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华尔街日报之战

无[美] 萨拉•埃利森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29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无[美] 萨拉•埃利森  

页数:

310  

译者:

施轶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章  战斗开始了  2007年8月,一个暖和的夜晚,盖尔.格雷格(Gail Gregg)信心满满地走上舷梯,参加巴里.迪勒(Barry Diller)的游艇小聚会。然而当她望见丈夫小阿瑟.苏兹贝格(Arthur Sulzberger Jr.,《纽约时报》发行人)的对头鲁珀特.默多克时,今夜的美好愿景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她恨不得一头跳进哈德孙河中去。  这场派对必定会引来无数花边杂志的关注,但其本意绝不是为了生产八卦材料,举办者也没有给任何狗仔队发出邀请。这是一场权势人物的私人聚会,意在交换信息,互通有无,为未来合作埋个伏笔。在夕阳西下的静谧中,大佬们相互发展着关系。但在觥筹交错的表象下,暗流汹涌--美国最有分量的两大出版媒体的战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场战争事关谁能主宰美国人读什么、想什么以及信什么。  身处这条118英尺漂亮游艇上的宾客们都知道,事实可以花钱买,价高者得。媒体帝国不仅是在报道新闻,同时也在选择并制造新闻。不过今晚的官方主题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商业,而是先从哈德孙河上观赏迪勒的IAC(InterActiveCrp)新总部,然后再游河。迪勒是个好主人,也有点显摆的意思,一周前就开始谋划这事儿了。晚灯将完美呈现这座颇有争议的建筑。它由弗兰克.格里(Frank Gehry)设计,外形犹如八张展开的风帆,意欲下水起航。但在那个特殊的夜晚,这座奇特优雅的宏伟建筑并非最大的新闻点。  凌晨时分,鲁珀特.默多克得到了交易确认--他将以50亿美元从班克罗夫特家族手里买下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班克罗夫特家族是美国屈指可数的延绵至今的新闻家族之一,拥有道琼斯公司已经整整105年,期间,在《华尔街日报》中产生了33个普利策奖。除了新闻集团之外,道琼斯公司历史上仅有的另一次收购发生于1902年,克拉伦斯.巴伦(Clarence Barrn)花13万美元买下了它。有人说巴伦是财经报道的鼻祖,但班克罗夫特家族称他是“祖父”。他是波士顿新闻局(B·st·n News Bureau)创始人,当年用从妻子杰茜.沃尔德伦(Jessie Waldrn)处借来的钱买下了道琼斯公司,首付为2 500美元。沃尔德伦私房菜很有名,身高五点英尺四、体重三百三十磅的巴伦曾是那里的长期老客户。  巴伦的收购保证了班克罗夫特的后代们始终能够荣辱与共,不管他们有多不情不愿、貌合神离。否则的话,这个波士顿家族“无非是另一个纨绔之家”--老一辈们最恨被人如此看待。一代复一代,班克罗夫特家族的关系越来越疏远。默多克的钞票让他们彻底分崩离析。这使得他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这笔50亿美元买下“美国梦之报”的收购将成为他饱受争议的职业生涯的高潮,并将决定这个世纪的走向。《华尔街日报》将成为新闻集团的旗舰。  默多克今年76岁,头上已经半秃,剩下的头发染成红褐色,整齐地向后一梳到底。他的脸上布满了沟壑,只要一笑,深深的皱纹就会爬上前额,久久不会消失。在那个闷热的夏夜里,默多克显得精神轻松,神采奕奕,用他的澳洲软腔感谢前来祝贺的人们。近20年来,他一直梦想着这一幕。但这笔收购是否真的是一场胜利,在汉普顿和其他地方仍是这个夏末的热门话题。有人认为这笔收购可笑之极,纸媒早已是明日黄花了。大多数人则注意到默多克总是沉迷于对他所谓的“民粹”报纸的痴迷,如今,这种痴迷把他自己引向了不可能的挑战--在传媒业面临一个世纪以来最危急局面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深受人民喜爱但受众日寡的成熟媒体中酝酿变局。  2007年,默多克身家高达90亿美元,位列《福布斯》400美国富人榜第33位。但他仍是一位斗士。他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他刚刚在混编顾问团的帮助下,用自己股东的钱买下了道琼斯公司。这将使他面临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这家古板守旧的报纸和日趋显露的灾难会拖垮他的庞大帝国吗?他的生意,以及他的声望,都在面临严峻考验。  盖尔.格雷格地位独特。他是默多克最大的竞争对手--掌握着《纽约时报》的苏兹贝格家族第一夫人。她和丈夫坠入爱河的时候,两人还都是一心渴望出头的年轻记者,那时的新闻业因为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捅出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记者)而充满了浪漫色彩。尼克松下台后,记者走上了神坛,全美国都在热烈追捧这个“第四阶级”。但这样的狂热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时至2007年,身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出版王朝的一员、统治曼哈顿最冠冕堂皇的贵族早已失去了吸引力。在线竞争者在网上无情地嘲弄着曾经不可撼动的《纽约时报》,纷纷预测着报纸业将在何时退出历史舞台。  其他宾客中也不乏腹背受敌、前途茫然者。技术正在判决老式垄断模式的死刑,而这正是报纸赖以成为美国伟大行业的模式。美国人不再深爱他们曾经一日不可无的出版业了,媒体公司正在走向崩溃。读者越来越没有耐心。他们还在订阅他们觉得已经没有生命力的报纸,但自己公司所有者的丑闻、观点、喜怒和个性才是他们所关心的。放眼全美,大量报纸徘徊在消失的边缘,但新闻--战争、恐怖主义、经济灾难却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劲爆。  即使是骄傲的苏兹贝格家族,看起来也不再稳如泰山了。以前,盖尔的到来会吸引全体宾客的目光,现在不了。不过,在一闪而过的跳河想法之后,盖尔的面色早已恢复如常了。事实上,当她看到默多克的时候,她还脱掉了自己的鞋子,以免踩坏了亮闪闪的白色甲板。她挤出一个笑容,走上了甲板。  这一年对《纽约时报》来说是可怕的一年。付费阅读人数大减,广告收入亦然。当年年末,公司还把总部大楼抵押了出去,以换取墨西哥亿万富翁卡洛斯.斯利姆.埃卢(Carl·s Slim Helu)的高利贷。不过,苏兹贝格家族认为自己能够撑过去。在美国新闻传统的支持者中,苏兹贝格家族有着不可企及的地位,他们积极参与经营,在编辑和宣传方面有着重要影响,也在身体力行地推进着报纸现代化。但是,他们真的能够撑过去吗?默多克和其他篡位者对他们的老格雷女士是否也虎视眈眈呢?默多克对纽约《时报》竞争对手、唯一的另一家真正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的拥有会伤害纽约《时报》吗(默多克必将让《华尔街日报》变得更加商业化)?或者说,他会进一步破坏已经疲软不堪的报纸业吗?  三个月来,盖尔和阿瑟惴惴不安地看着默多克试图将《华尔街日报》揽入怀中。这位媒体大亨有着丰富的收购战经验,与那些鄙视他的吸引眼球的标题和低俗不堪的报道的“卫道士”们战斗,对他来说其乐无穷。默多克的外来者身份早已是过去的事情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一直是全世界传媒业大佬。