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辜正坤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辜正坤  

页数:

38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此书名叫《中西文化比较导论》,主要是指书的主体内容而没有强调其形式即演讲辑录。其中有若干篇是已经在刊物上发表过的文章,因为与书的主题相关,可以互相印证、补充,所以也一并收在这里。关于翻译方面的文章也有好几篇。但作者用力最多、篇幅最长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并未收入,因为曾转载过该文的书刊已经不少了,这里就不便再选了。但是,就中西比较文化和比较文学研究者而言,翻译理论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它相当于一种工具性学科,就像逻辑学相对于一切理论科学那么重要。可惜当代学者在这方面往往对翻译理论重视不够,这是很遗憾的。

书籍目录

前言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人类文化演变九大德与中西文化比较 1.第一定律:生态环境横向决定律 2.第二定律:语言、文字纵向诱导暗示律 3.第三定律:科技、工具、媒介横向催变律 4.第四定律:物(食)欲原动力律 5.第五定律:情(性)欲原动力律 6.第六定律:权欲原动力律 7.第七定律:审美递增、递减律 8.第八定律: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 9.第九定律:万物五相(五行、五向)选择律 10.中国的过度西化风溯源 11.皇帝承包论答疑 12.如何看书做学问中西文化演进七大雄 1.中西文化互根律 2.中西文化互构律 3.中西文化互补律 4.中西文化互抗律 5.中西文化互彰律 6.中西文化互证律 7.中西文化阴阳循环互进论中西哲学文化比较 1.什么叫哲学 2.中西人生哲学比较 2.1 哲学在20世纪的命运及其必要性 2.2 中国哲学:安宁快乐的人生哲学 2.3 西方哲学:死亡和痛苦的哲学 2.4 快乐人生哲学的实际用途 3.中西哲学源流性质比较 3.1 西方哲学与科学同源 3.2 中国哲学与道德伦理同源 3.3 中西哲学三大块 3.4 气功学为什么不容易使人相信 3.5 《易经》是堪称中国科学的顶峰,也是中国科学的模式化 4.中西哲学中的天人关系论 4.1 中国哲学里的天人合一论 4.2 西方哲学里的天人相分论 5.中西哲学中的心物关系论比较 5.1 中国哲学里的心物关系论 5.2 西方哲学里的心物关系论 5.3 我在心物问题上的观点 5.3.1 精神是特殊形态的物质;物质是特殊形态的精神 5.3.2 西方:征服外部自然;中国:征服内心自然 5.3.3 不懂得中国的气功就难以真正懂得中国的古代哲学 5.3.4 西方有没有唯心主义? 6.中西哲学中的真理观 6.1 中国人的真理观 6.2 西方人的真理观 6.3 我的真理观:万理万教相贯同源互补论 7.翻译和翻译学是哲学研究或普通学术研究的工具性学科或领先学科中西语言文字与中西文化走向 1.中西语言文字比较与中西文化的走向关系 1.1 决定文化的历时纵向因素:语言与文字 1.1.1 挑战索绪尔:语言文字既是任意的也是必然的 1.2 语言文字衍变二极对立双向互进互退律 1.3 语言文字衍化的最优模式论 ……中西文化价值定位与全球文化建构方略良药与毒药——中西文化比较中西智慧观与中西文化走向中西文化比较看未来中国发展战略中西美术与美学比较中西文学原理比较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与元-泛比较文学论从莎士比亚研究看中西文化比较中西翻译大潮与西化一千年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汉语殖民化问题(学术洋包装与商品洋包装)电脑与人类文化电脑信息与哲学问题网络与中西社会与文化全球网络通用语问题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信息高速公路与人类大文化发展新走向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看中西文化精神辜正坤老师访谈录:中学与西学之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西文化比较导论 PDF格式下载



是一本不错的书。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书看得也比较多了,比如梁濑溟的书。但整体来看,这本书与其它书相比,更显易懂和浅显,很容易把人抓住。因为是演讲集,所以在语言上自然是突出了“生动”性、比喻性,所以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有些观点可能缺乏相当的论证。但是,阅读本书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不是如同嚼蜡,而是愈读愈有品味。通过书中的观点可以看出,辜先生由于涉猎广泛、精深,而且掌握多种语言,所以在理解“文本”上较一般的大学教授更要精到和准确。因为文本诠释由于存在时差、语境、个人性格等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导致我们在解读国外翻译作品时,常常不能“达意”,而只是“知其皮毛”。辜先生从语言翻译的基本注意事项入手,撰写了一篇论文,强调了翻译者作为第一解读人把西方作品引介过来时注意的问题,尤其是语言文字和历史背景的掌握的基本功。这些显然是我们翻译界普遍存在的需要关注的问题。他的观点非常精准。辜先生在本书中也介绍了个人阅读经历,对我实在深有启发。对于他的观点,越看书思路越明,越看书越能打破常规思维,越能拓展自己的视野,而且针对性越来越强,我都是深有感触的。希望人文学领域的学生和研究爱好者购买此书,因为辜先生确实讲出了一些我们曾经没有认识到的问题,也点出了一些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对于正确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准确把握西方文化的本质核心,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都将具有明显的启发作用。


