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莫地的变迁

孟翔飞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孟翔飞  

页数:

323  

内容概要

  中国城市贫困区与体制的变迁和产业的兴衰密切相关,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城市贫困区属于“社会排斥”的产物,那么中国的城市贫困区则是“体制排斥”、“社会排斥”、“产业排斥”和“单位排斥”综合作用的结果。辽宁抚顺莫地社区棚改前后变迁巨大,社会结构因城市居住空间改善而提升,展示了社区变迁、生活重建与社区治理的关系。棚户区改造是政府适度干预的一个典范,政府是棚户区改造的主体,政府的推进是棚户区得以“旧貌变新颜”的主导力量。但面对“后棚改问题”,单一的政府支持是无效率的,现有的社区组织在一定意义上发挥了很好的补充作用。构建新的居住空间——社区,是深化棚户区改造的新目标。实践证明,单一的市场运作并不能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单一的制度体系并不能解决政府的效率问题;单一的社区模式并不能解决社区治理问题。“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不仅仅是解决棚户区改造的问题,也不仅仅是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甚至是解决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应对突发性事件或重大危机的有效途径。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1.1 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假设1.1.1 棚户区社会现象的提出1.1.2 对“栅改”问题的思考1.1.3 基于解释的理论假设”1.2 若干概念的界定1.2.1 内城贫困区1.2.2 社区治理1.2.3 社会变迁1.3 研究的意义和思路1.3.1 研究的意义1.3.2 研究的基本思路1.3.3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1.4 研究方法的选择1.4.1 样本的选择1.4.2 访谈婚设计1.4.3 资料的信度与效度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框架2.1 国外城市贫困理论研究综2.1.1 城市贫困问题的经济学解释2.1.2 城市贫困问题的社会学解释2.2 城市贫困区与边缘社区共同体2.2.1 人类生态学:边缘化的城市贫困区2.2.2 边缘主体性的历史与政治视角2.2.3 边缘社区共同体2.3 城市贫困区与“空间”的引入2.3.1 “空间”的再认识:空间一社会一历史辩证法2.3.2 第三空间:空间差异性的政治实践2.3.3 城市空间与城市社会2.4 “国家一市场一社会”视野下的城市贫困区研究2.4.1 国家、市场与社会的界定2.4.2 “国家一市场一社会”分析框架在中国的演变2.5 国内城市贫民区研究现状2.5.1 “城中村”研究:功能主义传统的延续2.5.2 城市地理学与规划学视野下的“城市贫民区研究”2.5.3 城市棚户区改造研究……第7章 “后棚改”的多米诺效应、问题及对策第8章 结论与讨论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莫地的变迁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