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体学说史
2002-8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徐祥民
391
无
政体学说首先是由西方人创立的,具体来说首先是由希腊人创立的,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学术著作,也不管这些著作是出自政治学家的还是法学家的,凡欲系统论述政体学说的发展,无不先从西方,从古希腊谈起。然而,古希腊人创立的学说不只属于古希腊时代,人类文明史的滔滔巨浪在洗涤了往古的污浊后,把来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政体学说及其他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带给古罗马人,带给中世纪人和近代、现代的欧洲人;西方人创立的学说也不只属于西方,正像中国的四大发明不只属于东方,孔子的“仁学”不只是亚洲人的财富一样,在近代以来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中,西方政体学说的种子被播撒到太平洋西岸的土地上。 古希腊人创立的政体学说之所以具有超越具体时空条件的价值,除了政体这个话题本身具有普遍性,古希腊人的原创者发现了它的某些特有的规定性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接受这种学说的后代人和外域人不是简单地接受或套用原创者的政体学说,而是根据不同的时空条件对始源的政体学说做了一定的修正、补充、完善和发展。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近代的和东方的思想家没有谁想回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中去。孟德斯鸠的著作中有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元素,但孟德斯鸠新创思想的光彩比亚里士多德提供的元素更加耀眼夺目;孙中山的政体设计与近代西方的学说和实行于欧美的制度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但他向中国所贡献的完整学说却远非西方之旧。
本书介绍了从“理想国”到“第二等好的国家”;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以美德为基础的君主制;法治与权力制衡;人民民主专政等内容。
徐祥民,又名徐进,1958年生。历史学博士,法学博士。现为青岛海洋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正统法律思想研究》、《古代刑罚与刑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合著)等学术著作多部,主编《诉讼法学词典》、《宪法学原理》等辞书、教材多部,另在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刘惠荣,1963年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任青岛海洋大学法学院法律系主任、教授。主要著作有:《多头政治》(合译)、《西方政治思想史》(合编)、《中国政治家辞典》(合编)、《民商法概论》(主编)、《海事法通论》(副主编)等,另在理论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绪论第一章 从“理想国”到“第二等好的国家”--柏拉图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理想国》中的政体思想第二节 《政治家》中的政体思想第三节 《法律篇》中的政体思想第四节 对柏拉图政体思想的总体评价第二章 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政体及其相关概念第二节 政体的种类第三节 政体评价与政体选择第四节 政体变革与政体救治第五节 政体与法治第三章 以美德为基础的君主制--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神学政治论第二节 政体形式的产生及其目的第三节 政体论中的神学法治观第四节 对阿奎那政体学说的评价第四章 “从理性到经验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马基雅弗利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论人性:马基雅弗利国家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论君主:马基雅弗利的君主专制思想第三节 论共和国:马基雅弗利的共和思想第五章 立法机关是给予国家以形态、生命和统一的灵魂--洛克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洛克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洛克的政体学说第三节 洛克政体学说评价第六章 法治与权力制衡--孟德斯鸠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政体的分类第二节 政体的原则及政体原则的腐化第三节 孟德斯鸠对各种政体优劣之评价第四节 政体与政治自由的关系第五节 政体与法律的关系第七章 主权者与社会契约--卢梭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卢梭论政体、主权者和国家、公意及其他第二节 卢梭对于政体的分类及论述第三节 卢梭关于政体的适用及解体的理论第四节 卢梭政体理论的前提及其评价第八章 《独立宣言》作者的宣言--杰弗逊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杰弗逊政体学说的理论基础第二节 杰弗逊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第九章 联邦共和国--美国联邦党人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联邦党人政体学说的思想基础第二节 联邦党人政体学说的主要内容第十章 论代议制政府--密尔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关于政府形式的选择第二节 论代议制政府第三节 议会的职能第四节 论个人代表制第五节 论复数投票权第十一章 从巴黎公社到苏维埃共和国--马克思和列宁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体思想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政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第十二章 权能分治与五权宪法--孙中山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政体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历史演进第三节 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基本内容第四节 对孙中山五权宪法政体学说的评价第十三章 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的政体学说第一节 “工农共和国”方案及其政体思想第二节 抗战时期“联合专政”的共和国方案及其政体思想第三节 “人民民主专政”--“联合专政”政体思想在过渡时期的继续与发展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无产阶级专政”政体理论的提出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从“理想国”到“第二等好的国家”——柏拉图的政体学说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最有才华的弟子。他出生于雅典的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父母均属于雅典伯里克利时代最有名望的家族,但他的一生却处于雅典由盛而衰的变革之中。在他生活的时代,雅典民主政体已逐渐失去其昔日的辉煌,而他曾经显赫的家族也由于雅典民主派发动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而日趋没落。面对其师苏格拉底的殉道以及雅典民主政体的衰败,柏拉图产生了改变现实的愿望,遂开创学园,教育世人,为后人留下了大约36篇对话录。他的政治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理想国》、《政治家》和《法律篇》这三部著作中,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政体思想是一个始终受人关注的问题,而柏拉图可谓是深入系统地研究政体思想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奠定了西方政体思想史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法律思想的基础,这部著作蕴含了柏拉图丰富而又深刻的政体思想,柏拉图在该书中充分阐释了他整个政治法律思想的伦理哲学基础——善理念,并提出了五种政体,其中包括四种邪恶的政体和一种善的政体。善的政体就是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哲学家统治的政体。这个理想国是柏拉图的善理念在尘世的体现,它以哲学家的真知识(即能够认识与运用善理念的知识)作为
无
老师推荐的,做教材做深入思考,都是必读的书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