一些人将其最近的动作看做暴发户对传统的压倒性胜利--这个观点默多克倒是很喜欢,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事实是,许多班克罗夫特家族成员并没有将他视为搅局者或入侵者,而是把他看做救世主。  苏兹贝格家族则在苦苦追求着不同之处。盖尔至今仍称默多克“很讨厌”,哪怕他的出发点或许只是要让传媒业活下去。苏氏家族担心,这样的出发点会动摇这个国家的言论基石。他们知道,或许一家(没准是两家)强大的幸存者将成为美国全国性报纸。默多克认为这场竞赛将在他的新旗舰和《纽约时报》之间展开。  传媒业仍然深深吸引着默多克。默多克出生于一个报纸世家,21岁时就继承了他的第一家报纸--《阿德莱德新闻报》(Adelaide News),当时他还是牛津大学的大一新生。不出几年,在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悉尼日报》(Sydney Daily)和《星期日镜报》(Sunday Mirr·r)的收购之后,1964年,默多克发行了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Australian)。43年后的今天,默多克陆续吞下了20世纪福克斯制片厂、福克斯电视台和“公正、公平”的福克斯新闻帝国、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天空电视意大利卫星频道,如今又买进了《华尔街日报》。  默多克继承了父亲基斯(Keith)的政治观点。老默多克曾在竞争《澳大利亚人报》澳大利亚一战随军记者资格中败北,一怒之下写了一篇声讨加里波利(Gallip·li)战役的檄文。但这篇文章没有通过审查,不能发表,于是基斯把文章直接寄给了澳大利亚首相。这是一篇错误百出的文章,但仍旧引起了爆炸性的轰动,导致了战役指挥官的撤职。有人甚至认为是这篇文章结束了加里波利战役。历史学家认为,基斯.默多克的文章对加里波利战役所造成的影响超过了任何一篇媒体报道。  鲁珀特与乃父一样不拘小节,绝不会站在新闻客观性的原则背后缩手缩脚。默多克从不惮使用自己的媒体帝国--特别是他的花边小报,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事实上,他正是用影响力来衡量旗下报纸的成功的。在英国,给他带来最大影响力的是《太阳报》(Sun)。该报拥有800万读者,它的第三页女郎是英国最有影响力的东西,远超任何一份其他报纸。《太阳报》甚至左右了1997年英国议会选举--由于默多克抛弃时任首相约翰.梅杰倒向布莱尔,这份撒切尔主义的英国八卦小报开始鼎力支持工党,最终让布莱尔以压倒性优势获胜。这一事件令英国保守党既震惊又愤怒。这就对了。默多克才不顾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于公也好,于私也好,于媒体也好,都是如此。  持保守风格的《华尔街日报》是《纽约时报》的天然对头,为了对付作为自由主义媒体的《纽约时报》,默多克肯定会把自己的掠食政策落实到《华尔街日报》中去,打造一个更难对付的竞争者。《华尔街日报》是精英们的不二选择,但电视新闻频道、其他报纸和杂志仍然看《纽约时报》的眼色行事。这使得默多克相当不安,他知道苏兹贝格对《纽约时报》每一版的政策。默多克相信,老派的客观姿态只是《纽约时报》诱使读者接受左倾观点的办法之一。他的《华尔街日报》从来不是得理不饶人的风格,但将来会掀起一场传统的游击队加麻雀战的新闻战争。未来之战已经打响了。  默多克出生于大户人家,牛津毕业,这使他任性专横,但他从不表露出这一点。他从不露富,看起来相当反对纨绔之风。他有六个庄园--分别在纽约、洛杉矶、伦敦、长岛、卡梅尔(Carmel)和北京,这样做并非为了摆阔,而是为了方便。财富装备并不是他想要的。对默多克来说,伟大的竞争本身就是回报,他时时刻刻在准备着下一步行动。有戏剧性的地方就有默多克,但他从不以专制TV大佬或其他社会形象示人。他每天都在准备战斗,还要求自己的员工(大概有6万人)要有海盗精神。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位澳大利亚人开始了征服曼哈顿之旅。首先,他买下了自由派报纸《纽约邮报》,并改变了它的政治观点。接着,他又买下了《纽约》杂志,该杂志为了抵制新老板对自己的重新定位,几乎全体辞职。曾几何时,没有人能够想象他会向道琼斯公司出手,但运气来了挡不住,机会之门朝他打开了,也被他抓住了。  克拉伦斯.巴伦离开人世已有80年了,他的家族与这位在1928年留下157.5万美元的“祖父”已经没有多少共同之处了。没有人在他的公司里工作,也没有人继承了他的事业激情。(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有什么新闻吗?有什么消息吗?”)他们靠着巴伦养女简于20世纪30年代寡居后设立的家庭信托生活。大部分资金与家族企业挂钩。简的三个子女--杰西.考克斯(Jessie C·x)、简.库克(Jane C··k)和小休.班克罗夫特(Hugh Bancr·ft Jr.),靠着这笔财富过着优渥的生活,在波士顿后湾区(Back Bay)的大宅里骑马消遣度日。(休、杰西和简分别于1953、1982和2002年逝世。)  他们的后代没能和睦相处,分裂为三个分支,每个分支拥有的家族财富份额差不多,如今都朝默多克低了头。默多克的报价--50亿美元,或每股60美元,让班克罗夫特家族的原始财富增加了5亿多美元,足以让35名成年成员继续过上几年早已习惯的生活。但班氏家族对于默多克的报价产生了深刻的分歧,而卖掉道琼斯的决策更是让他们之间的裂痕再度加深。  班克罗夫特家族没人愿意承认,鲁珀特.默多克的求购神似当年的巴伦。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克拉伦斯.巴伦抛弃了道琼斯公司已故创始人查尔斯.道(Charles D·w)的遗训--禁止《华尔街日报》宣传政治候选人和为赫伯特.胡佛拉票。和默多克一样,祖父巴伦也有好几处别业和一位亲信。他每次出行都要带六箱行李、一位秘书、一位司机,还必须配备一名男护士为他系裤子和鞋带,因为他实在太胖了。  随着一代代的繁衍,巴伦的后代们早已没了“祖父”身上的优点,他们采取了不干涉政策来保护宝贵的祖业。“让专业人士去打理”成了家训。这种有益的忽视在家族中存在明确家长时做得还不错,在报纸业风平浪静的大部分年代里,担任家长的便是巴伦的外孙女杰西.班克罗夫特.考克斯,一个无礼、吵闹、爱马的女人。1982年,班克罗夫特家族在曼哈顿21俱乐部庆祝道琼斯公司百年华诞。会上,这位面相圆润的祖母又开始说她那个标志性故事了--想当年,未来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想在麻将中出千,被她逮了个正着。杰西平时住在波士顿,夏天会短暂地前往班氏家族夏宫“橡树庄”(The ·aks)避暑。极尽奢华的橡树庄位于科哈西特港(C·hasset Harb·r),拥有28间屋子、网球场、船坞和马术造型的瓷器--杰西爱马的最佳写照。这座房子最早由巴伦设计,原本是维多利亚风格的木屋,在他死后被女婿休.班克罗夫特用砖石推倒重建,送给其女杰西作为结婚礼物。在这里,她款待过艾森豪威尔总统、举行过优雅的马术比赛,科哈西特地方史专家称这段时间是这个小镇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在21俱乐部晚宴之夜,道琼斯公司正处在成功和权势的顶峰。杰西的儿子小威廉.考克斯(William C·x Jr.)称《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最他妈牛x的报纸”。  但那天晚上杰西心情糟透了。作为一位波士顿体育迷,她一直是当地棒球队的铁杆粉丝。波士顿红袜队在过去十场比赛中输掉了六场,屡战屡败令杰西十分郁闷。有一位晚宴来宾提到了这件事,让她大怒。  “妈的,红袜队在搞什么飞机?”她咆哮道,使劲地敲打着身边的桌子。然后,她跌了一跤,把她的亲戚们吓坏了。不久,杰西撒手人寰。