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艺术:让人成为人

(美)加纳罗(Janaro,R.) 等 著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美)加纳罗(Janaro,R.) 等 著  

页数:

6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回其涉及主题的广泛性、可读性,以及优美的写作风格而备受好评。 文中综述了人文学研究的工具和方法,讲述人类如何不断拓展视野、提高客观、冷静的思维能力,从而丰富人类自身的生活的历程。 全面涉猎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人文学研究领域,新版增加了神话、音乐剧两个章节,对电影、电视等新兴学科也专文论述;分主题探讨了宗教、道德、幸福、生死以及悖论和自由等时新的课题。 行文中强调人文学对社会事件的影响,对人类艺术相关阶段取得的成果的历史背景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激励学生探寻这些人文主题与他们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作者简介

理查德·加纳罗曾受教于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迈阿密大学,以及劳伦斯大学。在综合性教育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加纳罗非常活跃,他教授人文学和戏剧等科目长达30年之久。
加纳较曾为全国播放的专题《艺术:让人成为人》写过30集电视剧本,其中第一集“人文主义者的存在方式”获得艾米最佳教育纪录片奖;另一集“亚伯拉罕的苦痛”介绍的是克尔凯戈尔和存在主义运动,它在伯明翰电影节上的纪录片中荣获第一名。
特尔玛·阿特休勒教授大学所学的专业英语和历史,研究生专业是文学、戏剧和电影传播。一直以来,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采用综合性、交叉学科,以及个性化的方法给学生讲授文学。阿特休勒教授是第一位荣获迈阿密一戴德社区院资助的人文学教授。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你和人文学 第1章 批判性思考的艺术 第2章 日神理性与酒神直觉第2部分 人文学科目 第3章 神话 第4章 文学 第5章 艺术 第6章 音乐 第7章 戏剧 第8章 音乐剧 第9章 电影 第10章 电视第3部分 人文学主题 第11章 宗教 第12章 道德 第13章 幸福 第14章 对于死亡的态度,对于生命的肯定 第15章 悖论 第16章 自由参考文献术语表致谢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通识教育指排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编辑推荐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理念应该是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层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  “通识教育指排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艺术:让人成为人 PDF格式下载



非常棒的人文学读本。在大学里读过一点,受益匪浅。希望买回来继续读完。
中文书名翻译真好,非常贴切的表达出了这本书的宗旨。如果直译为“做人的艺术”,意思就差太远啦。


艺术让人成为人


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获得更睿智更精彩


在大学里学文科,最后留在脑子里没啥,所以决心要补课。看来看去,可能这本是最佳选择。想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先买了这本英文版。一来怕中译本被太监,二来这本也便宜点。第八版的中文译本据说口碑也不错,等下次攒够钱了再买。


很喜欢的一本书哦。很“艺术”呢


带你走进艺术的世界


文人的东西往往被认为是不实用的东西, 但正是这些不实用的,可以让人不满足于眼前的苟且, 活出人的精气神韵.注意了,这本是英文的,没有中文翻译的.


英语不算难,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好书,性价比高


我看完了中文版的,英文版的也买了。正如这本书说的那样,阅读这些文字,你会遇见你自己。我看到这本书在国外已经有第八版的了,希望早日看到。


因有多个出版时间,只是分不清哪时出版的版本好


非常好的翻译,中英文版的都买了,对照着看


可是是全英文的,不知道可以换不


不错 英文原版 纸张质量一般但是价钱尚可


非常好,速度很快!我很喜欢,下次会继续选择当当网!


喜欢这样的书籍,不错


虽然有中文版,但还是买了英文版,练习英文阅读。


我看了说的介绍,怎么没说清版本。刚收到书很兴奋,一看是英文的,还以为是自己买错了,再次点击来看书的详情,居然没说明是英文版,还是英文版,无语。。。大家以后注意买的版本,对书很满意,很好。


这本书还有相应的一个纪录片,艺术:让人成为人,发现艺术的魔力,塑造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


培文书系,不错的丛书.未来得及阅读,期待着精彩的内容与英语的学习.


因为太喜欢这本书(的中文版),所以买了两本,而这本英文版是为配中文版买的。


书的质量有些差,纸张不好,不过不影响阅读


开始以为是中文书,买回来是英文的书,刚看了两页,感觉有点吃力


书收到了,效率还挺给力的,不过书好您不是全新的,有好些角都&;hellip;


没想到是英文版,懒得退换了,强迫自己学英文吧


买到是英文版,看不懂,这可咋办?能调换吗?


坑爹啊 又不能退货 这书好贵的啊。。。

我要退货@@@


应该注明该书是英文版,以免给顾客造成不必要的退货麻烦。


这本书是英文版的,但是当当的页面没有说清楚,这点很糟糕!


