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大学语文
2007-8
北京大学出版社
16开
216
大学语文是一门在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数量众多,异彩缤纷,各有特色。随着近年小学、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语文知识性、工具性的功能已基本解决,大学语文如何教学成为近年来所有从事这一工作的教师困惑的问题。2003年以来,国内一些著名的普通高校相继出版了一些很好的大学语文教材,但面对高职高专的学生,用这些教材教学难度较大。 本书的编写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经历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高职高专学生,他们普遍阅读量较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没能理解自己学过的经典,进入高校后需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启他们进入文学文本的心灵之窗,达到引领他们精神成人的目的。因此,本书在选取文章时寻找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和一种新的价值取向——重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培养,并且避开中学语文选文。 作为一本高职高专教材,我们对选文的难度要求比普通高校教材低,有些中国古代经典只能舍弃,相对加大了现代文的分量,以求传达我们的人文理念。编者都是多年从事高职高专教学的教师,对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情感思想状况非常了解,本书针对大学生人文精神成长过程,结合文学文本本身的思想性,组合出七大主题,分为七个单元,具体内容是:诗意与美感、知人与自知、内蕴与明礼、情感与人性、笃学与励志、思辨与1:3才、文学与和谐。期望通过文章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自然,重点放在对自我的理解体会方面。同时为了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在每篇文章后设置了注释、相关链接和思考练习,从阅读、写作、El语交际三方面进行引导。
大学语文是提高高职高专学生人文素质的必修课程,本教材注重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提炼高职高专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关注的问题,组合成七大人文主题。全书共分七个单元:诗意与美感、知人与自知、内蕴与明礼、情感与人性、笃学与励志、思辨与口才、文学与和谐。选文不限古今中外,力避与中学语文重合,难度中等。阅读、理解、应用相结合:每单元设导语,引入主题;每篇选文后加注释,提示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相关链接,指导学生去学习与教材相关的文学作品,扩大阅读范围;有思考与练习,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能力训练和深度思考。 本教材的编写者都是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多年的一线教师,了解教材使用者,注重教材的适用性,因此本教材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语文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第一单元 诗意与美感乾坤之象《周易》乐记《礼记》陶渊明诗两首饮酒归园田居秋声赋(欧阳修)青玉案(贺铸)牛车上(萧红)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我的信仰(爱因斯坦)第二单元 知人与自知古文四则论语·为政(节选)论语工·颜渊(节选)道德经楚辞·渔父(屈原)文心雕龙·知音(刘勰)为学与做人(梁启超)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陈独秀)差别(B·克里斯蒂安森)论自知(纪伯伦)自我的泥潭(帕斯卡尔)第三单元 内蕴与明礼论语六则(《论语》)兼爱(上)(墨子)涉江(屈原)幽愤诗(嵇康)桃花扇·却奁(孔尚任)漂母祠(钱大昕)我的一天(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我爱这土地(艾青)第四单元 情感与人性上邪祭十二郎文(韩愈)钗头风(陆游)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雨巷(戴望舒)说爱(培根)春桃(许地山)朋友和其他(杏林子)第五单元 笃学与励志神话三篇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论语六则勾践灭吴(《国语》)范滂传(范晔)进学解(韩愈)题孔子像于芝佛院(李贽)马伶传(侯方域)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论学习(培根)第六单元 思辨与口才孟子的论辩说难(韩非)谏逐客书(李斯)苏秦始将连横(《战国策》)驳复仇议(柳宗元)诸葛亮舌战群儒(罗贯中)演讲稿两篇第七单元 文学与和谐七月(《诗经》)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伍子胥列传(司马迁)秋兴八首(之一)(杜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鲁迅)泰山日出(徐志摩)夜莺颂(济慈)半日的游程(郁达夫)像山那样思考(奥尔多·利奥波德)参考文献
第一单元 诗意与美感 人为何而生,又为何而去,这个问题自人类有意识起就困扰着人本身。作为自然生物之一,生存本身就是目的,而人偏偏不满足于这个答案,总是不放弃思考、探寻。几千年来,人类一方面艰难地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改变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方面努力地在精神上思索着人之为人的真谛,试图揭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找到聆听自己内心深处声音的途径。 为了思考,人类创造了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东西,而其中最伟大的创造是语言符号。语言是人类为自己感知自然世界而创造的符号系统,通过语言的运用人类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专属于人的文化的世界。这个世界感性而复杂,而文学为我们提炼出了这个世界的基本形式结构,为人类建构起诗意栖息的家园,人类借此寄托自己的情感、思考人生的意义、揭示生存的价值、憧憬美好的未来,为灰色的生活注入生机活力,使人的生存充满诗意,使人的世界展现出绚丽多彩的美感。 中华民族的祖先由自然规律感悟人生态度,依托文字抒唱心灵之歌。古代典籍《周易》与《礼记》将告诉我们祖先思考的方式,而陶渊明、欧阳修将引导我们踏上由自然感发心灵之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既淳朴又隔膜,它总让身处其中的人迷恋又困惑:贺铸永远只能想象那位美丽女子;萧红也只有满怀温情地让五云嫂从绝望中挣脱出来继续自己的生活。 西方哲人的思考也与我们的祖先一样,选择了从自然与社会中体味美感,爱因斯坦和罗曼?罗兰会带领我们去认识自然、思索人生。 大学阶段是人生最宝贵的阶段,它承担着个人成人的责任,要完成“专业成才”和“精神成人”两项任务,是踏入社会的准备期。文学作品以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特质,浸染着年轻的生命,唤起个人情感的觉悟,为每个人由生物个体转变为精神个体提供丰富的营养。诗意与美感是文学文本与日常应用文本的区别所在,《大学语文》就从这里开始,让我们一起进入文学殿堂,领悟诗意的产生,寻求美感的源泉,丰富个人的心灵,感受人生的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