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让人成为人
2007-1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 理查德·加纳罗,特尔玛·阿特休勒
594
舒予
无
《艺术:让人成为人》旨在向那些没有或者没有多少文科背景的学生介绍人文学带给我们的喜悦。一直以来,我们的目标就是交流我们对于作为心智与情感体验的人文学所怀有的热情。学生藉由学习审慎的思考,以及对于创造性艺术的认知,也将会更好地了解自身。 《艺术:让人成为人》叙述的历史上人文学取得的杰出成就。尽管我们的方法是主题式,而不是编年史式的,但是历史语境仍然作为了解特定作品发挥着,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感激过去了所取得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非常相近的人过去并存在过,他们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我们会继续发现新的原因去体验喜悦,并在过去的、现在的、西方的、非西方的、男人的、女人的,以及在不同种族文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感受力中得到的激励。 本版特色:本书的版本次数已经达到第7版,这是因为人文学是活着的,并将永远活着。同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必须要生长和变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现在的这一版作出了一些重要的修订,它们对于我们特殊的方式走进人文学是非常必要的。
理查德·加纳罗曾受教于哈佛大学(专攻戏剧史和批评)、波士顿大学(专攻美国文学和戏剧)、迈阿密大学(专攻文学和戏剧),以及劳伦斯大学(专攻教育心理学)。在综合性教育发展的早期历史中,加纳罗非常活跃。他曾帮助过迈阿密大学和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两所学校发展了人文学项目,并教授人文学和戏剧等科目长达21年之久。加纳罗还为向全美播放的专题片《艺术:让人成为人》写过30集电视剧本,期中第一集“人文主义者的存在方式”获得艾米最佳教育纪录片奖;另一集“亚伯拉罕的苦痛”在伯明翰电影节纪录片角逐中荣获第一名。
特尔玛·阿特休勒教授的本科专业是英语和历史(迈阿密大学),硕士专业是文学、戏剧和电影传播(福特姆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她的主要兴趣集中在采用综合性、交叉学科以及个性化的方法给荣誉班级和普通班级的学生讲授人文学。在教学时,阿特休勒教授强调使用具体事例来讨论伦理问题。阿特休勒教授是第一位荣获迈阿密—戴德社区学院资助的人文学教授。
前言第1部分 人文学和你 第1章 审慎思考的艺术 人文学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一个没有时间给美的人 如何审慎地观看 处身于科学世界中的人文学 汽车与骑自行车的人文主义者 是主人,而不是奴隶 第2章 日神理性和酒神直觉 尼采在古老的神话中发现了真理 古老的诸神还活着 制度 艺术 第2部分 人文学科 第3章 神话 大众神话 童年时代的神话 童年时代的神话 解释性的神话 神话中的原型 第4章 文学 作为历史的文学 诗歌 小说 短篇小说 第5章 艺术 模仿的需要 不同风格的模仿 对于逼真仿的反抗 艺术建筑 第6章 音乐 音乐的基本要素 缤纷的音乐体验 第7章 戏剧 戏剧惯例 悲剧 喜剧 自然主义 观念剧 一个变化纷呈的世纪 幕后 第8章 舞台剧 第9章 电影 第10章 电视 第3部分 人文学主题 第11章 宗教 第12章 道德 第13章 幸福 第14章 生死观 第15章 冲突 第16章 自由 引文注释术语表人文学:告慰良知的乡愁(译后记)
