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经济学教程

徐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彬  

页数:

303  

字数:

448000  

内容概要

  国际经济学是用一般经济学原理分析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教程》在内容上将国际经济学分为上、下篇两大部分共17章。上篇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部分。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国际贸易理论分析、贸易政策与措施分析等;下篇为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国际收支理论分析、汇率理论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分析等。
  本教材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的基础上,参阅了大量的中外国际经济学教材、论著编写而成的。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应用性是本教材的特色。在内容上,本教材通过增加导读案例、专栏等形式力求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国际经济学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作者简介

  徐彬,男,江苏徐州人,现为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一部,参编教材一部,多项研究成果获省市奖。

书籍目录

上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第1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第三节 国际经济学的特点与研究方法
第2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重商主义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
第四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第五节 国际均衡价格
第3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第一节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第二节 HO理论
第三节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拓展
第四节 里昂惕夫之谜
第4章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技术差距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
第四节 需求偏好相似论
第五节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第六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模型
第5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最优关税论
第二节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第三节 凯恩斯主义的超贸易保护理论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理论
第五节 有关贸易保护的其他观点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第6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
第7章 关税措施分析
第一节 关税概述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三节 关税的保护程度与测定
第8章 非关税措施分析
第一节 非关税壁垒概述
第二节 进口配额及其经济效应
第三节 补贴与反补贴
第四节 倾销与反倾销
第五节 其他非关税壁垒
第9章 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第二节 资本的国际流动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第10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第二节 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简介
第三节 关税同盟理论
下篇 国际金融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11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
第12章 外汇、汇率与外汇市场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第三节 外汇市场
第13章 国际收支调节 理论
第一节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理论
第二节 弹性分析法
第三节 国际收支乘数论
第四节 国际收支吸收论
第五节 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
第14章 汇率理论
第一节 汇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
第三节 利率平价理论
第四节 国际收支说
第五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第15章 汇率制度与最优货币区
第一节 汇率制度概述
第二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
第三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元
第16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第一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
第二节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三节 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第四节 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第五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三元悖论
第六节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
第17章 国际货币体系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四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国际货币体系
第五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由此可见,在贸易发生之前,中国的资本价格比美国的要高,劳动力价格比美国要低。而在贸易发生后,中国资本的价格下降,美国资本的价格上升,结果两国资本的价格趋于相同或接近;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力价格趋于上升,美国劳动力价格趋于下降,因而两国劳动力的价格也趋向于相等。由此可知,贸易不仅使商品的价格均等化,也使生产要素的价格趋向于均等化。 尽管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听起来似乎是真实的,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完全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各国之间要素价格存在差异源于若干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力资本拥有量的差异导致了国家之间收入的极度不均等。要素禀赋理论假设所有的要素都是同质的,包括劳动力。但是,各国之间的劳动是有差异的,这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差异,包括教育、培训、技能以及偏好等。 其次,要素禀赋理论假设所有国家采用相同的技术来生产商品。一种新的、更先进的技术一旦出现,将会代替旧技术。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技术传递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当两国在生产某种产品的过程中采用不同技术时,不同国家的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是不相等的。德国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的机械工人所获得的工资,肯定要高于中国采用较落后生产技术生产的工人所获得的收入。 最后,运输成本和贸易壁垒也可能会阻碍产品价格的均等化过程。这种市场的不完全性减少了贸易量,限制了产品价格和要素价格的均等化程度。 总之,国家之间要素价格之所以不能实现完全的均等化,部分原因在于要素禀赋理论基于大量的假设条件,而这些假设条件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完全满足的。 二、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 赫克歇尔一俄林一萨缪尔森定理(H-O-S定理)说明了自由贸易对生产要素的价格有影响,从而对收入分配带来影响。然而,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却发现,在某种条件下,一国采取贸易保护的措施也能使实际收入趋于增加。 194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合写的《保护主义与实际工资》①一文中提出关于关税对国内生产要素价格或国内收入分配影响的一种西方经济学理论,被称为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斯托尔珀和萨缪尔森研究了关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把其研究结果扩展到一般国际贸易保护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编辑推荐

《通用经济系列教材:国际经济学教程》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应用性。在内容上,通过增加导读案例、专栏等形式力求能够深入浅出地将国际经济学理论讲清楚、讲透彻,帮助学生理解国际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经济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纸质蛮好的,还行,是学校要用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