封面是中文版,里边的内容是英文版,没有看清楚的朋友不要轻易拍哦


整部书就那么十几页彩图,其它的几百幅插图全是黑白的,我卡,艺术书用黑白图还有什么感觉?
图书的介绍里贴了几张彩图,美其名曰:书摘,完全的是误导.


大学老师推荐的。很人文的一本书。不过买到手才发现是英文版的(汗),顺便多练了一下英文阅读了……


·下单过于仓促,选成全英文版的了。还得再买本中译本。


相当喜欢 印刷、内容、价格 wonderful


网上看的时候很好,到手感觉像是盗版,纸张的质量不是很好。虽说并不影响阅读,也不会影响书籍本身的质量,还是多少有点失望。如果英文版也有像北大出的那个版本就好了,以前在学校看过那版的中文版,感觉很好


sorry for not having Chinese input method on my computer!This book covers literature, arts, movies and many other topics in general written in simple language. It has classical contents, but also a little bit outdated. Also I personally consider it biased against some culture.


因购买该书是全英文,非己所需,遂退货,哪知道退款大打折扣,原来差不多60元买的,退货时,只退30多,不只是坑爹简直是坑爷爷般程度!强烈鄙视,难怪退货时,商家看起来似乎很热情,无语。。。。。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很好的书,有启蒙作用。中国人应多看看这样的书。


书没有想象的好,纸质很粗糙,装订的也不齐,很像盗版书。。。


从“人何以为人”的角度出发,讲述了人文学


   在职业批评家看来,《飘》至今仍然是电影制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尽管一名当代的观众也许会觉得它里面的一些东西太过伤感和陈旧。批判性的思考者并不会忽视这些不足,但是他会把这部电影放到1939年的语境之中,欣赏它那些迄今仍然可以给人们提供享受的东西,比如(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它对颜色的那种奇迹般高超的运用、气势恢弘的交响配乐,还有费雯丽在扮演郝思嘉在今天看来仍然令人赞叹的表演。
   不管一件特定的作品属于过去还是属于现在,我们都不需要事先认可它所有的观念和技巧后才能欣赏它的真正成就。


  一开始驱使我买这本书的,是书名。喜欢一切将文化上已分割的学科复归到人及生命本原的主题。但拿到书后,窃以为题目的翻译有待商榷。The Art of Being Human,根据逻辑学,概念=属+种差,Art应该是“属”,being human则是“种差”。这两者其实是指向另一个主要概念,也是书中到处提及的“人文学”——通识。
  
  对于书本内容的采摘,有些地方的确让我迷惑不解。除了第一部分引论和研究方法外,书本将人分成两大部分来介绍,一是“人文学科”,另一是“人文学主题”,那么“人文学”到底指什么?书本尚未有明确界定。这两部分涵盖了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人文学与文化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只看“人文学科”部分,人文学似乎又能与艺术等同起来,这两者又是什么关系?
  
  另外,在“人文学科”部分,有些是以传统的文化形式来分类,如文学、美术、音乐等,有些又以传播媒介来分类,如电影、电视等。这其中必定有些重合地带,又有些盲点。如,为什么“神话”部分要单独成章?为什么要将戏剧与舞台剧分开介绍?在电影与电视介质之外,是否应该进一步考察报纸与互联网?
  
  以上问题,以及对全书的阅读,致使我作出以下初步结论,不对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这本书如书名所述,是一本人文学的“通识”、“导论”、“入门书”。
  A*虽然全书内容博大,但不精深,结构也不是完整的,作者似乎只希望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毕竟一门人文学的通识需要的知识背景及驾驭能力太大了。
  B*对于各个人文学科的研究工具,主要依赖尼采的酒神日神理论。工具偏简单,导致无法深入。当研究内容超越了酒神日神理论范围时,研究就显得琐碎凌乱。
  C*对于各章内容的详略安排,很明显地看到作者专业背景的影响。作者一是专攻戏剧的,所以特定将戏剧与舞台剧分开介绍,但窃以为,在人文学中,如果文学、美术是二级学科的话,戏剧和舞台剧只能属于三科学科,这两者应从属于一个二级学科。但是在书本中,文学部分,相对于either of these two parts,着墨是让人出奇地少。所介绍的作品也往往较边缘化,让人有一种感觉,对于文学部分,只是在勾勒轮廓,而对戏剧与舞台剧,却在描画细节。但实质上,无论对于文化历史的影响,还是对人的普及,前者绝对不逊于后者。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出现在一本教材性书籍中,显得多么主观性的幼稚。


  记得那年大三的时候,看完整本书,尤其是看到最后的后记,我被感动了。
  我不知道译者是何许人。
  但是我觉得我和译者是一类人。
  
  我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
  
  事隔4年了。虽然我有英文版,但就为了那后记,我又买了中文版。


  读完花了一个暑假。。
  记得大二时暑假,每天起床之后坐到地上翻一翻,然后再去吃早餐,然后去学画。
  别人问我讲什么的,我说:“就是通识读本,讲了很多东西,具体的不记得了。”
  喜欢这种读书的状态:没有目的性的去记忆,忘了具体的内容,就是感觉读完后心境变了。


  艺术:是个问题——《艺术:让人成为人》重印序
  
  有问:人何时成其为人?
  