《俄克拉荷马!》 二次大战的来临使得全体美国人都希望借助娱乐逃避现实,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希望看到反英雄人物。吉恩·凯利来到好莱坞,接连在好几部轻松愉快、没有明显的现实主义特征的音乐片中担纲演出。《雨中曲》(将在第9章中作讨论)中的人物塑造得很厚实,故事也编得真实可信,但这部片子的背景却设在了1920年代,一个美国人对国际局势漠不关心的时代。 不过另一方面,人们仍然希望有人能创作出色的剧本。罗杰斯在解除了同哈特的合作关系之后,开始了与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的合作。后者为《演艺船》和其他一些轰动一时的作品进行的歌词创作已经非常知名。当时,汉默斯坦也在寻找新的不同的东西。他的传统背景与哈特表现出的曼哈顿的复杂精巧有极大的不同,他为《演艺船》创作的歌词表明他是一个诗人,但却不属于现代派。从性情上来看,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1933年,罗杰斯曾看过一部名为《盛开的丁香花》的民间戏,讲的是两个牛仔同时爱上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年轻姑娘的故事。他们一个人外表体面英俊,另一个人凶坏恶毒,欲置女主人公于危险之地。从表面上来看,《盛开的丁香花》是一个老套乏味的故事,它让人想起了19世纪的情节剧。虽然如此,罗杰斯却认为可以把它改编成一部成功的歌舞剧。他甚至试图拉哈特入伙,但哈特对于改编这部作品很不乐观。不过,汉默斯坦的反应正好相反。 罗杰斯和汉默斯坦两个人都意识到倘若他们要以现实主义方式表现当前时代,他们就必须描写战争。也许,百老汇的观众希望回到一个无忧无虑的时代。《盛开的丁香花》发生在19世纪晚期的中西部地区。当时,年轻人之间会因为极力争取替女孩子提野餐篮子的机会——这样就可以一整天都陪在她身边——而争得你死我活。 第一版《盛开的丁香花》取名为《我们出发吧!》,评论家的反应很冷淡,制片人因此担心他们无法担负在纽约的演出费用。不过,有人愿意为他们投资5万美元,以便可以让演出继续下去。有好多个晚上,罗杰斯、汉默斯坦和导演在一家波士顿旅馆一直工作到深夜,重新设计了每一场戏。但是,他们希望仍旧可以切实地保持这部戏的坦诚和淳朴。他们知道这出戏还需要一支振奋人心的合唱(如果没有这样的合唱,这部戏就很难成功),这支歌曲应该在舞台上迸发而出,观众不仅可以唱这首歌,而且,它还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这部戏的背景发生在马上就要获得州地位的俄克拉荷马,合作者们都认识到他们在原作中没有突出表现这一事件。因此,在这部戏结束时,他们认为一个再好不过的办法就是用一首合唱向人们保证在获得州地位之后,俄克拉荷马人民可以生活得更加美好。 ……
无
艺术,让人成为人,非常有深意的,是杭州师范大学考研艺术学理论指定的一本书,艺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关于人生的思考,感悟
就不用多说了,买来看吧。
看完后唯一遗憾的是:为什么国内作家就不能写成这样的好书呢……现在国内的书店已经不再象书香门第,倒成了促销商场,架上的书多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喜好而摆设。除了保留了经典读物这部分(什么一生一定要读的文学著作,100部名画……读完这些仅用片面的介绍便完成了一辈子的求知之旅,真是太轻松了吧?),其他较为深入的书籍——传记、赏析、学术研究等,基本不可见。是没人写呢,还是大家都不感兴趣?青年作家的作品追求的是个人效应和商业利益,一些老作家的作品没人读,悲哀。
内容好,翻译的也好。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人文学,可帮助自我认知提升一个水平。
这本书非凡地将深涩的理论以浅显的表达,让人感知艺术,了解艺术,以及重新思考艺术与人生的关系,让人活得更加精彩,精神与灵魂得到安抚与升华。好书,强力推荐,艺术专业之外的人,尤其应该读一下。
这书于我看来真的很值得一看,因为,在我看完了这书后,对这个世界有着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这书可以告诉你当下的这个社会与曾逝去了的历史中的每一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怎样的交往与生存。
但我觉得是不是翻译作:成为人的艺术,或:让人成为人的艺术,更贴切一些呢?
