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亚历山大·温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亚历山大·温特  

页数:

42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借鉴哲学和社会学理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发展了一套国际体系的社会建构理论。亚历山大·温特阐述了建构原则的中心要求,提出了相对于个体主义和物质主义——如今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本体论——的建构理念主义的世界观。他构筑了一个国际政治的文化理论,该理论使国家——无论它们彼此间是看作敌人、竞争对手还是朋友——成为其中的一个基本的决定性因素。这些不同的角色由不同的“无政府状态文化”所构成,就像霍布斯式、洛克式和康德式这三种独立的宏观层次国际政治文化分别描述的那样。无政府文化是一种国家控制的共有观念,这种思想影响着国家权力的含义和国家利益的内容,并且在国际体系中产生了行为趋势。这部著作描述了驱使一种无政府文化向另一种无政府文化转变的四个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化以及自我约束——并且把它们与资本主义和民主在时兴康德文化的西方所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温特,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早先曾在耶鲁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任教。他曾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相关主要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Acknowledgements1 Four sociolog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states systemic project A map of structural theorizing Plan of the book2 Scientific realism and social kinds Scientific realism and theories of reference The ultimate argument for realism The problem of social kinds On causation and constitution Conclusion3 "Ideas all the way down?":on the constitution of power and interest The constitution of power by interest The constitution of interests by ideas Conclusion4 Structure,agency,and culture Two levels of structure Two effects of structure Culture a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Conclusion5 The state and the problem of corporate agency The essential state "States are people too" Identities and interests The national interest Conclusion6 Three cultures of anarchy Structure and roles under anarchy The Hobbesian culture The Lockean culture The Kantian culture Conclusion7 Process and structural change Two log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structural change Master variables ConclusionConclusionBibliographyIndex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提出的主论点是:社会共有观念建构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并使这种结构具有动力。这一论点对政策的重要意义是.国家之间原则上可以成为朋友。 --亚历山大·温特、本书中文版前言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注定要成为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也许是最具争议性的著作.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这是一部优秀的、内容广泛的、极其启发性的著作。温特的论述是丰富,多变而令人着迷的。我向所有认真对待学术的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和研究生们强烈推荐这部著作, 一一《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 亚历山大·温特的这本书必将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经典著作;成为大学生阅读的标准读物。温特颇具特色地把科学实在论、整体论以及他所说的"理念主义"(ideattsm)相结合,这必将激发很多的讨论和交流,并且必将引发大量思考。 --一罗伯特·基欧汉,《国际研究评论》(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在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者是亚历山大·温特。他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全面提出了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秦亚青;本书中文版译者前言 温特这部书在出版之前就已经引起了掌术界很大的关注。其原因很简单、即温特是国际政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学派的一个突出代表人物,这部书是其学说的集中表述。 --张小明,《社际政治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一文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优秀的、内容广泛的、极其启发性的著作。本书提出的主论点是:社会共有观念建构了国际体系的结构并使这种结构具有动力。其中温特颇具特色地把科学实在论、整体论以及他所说的"理念主义"相结合,这必将激发很多的讨论和交流,并且必将引发大量思考。本书必将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经典著作,成为大学生阅读的标准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PDF格式下载



温特的社会建构主义,是唯一具有挑战性影响的建构主义,思路新颖清晰,行文晓畅直白,他可以被认为是摩根索、华尔兹、基欧汉之后最近的一位国际关系天下第一。


  无心建构却成就了冷战以来兴盛的建构主义。很好地解释了现实主义以及自由主义所不能解释的苏联解体的原因,承认物质实力的作用,亦将观念建构因素引入国际政治理论。强调人类关系主要是由共同观念而不是由物质力量决定的,有目的之行为体的认同与利益是由这些共同观念建构而成的,而不是天然固有的。


  先找茬儿
  
  a P43 尾注26 应该是Thomson(1994)
  
  b P99 极应该是Polarity,这应该是翻译录入时的Typo
  
  c P255 European Concert翻译成欧洲协调更佳
  
  d P258 realpolitik译为现实政治明显比权力政治更符合传统,原文中对realpolitik和realism都加了引号,无非也就是突出与引用,没有特别意指
  
  f P219 在论述国家的互动方式时,将Growth翻译成“扩展”,囧,原文在后面已经有括号备注为征服,且说翻译成成长比较蠢,哪怕翻译成扩张也都更符合作者原意,翻译成扩展...我只能理解为是拼音输入法录入时少打了个g...
  