她死后,班氏家族仅有的一点凝聚力也烟消云散了,“专业人士”的权力一日胜过一日,开始替班氏家族打点起财务决策来了,直到休.班克罗夫特这一支的后代、克拉伦斯的曾曾外孙女、32岁的伊丽莎白.哥斯(Elisabeth G·th)决定和她的三表弟、杰西的曾孙比利.考克斯(BiLly C·x Ⅲ)三世联起手来挑战“专业人士”。  除了偶尔的爆发,班克罗夫特家族渐渐成了鲜为人知的王朝,论血性,他们不如肯塔基州宾厄姆家族(Bingham);论曝光度和影响力,他们不如华盛顿的格雷厄姆家族;论社会威望,他们又比不上加州的钱德勒家族(Chandler)。这些都是美国报纸世家,宾厄姆家族拥有《路易斯维尔消息报》和《时代》,格雷厄姆家族拥有《华盛顿邮报》,钱德勒家族拥有《洛杉矶时报》。一开始,在经历了早期的加价后,默多克原本以为事情就能落局了,但他后来发现,当把钱和新英格兰人纳在一起考虑的时候,诱惑的过程就不止是几场社交聚会那么简单了。  班克罗夫特家族笃信《华尔街日报》的大名。他们并没有什么野心,虽然被剥夺了头衔,但仍然远远地关注着《华尔街日报》。和其他媒体家族一样,他们从未向大集团低过头。大集团会篡夺《华尔街日报》的发行权,给它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不过,和默多克不同,班氏家族允许自己的报纸支持他们不想支持的政治观点。班氏家族的观点是亲自由派的,但他们一直支持着极其保守的《华尔街日报》编辑部--那里的哲学是“自由市场,自由人民”。《华尔街日报》的社论通常会引起社会的轩然大波,它是保守运动的旗手。但是,在那个夏天,默多克做出了6亿美元的决定:挂起报价,坐等股价跌到35美元--默多克开始考虑这笔买卖时候的价格。(股价崩盘的可能性很高,班氏家族看着节节下跌的价格心急如焚。)或者他们也可以接受默多克的报价,这会让他们手中的道琼斯股份增值5亿多美元,但道琼斯将一次性完完全全“交给专业人士”了。  夕阳将哈德孙河照得闪闪发光,14位派对嘉宾参观了迪勒那价值1亿美元的新建筑。那里是IAC集团旗下子公司--家庭购物网(H·me Sh·pping Netw·rk)、特玛捷(Ticketmaster)、贷款树(LendingTree)等公司的大本营,过客常常会被它的外形所迷惑。迪勒决定把默多克也请来纯属灵光一现。默多克是他的前老板、朋友,有时也令他饱受折磨。那天早上,他打电话给默多克道贺,顺便下了请帖。他们两人颇有一段渊源。  迪勒在默多克的得意之作--福克斯电视网络的建设中居功甚伟。当时,福克斯硬是在三大电视网看似不可动摇的主宰地位中杀出了一条血路。迪勒为默多克鞠躬尽瘁了十年,但默多克却拒绝给予他在自己协助打造的公司中一个合伙人的地位,这大大出乎了迪勒的意料。当时默多克已然显示出了对家族控制的自我保护本能。不过后院也遇到了大麻烦。这要从默多克被一位年轻女子吸引说起。  20世纪90年代,默多克就盯上了中国的发展机会,同时盯上的还有一位星空传媒(Star TV)的年轻中国女员工。她叫邓文迪,一位车间主任的女儿,比默多克小了将近40岁。邓文迪与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安娜不同,她不会唠叨默多克工作太忙,要求他在家里多呆些时间。两人珠胎暗结,默多克至今仍一口咬定他们是在他与安娜分手后才开始的。但这个说法就连他的子女们都不相信。他和安娜有三名子女,与发妻帕特里夏.布克(Patricia B··ker)也有一个女儿。“他们绝对有地下情。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了我。”一位子女如是说,“不过他到死都不会承认的。”  迪勒派对夜的那个晚上,邓文迪正在旅行,未能前来。安娜.默多克仍然占据着新闻集团董事会的一个席位,在总部大楼有一间办公室和一位助理。但在公司里,她很少不参与组织高管夫妇的社会活动,捍卫她的儿女们在默多克帝国的未来地位。和安娜不同,邓文迪躬身参与新闻集团的业务,而且从不计较是不是核心业务。她是新闻集团MySpace社交网络中国业务顾问。她还在计划和影星章子怡合资开一家制作公司。有一次,在默多克的游艇上,邓文迪把章子怡介绍给了以色列风险资本家、时代华纳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维维.尼沃(Vivi Nev·)。这俩人后来成了一对。  邓文迪将默多克带进了21世纪,让他穿起了时尚的黑T恤。但年轻妻子的努力战胜不了不饶人的岁月。默多克的眼袋开始松弛了。他在谈话中走神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有时候,他看上去更像是慈祥的祖父,而不是贪婪的大佬。他手下的一些高管把他对《华尔街日报》的服软视为他衰老的证据。  那天早上,迪勒给默多克打了个电话,道贺之余揶揄道:“我知道,你已经无欲无求了,但我可是请到了某些人哦,希望你也能加入。”许多商业帝国缔造者都有举办庆功派对的习惯,但迪勒知道默多克不是社交动物,更不喜欢抛头露面。默多克昨天下午已经和几位高管开了瓶西拉红酒(Shiraz),但他没有多少朋友可以与之分享成功。  “好啊,”默多克回答,“我会来的。”  迪勒向来讨厌冷清。把苏兹贝格和默多克延到一个房间能造成有趣的暗战。这对迪勒来说绝对值得一试,这位派拉蒙前掌门人的社交生活就像开胸手术一般刺激。其他宾客也希望掂掂两位竞争对手的份量。  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默多克轻轻地踱上了甲板,踩着不那么稳当的步伐向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mberg)走去。言简意赅的布隆伯格以前也是个商人,他带着诚恳的热情迎接了默多克。默多克是个讲求实际的人,与好莱坞人士相比,他更喜欢政客,而布隆伯格的商业背景和雄心勃勃让他成了默多克的朋友--他这样的朋友肯定能派上大用场。布隆伯格可以把话说到默多克心坎里去,和他谈媒体和政治。市长先生的长期支持者、纽约市尊贵的非正式第一夫人戴安娜.泰勒(Diana Tayl·r)此刻正在和《时尚》杂志的安娜.温图尔(Anna Wint·ur)交谈,后者一直很仰慕泰勒的风韵,几年前曾在《时尚》杂志上发过一篇描绘泰勒的五页长的报道。  在他们身旁交谈的是电影导演迈克尔.尼科尔斯(Mike Nich·lls)和妻子戴安.索耶(Diane Sawyer),他俩是迪勒开派对的御用座上宾。《名利场》杂志编辑格雷登.卡特(Grayd·n Carter)也在场,自从迪勒帮他在好莱坞打点过梦幻般的奥斯卡典礼会后晚宴之后,他就成了这位大佬的粉丝。和卡特交谈的是《时代》公司总编约翰.休伊(J·hn Huey)和来自《华盛顿邮报》公司控股家族的拉里.韦茅斯(Lally Weym·uth)。不久后,韦茅斯的女儿凯瑟琳(Katharine)就会接过《华盛顿邮报》发行人一职。前《纽约时报》记者、后来成为传媒业呼风唤雨的投资人的史蒂夫.拉特纳(Steve Rattner)则在和卡特的老婆安娜说话。拉特纳是苏兹贝格的知己。  默多克和嘉宾们一一打过招呼,苏兹贝格和迪勒则在和布隆伯格交谈。布隆伯格公司的新总部--一座金光闪闪的纪念碑式建筑不久前刚刚落成。事实上,这三个人都面临着造房子的难题。苏兹贝格刚刚视察了第八大道《纽约时报》新总部的竣工,那是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 Pian·)的手笔,看起来像是看管松散的监狱。批评家指出这幢建筑体现了《纽约时报》过于内秀的气质。不过正是这种特殊的进取心造就了《纽约时报》位于世界各地的35个记者站和它的全球视角。《纽约时报》的目标一贯是给读者带去美国海滨和布拉吉丽娜(即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茱莉的合称)以外的消息。当时是,在美国找出第三家能与《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相媲美的刊物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派对上的不少人在想,默多克有能耐打造这样一个机构吗?还是他仅仅是买下一个而已?