听说这是一本大学教材,我不是大学生,但我对文学,艺术很感兴趣,平时经常看书,而且很挑剔,拿到这本书时,直觉告诉我这是我喜欢的书。珍惜经典
这本书使我们的导师推荐的!已经推荐了一年!现在才买到手里!一直都是在书店里找的!都没有货!现在到说了,看了几页,真的不错!导师推荐的不愧是导师推荐的!很好!艺术,不仅是艺术了!不仅是欣赏了!
艺术,让人精神更高尚
很让人受启发的一本书,本想是用来考研用的,但慢慢地发现它不仅仅是用来考试用的书,并且是启迪心灵的...
说真的,看这类书基本是为了翻阅资料时候才用到的。可是这本书却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我现在已经是看第二遍了。不用细说,只有慢慢品味,希望人人都有一本。
艺术本来就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它源于人性,这本书不再就艺术说艺术,它将与艺术相关的人性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艺术范例中剖开,让看似深刻难懂的人性与哲理变得具体而形象。虽然前言说本书适合缺乏人文知识的理科生阅读,但我觉得它适合任何人。
记忆中,在哪里看到过这本书,曾经给了我精神上深深的触动。......应该是在大学的图书馆,看了几天,但由于忙于毕业实习,看的内容不多。可是在心底里却一直期待着自己能有这本书,能够读完整。知道那种喜欢但又未曾拥有的心情吗,真是很奇妙,直到某天无意中看到这里有的卖,欣然买下,苦于繁琐的工作还没能看完,可是真的很满足。很多时候,它可以让心灵彻底静下来,对于年轻的我来讲,在诸多的困惑不解中能静下心来,不再一颗连一颗的抽烟,不再一杯接一杯的喝酒,而是能看上几页此书,可谓受益匪浅。
喜欢这本书,,,质量不错,内容需认真读,艺术哲学
很好的艺术类普及书,在这里艺术离你很近,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亲切!
是本好书,能丰富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
好书。对艺术的深刻理解。非常值得看。
这本书是在大学有幸和副校长吃饭,他推荐给我的,很不错!包罗的知识也很强大,值得品味!
庆幸自己没有看了二三页后后,就想把这本书束之高阁.越看越喜欢.非常好的一本书.让我在日常生活中的理性中回忆并激发着久违的感性.强力推荐.
在我安静时看这本书,应该不错。但不是现在,值得收藏。
是教授指定要买的教材啊!看完对音乐、宗教等知识都有一定了解
收藏吧,现在自己看,以后儿子看!
翻译的好,中英文版本的都买了,对照的看
书的质量好 内容更没的说
没有很深奥的句子,但是可以细细的读,喜欢一边读一边划出喜欢的句子,感受着人文带给人类的力量。
生动、活泼而又深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读起来很享受。这才是国际大家的作品啊,不像中国所谓学者写的这类书,刻板、僵硬、一大堆的故作高深的术语。强烈推荐啊
有英文的版本的,再买本中文版珍藏。
书写的很好,翻译也不错,价格太高,狠心买了,感觉值得书写的很好,翻译也不错,价格太高,狠心买了,感觉值得书写的很好,翻译也不错,价格太高,狠心买了,感觉值得
很棒的一本书,内容丰富又深入浅出。就是有点重。拿起来不方便,可以拆分开2-3本,便于翻看及携带。
写的还是比较详尽,很值得一看的一本书~~~
值得一读再读的藏书
很厚一本啊。。还没看完。。。
粗翻一下,还不错,准备好好看。
是我喜欢的类型,教科书风格的。
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是本好书.
好书!内容丰富!全面!
每天都要看,受益匪浅
绝对值得收藏的好书
很好的书籍,值得一阅
很大,很厚,有彩图,不知道我什么时候看得完
很好的人文史,对我原来所学错误的东东有很好的更正.嗨那些教材?
