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法方法论

梁根林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梁根林  

页数:

3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刑法教义学方法论、关于刑法方法理论的思考、构建刑法学研究方法体系、正义路径与方法、法学方法论、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犯罪中心主义与被害人学的产生与发展等。 我们的会议名称为“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似有排斥老年刑法学者之嫌。当时起名的初衷有自谦之意,只是少数中青年学者的造次,未敢惊动刑法学界的老一辈学者。当然,有老年刑法学者参与指导则更是会议之幸矣。首届会议有北大法学院德高望重的储槐植教授、张文教授与会,使会议大为增色。当然,我们也有年老的那一天,届时会议名称仍为“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会议的主体将是那时的的中青年刑法学者,而我辈则将退居二线矣。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一、法学方法论探寻 二、法教义学及其方法论 三、刑法解释方法论 四、犯罪构成方法论问题 五、案件事实认定方法论 六、刑法论证方法论第二篇 关于刑法方法理论的思考 一、刑法方法和刑法方法论的概念与区分意义 二、刑法方法和影响方法选择的条件 三、刑法方法和刑法信条学的关系问题 四、刑法方法和刑法解释的关系问题 五、刑法理想对刑法方法的指引作用 六、综合的方法是最好的刑法方法第三篇 构建刑法学研究方法体系/张旭卓黎黎 一、刑法学研究的本土性问题 二、刑法学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三、刑法学研究方法的现实性第四篇 正义、路径与方法 ——刑法方法论的发端、发展与发达 一、刑法方法论之发端:本体论与工具论之争 二、刑法方法论之发展:实质的刑法解释论作为刑事正义之实现路径 三、刑法方法论之发达:精密的刑法解释学之构建第五篇 法学方法论再议 ——以刑法学为视角的分析 一、方法论讨论之必要 二、研究方法论之方法 三、对象不同、方法不同 四、目的论——一种可行的解释方法第六篇 提倡折中——研究范式检讨第七篇 “少演绎、多归纳”之提倡第八篇 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 ——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 一、思考的起点与参照 二、综合式思维:归纳与演绎的交织 三、开放式思维:意义边界之流动 四、结构式思维:体系脉络之追寻第九篇 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 一、刑法解释论的基点——刑法文本及其特殊性 二、刑法解释的目标定位——形式解释论还是实质解释论 三、刑法解释的本体——主体、形式与载体 四、刑法解释的动态过程——方法选择与顺序安排 五、刑法解释规则——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规则第十篇 罪刑法定的明确性困境及其出路 一、明确性要求与系统的开放性 二、明确性要求与解释论的困境 三、法的明确性与体系性的建构思路 四、困境之出路:判例制度 五、判例制度的功能 六、我国构建判例制度的基本设想第十一篇 刑事裁判过程中价值判断问题研究 一、价值判断是刑法适用过程中基本方法 二、适用刑法需要价值判断的原因 三、价值判断不会影响刑事判决的客观性 四、结语第十二篇 犯罪定义学的理论方法与实证刑法学 一、面包与铁路 二、主体本位的犯罪定义观 三、客体本位的犯罪定义观 四、中介本位的犯罪定义观 五、实证刑法学之构想 六、余论第十三篇 犯罪中心主义与被害人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犯罪中心主义的基本现状及评价 二、犯罪中心主义的历史由来 三、历史性反思以及被害人学(Victimology)的产生 四、反思的扩展及被害人学的发展第十四篇 我国刑法学应当加强实证研究附录 刑法方法论论坛实录


编辑推荐

全国中青年刑法学者专题研讨会文集。主要内容包括:刑法教义学方法论、关于刑法方法理论的思考、构建刑法学研究方法体系、正义路径与方法、法学方法论、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解释论、犯罪中心主义与被害人学的产生与发展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刑法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很好,专门讲刑法的方法论方面的。


书不错的,不过要评价十个字以上才送分。


很不错的好书,值得购买


专业汇编,值得学习。


方法论问题是学科定位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关注这方面有积极意义,但是会议纪要的发言顺序和文字录入方面有些小的差错,编辑校订的时候需要更仔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