内容概要

  《华尔街日报之战》作者萨拉?埃利森是《华尔街日报》前资深记者,她以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调为我们揭示了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商业大战内幕。
  一份全世界最强大国家最强大的商业报纸,两大家族,商业权力,命悬一线的财富,并购,分裂与背叛……
  《华尔街日报之战》讲述了媒体巨头默多克击垮班克罗夫特家族,收购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的真实故事。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从道琼斯所有者班克罗夫特家族成员之间无穷无尽的自相残杀以及最后毫无骨气地与默多克达成交易,到被驱逐的《华尔街日报》编辑所获得的令人咋舌的遣散费,无所不包。
  《华尔街日报之战》作者莎拉?艾莉森作为资深记者,以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调为我们抽丝剥茧,揭破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商业大战内幕,为商业人士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简介

  萨拉·埃利森
  《华尔街日报》前资深记者,曾在《华尔街日报》工作了10年之久,对《华尔街日报》的人事和制度了如指掌;
  曾负责报道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一事,经历了收购的全过程并深谙细节;
  她关于传媒业的报道曾获得纽约新闻女性协会和纽约出版人协会的认可和好评。

书籍目录

序章 战斗开始了
第1章 风声鹤唳
第2章 分裂与背叛
第3章 班克罗夫特保卫战
第4章 与默多克第一次碰面
第5章 银行家与密探
第6章 不,公司不卖
第7章 重磅消息
第8章 命悬一线
第9章 默多克的秘密来信
第10章 魔鬼已经从瓶子里出来了
第11章 这把屠刀其实不是最锋利的
第12章 被绑架的谈判
第13章 全线崩溃
第14章 最后一次羞辱
第15章 我们需要更多新闻
第16章 准备打垮《纽约时报》吧
第17章 首要目标是娱乐
第18章 重组《华尔街日报》
第19章 无处安插的亲信
第20章 出局
第21章 替代者汤姆森
第22章 人人自危的时期
第23章 新秩序的降临
尾声 最后的敌人