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尤其没有翻译语言的生涩。
翻译的不错,受益匪浅,如果有时间建议看下原版的,当当也有卖
世间之道
毫不吝啬的给五星
强烈推荐,非常专业,非常人性化
内容深入浅出,事例丰富,符合阅读心理,译文流畅,值得推荐。
好书,不可不看,以前在书店看翻过。可惜不打折,,
一开始驱使我买这本书的,是书名。喜欢一切将文化上已分割的学科复归到人及生命本原的主题。但拿到书后,窃以为题目的翻译有待商榷。The Art of Being Human,根据逻辑学,概念=属+种差,Art应该是“属”,being human则是“种差”。这两者其实是指向另一个主要概念,也是书中到处提及的“人文学”——通识。
对于书本内容的采摘,有些地方的确让我迷惑不解。除了第一部分引论和研究方法外,书本将人分成两大部分来介绍,一是“人文学科”,另一是“人文学主题”,那么“人文学”到底指什么?书本尚未有明确界定。这两部分涵盖了文化的方方面面,那么人文学与文化学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只看“人文学科”部分,人文学似乎又能与艺术等同起来,这两者又是什么关系?
另外,在“人文学科”部分,有些是以传统的文化形式来分类,如文学、美术、音乐等,有些又以传播媒介来分类,如电影、电视等。这其中必定有些重合地带,又有些盲点。如,为什么“神话”部分要单独成章?为什么要将戏剧与舞台剧分开介绍?在电影与电视介质之外,是否应该进一步考察报纸与互联网?
以上问题,以及对全书的阅读,致使我作出以下初步结论,不对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这本书如书名所述,是一本人文学的“通识”、“导论”、“入门书”。
A*虽然全书内容博大,但不精深,结构也不是完整的,作者似乎只希望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毕竟一门人文学的通识需要的知识背景及驾驭能力太大了。
B*对于各个人文学科的研究工具,主要依赖尼采的酒神日神理论。工具偏简单,导致无法深入。当研究内容超越了酒神日神理论范围时,研究就显得琐碎凌乱。
C*对于各章内容的详略安排,很明显地看到作者专业背景的影响。作者一是专攻戏剧的,所以特定将戏剧与舞台剧分开介绍,但窃以为,在人文学中,如果文学、美术是二级学科的话,戏剧和舞台剧只能属于三科学科,这两者应从属于一个二级学科。但是在书本中,文学部分,相对于either of these two parts,着墨是让人出奇地少。所介绍的作品也往往较边缘化,让人有一种感觉,对于文学部分,只是在勾勒轮廓,而对戏剧与舞台剧,却在描画细节。但实质上,无论对于文化历史的影响,还是对人的普及,前者绝对不逊于后者。这么明显的厚此薄彼出现在一本教材性书籍中,显得多么主观性的幼稚。
在如今匆忙的学习工作之余,我们需要的是一寸能够使自己安静的方圆。休息,休息,休息,会是很多人的首选。那休息又是什么呢?很多人又会选择睡觉。但其实,个人认为,抛开金钱的多少,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内在的修养,而能够提供这种修养的只有艺术。艺术的范畴很广,不只是音乐,包括影视剧,歌剧,文学作品等等。这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理解什么是艺术,它会揭示许多我们或许忽略的内容,看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本书还算比较易懂的。推荐给大家,希望你们也能够喜欢。
人在一生中,特别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需要寻找一颗智育的心,在这本书中,可以寻找到每一粒艺术的种子。等待发芽。
收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确实是本艺术。回家后翻开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躺在柔软的床上在昏黄的灯光下,一张张图片和标题让我觉得品味就是这样提升的吧。兴趣是老师,如果您多西方抑或东方艺术感兴趣,如电影,圣经,戏剧等,又或者想培养孩子或者家人的艺术细胞,可以买来一读,在闲暇的时候,劳累的时候,即将入睡的时候,自己翻上一翻,抑或睡前讲给家人孩子听一听里面的艺术的故事,不失为一剂好的调味剂~!