  答曰:无从考证,只凭自省。只要是一个人,沉思反省,可以上达千古之边界,那里,人成其为人。沉思和反省可以通达之处,则为人文。不能逾越的边界即是非人的暗昧分界,人不能体验存在,也不能形容生命,因为人的问题,不能分享于动物,更不能穿透物性。人文越过与物质和动物的本性的界限开始,因此,人非草木,人非禽兽。
  
  同样的问题,在欧洲反复诘问,营造成人文主义的故乡,流溢四方,影响中国。反复诘问的后果,人的品质由于人性的分层而界定,即作为物质的存在(有如山石),作为生命之生物(有如鸟兽),作为生活之常人(有如众生)和作为精神之学者(真正的人之谓也,非指如今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山石鸟虫不能自言,任人评说借喻;而从常人到一个有教养的人,则是人与人的高下之别,被当作人可以成其为人的愿望和指向,也是人生的幸福的最终归结。引人离开物性,脱出兽性,超越欲念而趋向高明的所有道路,就是所谓人文;修养和培育人文的方法即是艺术;而对方法的分类和建造则是人文学科,而对人文学科的理性的研究和验证就是人文科学。
  
  所以,在这本书中,艺术泛指人文,也可以写为复数(Arts)。人文学科与人文科学的全部范畴合称人文学(Humanities)。其中包括历史、哲学和艺术(含文学)。
  
  但是这基于一个美好的愿望!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的问题非但无从改进,而是更为落拓。在一个传统的社会,体制和教条逼迫人们向某种人道的方向演进,无论以多少自由和平等丧失作为代价,不惜进行思想钳制和肉体惩戒。把人类的文明很长的历程变成一段世俗和精神君王们统治和争斗的历史。现代化使每个人具有自己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人是否有选择不受人文和反对艺术的自由?在日常生活中苦苦挣扎的众生和理想高远、素质超绝的精英是否可以要求并得到平等的尊严和权力?因此我就经历过学生家长不止一次的质问:“我的孩子如此优秀为什么你们不让他学经济和管理,却要他学文史哲?”
  
  而现代化造成的分工和压力,使人更趋向于消费和娱乐。艺术作为人文的方法和方式既可以引人趋向高尚,也可以倒过来诱人坠入沉沦。一个文化产业管理教授坦承,从业者大都是从人性的弱点下手,来组织生产和营销对精神造成安慰和迷幻的产品以获取利润。看看每个得了网瘾的孩子父母无助而焦虑的眼神,映照的何止是“艺术”对少年的诱拐?也包括娱乐游戏对人间的玷染。一个沉湎于网吧娱乐的人,也正是顺着音乐、戏剧、电影、电视、艺术等的活动正脱开高明,趋向欲念,不离兽性,接近物性。文化不可能必然地趋向文明,在一片权术和利益的江湖,“文化”就会反过来造成铁石心肠(人性的最低一等——物性存在)和衣冠禽兽(人性的倒数第二等——生命存活)。
  
  幸亏,还有这样的书。它的副标题明示Human(人)。不是作为活着的人,而是作为人文的人。中译为“让人成为人”。正在加强一种警示和呼唤,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方能成为真正的人。只是艺术到底使人往上,还是往下,这的确还是一个问题!
  
  ——朱青生,2007年9月9日
  


  好早前看的书了,当时抄了很多句段。
  
  今天小评一下,但已没刚读时的那么多感想了,只把记忆中的小印象写下,等以后有空一一好好分析。
  
  虽然本书力图不偏不倚,融贯东西,但讲述的主要还是主流的西方思想、文化路线。
  
  有助于我了解西方思维认识的角度、途径。而且,有助于提高英语水平。
  很喜欢里面对电影、死亡、幸福等的分析评价,喜欢流畅、有哲思的英文。
  
  


  1 艺术这个词单独存在时是有局限性的,它主要包括视觉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与作品。
  
  2 而我觉得当前面有前缀时,比如什么的艺术,那它的意思就是包罗万象的,开放的。有些是比较抽象的意思。它的意思是超越于普通的艺术概念的.
  