  g P377 Frank, Robert (1988) Passions with Reason, New York: Norton应为Passions Within Reason: The Strategic Role of the Emotions,这是原文就有的一处错误,已经同作者确认
  
  这本书很难啃,没有坚实的科学哲学和社会学基础,尤其是社科哲学,这书基本和天书无二。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IR研究生的Reading List里,Theory这部分,Required里会有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但这本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般都是在Further Reading里,即便是Yale在09的书单里,也只建议阅读CH1和5~8。
  
  秦亚青先生的翻译水平,参照译文和原文,一个人能译成这样已经算非常好的了(译者前言中并未交代翻译细节,只能推测是独立译著)...
  
  不过我还是要挑挑刺,这本书里的哲学术语很多,“译者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这是从读者角度来考虑,整本书里译者注只有个位数,让我有印象的只有一个。
  
  层创作用,如果后面标注原文Emergent;公地悲剧加上译者注;向度标注原文Dimension(其实翻译成维度更容易理解)... ...这对读者阅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毕竟啃这书,一般也就是象牙塔里的人,多多少少有点鸟语基础,只要看了原文,都能理解个七八分。
  
  Wendt果然是马克思学派沾边的人,这书读下来,仿佛就是考研Loyalty Test参考书的英文加加强版,最大的特点就是车轱辘话。与其归类为国际政治,不如丢到哲学类书架上。无论是读PAN,还是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抑或是新自由的东西,思路都要简洁、清晰得多,也更符合Waltz对理论的定义。Wendt惯用的行文习惯就是对同一命题,先一段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然后一段新自由主义,最后n段建构主义,篇幅比例基本为1:1:3,不过让我觉得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的,恰恰是前面两个1...T_T...
  
  Yale建议1、5~8,我倒是觉得对我帮助最大的是译者前言+CH1+CH3,看完整本书你也许还是不知道建构主义是啥,也没看出作者到底架了座什么样的桥,但这三段至少可以让你好好地复习一遍新现实主义的精髓。
  
  看下来,说破天,我也就看懂了3成。
  
  如果真的有心想看懂,那的确可以用工程来形容...
  
  建议先从田海龙的《“Discourse”的含义及其汉译》开始吧...Bon Voyage...
  
  最后,用尾注的必须死,原文是脚注,但翻译过来变成尾注的更该死!翻得老娘累死了...
  
  以上


   这是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政治学不可不读的书。
   《国际政治理论》、《国家间政治》和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是国际关系引用最多的图书。
   如所有法学、社会学著作一样,她带来了无数的支持者的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批判者。所以有了第三次大辩论。
   温特根据社会文化将国际社会(有别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概念)分为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从你死我活——我活的更好——我活也要你活的演变,诠释出人类发展的动力在于主体和结构的互动以及主体间性的演变。
   温特的思想收到哲学语言转向和社会学中马克思韦伯的诠释学影响深刻。但也给国际政治的观察提供非常宽广的视角。
   正如他的论文写道,无政府状态是主权国家造成的。


  冷战的结束给予国际政治理论界较沉重的一次打击。在20世纪80年代,当人们还在谈论冷战将如何继续下去时,它的便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冷战的结束是国际关系各派学者都始料未及的,使得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处于尴尬的的地位,由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冷战的结束,于是其加快了建构主义国际政治思想的复兴。[1](p.4)而其中的杰出代表就是亚历山大•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该著作的主题是国际生活的本体论,它为国际政治理论做出了一些形而上学的假定,从某种意义上看,它颠覆了国际政治的主流理论——新现实主义——中的物质主义本体论,事实上便是颠覆了看待国际政治结构和进程的传统观念。在我看来,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对于以往传统主流理论一直无法解释的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际政治,特别是中苏之间的结盟与分裂,提供了某种解释的可能。本文便尝试利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的观念建构利益这一重要观点,来为理解中苏的结盟与破裂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一
  