我最爱的老师推荐我看的,书面就很吸引人,让人成为人。**卖盗版,我才跑来当当买,没想到当当也沦丧至此了。好吧,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年代,不做何求。
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都应该提倡。不过,我们国家的通识教育太少。过分偏重专才教育。这本书可以做些弥补。
外国人的思维好像比中国人要扩散,看着看着就会让人忘掉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但是内容确实非常丰富,翻译的也好,是一本补充个人知识体系的好书。就是书重了点,拿着有点累。
书很厚,内容很广泛,但是不是很深入,更像是对艺术各种门类的总括介绍,入门书
厚重的一这本书,它是一本教材,但是请读者莫把它当教材来读。我想全书始终贯穿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欣赏和追求,这正是我们在忙碌之余需要去用心体会的。美中不足的是字体有点小,希望能有所改进,哪怕分为上下册也行
由于平时时间不多,所以这本书断断续续的读着。感觉从书中可以延伸出很多其他领域的东西。但,确实需要静心阅读我觉得,这很重要。
我是个理科生,这本书极大的丰富了我的知识面。很不错的书,就是有点贵
说实话,比亚马逊的书籍差很远,多次书籍破损
一本不错的书,只是没想到是教科书风格的。字有点小,不是很容易读。和想象的有点不同。
内容丰富,语言稍显刻板
书名起的不好,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没注意,以为是某种流俗的艺术类读物。某次上课时同学带了一本,翻了一下午,决定自己购一本。
没有摄影的介绍,应加入
字体太小!
我不明白一些书的字如此的小,让人提不起兴趣!只要有其他书看,我就不会再看字体过小的书。其实出版社完全可以在文字量与字体大小、行间距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艺术鉴赏的老师介绍这本书,冲动之下买了回来最近总结发现翻译外国人写的东西总是又长又臭,没心机钻研的劝你三思而行
书是好书,可是字有点小,看起来比较费劲。
本书内容的重叠量太多,电视、电影、歌剧讲的是详细,但那不过只是在叙述观后感,宗教,就是解析那些教徒的行为。书中内容乏味作者提问题倒是尖锐,如果能将答案附上会比较有可读性。大致上讲就是在回味旧时光。不过每页旁附上的名人言很有趣。艺术是什么?我觉得更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待大众审美视觉疲劳后就转向了另一端,轮到你时就是艺术没轮到你时就是**。而我们中的许多人感叹再也找不到第二个梵.高,而不是感叹艺术怎么了?本书中的美术篇写的挺好的,是啊,艺术家是不是都应该受到爱护?
封面内页油污严重,应该是印刷的时候造成的。其实这只是次要问题,主要的还是书的翻译实在太糟糕。我之前通读过英文版的,非常流畅优美,有散文一般的感觉。本想买本中文译本送给家里的孩子阅读,没成想竟大大的失望了。译文生硬怪异,表达连学生都不如。中英文对照着读第一章才一半,就发觉好些地方辞不达意,还有翻错这样的硬伤。可以的话还是读英文原版的吧,那是一种读到好作品的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翻译版实在不敢恭维。
在当当买了很多次书了,以前都很满意,这次发的书很无语,书脊都已经撕开了。虽然说书的内容不由外表决定,但好的形式才能让人有想看下去的心情。希望以后注意!!正值期末,懒得换了
没有西洋哲学、美学、诗歌的底子,看起来很累。
当我翻开封面,我就震惊了,这书是从二十五页开始的。
我不禁疑惑,前面的二十四页呢,它们从哪里来,是什么样的,要到哪里去呢?
我从没想到自己会思考一个这样深刻的问题,以至于我泪流满面,情难自已。
这样的一本出版物中的奇葩,让我荒芜的青春有了些震撼的意味。仿佛我所读过的所有书都成了阅读时代里的匆匆过客,只有那缺了的二十四页,让我无声叩问灵魂的重量。
人能缺心眼儿,书为什么不能缺页呢?
我惟有悲伤,只能悲伤。
中文版的可以
人文通识读本
质量部错 呵呵
很好很好是想要的
这是非常不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