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北大讲座(第1辑)

本会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本会  

页数:

3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北大的讲座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在北大办讲座的人当然也更是现实中的佼佼者,他们以探索真理的精神,将自己研究所得,在讲座中无私地传授出来。为了不使思想的声音随风而逝,为了让更多的人听到它,本书收录了近两年在北大比较有影响的讲座,编集为此书。书中收录的讲座涉及经济、政治、艺术等许多领域,尽量体现兼容并包的原则。在整理中,编者尽量保持了讲座原有的现场感,希望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书籍目录

序面向21世纪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文内涵科学与人文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就业、民营经济和农村市场的启动世纪之交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回顾与前景中国人口未来发展态势、问题和对策经济学家看法律、文化与历史权力回归社会进入21世纪的中国民法法学漫谈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西著东译与本土化研究似与不似之间说古典诗词创作的“奇思”及其艺术表现女性诗歌:“误解小词典”中西文化比较略论诗、音乐和国民性:路德改教的日耳曼传统帕斯与《太阳石》马斯洛人本主义艺术心理学述评多学科联合攻关 断定夏商周年代21世纪的生命科学现代医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人的人格结构21世纪新药研究的前景与展望近年全球毒品问题动向互联网经济与创业机遇走进创业

章节摘录

  第一个例子: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政府开始重视经济生产,而且也重新反思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物质刺激”的极“左”批判。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开始给一部分工人发“奖金”。从经济学的原理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的实践来看,为一部分工作努力、成绩显著的职工发奖金,都可以起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社会,人们普遍保留着“文革”运动中被强化了的“平均主义”观念,所以奖金发下来之后,是什么结果呢?那时工人们当中通常是两种办法,一是大家商议好了轮流评“优秀”拿奖金,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有份;二是拿到奖金的工人把全班组请到饭馆里,大家一起把奖金全部吃掉。如果拿到奖金的人,不这样做,而真的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他就会在班组受到孤立和打击报复。所以这个在其他社会通常能够起到“奖勤罚懒”作用的发奖金制度,在那时的中国企业里对生产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只是徒然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如果对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比较了解,通过“试点”考察一下在发奖金过程中人们的反应和实际效果,可能就不会大规模地采取这种激励的办法。  第二个例子: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以来,沿海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快,经济效益也很好,在全国工业产值中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在出口中几乎占到一半。后来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没有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很难下决心的。人们长期讨论一个问题,当时许多原材料还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放开,乡镇企业在购买这些原材料时比国有企业付出的价格要高,它们也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到大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它们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也比国有企业要高,在进口设备原料等方面在审批、价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政府给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那么为什么在这种种不利的竞争条件下,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还能够低于国有企业产品,而且还能够赚钱、有积累和发展,而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支持和补贴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严重亏损?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经济学重视抽象的概念,见数字不见活人。而社会学最关注的是对活生生的人群的研究。我们1992年在江苏和山东调查了30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详细了解了它们的创立过程、日常管理、分配制度和推销产品的办法。通过这些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乡镇企业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企业,它们是社区所有的经济实体,在土地的获得、贷款的争取方面得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全力支持,在分配制度方面也非常灵活。农民计算自己的劳动与城里工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而饭总是要吃的,所以到本村的厂子里干活,能挣到一点钱,他们就认为比在家里闲呆着要好。而乡镇企业如果破产,他们就连这个挣钱的机会也失去了。所以我们发现,当一些厂子在财务上面临困难时,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可以给乡镇企业工人少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而企业照常开工运转,这在城里的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可以廉价得到本地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如粮食加工),可以说服职工少拿工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资本积累。  这些情况,不到实地去调查,不与当地企业职工具体交谈,是不可能了解到的。经济学家如果根据经济学的定理出发,根据“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为人们除了经济考虑(收入额)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社会人际关系、道德形象等等。  业还是严重亏损?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经济学重视抽象的概念,见数字不见活人。而社会学最关注的是对活生生的人群的研究。我们1992年在江苏和山东调查了30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详细了解了它们的创立过程、日常管理、分配制度和推销产品的办法。通过这些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乡镇企业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企业,它们是社区所有的经济实体,在土地的获得、贷款的争取方面得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全力支持,在分配制度方面也非常灵活。农民计算自己的劳动与城里工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而饭总是要吃的,所以到本村的厂子里干活,能挣到一点钱.他们就认比在家里闲呆着要好。而乡镇企业如果破产,他们就连这个挣钱的机会也失去了。所以我们发现,当一些厂子在财务上面临困难时,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可以给乡镇企业工人少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而企业照常开工运转,这在城里的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可以廉价得到本地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如粮食加工),可以说服职工少拿工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资本积累。  这些情况,不到实地去调查,不与当地企业职工具体交谈,是不可能了解到的。经济学家如果根据经济学的定理出发,根据“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为人们除了经济考虑(收入额)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社会人际关系、道德形象等等。  