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西方死亡哲学

段德智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段德智  

页数:

29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是什么?人的死亡之谜是什么?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他们如何克服死亡的恐惧?中世纪人们的死亡观念是怎样的?近代和现代西方人是如何漠视和直面死亡的? 本书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西方人心中的死亡之谜和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意涵,而后具体地考察了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和一般哲学一样,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和延展。西方死亡哲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系统,是一个包含着“死亡的诧异”、“ 死亡的渴望”、“死亡的漠视”和“死亡的直面”这样几个具有质的差异性的阶段的发展过程。

作者简介

段德智,男,1945年生于河南辉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莱布尼茨》(与陈修斋合著)、《死亡哲学》(获“第六届中国图书奖”)等,并有译著《英国哲学史》、《非理性的人》、《论儒学的宗教性》、《哲学辞典》等。

书籍目录

一 西方死亡哲学概论 1 死亡哲学概念的多层意涵 2 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演进 3 西方死亡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征二 古希腊罗马死亡哲学:死亡的诧异 1 “人猿相揖”与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 2 早期古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哲学思考 3 古典时期的希腊死亡哲学:对死亡本性的再思考 4 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的死亡哲学:对死亡恐惧的治疗三 中世纪死亡哲学:死亡的渴望 1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初始内容:“在耶稣基督中复活” 2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哲学论证:从德尔图良、奥古斯丁到托马斯·阿奎那 3 基督宗教死亡观的双重危机:从“勿忘死”到“勿忘生” 4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的酝酿:从马丁·路德到蒙太涅和布鲁诺四 近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漠视 1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证明:从笛卡儿、斯宾诺莎到莱布尼茨 2 对不死信仰的理性否定:从伽森狄到卢梭再到狄德罗 3 德国古典哲学对死亡的思考: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费尔巴哈五 现代西方死亡哲学:死亡的直面 1 意志主义的死亡哲学:从叔本华到尼采和柏格森 2 存在主义的死亡哲学:从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到萨特 3 科学哲学思潮与死亡哲学:从弗洛伊德到怀特海、罗素和傅朗克附录 西方死亡哲学名言荟萃 古希腊罗马哲学家论死亡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论死亡 近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 现代西方哲学家论死亡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本书旨在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它将首先以“概论”的形式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基本意涵,而后再分章依序具体地考察西方死亡哲学的历史发展,以期在读者心里形成西方死亡哲学就是西方死亡哲学史,西方死亡哲学史就是西方死亡哲学的印象。 我们之所以在“概论”里着力阐述西方死亡哲学概念,乃是因为,在我们看来,“概论”不当是普遍意义上的“弁言”。弁言虽然也被冠于著作之首,但它未必能成为著作的一个有机部分。恰如一顶帽子,虽然它可以被人戴在头上,虽然它也可以使人更气派些,但它于人未必算得上一个必不可少之物,更谈不上它之为人之一有机部分了。 “概论”也不当是“泛论”,它当触及研究对象最内在的层面,揭示其最本质的内容。惟其如此,它才能成为规定、制约或统帅一本著作全部材料的活的灵魂:不仅构成该著作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构成该著作的逻辑终点,从而使整部著作有可能赢得一个较高的理论水准,内蕴着一种普通著作少见的整体性、有机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诚然,对研究对象的“概念”把握,只能是我们对对象进行长期艰苦细致研究的一个结果,然而,无论如何,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描述我们的研究对象时,从解析它的“概念”入手。 老黑格尔在其著名的《哲学史讲演录》里,曾经突出地强调了“考察”或“发现”“真的哲学概念”于“哲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宣布:只有依据“真的哲学概念”,才有可能理解那些“根据哲学的真概念从事哲学工作的哲学家的著作”,才有可能从事本真意义上的哲学工作;“真的哲学概念”或“哲学的真概念”的“发现”,乃是哲学研究、哲学理解和哲学阐释的首要工作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6。尽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他的哲学概念和哲学体系提出这样那样的异议,但当我们进行哲学著述时,却不能不考虑他的这一建议。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识见,我们在逻辑地和历史地阐释西方死亡哲学时,将首先致力于“真的哲学概念”的“发现”,致力于“真的西方死亡哲学概念”的“发现”。 1 死亡哲学概念的多层意涵 依据逻辑学的概念理论,“西方死亡哲学”是“死亡哲学”的“下位概念”。因此,在我们考察和理解“西方死亡哲学”概念时,有必要先行地考察一下“死亡哲学”概念,扼要地揭示一下它的多层意涵。 死亡与司芬克斯之谜 公元前431年,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公元前496—前406年)曾写出一部杰出的悲剧《俄狄浦斯王》。他在剧中穿插进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希腊神话故事——司芬克斯之谜(theriddleofSphinx)。这故事说的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在维奥蒂亚境内底比斯地方有个人面狮身的怪物,叫司芬克斯,它向所有过路人提出一个谜,凡猜不中谜底者都要被它吃掉。许多底比斯人就这样死于非命。一天,英雄俄狄浦斯路过此地,猜中了这谜的谜底,致使司芬克斯羞愤而死。俄狄浦斯不仅拯救了他自己,而且也拯救了所有的底比斯人。这故事寓意甚深。 司芬克斯之谜的谜面是:什么东西先用四条腿走路,后用两条腿走路,最后用三条腿走路?其谜底正如英雄俄狄浦斯所猜中的,是“人”。值得注意的是,英雄俄狄浦斯不是神,而是人,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是科林斯国王波吕玻斯的养子。因此,他之说破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这件事便有一种普遍的人类考古学的意义:这可以看做是古代人类对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认识你自己”的题辞的最早响应,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觉醒。 然而,司芬克斯之谜的寓意还不止于此。因为,俄狄浦斯不是在寻常的情势下而是在他若猜不出就要和其他人一样被司芬克斯吃掉的情势下猜出这谜的谜底的。当时,俄狄浦斯的主要目的是逃离科林斯,以摆脱其“杀父娶母”“定命”,如果不是在路上遭遇到司芬克斯,如果司芬克斯十分宽容,只是同他玩一场猜谜游戏,则俄狄浦斯便势必不肯花费心思,从而便势必不可能识破这谜的谜底。这就说明,人是有惰性的,只有在他面临死亡的情势下,他才可能有效地破除自己的惰性,以其高度紧张的身心活动踏上自我认识的思想之旅。 司芬克斯之谜的另一层深意在于:它不是把人生理解为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从爬着走路到站着走路再到拄着拐杖走路的过程,一个渐次走向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这就进一步说明,死亡不是游离于人生之外的东西,而是内在于人生之中的东西:它不仅如上所述是关乎人的个体实存的东西,而且还进而是关乎人之为人的东西。因此,司芬克斯之谜在把人们引向“人是什么”的思考的同时,便又把人们引向另一个同样根本甚而更为根本的问题,即“死亡是什么”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司芬克斯之谜不仅是个人生之谜,而且更是个死亡之谜。 从人类历史上看,死亡不仅是一个人不能不猜的谜,一个人若不猜或猜不着便会因此失去生命(像一些底比斯人那样被司芬克斯吃掉)的谜,而且又是一个永远让人猜不透的谜,一个永远摆在人的面前、至死都困扰着人的头脑的谜,一个只要你活着,你就得不停地把它猜下去的谜。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从越来越深的层面猜度死亡之谜的历史。 P3-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西方死亡哲学 PDF格式下载