章节摘录

  晚春三月的一个星期四清晨,不到七点半,正在前往曼哈顿中 城新闻集团总部路上的赞尼诺听到了自己手机熟悉的声音。 “嘿,伙计,怎么样啊?”吉米·李说道,听上去有点太兴奋 了——现在可是一大早,而且赞尼诺还有些焦虑。两位同谋者已经 好几个月没有通话了,但很快他们就开起了玩笑。吉米知道,每次 出现这种状况,就表明他们之间的利益可能会起冲突。每当这个时候, 两人就知道他们肯定需要再次联合。于是他们就会互相打趣。赞尼 诺并不确定吉米·李是否知道他今早要去哪里。默多克可不是一个多 嘴的人,就算是盟友,他也总是有所保留。因此赞尼诺对他和默多 克的事情绝口不提。 赞尼诺的车停在了新闻集团门口。赞尼诺可不想在与默多克的 约会中迟到,因此他必须叫停这个电话了。“好了,我得上路了。”他说。 吉米马上回道:“早餐愉快。” 赞尼诺当然不会看不出吉米这句话的意思——从头到尾吉米都 知道。默多克看上去并不像他所见到的那样独来独往。他一定和吉 米讨论过这次会面。毕竟,吉米是默多克的赞尼诺专家。默多克一 定是征询过他的意见了。 赞尼诺走进默多克的一间高管餐厅包间,坐下,即将开始也许 是他这辈子最做作的一顿饭。第六感告诉他会有事情发生,此刻的 赞尼诺就像是一位二线替补,时刻准备着被教练叫起来上场。但赞 尼诺并不能全然确信默多克将把他推上战场。他已经告知他的总法 律顾问约瑟夫·斯特恩(Joseph Stem)他要和默多克吃早饭,但除此 之外就没有多说什么了。他这样想:和默多克碰个面无非就是首席 执行官间的正常应酬,如果你忽略显而易见的潜台词的话。其实他 知道,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和默多克吃饭就好比是和情场老手 调情,但他不会让这样的想法阻止自己。他是个传媒业首席执行官, 这就是他和另一位传媒业首席执行官一起吃早饭的完美理由,他这 样想道,这样就先发制人地封住了认为默多克是个危险的存在,最 好让他远离道琼斯的批评者的嘴。此外,赞尼诺也不会介意听一听 默多克关于商业的建议。他估摸着这会发生的。像鲁伯特这样的人, 没有打定行动主意,是不会浪费时间搔首弄姿极尽诱惑之能事的。 默多克看起来很放松,他把话题从度假村再一次引向了《美国偶 像》,然后又扯到报纸业的艰难现状以及《论坛报》的命运上去了。《论 坛报》公司将在几天后卖给芝加哥地产大亨山姆·泽尔(S锄Zell), 吉米为这桩交易的安排和融资出了不少力。赞尼诺对默多克印象深刻,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对这位大亨的行业经验肃然起敬,他觉得,在瞬 息万变的环境和默多克的目的下,下面这句话作为邀约再合适不过了 “你会在道琼斯公司里搞点什么名堂出来?”默多克没有直接回答赞 尼诺这个问题。出人意料地,两位顶级人物之间的对话夹杂着笨拙的 清嗓子声和有些尴尬的冷场。赞尼诺问题出口之后的一阵子就是如此, 但默多克并未就此入瓮。时间在流逝,等待看上去是如此漫长。最终, 快要收盘子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或许默多克是在遵守禁止在饭没 吃完的时候谈论实际商业事务的古训。 “我在考虑向你们公司报个价,”默多克说,“我认为是时候了。” “鲁伯特,你我都知道,这不是我能决定的,这是家族决定的,” 赞尼诺说,“上次董事会的时候我提了这事儿,他们说不卖。” 这个回复可谓守中带攻;万事开头难,不管什么建议总会遇到 缺乏兴趣的情形或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但赞尼诺的态度又不仅仅是 牵线搭桥坐上谈判桌那么简单。他的回复是有内容的。虽然班克罗 夫特家族已经出现变数,虽然他们已有打算减持道琼斯股票的迹象, 但要这个日渐分裂的家族卖掉公司,这种可能性目前仍然看不到。 在2月份的董事会会议上,确实出现了卖掉公司这个议题。 2月份的会议是赞尼诺上任后在马上装修一新的会议室所举行 的第一次会议。赞尼诺嫌这个小小的用木头包裹起来的竞技场不够 气派,他要它变得更亮、更通透、更现代。新会议室拥有玻璃门和 新的皮质座椅。这是他上任后进行的高管办公场所大翻新的一部分。 这些细节是赞尼诺最容易改变的地方,公司的其余部分就要棘手多 了。这次会议的参加者到得相当全。几乎所有16名董事都出席了, 包括卡恩、霍卡迪、斯泰格尔、麦克弗森、三位班氏董事,还有迈 克尔·艾利芬迪。 这次会议召开的时候,赞尼诺在首席执行官的位子上已经待了 一年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年战略计划,要点和幻灯片上堆满了数 字和盈利预测,比以前卡恩给的尽职但晦涩难懂的图景详细多了。 赞尼诺希望自己给道琼斯带来完全不同的体制。其中一项副题是关 于开始在《华尔街日报》头版出售广告的。其余议题是典型的赞尼 诺风格:他在致力于道琼斯公司的去报纸化和数字化——这从他在 MarketWatch.com和Factiva.com收购案中的表现就可一窥端倪。 当2009年三年计划结束时,道琼斯公司的电子商务 收入将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他这样告诉董事们。当时, 印刷版报纸收入占公司收入之比远高于一半。《华尔街日 报》新闻室有人揶榆道,只要旗舰报纸收入缩点水,这一 点就能做到了。赞尼诺计划中的重要一点是,最终表现如 何要华尔街说了算,他告诉董事们,三年后,道琼斯股票 将价值47美元一股,这与当前价格比起来已经是天壤之别 了。在演示的最后阶段,董事们开始给赞尼诺反馈。有人说, 这个计划令所有人满意。 “那么,”霍卡迪说,听起来欲言又止的样子,“并不是所有人都 满意。” 接着,霍卡迪开始大谈公司的未来,谈班克罗夫特家族将来会 不会动卖掉公司的念头。这个话题对道琼斯公司的生存是至关重要 的,但几乎从未被讨论过,至少从未在这间全木会议室里被讨论过。 赞尼诺并没有向班克罗夫特家族董事提及自己和默多克碰过面,但 他和公司法律总顾问说过,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会议室里 的三位班克罗夫特家族董事——莱斯莉·希尔、丽莎·斯蒂尔和克 里斯托弗·班克罗夫特,对会议的风云突变大惊失色。迈克尔·艾利 芬迪看起来一副被人暗算的样子。董事会几乎从未提到过班克罗夫 特家族的投入问题,而家族也遵循着传统,一直在董事会里扮演者 他们该扮演的角色。现在,突如其来地,没有任何过渡和准备,这 个问题被人抛出来了。大象走进了房间,让每个人都看到了它。艾 利芬迪才刚刚加入这场游戏,这一幕又着实古怪,牵扯到所有派 系,因此他感到董事会在窃窃私语:“让我们看看他怎么处理这件 事。让我们看看他是不是能够驾驭瞬息万变的局势。” 艾利芬迪还记得班氏家族在海明威巴恩斯的会议,当时,当任 性出格的威廉·考克斯三世令人厌恶地说出默多克将向道琼斯报价 时,现场一片鸦雀无声。按照董事会和家族传统的象征性沟通和合 作方式,艾利芬迪和班克罗夫特家族并未把这个消息告诉其他董事。 没有人认为威廉当时处于完全正常或是认真的状态,他们认为这只 是麻烦制造者的又一出恶作剧。家族董事和非家族董事的关系向来 是外热内冷。2003年,哈默先斩后奏地拒绝小阿瑟·苏兹贝格令弗 农·乔丹大发雷霆。“见鬼去吧!”如果家族继续如此这般把消息秘 而不宣,像他这样的人还会继续干下去吗?乔丹是震怒了。 P101-105

