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学批评理论

[英]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年1月1日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英] 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 编  

页数:

593  

译者:

刘象愚,陈永国 等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五编中每编都对文学及其背景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如下:1、文学指向或者说对应于某些文本外的现实吗?文学所追求的是什么类型的“真实”?2、作者或读者的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可以对文学文本的生产作出贡献?3、文本在何种程度上是“自主的”?文本的形式和结构特性是什么?一个文本的结构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4、文学是历史的一部分吗?我们能够认识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地理及其他历史过程决定或制约着文学文本的生产吗? 5、文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经验的形式吗?作者的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清晰的或无意识的)决定他们的创作本质吗?

书籍目录

译 序原 序第一编 再现第一章 想像性再现(A)柏拉图(B)普罗提诺(C)C.W.F.冯·施莱格尔(D)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E)玻西·珀舍·雪莱(F)w.B.叶芝(G)R.C.科林伍德(H)华莱士·史蒂文斯第二章 模仿与现实主义(A)亚里士多德(B)爱弥尔·左拉(C)埃里希·奧尔巴赫(D)乔治·卢卡契(E)贝托尔特·布莱希特(F)阿兰·罗伯-格里耶(C)罗兰·巴尔特第三章 自然与真理(A)约翰·德莱顿(B)亚历山大·蒲柏(C)威廉·华兹华斯(D)塞缪尔·约翰生(E)威廉·布莱克第四章语言与再现(A)本·琼生(B)弗朗西斯·培根(C)托马斯·斯普莱特(D)约翰·洛克(E)恩斯特·卡西尔(F)费迪南·德·索绪尔(G)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H)J.L.奥斯丁第二编  主体性第三编  形式、体系与结构第四编  历史与社会第五编  道德、阶段与性别后记后记

章节摘录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寻求与科学不同的对这些矛盾的解决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先从理论上检验艺术给自己设定的目标而最恰当地限定艺术反映现实的具体特征,以便能够阐明达到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一切伟大艺术的目标都是提供一幅有关现实的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表象与现实、特殊与一般、直观与概念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使得矛盾双方在作品所产生的直接印象中达到趋同,从而给人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感。普遍性呈现为个别和特殊的一种品质,现实则在现象之中显现并被体验,普遍性原则被揭示为特殊描写的个别事例的具体动因。恩格斯在评述一部小说的人物塑造时清楚地描述了这一基本的艺术创造模式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是一个‘这个’(Dieser),而且应当是如此。”  由此可见,每件艺术作品必须表现一个被限定的、自足的、完整的语境,它有自己直观的、不言而喻的情节和结构。这种特定语境所必需的直观明显性在文学中是最清楚不过了。任何一部小说或戏剧中真正的、根本的内在相互联系只能在结尾处才得以公开。正由于其结构和效果的这种内在本质,所以只有结局才提供对开头的彻底澄清。况且,如果通向这一结局的路线在每一阶段都没有清楚划分出来,整个布局就会彻底失败,不会发生影响。一部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里的动因是在艺术的序列中和向高潮的发展中得以揭示的。但是这种向高潮的发展必须要完成于从一开始就呈现的表象和现实的直接统一中。随着这两方面越来越具体,它必须使它们的统一更完整,更不言而喻。  艺术作品中这种自足的直观性事先假定每件艺术作品自身内部逐步形成决定其人物、情景、事件等的先决条件。如果不把结局直接告诉读者,而是引导他走向结局,并使他直接体验导致结局的过程,那么他只有体验到发展和变化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及其全部主要决定因素,才能直接体验表象和现实之间的统一。一切伟大艺术家的基本的唯物主义(不论表面上他们的哲学是部分还是全部是唯心主义的)都表现于清楚地描写使人物的意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动机。  因此,每件意味深长的艺术作品都创造“自己的世界”。人物、情景、行动等都各有独特的品质,不同于其他作品,并且完全不同于日常现实。一个作家越是伟大,他的创造力就越是强烈地洋溢在他作品的各个方面,他的小说“世界”也就通过作品的全部细节而显得越是意蕴深远。巴尔扎克是这样评说他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百年来,被誉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与中国的科学教育和学术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大深厚的文化积淀、严谨的学术传统、宽松的治学环境、广泛的国际交往,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蜚声中外的知名学者、教授。他们坚守学术文化阵地,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里,写下了一批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著作。同样,北大的学者们在翻译外国学术文化方面也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1898年6月,早在京师大学堂筹办时,总理衙门奏拟的《京师大学堂章程》第五节中就明确提出“开设编译局,……局中集中中西通才,专司纂译


编辑推荐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展现在读者诸君眼前的这本书是一本颇有特色的西方文论选本。为了使大家能够较好地理解全书和其中的每一个选段,笔者将首先论述本书的特点,然后再概略地勾勒西方文论的历史线索,并把勾勒的重点放在读者不太熟悉的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所谓“后现代时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学批评理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