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胡适书信集(上中下)

耿云志,欧阳哲生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1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耿云志,欧阳哲生 编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有关本书编辑体例,简述如下:  (一)本集只收胡适本人的书信,共1644通,(包括信函、电报和明信片)最早的,起于1907年,最晚的是1962年。内中部分书信系首次刊出。  (二)所收书信均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凡有年月而无日,或年月可考而无日可考的,编在各该月之末;凡年份可考而月日无可考的,编在各该年之末。对于年、月、日尚不明确的信函均在信后注明“暂系于此”,以待确证。有些署阴历月日的信函,则在括号内注明公历日期。有些信原无具体日期,经编者考证其日期后,则用(  )注明。  (三)所选书信后面的附件或剪报,均系原信所有,故一并收入。  (四)书信内外文词汇的中译注于原文之后,以[  ]号标明;外文人名、地名、专有名词择要酌译。  (五)书信中原有错字、别字、衍文和佚文的校勘,以[  ]号标明,均加在正文之内。原稿无法辨识的字以口示之。

书籍目录

胡适书信集:(上)目录 一九○七年  致胡近仁  致胡近仁(秋8月)  致胡近仁  致胡近仁 一九○八年  致春度(春)  致母亲(7月31日)  致春度(12月30日) 一九○九年  致母亲(9月13日)  致胡近仁(10月28日) 一九一○年  致姚康侯(5月间)  致母亲(6月30日)  致母亲(7月12日)  致胡绍庭、章希吕、胡暮侨、程士范(9月下旬) 一九一一年  致母亲(2月18日)  致江冬秀(4月22日)  致章希吕(6月17日)  寄许怡荪(6月21日)  致母亲(9月22日)  致章希吕(12月15日) 一九一二年  致章希吕(2月6日)  致胡绍庭  致母亲(5月19日)  致母亲(5月下旬以后)  致母亲(6月)  致母亲(6月22日)  致母亲(8月31日) 一九一三年  致母亲(1月30日)  致母亲(3月26日)  致母亲(7月30日)  致母亲(8月3日)  致母亲10月22日) 一九一四年  致母亲(4月17日)  致江冬秀(4月28日)  致母亲(5月11日)  致母亲(5月12日)  致母亲(5月20日)  致母亲(5月28日)  致母亲(6月11日)  致母亲(6月29日)  致江冬秀(7月8日)  致胡近仁(7月23日)  致母亲(7月23日)  致母亲(7月27日)  致母亲(8月9日)  致母亲(9月8日)  致母亲(9月12日)  致江冬秀(12月12日)  致胡近仁 一九一五年  致母亲(2月18日)  致张奚若(3月3日)  致留美学界公开信(3月19日)  致母亲(3月22日)  致母亲(4月28日)  致吕贤英(4月28日)  致母亲(5月19日)  致《甲寅》编者(7月左右)  致《留美学生季报》记者书(7、8月间)  致母亲(7月11日)  致母亲(8月9日)  致母亲(10月3日) 一九一六年  致任鸿隽(2月2日)  寄陈独秀(2月3日)  致母亲(3月15日)  致母亲(5月1日)  致母亲(6月9日)  致母亲(6月16日)  致母亲(6月19日)  致任鸿隽(7月12日)  答任鸿隽(7月16日)  致任鸿隽(7月26日)  致江冬秀(7月27日)  答朱经农书(8月4日)  答任鸿隽(8月4日)  寄陈独秀(8月21日)  答江亢虎(8月30日)  致母亲(8月31日)  致胡近仁(9月4日)  致母亲(9月4日)  致母亲(9月27日) 一九一七年  致母亲(1月17日)  寄陈独秀(4月9日)  致母亲(4月19日)  寄陈独秀(5月10日)  致母亲(7月10日)  致母亲(7月1 6日)  致江冬秀(7月29日)  致母亲(8月3日)  致江冬秀(8月18日)  致江耘圃(8月21日)  致江冬秀(8月25日)  致胡近仁(8月31日)  致母亲(9月2日)  致母亲(9月5日)  致母亲(9月10日)  致钱玄同(9月28日)  致母亲(9月30日)  致钱玄同(9月30日)  致钱玄同(10月2日)  致母亲(10月5日)  致母亲(10月25日)  致钱玄同(10月26日)  答钱玄同(11月20日)  致母亲(11月26日)  致母亲(12月1日) 一九一八年  致钱玄同(1月12日)  致江冬秀(1月下旬)  致江冬秀(1月30日)  致母亲(2月3日)  致母亲(2月4日)  致母亲(2月7日)  致江冬秀(2月7日)  致母亲(2月10日)  致母亲(2月17日)  致母亲(2月18日)  致母亲(2月19日)  致母亲(2月23日)  致母亲(2月25日)  致江冬秀(2月25日)  致母亲(2月26日)  致母亲(2月28日)  致母亲(3月1日)  致母亲(3月3日)  致母亲(3月5日)  致母亲(3月6日)  致江冬秀(3月6日)  致母亲(3月8日)  致母亲(3月11日)  致江冬秀(3月13日)  致母亲(3月16日)  致母亲(3月17日)  致江冬秀(3月17日)  致江冬秀(3月17日)  致江冬秀(3月21日)  致母亲(3月23日)  答张厚载(3月27日)  致母亲(3月27日)  致江冬秀(3月27日)  致母亲(4月2日)  致母亲(4月3日)  致母亲(4月6日)  致母亲(4月7日)  答盛兆熊(4月10日)  致母亲(4月13日)  致母亲(4月14日)  致母亲(4月16日)  致母亲(4月24日)  致母亲(4月26日)  致胡近仁(5月2日)  致母亲(5月3日)  致陶孟和(5月8日)  致母亲(5月11日)  致江冬秀(5月11日)  致母亲(5月1 5日)  致母亲(5月17日)  致母亲(5月24日)  致钱玄同(5月29日)  致母亲(6月7日)  致母亲(6月1 5日)  致母亲(6月20日)  致母亲(6月26日)  致钱玄同(7月1日)  致母亲(7月3日)  致母亲(7月13日)  致母亲(7月14日)  答朱经农(7月14日)  答汪懋祖(7月15日)  致母亲(7月21日)  答任鸿隽(7月26日)  致母亲(7月28日)  致母亲(8月3日)  致钱玄同(8月5日)  致母亲(8月9日)  致母亲(8月13日)  答“慕楼”书(8月14日)  致黄觉僧(8月14日)  致朱我农(8月)  致母亲(8月16日)  致母亲(8月24日)  致母亲(9月1日)  致母亲(9月4日)  致母亲(9月10日)  致母亲(9月14日)  致母亲(9月)  致母亲(9月20日)  致母亲(9月27日)  答易宗夔(10月)  致梁启超(11月20日)  致张厚载  致钱玄同  致陈独秀 一九一九年  答T.F.C(年初)  致江冬秀(1月13日)  致蓝公武(1月24日)  致《晨报》副刊(3月)  致黄觉僧(5月4日以后)  致沈尹默(6月10日)  致蔡元培(6月22日)  致钱玄同(7、8月间)  复陈懋治  致高一涵、张慰慈、章洛声(10月8日)  致廖仲恺(11月8日)  致《晨报》副刊(11月10日) 一九二○年 一九二一年 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三年 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一九二六年 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年 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胡适书信集:(中) 一九三四年 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一九三七年 一九三八年 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年 一九四一年 一九四二年 一九四三年 一九四四年 一九四五年 一九四六年 一九四七年 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胡适书信集:(下) 一九五○年 一九五一年 一九五二年 一九五三年 一九五四年 一九五五年 一九五六年 一九五七年 一九五八年 一九五九年 一九六○年 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章节摘录