全面了解西方死亡哲学的经典之作。出版后影响很大。


只看了绪论部分和古希腊部分的开头。作者极其严谨,梳理细密,广泛占有材料。以前没有看过关于死亡哲学的书,大开眼界。


很有哲理的一部书,看完后会在用心体会,原来死亡是另一个重生


认真的读下去,可以认识到死亡的真实含义


看过死亡美学,觉得这一系列的书都会很经典,就买下这本,果然不同凡响!


喜欢死亡学的可以看看


作者写的很清晰!!非常容易读!!是了解死亡的好书!


不会有通常种哲学的厚重感但是还是让人很愿意思考


哲学作品能引发我们思考


这首诗来自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痛苦》要死,就得像渴望海市蜃楼的云雀一样或者,像一只鹌鹑一旦飞过海洋就栖息在第一丛树上因为它已不再想振翅飞翔别像瞎了眼的金丝雀一样活着徒然叹息,悲伤


之前看过这一系列的一本书,感觉还不错,这本看完还会继续这一系列。


应该不是不错的


同事翻了几页说是写的挺理论性的


看完后还是很值得思索一些问题


是我感兴趣很久的书,很好


给老公买的。经典图书。


早就想买这书了~正版~喜欢的大家放心购买


推荐,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赞


函蓋的內容豐富,透視死亡的面貌,正


鲜明的上世纪学术著作痕迹。小生对书中些许观点不敢苟同。但段教授的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作为关注生死问题的入门书籍很不错。但若想进一步研究,恐怕还得自己多读原典,多思考。不知《中国死亡哲学》何时能见到。


很清晰的将西方对死亡的不同时期的价值观,但是很可惜的是有些观点陈述的不够完全。


死亡自古以来就是个让人感觉沉重的话题,本书学术性较强,内容比较丰富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但觉得没有《死亡美学》好


我还是想看比较深化的、废话多了点


这本书是一本名副其实的好书,对生死的思考让人受益匪浅。买到这本书我很高兴。


老师推荐的,在网上看了电子版之后选择买本书来仔细读,好好看。充满期待中。收到的书很好,很满意。


文采飞扬,介绍深刻


在国内水平里属于相当高的


有段时间迷上了 海德格尔的死亡哲学,想看看哲学家是如何看待死亡的,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这本书,寒假里看完。本书对每一时期的哲学家关于死亡的阐释进行分析,有的直接引用,看的不是很明白,才疏学浅······哲学还是要进行一个系统学习的。
书的纸质很好,偏软,没有发现什么印刷错误。


这本书应该还挺有名的,死亡是应该好好想一下


感觉似乎是翻版书,很多同学都说我买的这本是翻版的书,因为这本书跟翻版的书几乎一样。


感觉就是资料的罗列


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咯


买错了,作者只是把西方哲学思想中关于死亡的看法列了出来,我至少看不出有什么深度


哲学就是不一样,很让人思考


喜欢这本书,纸质很好,内容也很好


很少有书籍将死亡作为主题来介绍哲学,看完后对大家们的哲学理念会有新的理解


作者分各个时代来讨论死亡的问题。让我们看到很多哲学家不为人知的一面。生动有趣。希望中国死亡哲学能够早点出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