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学十五讲

凌继尧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凌继尧  

页数:

273  

字数:

30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套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文、史、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个主要学科领域,第一、二批近50种将在2004年内出齐。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出任这套书系的编审委员会主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任执行主编,来自全国一大批各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主持各书的撰写。到目前为止,这是同类普及性读物和教材中学科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编撰阵容最强的丛书之一。本书系的定位是“通识”,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同时也是配合高校推进素质教育而设计的讲座类书系,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素质教育正在成为当今大学教育和社会公民教育的趋势。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拓展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造就更多有创新潜能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大学都在调整课程,推行学分制改革,改变本科教学以往比较单纯的专业培养模式。多数大学的本科教学计划中,都已经规定和设计了通识课(通选课)的内容和学分比例,要求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之外,选修一定比例的外专业课程,包括供全校选修的通识课(通选课)。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许多学校虽然在努力建设通识课,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缺少统一的规划,到底应当有哪些基本的通识课,可能通盘考虑不够;课程不正规,往往因人设课;课量不足,学生缺少选择的空间;更普遍的问题是,很少有真正适合通识课教学的教材,有时只好用专业课教材替代,影响了教学效果。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学这方面情况稍好,其他普通的大学,特别是理、工、医、农类学校因为相对缺少这方面的教学资源,加上很少可供选择的教材,开设通识课的困难就更大。

内容概要

从苏格拉底吧息着说:美是难的,到宗白华亲践“诗意地栖居”,《美学十五讲》涉及了美学领域里最重要的话题。索解美的神秘本质,诠释难以捉摸的美感,缕析美的范畴,触类美的缘际,标的美的功用,弘扬美的襟胸。这不只是一本让人了解美学的书,更能谆惠人去美丽地生活。