媒体关注与评论

  默多克用商业化的方式去改造一份声誉卓著的商业报纸——文章轻型化,版面全彩色,顺应流行情绪,运用更多科技等。所有这些让《华尔街日报》好看了,但“好看”不等于“看见”,“看见”往往和严肃专业的洞见相关。要了解默多克文化和《华尔街日报》传统的内在冲突,本书似乎是一个最佳向导。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 秦朔  一场商战,新闻人既是报道者又成为当事人——《华尔街日报之战》至少是商业记者必读吧。  ——《全球商业经典》杂志总编辑 何力  起伏宕荡的故事,惊心动魂的事实。两大传媒家族,围绕世界最强国家、最大城市、最牛财经报纸的明争暗夺,是新钱与老钱、新世界与旧世界的又一次较量。《华尔街日报》百年传统或生变,或延续生存,却令人叹息。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何刚  望族拥有并隐然代表社会护持有影响力美国大报的模式,在《华尔街日报》终结了:如果在商业上不能自立,如何独立于商业利益?  ——财新传媒主编、《新世纪》周刊主编、财新网总编辑 王烁  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道琼斯公司传奇,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太好了。  ——沃伦·巴菲特  本书近距离描述了默多克是如何一步步攫取了美国商业媒体王冠上的明珠……在论及默多克时,作者并没有作任何道德评判,而是像鱼类学家研究饥饿的大鲨鱼的捕食习惯一样,采取了学者式的剖析手法。  ——《纽约时报》  默多克对《华尔街日报》的收购,终结了班克罗夫特家族105年的控制权,震撼了整个美国新闻业。本书为这笔交易提供了放大镜。  ——《经济学人》  严谨、公正、详细的写作,近距离描述了鲁伯特·默多克如何一步步攫取美国商业媒体皇冠上的明珠……我们可以从书中体会到母亲讲故事般的娓娓道来,身临其境地看到,在默多克的攻击下,班克罗夫特家族如何失去了他们从未表现出真正兴趣的资产。在论及默多克时,埃利森并没有当时的报道那样作道德评判,而是采取了学者式的剖析,就像是一位鱼类学家研究饥饿的大鲨鱼的捕食习惯。  ——大卫·卡尔(David Carr)  这是一部极棒的著作,描写了一起我们知道得远比我们所认为的少的重大事件。萨拉·埃利森以一流记者和报道写手手术刀般的犀利给我们讲述了一个读起来如同小说的真实故事。本书所写的是一个传奇故事,充满了权势大佬和机构、狡猾的人物和貌合神离的家族。这绝不是一个光彩的故事,但值得咀嚼和消化。  ——《被谷歌》(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作者 肯·奥莱塔(Ken Auletta)  美味的内幕大餐。萨拉·埃利森似乎对默多克劫持《华尔街日报》过程中的每一个派对、每一次高管会议、每一次饭店套间密会、每一次公司计划会都了若指掌。每个人似乎都跟她交谈过。这使得她写出了一部引人入胜的详尽著作。  ——《黑天鹅坠落》(Black Swan Down)作者马克·鲍登(Mark Bowden)  在她的新书中,前《华尔街日报》记者埃利森描写了精明而固执的澳洲媒体大亨鲁伯特·默多克用金弹击垮班克罗夫特家族夺取美国报业皇冠顶上的宝石的故事。埃利森大肆渲染了默多克及其伙伴精心策划的50亿美元豪购,也描写了庸庸碌碌的《纽约时报》中的一批人、在财务上步履维艰的美国媒体和商业世界以及势利的英国媒体业,整本书的叙述可谓不偏不倚。埃利森把最尖刻的讽刺给了貌合神离的落寞家族班克罗夫特,揭露了不少家族黑幕,比如奇特的性癖好、波诡云谲的家族内斗以及嗑药成瘾,但争议人物默多克的形象则是一位特立独行、在媒体业战无不胜的商业奇才。在书的最后,埃利森将国际商业权力的赤裸裸和咄咄逼人展现在人们眼前。  —— 《出版人周刊》  前《华尔街日报》记者埃利森讲述了2007年8月媒体巨头鲁伯特·默多克及其新闻集团收购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的股市。在完成这笔交易后,默多克四面出击,在《华尔街日报》保守的新闻室掀起了一场冲突并最终持久地将《华尔街日报》的格式和内容变得极端保守。现在,《纽约时报》和白宫成了他的主要敌人。随着这些战争而来的是报纸业的共同敌人是互联网这一认识。收购道琼斯和《华尔街日报》已给默多克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也对他的商业名誉造成了损害——2009年,默多克减记了其公司56亿美元初始投资中的36亿。传奇还在继续,没有人能击倒像默多克这样的媒体大佬。面对针对今日《华尔街日报》的批评,默多克说:“我们打造了一份更好的报纸……很抱歉,就是那么简单。”这是一部出色的书。  ——《书目》  萨拉·埃利森详细如电影般地描写了新闻集团对令人尊敬《华尔街日报》的征服和占有以及班克罗夫特家族勾心斗角的无声战争……她对发生在超级游艇和商务飞机上的事情来了一次抽丝剥茧,其中的人物个个让人欲罢不能。  ——《纽约时报书评》  负责道琼斯公司收购案报道的《华尔街日报》记者埃利森利用职务之便写出了这笔交易的详细过程。在新闻业内部,如此详细的描写被称为‘走表'(tick-tocks),而她的报道则可以称为打拍器。  ——《华盛顿邮报》  平衡而详细……对美国媒体业现状和该行业最重要公司的幕后故事的引人入胜的描写。  ——《波士顿环球报》  埃利森将国际商业权力的赤裸裸和咄咄逼人展现在人们眼前。  ——《出版人周刊》  作者在《华尔街日报》供职十年,深谙《华尔街日报》文化,故有能力描写默多克到来前后《华尔街日报》新闻室中的点点滴滴……本书体现了走表的不偏不倚,她显然不是默多克的粉丝,但亦直言不讳地指出所有者和管理层的不作为导致如此标志性的报纸不费吹灰之力就被默多克俘获。整本书扣人心弦,描绘了一个影响力至今仍未完全显现的媒体传奇。  ——《科克斯书评》(Kirkus)  内部人士的视角,尽管有一个片段表明她准备对双方都采取冷静描述的态度;对新闻业现状感兴趣者值得一读。  ——《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埃利森对发生在超级游艇和商务飞机上的事情来了一次抽丝剥茧,其中的人物个个让人欲罢不能。  ——《纽约时报》  一如《华尔街日报》走表式报道风格的详尽著作。  ——《洛杉矶时报》  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幕后故事由前《华尔街日报》记者莎拉·埃利森在《华尔街日报之战》中娓娓道来……本书基于她在《华尔街日报》上对此事的报道,叙事可谓一丝不苟。  ——彭博社  埃利森将她担任《华尔街日报》期间的见报文章改写为一部引人入胜的悬疑剧,深入揭露了十年间最令人惊心动魄的商业交易背后的家族分裂、幕后交易和自尊挫伤。本书采纳了全新的全面素材,从道琼斯所有者班克罗夫特家族成员之间无穷无尽的自相残杀以及最后毫无骨气地与默多克达成交易,到被驱逐的《华尔街日报》编辑马库斯·布劳奇利所获得的令人咋舌的遣散费,无所不包。  ——《科克斯书评》非虚构栏  前《华尔街日报》记者莎拉·埃利森的《华尔街日报的战争》——一部详细描写2007年默多克如何将《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公司拿下的快节奏著作——可谓生逢其时,在默多克开始与《纽约时报》大战时出版了……埃利森的著作不但深入地探讨了交易的背景故事,同时也称得上是内幕人爆料。  ——读书论坛(BookForum)