这本书拿起就不想放下。在作者的编书框架内,每一条主题都很有代表性,虽然很多比较的出发点来自语言文字翻译方向,但其解析和评述都十分的鞭辟入里,让人有茅塞顿开的快意。暗暗仰慕作者才学的同时,头脑中也激荡起自己对中西文化的不断思索。


知白守黑,了解别人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所谓知已知彼。关于中西文化比较这个方面,本书的广度和深度今人敬佩,虽然其中有一些观点我并不同意,比如关于科举制度与民主制度的观点,但这本书依然是本人极喜欢的。


书中收录了辜正坤先生对中西文化的演讲实录,观点新颖,见解独特,很有深度。


我是英文专业的大二学生,这是教授极力推荐的一本书。好不容易才找到当当又卖的,虽然不便宜,但真的是物有所值。书的内容何其的精彩,对于了解东西方文化的人来说,可算是遇到了珍宝。书中比较详细,所用语言严谨,却不繁冗复杂,浅显易懂。昨天拿给博士毕业的德国朋友看,他也是赞不绝口。对中文好的留学生而言,是本很好的送礼用书。


非常好的一本书,尤其对中西文化对比的评述使人耳目一新


辜正坤老师写的这本书,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地理环境,人文习惯。文化有没有一个好坏?这个最重要的是看“一个文化培养出一个怎样的人”。清末怪才辜鸿铭先生写的《中国人的精神》也很值得一看,两本书结合,会有很大的收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华夏民族的很多优秀文化,都渐渐的远离了本来的面貌。我们上下五千年,有灿烂的文化, 光辉的历史。是的,清末的时候我们是落后了,我们“挨打”了,但这也只是我们科技的落后,不是我们文化的落后!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年,肩负着振兴祖国文化和经济的重任!文化只有了解清楚了才有资格做出评论!


对于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这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关于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的阐述非常有意思。辜先生知识面好广,学到不少东西。


辜老师一直是我的偶像。他的这本书是一个演讲的集子,语言幽默,内容丰富,观点独到。非常值得一读。


呵呵 打开一看就是一本教材 虽然不是学这个专业的 但对这方面的知识是很感兴趣的 就买来一读 很有收获的 喜欢里面的纸质


书质量很好,摸着很舒服.内容也很启发人,辜正坤的讲座真的很能给人启发.有意思的好书.


辜正坤教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堪称当今学贯中西的学者,这一点从这本专著中可见一斑。


朋友拿走了,只得再购一本了。


当当的送货真好,直接送到办公室!其他的也好!书当然好了,我需要的!


本来只是打算买来看做考试的背景书,没有抱太大希望,岂料读来常常让人击节叫好,难以罢读啊!先生学贯中西,真知灼见如一粒粒珍珠般闪耀其间,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强烈推荐!


刚看了开头,但所读已显示作者作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学人的功力。


内容非常有价值,值得一读!


内容十分好看,不愧是大家之作!


希望内容像介绍的一样,不要让我失望。


看网评买的,还没来得及看


教材哎,还算可以吧


选修课要求买的,我也挺感兴趣的,应该不错吧


上课要用的,不错哦


向往已久了,终于买下了


很好很好!很有帮助


看得很令人着迷,对很多困惑的问题都豁然开朗。


佩服!


老师讲得很好有很多经典语句


这本书真的很好,因为是讲座的收录稿,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写得透彻有有趣.


作为教材,这本书还是不错的,对于中西文化有比较系统的分析,值得一读。


本书主要收录的是演讲集,内容深入浅出,设计的面也比较广,有作者的真知灼见,可惜的就是有些内容重复了,而且不成体系!总体而言,值得一读,非常长见识!


多视角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值得一读。


还好,比较系统,


作者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思路开阔,妙笔生花,但似乎是位国粹论者,有些偏激,并且书中有些地方内容重复。


书还可以,作为教材,信息量很大。是可以拓宽知识的书。


书是正版,发货也快


作者知识渊博,很有用,只是口语化些


自己没看,不作评论。


辜教授的书写的很好


不过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反正这本书不是一本真正的论著,而是一本论文集。


书面还可以。。。只是似乎内部有脱页迹象。。。。送货蛮快的。。。


权当听老人家吹牛吧,呵呵


还可以吧,上课老师指定的教材!!