作者简介

凌继尧,东南大学艺术系教授。主要作品:《设计美学》《艺术设计学》《科技美学》《犹太百科全书》。

书籍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本书系编审委员会第一讲 美从何处寻 一 数的和谐 二 美和效用 三 《大希庇阿斯篇》 四 “我爱我师,我尤爱真理” 五 对柏拉图提问的现代应答第二讲 我见青山多妩媚 一 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二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第三讲 人物的品藻 一 晋人的美 二 《体相学》 三 人体美学第四讲 审美距离和移情 一 距离说 二 移情说第五讲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一 美感的心理因素 二 美感的本质和特征第六讲 美乡的醉梦者 一 “有音乐感的耳朵” 二 欣赏是一种创造 三 纯正的趣味第七讲 美学散步 一 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 二 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第八讲 《奥德赛》和“退潮的沧海” 一 朗吉弩斯的《论崇高》 二 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第九讲 从西南联大的校歌谈起 一 美学史中的悲 二 悲的本质 三 悲剧快感第十讲 从艺术设计角度看《打銮驾》 一 手工艺运动和包豪斯 二 功能主义和式样主义 三 艺术设计的多元格局第十一讲 科学研究中的美学神韵 一 科学中的美 二 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第十二讲 “有意味的形式” 一 “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 二 艺术殿堂的建构 三 艺术发展的不平衡第十三讲 艺术的“不用之用” 一 艺术功能的研究概况 二 若干艺术功能描述第十四讲 人生的艺术化 一 生命的意蕴 二 人诗意地栖居 三 从工具本体到情感本体第十五讲 拧立在蔡元培的塑像前 一 蔡元培和美育 二 美育的内涵和实施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自。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面。既瞰,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容止》)可见何晏的天生丽质,并非搽粉。 《世说新说》还记载了因美丧命和因美保命的故事。卫玠是善通老庄的风流名士,他很有学问,连心高气傲、很少服人的荆州刺史王澄也为他的玄谈所绝倒。卫玠不仅有学问,而且长得很美,冰清璧润。我们上面提到的“神仙中人”杜弘治也远不如他美,杜弘冶是“肤清”,卫玠是“神清”。卫玠的舅舅骠骑王济很有风姿,然而他见到卫蚧就叹息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不过,卫玠体质较弱,由于苦苦思索玄理,竟至成病,身体到了“不堪罗绮”的地步。他从豫州(武昌)来到洛阳,洛阳人士早就听说过他的姿容,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观者如堵墙”。卫蚧不胜劳累,一个半月后就死去了,当时人称“看杀卫玠”。一个人长得美,招惹很多人前来观看,竟然被“看杀”,这足见对人的美的欣赏达到何等热烈的程度。 宗白华先生在《论和晋人的美》一文中,援引了发生于晋代的美的力量不可抵抗的故事: 桓宣武平蜀,以李势妹为妾,甚有宠,尝著斋后。主(温尚明帝女南康长公主)始不知,既闻,与数十婢拔白刃袭之。正值李梳头,发委藉地.肤色玉曜。不为动容,徐徐结发,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凄惋.日:“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主于是掷刀前抱之:“阿子,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遂善之。[17]桓温是东晋著名的将军。他受朝廷之命,平定西蜀。当时蜀为李势割据,攻克成都后桓温娶李势的妹妹为妾,宠幸有加。桓温的妻子南康长公主想除掉她。这时候李势的妹妹正在梳头,她长发拖地,肤色如玉。见到有人要来杀她,她神定气静,抱着必死的决心,因为国破家亡,死已不足惜。桓温的妻子见她姿貌端丽、宛若仙子,就扔掉刀,抱住她亲昵地说:…丫头,我见了你也觉得可爱,更何况桓温呢!” 李势的妹妹的故事使我们想起古希腊美女芙丽涅的遭遇。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最著名的作品裸体雕像《尼多斯的阿芙洛蒂忒》(《尼多斯的维纳斯》)以芙丽涅为模特。虽然在希腊运动会上裸体已经成为习惯,可是人们还是不能容忍用女裸体模特做雕像。因此,美丽涅受到法庭的传讯。在法庭上,为她辩护的律师突然扯下她的衣服,她美丽丰腴的胴体裸露在众人面前。法官们为她的美所震慑,一致宣布她无罪。19世纪法国画家席罗姆根据这个题材作了一幅精美的油画《法庭上的芙丽涅》。油画中裸体的美丽涅头微微右侧,光洁的手臂遮住面部,因为她被出其不意地扯去衣服而感到羞涩和无奈。处在画家背影部位的法官们对芙丽涅胴体优美的曲线、柔软白嫩的肌肤和局促不安的姿态惊叹不已。 人物品藻要形神结合,人外表的姿容、品貌、体态、举止和内在的才情、智慧、精神、心灵相结合。魏晋的人物品藻特别重视人的神韵。我们上面提到的杜弘治和卫玠在美上的差距就是“肤清”和“神清”的差距。宗白华先生屡次谈到,晋人风神潇洒,他们的心灵萧散超脱,因为魏晋玄学使得晋人的精神得到空前绝后的大解放。和晋人这种优美自由的心灵最为契合的艺术是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晋人独特的书法是从晋人的风韵中产生出来的。“行草艺术纯系一片神机,无法而有法,全在于下笔时点画自如,一点一拂皆有情趣,从头至尾,一气呵成,如天马行空,游行自在。”[8]洗尽尘滓的胸臆、乘云御风的情怀使晋人生机活泼、超然绝俗。他们不是“汉代经学的拘拘章注小儒,也不是后世理学的谦谦忠厚君子,而是风度翩翩、情理并茂的精神贵族”[9]。对人物神韵的赞赏,在《世说新语》中比比皆是。》)海西时,诸公每朝,朝堂犹暗,唯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容会稽王指晋简文帝,晋废帝当政时,他以会稽王的身份辅佐朝政。简文风姿美好,举止端详,并且很有雅量。有一次,桓温和简文、太宰王唏一起乘车。桓温暗中派人在车前后鸣鼓大叫,太宰王唏惶恐不安,请求下车。桓温暗中看了一下简文,只见他穆然清恬,举止自若,不觉为他的德量所折服。海西公主持朝政的时候,大臣们很早上朝,朝堂还很昏暗,然而简文来到以后,如朝霞升起,朝堂顿时明亮。这种朝霞满堂的神韵和人格魅力虽然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 道学家们重视“气象”,“气象”就是人格魅力、人格感召力。冯友兰先生在北京大学哲学门(哲学系的前身)做学生时,蔡元培先生任校长。冯友兰先生在晚年的《三松堂自序》中回忆道:“我在北京大学的时候,没有听过元培的讲话,也没有看见他和哪个学生有私人接触。他所以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完全是人格的感召。道学家们讲究‘气象’,譬如说周敦颐的气象如‘光风霁月’。又如程颐为程颢写的《行状》,说程颢‘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视其色,其接物也如春阳之温;听其言,其人人也如时雨之润。胸怀洞然,彻视无间,测其蕴,则浩乎若沧溟之无际;极其德,美言盖不足以形容’。(《河南程氏文集》卷十一)这几句话,对于蔡元培完全适用。这绝不是夸张。我在第一次进到北大校长室的时候,觉得满屋子都是这种气象。”[10]冯友兰先生说的“满屋子气象’’类似于“轩轩如朝霞举”。北宋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写过千古流传的《爱莲说》,他喜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符合他的气象。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王羲之风骨清举,当时的人给他的这个品题使人想起他的书法。他的书法字势雄逸,如浮云飘游,如龙跳天门。 魏晋人对外发现了自然美,对内发现了人情美,并且常常用自然美来形容人情美。有人叹王恭形茂者,云:“濯濯如春月柳。”(《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容止》) 魏晋人物品藻是在玄谈中进行的,是玄谈的一部分。玄谈是对老庄哲学的探讨,通过相互驳难辨析形而上的道理。在玄谈中魏晋知识分子表现出活泼的思辨精神、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求真理的热忱。使自己不致拘囿在矫饰的框架之中,甚至沦为两面派和伪君子。 西方文学也有它的虚伪,特别是在它的流行文化和一部分后现代峙藻奇拔”来形容。宗白华先生慨叹当时没有一位文学天才把重要的玄谈辩难详细记录下来,否则我国就会有可以和柏拉图的对话集媲美的作品。由于魏晋的人物品藻是玄谈的一部分,所以,它浸润着晋人空灵的精神、幽深的哲学意味和宇宙的深情。人物品藻以审美的语言,对人物的外貌和内心进行审美评价,这种评价与当时的一般美。……

