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

葛晓音,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7-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葛晓音,钱志熙  

页数:

43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包括:忆大师兄一新先生;怀念贻焮先生;怀念大师兄;在朗润园静静的一隅;惜笋人期竹千尺等内容。

作者简介

  钱志熙,男,1960年出生于浙江乐清。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温州师院。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于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发表《黄庭坚与禅宗》《黄庭坚诗分期初论》《谢灵运〈辨宗论〉与山水诗》《魏晋诗歌中的飞翔形象》等众多论文。著有《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活法为诗》等多本专著。?近年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主要为撰写讲稿及与教学有关的一些普及性读物。如参加吉林文史出版社“国文珍本文库”《古文观止》唐文部分的注评工作。2002年参加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的“博士生培养”研讨会并作发言。获北京大学“1996至1997年度青年教学优秀奖”,“安泰奖教金”。1998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00年度因高等教育有突出贡献而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北京市理论建设百人工程,教育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近年科研成果有《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江西诗派诗传》、《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等专著;《乐府古辞的经典价值—魏晋至唐代文人乐府诗的发展》、《中古山水诗主客体关系的转变》、《论晋宋人对传统山水文化的创造性发展》、《论上古至秦汉时代的山水崇拜山川祭祀及其文化内涵》、《杜甫诗法论探微》、《从韩客诗存看近代韩国汉诗创作及中韩文学交流》、《诗学一词的传统涵义、成因及其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元白诗体论探析》等论文。

书籍目录

忆大师史一新先生
怀念贻欣先生
怀念大师兄
在朗润静静的一隅
惜笋人期竹千尺
宽厚仁慈的长者、广博精深的学者
怀念贻欣先生学问与童心
质朴、勤奋、海人不倦
怀念一新先生
我眼中的“性灵派”学者
吊陈贻欣先生文
一新先生的道德文章
追思陈贻欣先生
春风吹面咏而归
……

章节摘录

  忆大师兄一新先生  和大师兄一新先生相识始于1954年秋我自广州中山大学调来北大之时,我们一见如故。因为我们是同乡:他是新宁人,我是洞口(原属武冈县)人,同属湖南邵阳地区,我们交谈多用乡音。而且嫂夫人李庆粤大夫,与我是武冈洞庭中学同学。李大夫和我虽同庚,但1942年我考入初一时,她已念初三了。不过她弟弟庆苏在洞庭只比我晚一个学期,我是春季入学,他是秋季入学,在校期间就熟悉了。高中毕业后1948年秋同时报考大学。我考入中山大学,他考上北大中文系,解放前夕参加革命,后来调去南京工作,但我们之间的信息一直是沟通的。还有,我的三妹作纯和妹夫“文革”后在湖南洞口县第三中学任教,而一新兄的三弟贻照同志是该校党支部书记。他们住在同一单元的正对门。八十年代家母常住在作纯家,那时陈伯母也在贻照同志府上,因而两位老人也相识。所以我与一新兄的关系非同寻常。  五十年代中期北大中文系的年青助教很少,一个教研室不过一两个。一新兄是我们同辈(解放后毕业的)中年龄最长的(他1947年已考入北大,后曾因病休学两年),他的学识也最广博专深,为人豪爽耿直,富于交谈,乐于助人。所以我们都尊称他为大师兄。  我与一新兄虽不同行,他攻古典文学,我学习汉语史,但并未影响我们的密切往来,特别是在五十年代中后期。他住镜春园82号东屋(和吴组缃先生同院),我住朗润园175号西屋(与王力先生同院),相距很近,经常互相串门。那时候他们把已退休的李伯母接来住在一起。我们交往更多了,都喜欢吃米饭、辣椒菜,说家乡话,备感亲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陈贻焮先生纪念文集 PDF格式下载



陈贻焮先生的师傅是林庚,高徒是葛晓音 钱志熙,中国的古典文学就是这样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文中点点滴滴徒弟和朋友追忆的往事都让人感动,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杜甫,一只眼几乎失明,写书的时候,爱人心疼先生说杜甫怎么还不死。葛晓音老师从事研究较晚,耽误了很多大好光阴,有了孩子以后,师傅和师母经常帮她带孩子。
当今社会像这样的学者能有几人!
国家有这样的大师 是 宝
徒弟能有这样的师傅 是 福


找这本书很久,原本想在孔夫子网买,但一直没合适的价格,这次当当搞活动,书价低廉还全新,非常满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