第三个例子,我国自80年代以来,深感“文化大革命”时期法律秩序的破坏,提出“法治”建设的问题。这些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无数的法律,但是许多法律条文的名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方国家的现有法律制定的,这些法律产生于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带有其传统政治观念的内涵,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很不相同的传统.西方的法律注重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作为个人有过什么权利?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法律和法治精神,要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扎下根来,是单凭全国人大通过几个法律就可以完成的吗?  可能有些法律条文,它们指的是什么7它们在西方国家被制定出来是为了限制什么?我们对此还没有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地拿过来并且通过了。大家也因此认为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了。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在基层社区、法院的调查来分析一下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你可能会发现,群众当中的纠纷,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按照老传统,在社区内通过地方权威人物或中介人寻求调解,调解不成才告到法院,而到了法院,法院的人员也首先是试图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在宣判的时候也必须充分注意当地民众传统的“公平”、 “公正”观念,尽管这些观念与正式法律不完全吻合。民众当中,传统上有自己的“乡规民约”,有民间的习惯法。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在执行政府官方制定的法律时,可能在公文上走的是官方规定的程序,实际调解、判案的过程还是参照了当地的习惯法,否则就会与当地大多数民众的预期相脱节,而带来社会上的其他问题。电影《被告山杠爷》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我们在考虑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问题时,不但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  第四个例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意识并没有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族群之间交流的加强而弱化,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交流的增加而强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族群之间利益的再分配,一些民族原有文化的逐步消失,国际力量对于一些国家民族矛盾的利用与介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民族矛盾的强化和发展,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局势山现重大变动的时候,民族矛盾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  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苏联和南斯拉大就是典型例子。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西藏、新疆等地的民族问题始终存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深入调查这些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对症卜药地制定各种可行性措施来切实改善当地的民族关系,实在是当务之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  何谓“讲座”?学者台上讲,学子座下听。有人曾“戏言”:在北大课可以不上,但讲座决不能不听。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海报栏上有各种各样的讲座预告,讲前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课桌上都是占座用的物品,讲时则是醍醐灌顶般的醒悟,讲后则是诘问、辩论与深深的思索。这一切成了北京大学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透过这景色,你既能看到传统上认为的象牙塔内不甘寂寞的“居民”收回目光里的清高,开始对校园内的自我进行省思:你也能看到,塔外的世人,用羡慕、好奇和探询的目光注视着行色匆匆的塔内学人,甚至开始驻足校园、流连忘返。讲座不仅增添了北大这块神圣土地的内涵,而且让这个古老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青春焕发,并因此而成为北大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自然是最根本的。但短期内完成的难度很大,通过众多的讲座使大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情况,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学习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当代科技的进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讲座,也就成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讲座,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开放课堂。  学生们是贪婪的,单一的专业学习丝毫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这个时候,讲座以一种“知识快餐”的形式出现了。它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诸学科的最为基本的东西,也可以让他们深入研究与探讨某一方面的学术前沿。比如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新世纪,新北大”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在校园里渐成气候,成为诸多讲座中的佼佼者。该系列讲座包含数学、物理、计算机、生命科学、考古学、文化现象等各个学科领域,内容都是世纪之交的前沿问题、热点话题,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也为北大校园学术文化增色不少,成为北大迎接新世纪的重要学术活动。再比如,几乎每一个学期,在中文系、历史系都有学术讨论会,多位中外学术泰斗剖析新的观点、新的方法,学生在座,常有如沐春风之感。  学生们是爱求索的,他们热血沸腾,年轻气盛。怀疑、思辨便成了他们思想的标签。所谓“理不辩不明”,这个时候,讲座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辩论的讲坛。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进发的火花或许就成为照亮他们一生学术生涯的明灯。比如在我们的电教报告厅曾举办过一系列关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讲座。在那里,海德格尔、康德、尼采等人的思想被理性地思考着,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发生与发展被审视着。辩论时常在讲堂上发生,讲者听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  学生们是不甘寂寞的,小小的校园难以阻止他们去放飞理想的翅膀。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因为有前辈成功的足迹。这时候,讲座便成了前人与后人贴心交流的场所。比如北大团委举办的“素质教育一百讲”系列讲座,邀请了一大批各个学科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上、企业界的成功人士,就其个人的成长历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及如何成才等方面进行介绍,给以启迪和鼓励。邀请到了包括王选、姜伯驹、甘子钊等院士、教授和英特尔、微软等信息产业的巨头们来演讲,深受广大同学好评。很多青年学生在一些创业精英的鼓励下也开始尝试,去亲身体验创业过程中的一丝苦、一点甜。  我想,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会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澄澈,但孱弱且短暂。并且,讲堂上智慧的闪光不应只局限于校园,而应该走出去,给所有爱智慧的人以聆听大师教诲的机会,去亲身体会细流是如何变成汹涌的波涛奔腾至海的。于是,便有了这本收录一年来北大校园内精彩讲座的书。本次出版的是《北大讲座》系列丛书的第一辑。书中的主讲者既有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的顶尖学者如叶朗、李伯谦、厉以宁等教授,也有生命科学和医学、心理学领域的韩启德、张礼和院士和王登峰、蔡志基等教授,他们广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一定会令大家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的。  北京大学校长  许智宏   2001年9月于燕园