后记

北京大学已故教授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被称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双峰。他们同年生而又同年卒,冥冥中仿佛有某种安排。朱先生和宗先生不仅留下了丰富的理论遗产,而且在美学修养上也达到了一种胜境。这种胜境的标志是:活泼的生命情趣与闲和严静的意态的结合。他们的生命就像一首气象宏廓、内容丰富的乐曲,然而始于条理,又终于条理。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孔子是相通的。孔子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种深厚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深厚的美学修养。中国古人喜欢用玉比喻人格的美,玉的光采极绚烂,又极平淡。凡是与朱先生和宗先生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他们极其质朴、本色和率真,毫无虚饰、矫情和造作。他们心定气敛,绝不张扬。当穿着朴素的朱先生拄着拐杖,拎着款式陈旧的塑料包,步履迟缓地去北大邮局领取稿费时,谁也没有想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学家。然而,朱先生和宗先生的朴讷中蕴有含蓄的光采,这正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就是庄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审美是自由的,朱先生和宗先生常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他们暮年仍不失赤子之心,他们的心境也是自由的。宗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援引西汉刘向的《说苑》里记载的一段故事:“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孔子看到婴儿天真圣洁的目光,让车夫赶快驶近婴儿,说是《韶》乐将要升起。孔子把婴儿心灵的美比做他最喜欢的《韶》乐。他听了《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我们从朱先生和宗先生暮年对美的欣赏中,仿佛见到婴儿般真纯的目光。朱先生多次略带幽默地说他喜欢自己一位本家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先生的“半亩方塘”中之所以有天光云影,因为他有“源头活水”,那就是美学修养。他善于从丰富华严的世界中随处吸取支持和推展生命的活力。当海面上金黄色的落晖被微风荡漾成无数细鳞时,朱先生领略到晚兴。面对娇红嫩绿、灿烂浓郁的风景,他会忘怀一切。竹韵松涛,虫声鸟语,甚至断垣破屋,也可以成为他赏心悦目的对象。朱先生83岁年老体衰的时候,还独自一人,兴致勃勃地从北大西校门乘公共汽车去西山看红叶。朱先生特别喜欢诗,他对中、英诗的理解是真正的学贯中西。他读中国古典诗词时常常吟哦。读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他用高长而沉着的声音去吟哦;读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他用不高不低的声音去慢吟;读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用似有似无、似断似续的声音去微吟。朱先生欣赏书法时不仅用心,而且用情。他看颜真卿的字时,仿佛对着巍峨的高峰,不知不觉地耸肩聚眉,摹仿它的严肃;他看赵孟颊的字时,仿佛对着临风荡漾的柳条,不知不觉地展颐摆腰,摹仿它的秀媚。我们可以想象,朱先生在欣赏这些自然美和艺术美时,内心是何等的快慰!生机是何等的活泼!内心的自由与和谐外化为行为的端方与静穆。朱先生暮年时,每天下午必定扶杖去校内未名湖畔散步。他所推崇的美学家康德也每天下午散步。康德出门散步是那样的准时,以至邻居见他出门马上校正时钟。 宗先生自称是“美乡的醉梦者”,他为美的世界所陶醉、所痴迷。他喜爱艳若春花,也喜爱清如白鹤。他欣赏华丽繁富的美,这是“镂金错采,雕绩满眼”,如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明清的瓷器、刺绣和京剧的舞台服装;更欣赏平淡素净的美,这是“出水芙蓉,自然可爱”,如汉代的铜器和陶器、王羲之的书法、顾恺之的画、陶潜的诗、宋代的白瓷。宗先生对艺术情有独钟,终生与艺术忘情相交,好像“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每每拄着拐杖,挤公共汽车进城看艺术展览时,他的情怀一定非常闲适。寒冷的冬日,他穿着臃肿的棉衣在颐和园欣赏谐趣园时,心中一定燃烧着热烈的火焰。他把玩王羲之的书法《兰亭集序》时,不仅注意到每个字结构的优美,而且注意到全篇的章法布局。全篇中有18个“之”字,每个都结体不同,神态各异,却又联系和贯穿全篇,使全篇从第一个“永”字到最后一个“文”字一气贯注。宗先生从王羲之不粘不脱的书法中见出晋人的风神潇洒,宗先生自己也像晋人一样旷远飘逸。朱先生的为人像他的治学一样严肃,这严肃中又自有一种豁达。中国文人历来与酒有缘,朱先生最仰慕的诗人陶渊明尤其喜欢饮酒。朱先生年轻时,常常嚼着豆腐干花生米之类不慌不忙地喝酒,和朋友喝酒不喧不闹,年迈时依然嚼着家常菜不慌不忙地喝酒。只是年轻时喝酒如喝茶(江浙一带一种度数很低的酒),年迈时只喝少量的酒。朱先生饮酒时一定想起陶渊明《饮酒》诗中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朱先生的饮酒有一种品味陶诗的悠然。朱先偶尔也抽烟,他从不抽香烟而用烟抽烟。烟淡淡地散开,发着一股清香。朱先生向烟完全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审美的人生态度也许就是重过程而不重结果。这使人想起《世说新语》里王微之“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故事。


