专业功底扎实,文字娓娓而谈,普通读者受益良好


书是好书,但是当当的送货速度让人头痛~!


好书,佳人~~


这样的书有点东西啦,可看


不论中西,对于神秘之地总有一种探求的冲动。香格里拉,就是神秘的代名词,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寻找的过程。


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


还好吧,需要很静下心来才读得下去,目前只看了一点点


整體感覺一般,內容有一些是重複的。


书籍中对于藏传佛教的研究比较凌乱,介绍不成系统,大部分引用介绍其他书籍,看着不过瘾。


读完对西方人构造的西藏和香格里拉有了文化上的体认,作者文字好,叙述细密,把学术自然地融汇到叙述中,开拓了学者散文的理路。


拓宽了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沈老师是一位严谨治学的人,看了这书,很欣喜人文学科有这样一位年轻老师能够秉持老一辈的治学理念。联想他在德国美国的求学生涯,思考,是否严谨治学的学者只能在外国生存?土生土长的学者都等不及这漫长的过程了?本书并没有太多的实际内容,但他告诉对社会学有兴趣并想静心研究的人,做社会学研究应该秉持怎样的规则,怎样的理念。相信读了本书的人,会发现有趣的社会学严谨无趣的一面。


学术性含量比较多,很枯燥。


语言精练,行文简洁,很好读。 读《也谈“东方主义”与西藏问题》一文后,感觉不仅西方,国内民众的西藏认知其实也大多处于“东方主义”的影响之下,而另一种影响民众的声音则来自国内宣传系统喋喋不休关于西藏历史出身的“正本清源”和对其主权态度的“义正言辞”。此种语境之下,正应了沈老师文中借用萨义德的话语——西藏“在过去和现在都不是一个思想或者行动的自由主题”。


这书真的超喜欢,刚开始看觉得没意思,但静下心来,认真读完,发现真的很有意思


看了《读书》上的书评买的这本书。这本书解疑释惑,而且告诉我治学的精神。赞叹沈教授,赞叹人类文化。


先不说书得质量,书的内容很不错,看完啊深受启发


这本书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你的是准确的识见


   这是一本足够深邃的散文集,作者有非凡的学养,在本书中,他直面西藏问题,从历史、文化、传说、符号学等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丰富的香格里拉。
  
    本书看点有三:首先,出文入史,资料扎实,功力深厚,涉笔成趣处,往往是读者闻所未闻的东西,可谓大广视野,大增真知。其次,从后现代理论的视角去解读西藏,这是国内学界以前从没有过的尝试,事实上,关于西藏的解读有太多符号化的东西,而探索这些符号的内涵,自然别开生面,读罢受益良多。第三,文字优美,带有强烈的抒情笔调,叙述半专业半轻松,有一种凝重的雕刻美,真正学者的文章,往往如是,它不会让读者沉浸在华丽的辞藻中,反思起来,几无所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每个香格里拉都是误会,当我们整合成文化时,这些头脑中的香格里拉只能拼出一幅粗糙的图画,这,既是它魅力的源头,也是错觉的开始。
  
    文字该为传说“解魅”吗?在“解魅”之后,我们又将看到怎样真实的自我?文以深沉醇厚为体用,以凝而不滞为神明,以沉而不满为境界,以此度量,本书诚为第一流的散文,只是无耐心不推敲者,难以品出真味。
  
    读家:唐山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