编辑推荐

  何谓“讲座”?学者台上讲,学子座下听。有人曾“戏言”:在北大课可以不上,但讲座决不能不听。如今在我们的校园里,海报栏上有各种各样的讲座预告,讲前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课桌上都是占座用的物品,讲时则是酸甜灌顶般的醒悟,讲后则是诘问、辩论与深深的思索。这一切成了北京大学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透过这景色,你既能看到传统上认为的象牙塔内不甘寂寞的“居民”收回目光里的清高,开始对校园内的自我进行省思;你也能看到,塔外的世人,用羡慕、好奇和探询的目光注视着行色匆匆的塔内学人,甚至开始驻足校园、流连忘返。讲座不仅增添了北大这块神圣土地的内涵,而且让这个古老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青春焕发,并因此而成为北大学子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学培养综合型人才,拓宽学生知识面,改变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自然是最根本的。但短期内完成的难度很大,通过众多的讲座使大学生了解其他学科的情况,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学习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了解当代科技的进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讲座,也就成为校园文化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讲座,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开放课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北大讲座(第1辑) PDF格式下载



正如书上说的 ,“有人戏言,在北大课可以不上,但讲座决不能不听。”
此书知识面跨度广,有深度,引人思考…
读了此书,就当做免费去听了北大讲座~不过,具体的人文修养还得靠自己去体会


好东东。


很早就听说这本书,现在终于能得一睹,心情很激动!


看着看着,犹如亲临听讲座……


整体上属于一般情况吧,个人感觉就内容而言不如复旦大讲堂(第一辑)。


通俗读物,看过一遍就行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