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开放性会计监管初探

潘立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潘立新  

页数:

244  

内容概要

“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监管失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书研究的是两个重要难题:一是严格的会计监管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是否存在真正的关联;二是如何弥合监管制度与监管执行效果之间的差距。书中结合经济学、法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成果,对会计监管必要性进行了理论诠释;分析了我国政府主导的会计监管的基本特征和适应性;提出了构建“开放性会计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融合多学科的视角研究会计监管,并以“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替代和互补关系的研究为主线,对会计监管的理论依据和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操作性。 本书适用于财务、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会计监管研究者,监管部门,企业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参考。

作者简介

潘立新,1968年生,湖南浏阳人。会计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师从我国著名会计学专家、中央财经大学李爽教授,从事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在《当代财经》、《财会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我国会计监管问题研究、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财务会计研究、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协调、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等。

书籍目录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启发 0.3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0.4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章 会计监管理论诠释:有效监管的本质特征 1.1 政府规制的主要解释 1.2 会计监管的经济学意义 1.3 政府抑或市场:监管失灵的困惑 1.4 有效会计监管的本质特征 1.5 本章结论及开放性会计监管的提出第2章 我国会计监管的困境分析:外生性会计监管的证据 2.1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概览 2.2 对财政部、证监会监管思路的考察 2.3 现行会计监管体的需求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态度 2.4 本章结论及我国会计监管的特征归纳第3章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框架构筑 3.1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经济学、行政学基础 3.2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目标层次 3.3 监管主体的竞争与更迭 3.4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对象、内容与原则 3.5 会计监管的博弈均衡的实现 3.6 本章结论第4章 寻求被监管对象的会计监管支持 4.1 会计监管自觉遵从的可能性分析 4.2 被监管对象的深层激励:完善企业制度与改善审计业竞争环境 4.3 管理层的作用 4.4 被监管者对会计监管政策制定的参与 4.5 本章结论第5章 依赖市场约速的监管工具选择:会计风险的充分披露 5.1 会计风险及其成因 5.2 会计风险的充分披露 5.3 会计风险披露的形式与条件 5.4 本章结论第6章 监管者的权力约束与责任重整 6.1 从监管主体谈监管失灵 6.2 法制监管:会计监管的法律依据和监督救济 6.3 责任监管:监管者的行为控制与业绩考评 6.4 回应监管:会计监管的公众参与 6.5 本章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开放性会计监管初探 PDF格式下载



书找了好多家书店都没有,内容很适合作为论文参考,真的很喜欢。工作人员很认真,负责,书到得很及时,谢谢当当,以后会多多合作的


对论文有所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