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王平 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平 编  

页数:

36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适应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需要编写的,适用对象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党政机关干部和其他自学者。本教材的特点:一是篇目选择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篇目内容结构考虑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关系和整体联系,数量上坚持了少而精的原则。具体篇目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著作为主,参考了新近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并精选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若干重要著作,其中有些篇目在以往的导读教材中很少出现。二是导读体例突出重要论点的理解以及理论的整体结构、发展联系和现实意义。体例结构包括:要点提示、关键词、社会历史背景、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主要思想内容等。关键词和要点提示在通读原文基础上,经过反复斟酌确定,基本能够体现著作的思想观点、主要内容和逻 辑关系。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部分,除了介绍该著作的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影响,还特别强调了理论的当代价值。主要思想内容按经典著作行文顺序(所选著作章节按原著序号标识)分段解说,对重要名词、经典论断在内容相关处穿插方框解析。三是在课外学习指导方面,按照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结合的要求,从归纳总结、拓展内容和理论联系实际两个方面分别列出要点解析和思考题。要点解析围绕深入理解著作内容观点列出,并结合原著作了必要的归纳;思考题主要从内容观点的丰富发展和现实意义提出。为深入系统把握文章内容,每篇著作导读在思考题后面还列了参考阅读书目,入选者均为导读以外与该著作最相关的马列著作。

作者简介

  王平,男,汉族,吉林九台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年在九台市三台乡中心小学参加工作。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入东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干事、秘书、副部长;政治系(1998年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书记;中共东北师范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1994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著述有《大学生党课教程》(副主编,1990年);《大学生党课讲座》(主编,1994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讲话40题》(主编,1994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思考》(策划、主要撰稿人,1996年);《思想政治教育概论》(主编,1998年);《高校青年师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主编, 2005年);《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自著,2005年);《<马克思主义著作选读>导读与要点解析》(主编,2005年)等。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两项。现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负责人。

书籍目录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导读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导读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节选)导读马克思《资本论》(节选)导读马克思《法兰西内战》(节选)导读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导读恩格斯《反杜林论·第一编哲学》(节选)导读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导读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列宁《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节选)导读列宁《国家与革命》(节选)导读列宁《怎样组织竞赛?》导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节选)导读列宁《青年团的任务》导读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导读列宁“1923年1—3月的五篇文章”导读 《日记摘录》 《论合作社》 《论我国革命》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 《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毛泽东《实践论》导读毛泽东《矛盾论》导读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节选)导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导读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节选)导读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节选)导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导读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导读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导读江泽民《关于讲政治》导读江泽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节选)导读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导读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导读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导读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节选)导读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无产阶级的斗争已由单纯的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有些地方还发动了武装起义。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组织,而且提出了明确的政治口号。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当时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学说,不但不能承担这一历史使命,反而把工人运动引向歧途。因此,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在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他研究经济完全是出于革命斗争的需要。他说:“我学的专业本来是法律,但我只是把它排在哲学和历史之次当作辅助学科来研究。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因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①马克思当时感到自己经济方面的知识不足,研究认识社会有困难,因此,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屋,从1842年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几乎阅读了以往的全部经济学著作,查阅了有关的史料、重要的文献,调查报告和蓝皮书,并写了一系列的重要著作。与此同时,恩格斯于1844年、1845年先后发表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说:“他从另一条道路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②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各国工人运动普遍深入的发展,建立科学的经济理论的任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而且,由于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逐渐显露出来,马克思才能以他所发现的科学的唯物史观去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写下《资本论》这样不朽的科学巨著。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③《资本论》既是顺应了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又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21世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PDF格式下载



这里面的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涉及到了,甚至还收了***和***的一些讲话,而且各个栏目设置非常合理,配合着经典选读看非常好,尤其喜欢它的要点解析,很透彻,很重点,适合考试用~~


对马克思著作不了解的人,是一本很好的书,便于理解原著。


想充实一下专业知识 但又不想大量阅读原著的可以考虑这本书!


多读马列经典是有用的


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很好!


人大出的就是经典、全面


可以没有原文


生平第一次开网银,买的第一件东西 哈哈 好东西更是好书 赞商家


感觉这本书还不错,每章后面还有思考题,可以引导阅读


书还没开始看,但拿到手的感觉很好,为了复试明天起得好好看了!


书还可以,里面的内容也很全面


此书在约定时间能收到,质量、内容都不错,值得一看。


专业必需品,非专业的也可以看一下的。


书中内容简单易懂,适合刚刚接触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学习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