  众所周知,美国是国际政治理论的学术重镇。但是当美国的学者创造出种种新的理论去解释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时,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东方?是否真正了解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际关系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吗?这一运作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和原则呢?传统的主流理论所使用的概念和分析框架能否适用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特别是最为重要的中苏关系呢?我们首先将来观察一下当时美国是如何看待中苏的结盟。
  
  在中苏结盟的过程中,美国人认为毛泽东没有像东欧卫星国领导人那样向莫斯科表示顺从,认为毛泽东是民族主义者,艾奇逊认为民族主义力量是强大的,莫斯科和中国的最基本的目标是相对立的,中苏冲突不可避免。[2](pp.318-320)即使在中苏同盟建立之后,美国还企图赢得中国的好感,并采取一些离间中苏关系的措施。可是,到了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苏之间的紧密关系会持续下去,不会产生严重分歧。[2](p.323)
  
  美国为什么在很短的时间内会有如此截然相反地观点?之前为什么会认为中苏最基本目标是相对立的,冲突不可避免?难道他们一开始没有考虑到中国和苏联都是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共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吗?事实上可以估计,可能美国并非没有考虑到这一因素,但是他们从民族国家的生存安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会认为中苏之间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忽略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在美国看来东欧之所以成为苏联的“卫星国”,不是因为那里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而是因为在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上,苏联牢牢地压制并控制住了东欧。而中国却有所不同,中共自己夺取了政权,建立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而当时苏联和中国在国家主权利益上有着冲突,这就是美国对中苏关系起初的判断标准。
  
  而这就是温特一直批判的国际政治理论的物质主义本体论,即传统的国际政治理论把军事、经济和主权利益作为判断国家之间关系亲疏的标准。所谓的利益至上原则,在中苏同盟建立时似乎就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物质性的利益似乎不再成为中苏之首要考虑的要素了。温特认为纯属于现实主义关于国家利益的假设认为利益的基础是物质的,不是社会的,而新自由主义虽然想要证明观念、规范、制度这类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行为,但他们把这些作为和利益和权力对立的另一些因素,从某种角度上看,他们就含蓄地认为权力和利益不是由观念建构而成的。[1](p.144)
  
  而温特的观点是:在各种不同的观念之中,有些观念建构了利益,而利益的分配又建构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权力和利益之所以具有其实际上所具有的作用,是因为造就权力和利益的观念起了作用。[1](p.167)我认为,中苏两国具有相类似的意识形态观念就为中苏之间的什么是利益和权力之所在,产生了一些变化。由于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使得双方再考虑各自国家利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一些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某些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一些利益可能就会被模糊掉了。
  
  但这并不表示说中苏之间所有的利益冲突都由于共产主义的共同观念而被化解掉了,作为国家主权观念仍没有消亡。在1950年中苏谈判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利益冲突,但是中苏条约的结果是,苏联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为什么在国民党中国时期苏联不肯放弃的利益,在共产党中国时期它愿意(不论主动还是被迫)做出牺牲呢?这种让步难道不能说是苏联对于具有相同意识形态国家一种认同吗?比如在1950年代,在中苏边界问题基本上处于搁置,且保持着和睦的状态。如果在传统的主权利益观念中,对于国家领土边界如此懈怠,这定是难以想象的。
  
  与此同时,共产党中国在中苏同盟的建立过程中为自身建立起了一种身份。温特认为,两种观念可以进入身份,一种是自我持有的观念,一种是他者持有的观念。身份是由内在和外在结构建构而成的。[1](p.282)就我个人的理解,中国当时就是在寻找一种身份的认同。斯大林早先认为中共只是“人造黄油的马列主义”,而新中国建立后,同苏联结盟的过程就是一个是集体身份确立的过程,它需要苏联的认同。
  
  认同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自我被“归入”他者。但是认同是很难产生的,总是涉及扩展自我的边界使其包含他者。集体身份是要把自我和他者何谓同一种身份。使行为体把他者的利益定义为自我利益的一部分,以及具有“利他性”。[1](pp.287-288)朝鲜战争真正使得这种利他性得到了体现。中国更多地是为了苏联的利益参与其中,而最终获得了与苏联的集体认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战争最终使得中苏之间获得更为紧密的认同感。之后苏联也有类似的利他性行为,美中央情报局在1958年至1959年认为“苏联不可能将核武器转交给中国共产党人控制。”然而事实上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核技术和核设施援助。[3](p.467)
  