编辑推荐

  1.《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全球商业经典》总编辑何力、《财经》杂志执行主编何刚、财新传媒主编王烁、股神巴菲特联袂推荐。  2.《华尔街日报之战》一经出版,即获得了众多知名媒体的好评,包括《纽约时报书评》、《出版人周刊》、《华盛顿邮报》等。  3.作者萨拉·埃利森为《华尔街日报》前资深记者,并曾负责报道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一事,经历了收购的全过程并深谙细节。  4.《华尔街日报之战》作者萨拉·埃利森以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调为我们抽丝剥茧,揭破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商业大战内幕,为商业人士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华尔街日报之战 PDF格式下载



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出身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毕业于牛津大学。目前他是全球庞大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主要股东,董事长兼行政总裁,缔造了“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华尔街日报之战》绝对让我再次领略了默多克的谋虑,更让我满足了对其克进一步了解的欲望。《华尔街日报之战》描写了一件我们所知道的事件,但是里面却包含了远比我们所认为那么一个重大事件:一份全世界最强大国家最强大的商业报纸,两大家族,商业权力,命悬一线的财富,并购,分裂与背叛……
萨拉•埃利森以一流记者的身份在《华尔街日报之战》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全过程,她以手术刀般犀利的笔调为我们揭示了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商业大战内幕。记录了在曾经那些现实中的事件前、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故事,更有一次次在社交场合的交锋。一个个故事讲述的都可以成为一部电影的精彩情节,但是这些情节绝不是非事实,然而却是真实的事实。
《华尔街日报之战》也讲述了班克罗夫特家族等相关的贵族,曾经让人羡慕的家族,取得了让人嫉妒的成就,可是后来他们自己家族出现了内耗,终于让他们付出了代价,那就是2007年8月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收购了《华尔街日报》,至此终结了班克罗夫特家族对其105年的控制,并由此大大震撼了美国新闻业。《华尔街日报之战》为这笔交易提供了放大镜,这就是国际商业权力的一场战争。
除了上述这些内容外,书中还详细讲了默多克与邓文迪的爱情,更将邓文迪与默多克前任的妻子做了一定的比较,这点倒是可以作为一点消遣的心里去阅读。
这是一本介绍商业大战的难得好书,全书借着媒体巨头默多克击垮班克罗夫特家族,收购道琼斯公司和《华尔街日报》的真实故事,用简洁的语言记录了整个事件过程,书中更充满了权势大佬和机构、狡猾人物的手法和内心以及貌合神离的家族内部故事。
全书译笔流畅,语言生动,写作风格也值得学习,个人感觉本书在了解美国媒体大战的前前后后之外,全书比较适合传媒记者和进行相关商业人士去阅读,为商业人士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2007年,世界经济和世界新闻史上发生的一件重要的事件,莫过于传媒大鳄、出生于澳洲后加入美国籍的鲁伯特.默多克砸出重笔,以50亿美元从班克罗夫特家族手中买下著名的道琼斯公司和与之相伴成长的《华尔街日报》。消息传出,各界一片哗然,因为,默多克当年已经76岁。在电子网络已开始迈入传媒舞台,纸媒不可避免要成为明日黄花的当下,默多克以其排名美国富人榜第33位,资产仅90亿美元的家底,却敢于拍出一半多的家当收购一份并不被人看好的报纸,确实一件冒险的举措。然而,默多克接手后,《华尔街日报》并没有如人们所预想的那样,会出现新闻质量下降销量大跌的局面。以传媒起家的默多克自有其独特的见解与主张,在他的带领下,《华尔街日报》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他勇敢地摒弃了传统的长篇分析评论文章,转变为关注突发新闻和头版冲击力的媒体形态,并且迅速开拓了网络报纸。通过《华尔街日报》这一平台,默多克在美国新闻和社会界迅速建立影响力。到2009年第三季度,《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正式超过《今日美国》,达到惊人的202万份,成为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媒体。2003年,默多克集团属下的报纸已达175家,如今已成为年收入超过250亿美元的全球传媒王国的大老板,其旗下拥有或参股控制的著名媒体,有美国的福克斯电视网、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纽约邮报》、伦敦《泰晤士报》、香港凤凰卫视等等重要传媒资产。
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已成为传媒商战的一场经典战役,永载史册。作为这场收购战役的直接见证人,萨拉.埃利森用《华尔街日报之战》这样一个书名,详细解读了当年资本大鳄们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的各异神态,其中,有智慧的较量,有进攻与退守,有告密者,有忍隐的痛苦,有精诚团结,有背叛逃离……一张《华尔街日报》交易的背后,是精心动魄的战争。这部《华尔街日报之战》,不仅仅是一份报纸之争,更是一场激烈的商战,读者从其所获得的,还有更多的启迪。
俗夫如我,最早熟识默多克,还得益于那位其貌不扬却颇有心计的济南女孩邓文迪。1999年6月,31岁的邓文迪成为69岁默多克的第三任妻子,成为坊间议论最多的话题。年轻的中国女人非但没有成为人们所期望的“傍大款”的谈资,反而成为默多克事业的坚强支持者,网络中流传的那段邓文迪飞身护夫一幕曾令人许多人感动。当然,如果章子怡与钻石王老五艾维•尼沃的恋情能持续下去,我们还会间接地通过章巨星、通过媒人邓文迪,对默多克有更多的了解。