  一九○七年致胡近仁近仁老叔大人尊前:  半年之中,通问殊少,吾叔或能谅我懒也。日前乃以儿女之私,辱吾叔殷殷垂示,侄非草木,宁不知感激遵命。实以近状如此如此政[致]不获已耳!侄尝为吾叔言,生平有二大恩人,吾母吾兄而已。罔极之恩,固不待言。而小人有母,尤非他人泛泛者比。侄乌忍上逆吾母之命而作此忍心之事。总而言之,予不得已也!侄对吾叔不敢打一诳语,叔宜信我耳。近来心中多所思虑,郁郁终年,无日不病。有最近之照片一帧,在吾舅处,可证吾言也。辱示赠周卿诗,第四句甚佳。惜周卿不足当此。吾叔殊未知,周卿实一莽男儿,不学无术者也。近作若干首录呈乞政。今年工课繁重,殊无暇及此。偶有所感,便一为之。六、七月来,得诗不过二十首耳。近来读杜诗,颇用一二分心力。忆得百十首,余无所成,颇用自愧。老叔近读何诗?迩来上海购书稍易,老叔欲得何家诗集者,请以书名见示,当为老叔得之也。此颂道安侄事已于家信内详说一切,叔可于家母处索观便知。  侄骍顿首  ——颜振吾编:《胡适研究丛录》,三联书店,1989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胡适书信集(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原在孔夫子旧书网见之,想买,因要百元,迟迟未购,现以半价购得,实为嚣嚣尘世中一快也!此书最有价值之部分,应在1949年后胡博士在台之书信,时见违碍字眼,照原收入,较新星版晚年谈话录满是阉割之处,优劣自现,此书可与《胡适来往书信集》相比较而读。


这本《胡适书信集》可能是目前大陆出版物中收得胡博士书信最全的书了,96年的定价,现在以半价求得,痛快啊,那些二手书商都把此书炒得很贵了!!!