  二
  
  不仅如此,美国中央情报局对于中苏的分裂同样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当1960年8月,苏联全面撤出在华专家时,可以看出中苏的分歧已经十分巨大,但是中央情报局仍认为:共产党中国和苏联之间有许多强有力的联系纽带。两国领导人都拥有共同的思想核心,并面对一个共同敌人,对中国来说情况尤为如此,因为中国在军事和经济方面依然依赖于苏联,他们可能感到,在维持与苏联的同盟问题上别无选择。[4](p.417)
  
  可惜的是,事实恰恰相反,看起来美国人的分析合情合理。但是很容易地发现,这种分析又犯了温特所要批判的物质主义的本体论。在当时中情局的分析人员的概念当中,中国在军事和经济上如此依赖苏联,怎么可能去冒着在这两方面可能遭受的威胁,而去同苏联决裂呢?怎么可能在已经有了一个强大的敌人——美国,之后再去给自己找另一个强大的敌人苏联呢?另外还一个原因便是,美国认为中苏都是具有共产主义信仰的国家,这种观念上的根本一致性,也是维系中苏同盟的重要原因。
  
  但是中苏同盟的分裂恰恰率先是从意识形态层次上变化的。而根本上说,这反映出中苏关系中对于什么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的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而观念变化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出于中国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出现了新改变。
  
  个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国家关系的运行存在着两种关系原则,即两种关键的观念。党际关系的等级原则和国际关系的平等原则。这两种原则实际上是互相矛盾,前者体现出有政府状态的等级体系,而后者则体现出无政府状态中的自助体系。在斯大林时代,任何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从那种原则出发,都不能撼动苏联的绝对地位。
  
  但是斯大林之后,特别是在波匈事件之后,由于中国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表现超过了苏联,于是中国对于自我身份不再认为是一个普通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一个可以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国家,这种对自我身份的认识,使得对于什么是中国的利益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因为根据党际关系原则,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即谁掌握了意识形态的“真理”,谁就掌握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权;所以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国家关系内,对于意识形态的正统性是十分在意的。于是意识形态的正统性就成为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所建构起来的利益的一部分。反观资本主义的西方国家,他们是不会去争论谁的政治制度建设更为民主的,因为他们的利益不是由这样的观念原则建构起来的。
  
  但是除此之外,社会主义国家间政治还有另外一个原则,即国家原则。这个观念建构起了一系列我们熟知的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安全、经济等等方面。所以矛盾冲突就出现了:当中国人常常指责苏联侵犯了中国主权时,而越南人又往往指责中国人侵犯了越南主权。[3](p.483)因为苏联与中国都是既要求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又要求国家关系上的平等地位,但由于党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混淆,于是中苏两国就只能不断地在这两种原则下反复争论,而无法确定一种原则,来界定他们的利益到底是什么。当苏联如同以往一样要求党的层面上的利益时,中国就会以国家利益的原则来反对,反之亦然。
  
  我个人以为上述所提及的两种原则,就如同一种内化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文化结构,这种文化结构和这种文化中施动者的集体身份是相互建构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就意味着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文化的变化不仅要求身份的变化,而且要求认同的频率和分配超越一个临界点。[1](p.454)但是中苏关系中的问题是,存在着两种内部文化结构,并且互相排斥,一种文化所要求的身份同另一种发生严重的冲突。这便是中苏关系的根本弊病之所在。或许马上带来的疑问是,在温特那里文化结构是十分稳定的,它的变化是十分缓慢的。那在中苏关系中如何存在如此变化之频繁的两种文化结构?
  