编辑推荐

《美学十五讲》:以最切近而又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精神的历史,以最明显的表象和最莫测的本质挑战着人的智慧,以最崇高的承诺和最艰苦的承受塑造着人的心灵,因一个字麾集无数天才的激情: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学十五讲 PDF格式下载



非常喜欢这本书,虽然作者更多的是借鉴宗白华的美学观点,但他的视角和语言的是很不错的,很值得一读


非常好的书,看出版社就不用说了。之前上美学课的时候老师就是照这个讲的。建议学美学的朋友购买。


北大的书都很不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美学


很好的书,理论性很强,知识面广,研究和学习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好教材和参考书。


真的很好的一本美学入门书 很有用很超值


确实不错,教授让我买的,作为美学入门教材,这确实不错,浅显易懂,


很好用哦,我们上美学课用的。


北大版的十五讲都不错


很好,阅读后能加深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书很好,但发现里有错别字,有盗版嫌疑,但不影响阅读,因为打折了就不说什么了。


书很不错,推荐阅读,比仇春霖的那版个性强一些


内容还可以 入门书


是我要的书 跟专业对口 非常喜欢


很好,书的质量还不错


真是挺好的,书的质量不错


书适合考试用


书的内容不错,希望对学习有帮助。


比较专业的书,老师推荐要看的


书内容很好,很喜欢~


书挺好.一直没看完


考试要用的书,当当要是按会员等级可以免送货费就好了


书是考研用的都还行


书不错,还得细细去读


目前发现两个错别字,但是书真的很好


一般的教学用书,是正版,满意


这本书涵盖的很全,师兄推荐的,考博士的话可以看看。


比较通俗易懂,又系统.


还没看刚收到


以前看过此书,很好,买一本珍藏。


给爸爸买的,还没看,等看过再和大家分享。


结构完整 视角独特 内容丰富


很不错的一本书,适合读艺术类的研究生看,推荐


专业的美学论集。


就是贵了点,好吧,知识无价


本书不错,适合本科生做教材、学习


但本书之间没有塑封,而且好长时间才送到的,巨慢啊,但是还好到了,不然还没有地方买


虽然还没仔细看,但超过预期想象,很好。


东西很好啊。。。


我考试就是考这本书的内容 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也很精湛 很实用


有修养,值得看


脉络清晰,深入浅出


学校用这个当教材,还要自己去买。。。总算买到了,还有没几周要考试了


好书,要留着慢慢看。


这本书非常好,很具有可读性,考研必备


老师推荐的教材,印刷很好,还有插图,写的详细


做为内容应该不用说,有不少彩页,应该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最早见到这本书就对它236页对《黑客帝国》的描述有印象。


老师让买的、没看!!!!!


还没有看额


上课用的书,课余看也不错,不会太晦涩


指定的考研书,还不错。


只是本人功底浅浅,没办法。


通俗易懂,循序渐进,很好!考学也很有帮助。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考研用书,但愿考研成功,利用好这本书。


比较初级的读物


教科书式的,又比教科书水平高很多


彩页不错哦


可以把握今后学习的脉络及方向。


见过这位老师 很有魅力


此书太花了点。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快递太慢了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怨念啊 怨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