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黄锦章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锦章  

页数:

24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近年来,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和发展,随着人们对这一学科学科建设以及科研的重视,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理论和方法探索得越深入透彻,对教学实践就越有指导意义,对学科的发展也越有帮助。但由于学科自身理论的交叉和综合,可发表学科论文的刊物也相对较多,使得这些研究成果较为分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献的检索率。 本书共4章,主要内容包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理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理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导言 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概况 二、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四、本书的研究目的及范围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理论 一、语言理论 (一)语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二)语言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联系与区别 (三)语言理论的发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反映 二、语言的本质和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三、汉语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语音研究 (二)词汇研究 (三)语法研究 (四)汉字研究 (五)修辞研究 (六)语篇研究 (七)方言研究 四、语言学分支学科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语义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二)语用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三)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四)对比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五)文体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六)语料库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七)其他语言学科与对外汉语教学 五、小结 (一)语言理论研究的特点 (二)语言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建议与思考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理论 一、普遍语法理论 (一)语法普遍性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普遍语法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可及性研究 (三)对语法普遍性理论的评价 二、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一)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概述 (二)近年来国内有关中介语的理论研究 (三)中介语理论、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四)偏误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五)评价 三、语言监控理论(The Monitor Model) (一)语言监控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对语言监控模式的评价 (三)监控模式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指导意义 (四)语言监控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 四、话语分析理论 (一)话语分析理论研究概况 (二)话语分析理论基本观点 (三)话语分析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四)对话语分析理论的评价 五、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内的其他热点问题 (一)对比分析法、皮钦语化假设和文化适应模式以及功能——类型理论 (二)从神经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 (三)从课堂教学角度进行研究 六、学习主体 (一)学习动机 (二)学习策略 (三)焦虑感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理论 一、语言要素教学 (一)语音教学 (二)词汇教学 (三)语法教学 (四)汉字教学 二、言语技能教学 (一)听力训练 (二)口语训练 (三)阅读训练 (四)写作训练 三、对外汉语教材建设 (一)对外汉语教材的发展历史 (二)对外汉语教材类型建设 (三)对外汉语教材的内容建设 (四)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现代化 四、多媒体语言教学 (一)多媒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 (二)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的模式 (三)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四)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作用的重新评估 五、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一)HSK的历史回顾 (二)HSK的现状和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HSK对于民族汉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六、关于教学主体——教师的研究 (一)教师的教学意识 (二)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概况 (一)起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 (二)主动、自觉的科学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一)第二语言习得与文化观念的探讨 (二)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意识 三、跨文化交际研究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二)交际文化的诸问题 四、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跨文化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与文化 (二)不同类型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与文化 五、“非语言交际”的文化问题 六、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研究之不足和反思 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 PDF格式下载



这个学期实习,在给大三对外汉语方向的孩子上课,这本书是上届学姐推荐的,是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基础之作,体系较好,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增添些新的东西。


书的内容非常好


导师推荐,内容不错。


还不错,最近几年这类书越出越多,有点混杂了。内容上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这是我们的课本,老师推荐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