商业,商业眼光


美国也有坐吃山空的富二代


整本书还是不错,不过,就是湛庐文化对于文字的考究水平还是差了点。


看看经济大环境吧


当年硝烟,今日再现。值得阅读


不知道是原文问题,还是翻译问题,总之句子不通,代词指代不明。而且价格比一般书籍贵很多,不知道他有什么自信卖这么贵。只想说,书在这个社会比起其他东西来可能不算昂贵,但是也不能以此为理由乱提高价钱。


好书,比较有意思


2007年8月1日,罗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宣布,斥资50亿美元成功并购道琼斯及其旗下的《华尔街日报》,这是当年引起世界轰动、对财经及媒体传播领域影响深远的事件之一。为《华尔街日报》效力长达10年之久的资深记者萨拉·埃利森通过《华尔街日报之战》,向我们讲述了这次并购幕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斗争,全景式呈现了这次不见硝烟的并购之战。

新闻集团,罗伯特·默多克的传媒帝国,业务范围涵盖所有传媒领域,旗下各种媒体每天24小时连续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传送精彩纷呈的新闻和娱乐节目,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之一。《华尔街日报》,自1902年至2007年的105年间一直被班克罗夫特家族所拥有,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付费财经报纸,在美国国内及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前者资产超过500亿美元,年营收300多亿美元,而后者总资产只有区区40亿美元,两者实力悬殊,似乎它们之间的并购应该水到渠成、一帆风顺的事情。实则不然,这中间夹杂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峰回路转,数度变化,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够位列2007年十佳并购案之首。

它以默多克势力的进攻以及班克罗夫特家族联盟的防守为主线展开叙述。进攻方有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及由他所纠集而来的金融掮客一众人等,而防守方主要是班克罗夫特家族,他们是报纸的最大股东,形式上的所有者,加上家族的受托律师,以及公司的员工,特别是高级员工。然而,105年后的2007年,这个家族有多达32位继承者,他们对这家报纸的统治更多的是基于一种传统,或者说是习惯,而不是有共同的理念、理想和感情。在这一点上,他们甚至不如有着强烈新闻道德责任感的记者和忠于家族传统的律师,他们才是报纸真正的守护者,是防守联盟的中坚力量。虽然默多克对其觊觎已久,但由于律师和管理层对这家报纸伟大传统的恪守而使他无从置喙,一直未能获得成功。然而,防守联盟之间也有不同,有着巨大的利益分歧,并非铁板一块。当非新闻出身的赞尼诺接替彼得·卡恩出任CEO之后,当艾利芬迪接替哈默成为家族的首席受托人之后,这个联盟就已经名存实亡了——他们身上更少了一份感情的倾注,少了一分传统的羁绊。所以,在咄咄逼人、气势汹汹的传媒大鳄默多克扫清自己新闻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之后,动用所雇佣的金融掮客开始一场攻势的时候,第一层防线——以赞尼诺为首的现任管理层——就被每股60美元的报价给轻易突破,望风归降,整个防守联盟瞬间瓦解,分崩离析,最终报纸易手。

很多人会为这场战争的胜负而惋惜。因为,班克罗夫特家族拥有《华尔街日报》长达105年之久,作为一个新闻世家,班克罗夫特家族对这家报纸的统治形成了独特的传统——那就是尊重新闻,尊重记者,始终保持报纸采编的独立性,在内部管理上,它的历任CEO全部由资深记者成长而来,其业务部门和新闻部门严格分立,井水不犯河水;在报道内容上,它不追求最新最快,而以报道的深度见长,有独特的排版和报道风格。似乎,它的存在就代表着新闻的良心,代表着新闻人的良知,是美国新闻独立精神的一种象征。而默多克呢?则臭名远扬,是干媒体的商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喜欢干涉新闻的采编——不但以自己的好恶和政治立场来左右报道的取向,而且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取媚读者。他旗下的所有报纸都有着明显的默多克风格——收购《华尔街日报》成功之后不久就开始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打上自己的烙印。所以,他对《华尔街日报》收购的成功就是资本的胜利,是资本对新闻良心的侵蚀和亵渎。

然而,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是各种信息媒体竞相发展的时代,也是纸质媒体走向衰微的时代。从报纸到电报、到广播、到电视、到网络,信息的载体不断丰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获得渠道不断增多。报纸所带来的阅读体验已经有别的媒体也能带给你,而且内容更多、速度更快、感受更丰富。它,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唯一选择,甚至都不是首要选择。道琼斯公司在105年的时间里做出过多次改变以适应时代,但却没能很好的适应网络时代的来临,在危机来临之后仅靠一家《华尔街日报》根本无法挽救自己的颓势,不主动转变就只有死掉,主动转变又缺乏力量——连个装修办公室的钱都拿不出来,更谈不上开拓新的领域——它即使不被默多克收购,最终也只能走向破产。所以,在我看来,默多克的成功收购只不过是时代潮流的优胜劣汰而已。象曾经的柯达,是世界第一的影像产品供应商,但在数码时代,只能申请破产保护;象约翰·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里的那个制鞋匠,个体手工生产根本抵挡不住机器大生产浪潮的冲击,哪怕你再有良知、再有品质,都注定只能被淘汰、被消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里没有那么多的道德判断,只不过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已。


一部很好的商战


感觉讲的没有货币战争那样的通俗易懂 需要一点儿基础知识才能读懂 但是写的内容还是很到位的


书太多了,那本门口野蛮人也没看,金融事件剧情版。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