  3 另外我觉得这本书题目所说的艺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艺术概念,而是包括去思考,理解,参与各种形式的艺术的这些行为等。所以应该放在后面,而不是单独放在前面。
  
  也就是说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成为一个人,如何通过生活,思考,行动,创造与参与等行为去成为一个人文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只讲了什么是艺术和艺术是如何让人成为人的。
  
  完全凭感觉的一家之言。
  
  
  另外:
  
   P15
        
        Everybody loves my baby
        But my baby don't love nobody but me
        
        我觉得应该翻译为:
        
        每个人都爱我的宝贝
        但除了我 我的宝贝谁都不爱
    
    
  P50
  
  Marc Chagall 艺术界都叫他: 马克 夏加尔
  
  
  读到目前为止,就算有这些翻译问题,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值得读的.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看到一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作者耐心地解释着一直被我们忽视的人文学科的魅力。目不暇接的古今名言,对平常生活细致入微的分析,这本再版了7次的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而在书中所有的内容中,我最赞同他关于审慎的思考的观点。“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在一个信息不断从电视、电影、因特网、呼机向我们扑来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想要扎扎实实地把持住自己,那么我们就要养成习惯,要常常把自己从这一切中抽离出来,并且还要带着有所保留的精神去审视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正在发生着的一切。”
   或许这不是一个很新的观点,但却是一个最难达到的标准。我们往往失于偏激,乐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评价,却忽视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这本书或许并不能完全治愈我们这个根深蒂固的思想顽疾,但是它给了我们一个窥探真实的窗口。
  
  


  在与英文版的比照阅读中,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英文原来可以这样美丽,可以这样给你知识,它用另一种语言唤醒了你已熟知的中文知识。感谢它让我知道得更多


  学人文学是如此幸福的,从生活到内心,有音乐、有艺术、有文学、有电影、戏剧,都是我特别喜欢的,而他们的生动不但给与你美好,还有未知和思考,你是如此幸福。它像本人文学的百科全书,涵盖很多,但更只像一道道未知的门,给予一点提示,让你发现它,然后从更广阔的空间去汲取更多。


   本书是英文版,中文译本也已经由北大出版社出版。我同时购买了这两种版本,以便对照阅读。中文版中有些感到迷惑的地方,看英文版倒觉得一目了然。
   另一本与本书内容相似的书是《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也是美国大学的人文学科教材,出版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二书都注重阐释艺术的人文属性,除了介绍艺术门类的特点,还花了很多篇幅谈论艺术中所蕴含的人文主题,如宗教、道德、幸福、生死观、冲突以及自由等话题。将艺术学科明确定位为人文学科,主要探讨人类的价值观念问题,是这两本书突出的特点。
   美国的大学教材,往往定期修订,每次修订都会有所增删,加入较新的内容。所以二书涉及了许多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如《艺术和人文——艺术导论》就讨论了行为艺术、虚拟艺术这类国内艺术教材根本不谈的艺术现象。
   每章之中,都有大量思考题,引导学习者思考。每章之后,都还详细列出参考书目,或网络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线索,非常实用。总之,编写者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需要,非常人性化。
   由于二书涉及到众多艺术门类,编写者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不可能门门精通,所以有些章节写得较好,如绘画、雕塑等,有些章节写得一般,如音乐,缺乏特色和深度。


我觉得戏剧学的人才能写出这种书。因为戏剧是综合学科,而文学是起点学科,除非让跨界很厉害的人如李欧梵去写这类书。


刚买了中英文2个版本,准备以这种状态去读,呵呵 看到你说大二的暑假,欣慰自己还很年轻啊 嘿嘿


大二。。感觉离我好远了。


喜欢朱老师的话。


最后一段评述转折太大,雷到了,挺像打广告的。


谢谢!请继续。。。回头一并抄送编辑,等再版时改过来。


同意LZ,且我觉得审慎思考还是翻译成批判性思考比较恰当些。因为英文是critical thinking.虽然才刚开始看,不过按内容来说还是好书。


  “艺术:让人成为人”。挺好的,尤其是在未曾有过大众启蒙运动的中国文化语境下更是凸显其特质。


我同意LS的,只是咋看这个——《艺术:让人成为人》——还真的挺别扭的。


同意楼主
翻译不仅需要英语好,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不要说这个标题完全犯错,有时即使字面对了,感觉上还是不对,就是说原作者的意思不能传达出来


can‘t agree more~


人之为人的艺术 is better


艺术这个词单独存在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我也觉得应该是个定语。lz说得挺在理。细心看翻译的人~


你写的还是挺中肯的。


羡慕ing ruoruo问下能借着看下吗
谢谢。


读译本就是会觉得好生涩呀,我正慢慢地啃呢


这本书是中英文对照吗??


不是中英文对照。


中文和英文是两本书,要自己找到对照的,译文有错误不过语言还是娴熟的


很好的评论。


很好的评论,善良的人。


写的真好,有机会一定看看.


我今天一个下午都陶醉在这本通识教育作品
很美 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活动
很感谢人文学
让我更懂得自我 认识自我


LZ高人,去哪里找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写得好的书呢?


現在哪裡能買到中文版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