观察视角比较特别,里面的观点半数不赞同。排版非常不好,不合理,所以给了三星。


这本书很好,内容很精彩!值得订购!很有用啊!


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值得专业人士和大学生认真学习。但是出版社总该有校对吧?不知道辜先生自己看了291页有什么感想。作为演讲集还是可以的,如果做教材,总是要整理一下,因为确实有些观点在不同的章节重复甚多。书可以再薄一点也没关系,做学问是要看质量而不是看有多少页。


本书是辜老师的演讲集,希望可以写出更多的专著。


这本书虽然是教材类,但是并不枯燥,非常好,适合各种人阅读,比之一般的中西文化比较类书,更加有趣生动。不过因为是讲座实录,很多内容都重复了啊。


这是一本关于人类文明及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大作!不仅是讲到中西文化的比较,也提供了一个人类知识发展的整合框架!这本书不但可以作为《相似的奥秘》一书的延展性阅读!而且对于中西文化的相似与差异之处,有更深刻的阐述!我强烈建议,买本来看看,因为实在是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大作!


中西文化比较是辜正坤老师40多年来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启发性。


每天晚上都在看这本书。作者出身中医家庭,12岁时就开始阅读《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文革时读了1000多本书,可说是无书不读。作者现是北大英文系教授,精通多种外语,能读懂拉丁文、希腊文,是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学会副会长,通常这样背景的人都是很西化的才是,可是辜先生精还精通道家内炼,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实证的体验,这个连钱锺书也比不上的,故能对中西文化做出公正允实的评价。书中做出了许多深度、不同于世的结论,绝对值得一读,强力推荐!!


这是我这几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简洁,幽默,通俗易懂,尤其是一部充满爱国情愫的学术教科书。这是一部用40年的时间研究中西文化并真正弄懂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学者才能写出的好书。为什么有些书你永远都读不懂、读不进?因为作者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懂。而这本书是阅历、经历加思考,对中华文化极其负责的作品。每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


二手书,不影响阅读。正版。


听了辜先生的中西文化比较的课,慕名而买。


经典课本,值得拥有。


读了半个月觉得这本书确实是好书..这是我一次写评论///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推荐.一个和学外语的人更应该了解中国的文化.然后可以和西方文化作对比.有助于自己的更好的学习.


我都过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际导论,感觉东西虽然不错,但是不深入。读霍夫斯坦德的文化之重,读起来又有点费劲,希望这本书能是符合我想要的这个度的。


可以肯定的是,作者首先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比较透彻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一些方面,给人启发。尤其是在面对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潮下,中国人应该以何种心态来对待中华文化本身,如何传承中华文明,如何应对西化。总之,给人启示,值得一看。


缘于特殊的原因读此书,晚上看的,读的艰涩,昏昏欲睡,助我催眠。近2个半月通读,本想将著者95年译的《未来之路》看过后再写感言,鉴于无暇,简述如下:自认该书137上半页最精彩;但首先翻看的却是291页,初阅未见异常,故无异议,思评者尖锐不似其人。待通读该章,方知291页横空出世,恰如龙腾云中,不见首尾。... 阅读更多


送货很快但有皱痕,不影响阅读


上午下单,傍晚就收到了。卓越网的速度提升了很多!书也不错!


很佩服作者的广博睿思、客观和雄辩、说理透彻,受益匪浅。这只是一本演讲集,期待辜正坤先生正在撰写的专著问世。


我修中西文化比较的双学位,授课老师推荐的书。书比老师讲的好,所以我把课退了,直接看书。值得读一读。里面都是辜正坤教授的讲座以及采访。


  很有可能是因为上过他的课的原因,他上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是这本书中抽取一些观点来讲,而他抽取的观点都是这本书里面比较偏激的观点,比如贬“新文化运动”,批判严复、鲁迅,大肆宣扬中国文化必胜论。里面的观点还是很有道理的,而且相当具有批判性,给当今的“出国热”、崇洋媚外的思想泼了一盘冷水。而且辜老师也相当的博学,他上课旁征博引,例子令人信服,另外上课的时候他还秀了一把他的伦敦音。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他还把中国古代文化和马克思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宣扬社会主义和中国古代所宣扬的儒家思想是密切相关的,然后大肆批判外国“拉帮结派”似的民主,虽然说的也有些道理,但是未免有些夸大。这点失去了作为学者独立的,具有批判性的思维,令人惋惜啊。
  


  书的结构感觉有些杂乱,观点有创见,角度很新颖,学术味道重,像论文的集合。只是作者的态度抑西扬中,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另有一本徐行言编的《中西文化比较》,语言平易晓畅,结构十分清晰,立场客观中立,不妨互为补充。


没觉得令人信服...学术实在太不严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