胡适的书信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见证,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从胡适的书信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蛛丝马迹,也能明了那个时代学人间的无间交往!


中文书信齐全,外文没收,作史料不错


从大师日常的书信可以体会到大师的品行。真是好书。闲来翻看,修身养性。


不容置疑!刚发现当当这里还有这套书,1996年版,一定得买!快20年了,目前依然是胡先生书信集大陆版“最全、最好”的,加上和耿云志先生编辑的《胡适论争集》一起,研究、了解胡适没问题了!


老纸张,内容只到62,除了英文信之外,很全。


这本书对研究胡适和学习胡适很有价值


胡适的书一直在读


还是买胡适文存好。作品都是作者选编的。


对胡适有兴趣的朋友,或者对那一代人、对历史有兴趣的朋友,应该对本书有兴趣,毕竟是历史记录,而且是可信度最高的历史记录。


真的没有搞错,这是1996年初版首印本!将近20年了,目前依然是胡先生书信集在大陆版中“最全、最好”的。


蛮好。值得收,有索引,使用方便。


很好的史料。


搞活动买的。值


慢慢细读,或许有料


这么多年还能买到,惊异!


九六年出版的书,居然还能买到,居然还打折,真是幸何如之!


此亦消磨时光之佳品,胡氏禀性,尽在其中矣。


这套书已经出版15年了,竟然还有存货,难得!


印数不高,但是十几年还没卖完,现在的折扣也不错,可能和北大定价高有关


这是一本不错的集子。除了常见的胡适公开的书信外,收集了不少秘信,资料性较强。但是,编年体的体例使阅读有凌乱的感觉,因为书信不同于其他文章集子,若按交往人物分类,再按年月编排,可能会对某人及其与胡适的交往有更好的了解。另外,北大的书以前一直有的毛病,本书也未能幸免:书籍纸张、版式、装帧、印制均比较粗糙,定价却往往比同类书高。要知道这是12年前出版的书,这个定价放到现在也不算是便宜的。当然,现在打对折后还是可以接受的。


应该是胡适书信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折扣也不错收的也比较全但有些重要的特别是敏感的却没收可惜不知何时大陆才能有真正的胡适全集


1996年的书,现在还能买得到,而且是半价,怎么说也是不错的。对胡适一直不太了解,买过几本他的学术书,都看不下去,文存买了也一直没看,总觉得不如鲁迅的风趣而又深刻,是在用自己的话在写文章,胡适总是像在改编别人的文章。这套书信看起来倒是挺有兴味的,尤其是1949年以后在海外生活的那段时间,思想上更成熟了一些,也更醇厚了一些。


胡适与鲁迅,两个文化名人。两种救国思路


密爱不可言


1996年的版本


就想看看民国文化巨擘在他们那个时代是如何交际处世的,也能沾染一点文化气息。


好书,值得卖。


比较全面,但有遗漏。整体不错,瑕不掩瑜。


好书。怎么没有卖多少本?推荐购买。


现在应该多读一些真情实感的东西,《胡适书信集》,即是此类书籍。


收信应该较全,对胡适,对书信这种文体有阅读兴趣的人,可以买。价格,到60左右就出手


刚刚收到书,浏览了一下,收书信1600多通,既有与家人亲友的通信,也有与门人弟子学者政客社会名流的通信。书的内容很好,但纸质太差,是上世纪90年代出版销售的,透着一股重重的霉味,看在内容好的份上,收了。


看上去不错,质量也好。


书很好,可是配货的人弄上·上·下叫我咋看?卓越帮我退掉了,服务很好。但我还是想买这套书。。。。。


还是96年1印的,喜欢,慢慢品读


胡适是大家,同时,他对人生的定位规划很高,持之以恒,天下几人能做到?!


大师书信集,值得阅读。


近现代史等领域的基本参考书籍,这个版本很好,印刷质量也好;三卷本一千多页,才一百多元,定价合理。一直想买《胡适日记全编》,但一直处于缺货状态。


基本上只是胡适给他人的信,不推荐购买。


还是要慢慢读啊,收获越来越多。


当年的定价太高 不过这本书比较值得


半知堂书评


胡适书信集(上中下)


研究胡适的看看不错


胡适书信集


纸劣价高


旧版存货了


很长时间胡适先生在大陆被歪曲了


胡适之先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