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是什么
2007-3
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力丹
303
无
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正如孟子所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人文素质是人对生活的看法,人内心的道德修养,以及由此而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它表现在人们的言谈举止之间,它于不知不觉之时流露于你的眼神、表情和姿态,甚至从背后看去也能充沛显现。 普及传播学知识,是作者的夙愿,而在研究层面,作者希望传播学研究不要过多地受功利目的影响;研究方法要尽可能兼顾经验——功能学派、技术主义控制论学派、结构主义批判学派的各种方法;研究话题要相对集中。课堂教学,要全面向学生介绍传播这各个学派、各个方面的知识,避免以大众传播学替代传播学。
陈力丹,男,1951年2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责任教授、传播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新闻史教研室主任。在其他9所大学兼职教授。
197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76-1978为光明日报编辑。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1993年起为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以来发表各类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800多万字,包括独著14本、论文200多篇、一般文章1200多篇等等。另外,独编著5本、合著合编的书十几种。
阅读说明总序人文素质在哪里?——推介《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写在前面——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一 无处不在有传播 1 传播、信息 2 意义、符号 3 信息、媒介二 传播之学 1 为什么传播会成为研究对象 2 传播学经验一功能学派 3 技术控制论学派 4 结构主义符号一权力学派 5 简单的比较三 永远的迷——人际传播 1 “我-他”和“我-你”的传播 2 关系的讯息——理解人际传播的一把钥匙 3 你会说话和表现吗?四 不言而喻的社会存在——组织传播 1 组织传播的多种隐喻 2 人在组织中 3 组织成员如何通过传播影响组织五 “点”对“面”的社会化传播——大众传播 1 认识大众传播 2 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 3 有限和强大的效果,被动和主动的受众六 想象的空间——文艺传播 1 文艺传播的特点 2 文艺传播中的母题 3 讲故事的奥秘: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4 从吟游诗人到网络文学:文艺传播的媒介 5 接受美学:文艺传播活动中的受众七 与陌生人说话——跨文化传播八 无形的网络——传播的社会控制九 用批判的眼光看传媒阅读书目
商品《未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第2辑):传播学是什么》有两种印刷封面,随机发货!
无
不是传播学专业,希望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
作为传播学的基本理论读物,相信是每个教授传播学的老师都会推荐的入门书
逻辑清晰,对于各种层次的人来说有不同的收获。是传播学专业的经典。
这本书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有案例帮助理解,推荐给初学者或对传播学感兴趣的人看。
传播学是什么传播学是什么
了解传播学的窗口
传播学的入门书,写的很好
北大毕竟是北大,在人文社科方面对中国的贡献很大,这套教材非常适合刚刚踏入高中、甚至大学的青年朋友阅读。读后,受益匪浅,视野开阔,非常有收获。建议,这套教材尽快完善,编写更要细致一点。
考证了一下,这个看似简单的命题方式最早来源于苏格拉底对事物性质及本质的探索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什么是”,从每个学科的基本内容出发,展示了多彩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世界。着实是人开阔眼界
普及人文知识,陶冶情操,值得收藏。
陈力丹老师的书应该不会让人失望为了考研买的
陈力丹老师的书很好看,专业人士和在读大学生都可以看看此书。当当的配送速度很快,配送员态度好,书的质量有保障。
蛮基础的书,最好看过郭书之后再看,有助于加深对传播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过到手的书是新版,封面不是现在这个
书本质量很好,陈力丹老师的书很有阅读价值
很朴素的一本书,要静下心来阅读。
质量很好,到货也很快。买来考研用的,也适合专业阅读。
经典的书,很浅显~~~~
会好好看的。。。
考研用的 质量还不错
很不错的书,发货速度也很快!
比较理论的书 有助于扩宽知识面
书的内容深入浅出,值得一看!