  我觉得这便是和共产党国家的国内制度有关系,共产党国家对于什么是其利益所在的观念的改变速度比起西方民主国家来得快,因为共产党国家是寡头统治,个人的作用体现的更加明显,那么其实也就是更不稳定。在选择哪一原则来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问题,其中的随意性是很强的。所以中苏之间的文化结构可能是有区别于温特所揭示的那种文化。
  
  三
  
  就此做一个小小的总结:温特的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我看来之所以可以用来作为观察中苏关系的一种方法。其关键在于,他从本体论上重新探讨了什么是利益这一问题。因为主流理论中对于利益的界定无法解释中苏关系中的利益。而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观念建构利益的观点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解决了我们对于中苏关系中利益问题的困惑。
  
  在中苏关系,或扩展至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原则观念,一方面是要求绝对服从的政党组织原则,一方面是要求互相平等的国家原则。这两种原则构建出不同的利益,而这种利益之间是存在着强大的抵牾的。中苏关系的破裂的重要原因,在我看来,就是无法在两种观念中挑选一种来构建出双方的共同利益来。另外又由于双方国家内部的制度特性,更使得观念原则的选择变化更加随意,也就更难以把握。
  
  最后要声明的是,理论的确建构起某种现实,但永远不能说这就是现实。[5](p.12)作为历史研究者首先的着眼点仍然是在具体而复杂的事实上,我们需要对事件和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给予理清后,方有可能创造一种理论来进行解释。在这里并不是想要为中苏关系提供某种解释理论,而是想提出一个微小的可能的观察视角。温特的理论本身是博大的,理解与掌控它都是十分困难的。而自己学未精进,或许误解和误用可能都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1] [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2] 张小明:《美国对中苏同盟的认识与反应》,载于《〈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冷战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版。
  [3] 沈志华、李丹慧:《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来自中俄双方的档案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2月版。
  [4]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5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4月版。
  [5] [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温特的影响力上,我都会给他打五星的。况且,我的国际关系的老师,曾是他的学生。他对NGOs的论述,对我影响太深刻了。。。
  
  但是,温特的政治哲学理论的哲学方面,我已经不满意了。
  
  从古典主义哲学里面,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断裂中去协调,也就是当今我们所说的建构主义,我已经不满足了。
  
  不论如何,温特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1994年写非政府主义的那篇论文,我是读过的。


太油菜了。。。
用尾注的必须死,原文是脚注,但翻译过来变成尾注的更该死!


是不是沈志华借鉴了文中的观点


这是不可能的,倒是这篇东西借鉴了沈老师的观点~~


我有几点不明白的地方:
1.中苏所谓的意识形态相同 和 美国这个共同强敌 这两个因素比较 哪个对中国自身决策影响更大?还是说中苏本身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2.中苏双方的共同利益,是指国家层面的认同,还是领导人个人的认同?
3.美国分化中苏关系的努力有什么影响?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美国为什么会成为新中国的真正的敌人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也有意识形态的因素在起作用。中苏间的矛盾我认为是有着一个变化的过程的。沈老师的书已经把这条线索揭示的比较清晰。
2、中苏都是共产党国家,在党国不分的集权体制下,要分辨哪些是国家认同的利益,哪些是领导人个人认同的利益我觉得有些困难。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我不认为毛就只是一个民族主义者那么简单,他是持有共产主义信仰的人,而且还是坚定去实践的一个人。
3、新中国成立初期,所谓美国试图分化中苏的行为就是抛弃蒋介石,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美国的这个表态成为了毛泽东能让斯大林做出巨大让步的一颗重要棋子。对斯大林来讲,其实应该很清楚,如果他不满足毛泽东对于新的同盟条约的要求,一旦中国倒向美国,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但是一旦中苏结成同盟,而后不久就又爆发了朝鲜战争,使得美国马上就改变政策,把台湾重新纳入其太平洋防卫圈之内了。


国际政治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家之说,也不可能有一种言论可以解释所有
温特的建构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途径来理解国际政治
而且。。。lz写得真不错!!!


冷战的结束只给了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个沉重的打击,而自由主义在冷战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承认。
不要把一个失败者代表全世界


回复最后一楼,其实冷战的结束不仅仅给新现实主义以打击,70,80年代兴起的一系列的自由制度主义其实在解释冷战结束的问题上也陷入了困境,单单从制度亦或是权力分配的角度来解释现实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于是国际关系理论开始进入了反思的时代,而反思主义中逐步兴起的建构主义在90年代之后开始蓬勃发展。


靠,师兄你太强了。你老师更强!
前面哲学部分的探讨确实很考验修为啊。。。。。读得我都瘦了


1楼师兄,你也好强啊


哈哈哈哈哈哈
真的假的,都消瘦了么
看来我也要瘦了哈哈哈哈哈哈哈真好玩


外交学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