可以,同学在用
来得挺快 好
听老师的是没错的,并且有想要看完这个系列的其他科目的冲动
对于初学者了解这本学科的大概很不错...讲得不难...容易接受
听说考研需要就买了 还没看
名家之作,值得拥有。
这本书让我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于传播学这个学科有了一个初步的较为全面的认识。开始我在阅读的时候抱着很重的功利心,总是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HOWTODOSOMETHING。直到我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人总是很忙,在五彩的世界之门被关闭的时候,回归心灵的澄澈和安宁是人的本能的选择。这时的阅读不带有功利而更接近人的内心:本能状态下的阅读是自然和兴趣式的,直击心灵而给每个人带来慰藉,启示,由向外出击到向内回归,由向外释放到向内汲取。”而我什么时候才能让阅读不那么功利而更加接近于我的内心?什么时候才能再度拥有阅读给我带来的温馨与感动?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比这本书自身所给予我的知识更加有意义更加重要。从现在开始我要追求回归心灵的阅读。因为宁静的阅读是一种享受,得到的回报是精神的丰满。
传播学之所以难为普通人熟知跟我们国内目前对之的引入方向和范围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本书能深入浅出的让一般人了解什么是传播、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填补了国内教材不够普及的空白,相当不错。
还可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传播学的知识,大多数人都能看懂,看了这个再去看深入的内容就会比较容易了。
书是前辈推荐,而且在图书馆看了之后觉得很有用,就购买了,貌似改版了?!不过内容没什么变化,只是封面变了?内容对传播学入门有很大帮助,看了之后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赞!
大概翻了一下,印刷一般,内容还行。传播学的初级读物,定位很准。
很好的一本传播学入门读物。
买了之后发现这本书很好懂对于初次涉及传播的我来说很有帮助
真心不错啊的说
简单全面的入门书,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陈老师的风格。
值得一看,作为初学者。大家之作。
书不难看,当然也比较入门
该书适合传播学本科生的入门阅读,对于专业的传播学学者来说,淡不上什么深度。
写得很通俗、易懂,比较适合传播学的入门者阅读。
书刚收到,翻了一下,感觉没有想象中的好,行距比字号还大。
这本书本应针对正在选专业的高中生的,可作为大三广电专业的我看了之后依然觉得获益颇多。
说说我觉得比较有用的一些东西吧。
书的第二章简单介绍了传播学的学派,这东西让我一向困惑。
主要就是
1、经验-功能学派
创始人为拉扎斯非尔得,霍夫兰和拉斯维尔。
该学派通过多数人的生活经验来探索传播规律,并根据这些经验来确定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实证主义 传播效果 经验主义 微观
2、技术控制论学派
这其实和媒介环境学有莫大得关系。它包括信息论、控制论和社会媒介化。主张媒介形态本身就含有无形的信息。
关键词; 技术主义 传播技术 文献与思辨 宏观
3、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
主张传播被“结构”的观点,意义受制于其他部分。这个学派分支众多,包括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学派、政治经济学派以及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学派等。
关键词: 批判哲学 传播与社会 哲学思辨 宏观
此书分类对传播学做了简单介绍,除了我们所熟悉得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之外,还有相对陌生的文艺传播。值得一读。
专业课老师推荐的读物,这一套丛书的命名都是以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很显然说清楚客体是什么就达到了这本说的传播目的。《传播学是什么》以一种浅显的文字告诉读者关于传播学的一些皮毛知识,一切都是点到即止既不追求全面,也不追求深刻。谈宏观不及,谈独到不上,读起来似乎没有很多启发性的东西(仅属个人观点)但是作为一本普及读物还是值得一看的,如果想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学科这本书远远不够用。
具体而言,这里面还是有部分鲜活的资料,比如“想象的空间——文艺传播”个人认为是本书中比较独到的一个章节,其中的“母题”和“符号矩阵”对于理解分析一些文艺作品——比如电影——来说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除此之外。在传播的社会控制方面提及的“潜网”概念也是第一次看到(可能我涉猎的还比较少吧)重点推荐这两个章节的内容。
天哪!你居然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