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垄断
2007-10
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尼尔·波兹曼
141
何道宽
无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技术垄断》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 《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媒介理论家和批评家,生前任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横跨教育学、语义学和传播学。弘扬了麦克卢汉、伊尼斯开创的媒介环境学,并推动该学派进入北美传播学主流圈子。 波斯曼存世的著作共25种,要者有:《美国的语言》、《发现你的语言》、《探索你的语言》、《语言与现实》、《疯话、蠢话》、《作为保存活动的教学》、《作为颠覆活动的教学》、《教育的终结》、《构建通向18世纪的桥梁》、《认真的反对》等。其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是他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1986年,他获得美国英语教师學会授予的“乔治·奥威尔奖”,1988年获纽约大学杰出教授奖。他曾在世界各地讲学,被授予世界若干著名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已经并将继续在中国学界产生持久的影响。
译者前言作者自序第一章 塔姆斯法老的评判第二章 从工具时代到技术统治时代第三章 从技术统治时代到技术垄断时代第四章 难以把握的世界第五章 崩溃的防线第六章 机器意识形态:医疗技术垄断第七章 机器意识形态:电脑技术垄断第八章 隐形的技术第九章 唯科学主义第十章 符号大流失第十一章 爱心斗士参考书目索引译者后记译者简介
有的时候,各种机器呈现出人的一面,甚至是超人的一面。也许,我听见过的最荒唐的话是我的一位学生说的话。有一天天气闷热,我们的教室没有空调。有人告诉他,温度计显示华氏98度,他应声说:“难怪这么热!”这句话使天气脱身,于是天气对室内的温度就不承担责任了。只要温度计规规矩矩地工作,我们就觉得舒服。但电脑的“人性”远远超过温度计,且几乎胜过任何技术。和大多数机器不一样,电脑不是进行工作,而是指导工作。正如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所云,电脑是“指令和控制”的技术,如果没有可供电脑控制的东西,电脑就没有价值。电脑对官僚主义者至关重要,其原因就在这里。 官僚主义者拥抱技术,这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技术制造的错觉是,决策似乎在官僚主义者的掌控之中。表面上看,电脑有智能,且不偏不倚,所以它几乎有一个充满魔力的倾向:把人的注意力从履行官僚主义职能的人转移到它自己身上,仿佛它就是真正的权威源泉。用电脑武装起来的官僚主义者是我们这个时代未获承认的立法者,成为我们可怕的负担。我们不能够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倘若阿道夫·埃希曼当时说,把犹太人送进焚化炉的不是他,而是一批电脑,他就可能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了。 在我的学术生涯里,虽然(或由于)我做“行政工作”比较晚,我还是常常感到惊诧,人们竟非常顺从地接受如下的解释:“电脑显示……”或“电脑断定……”。这就是“此乃神意”的翻版,就是技术垄断论的语言。两种版本的效果差不多。你们不会感到奇怪,我很少诉诸这类骗人的把戏。但有时我被逼到墙角无路可走时,也不得不让步投降。至今无人回答说:“(电脑搞的是)垃圾进,垃圾出。”这种完全不设防的态度有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味。在他的小说《审判》(The Trial)里,主人公约瑟夫.K(Josef K.)被控有罪,至于什么性质的罪,谁提出指控,他本人却浑然不知。电脑把我们太多的人变成了约瑟夫.K式的人。电脑常常成为不知名的原告,这位原告不会透露指控的信息源,法官也不会要求它提供信息源。电脑已经做出宣判,表面上看似乎就足够了。至于谁给电脑输入数据,为何输入这样的数据,为谁提供方便,以什么预设为根据,所有这些问题都被省略掉,无人去关心了。 不仅个人事务里有这样的情况,公共决策里也有这样的情况。五角大楼、税务署和跨国公司等大型机构告诉我们,它们检测的依据是电脑生成的答案;一般来说,这足以使我们心安理得、安然入睡。无论如何,这样的决策过程使我们不至于抱怨或控诉。电脑强化了官僚机构,压抑了追求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动,至少是产生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魏泽堡写道:“人们已经多次宣告电脑革命的来临和电脑时代的成立,然而如果用革命胜利产生的社会变革来衡量革命胜利的话,那就可以说,没有发生过电脑革命。” 电脑使政治、社会和商务机构实现自动化运行,在这个过程中,电脑未必使这些机构提高效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们使人不注意这些机构是否必需以及如何改进这些机构。大学、政党、教派、司法审理、公司董事会并不会由于自动化而改进工作。它们只不过更加吓唬人、更加技艺化,或许还多了一点点权威,然而它们的预设、理念和理论里的缺陷却会原封不动。换句话说,在生成激进而重大的社会、政治和宗教思想上的威力方面,计算机技术尚未接近印刷机的水平。如果印刷机像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所谓的“思想炸药”,那么电脑只不过是思想的滑石粉而已,因为它的性能仅仅是掩饰我们不令人满意的机构和思想。 我不想走魏泽堡那样远;他说电脑仅仅是完成非重要功能的精巧设备,电脑革命是胡说八道的大爆发。也许,他这个评判将来需要修正,因为电脑是有无数用途的技术,用西摩尔·帕珀特(Seymour Papert)的话说,电脑是像海神普罗特斯(Proteus)一样多变的机器。比如,你必须注意电脑生成的图像在虚拟现实里的意图。如果你布置一套微型的眼睛般的屏幕,你就可以屏蔽真实的世界,到模拟的三维世界里去移动,这个世界的景观会随着你脑袋的动作而变幻。蒂莫西·利尔瑞(Timothy Leary)热衷于虚拟现实,这并不意味着,虚拟现实有一个建设性的未来。然而谁知道呢?也许,对那些无法对付真实世界的人来说,虚拟现实提供的治疗胜过“伊莉扎”软件吧。 ……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无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1992)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其余两部是《童年的消逝》(1982)和《娱乐至死》(1985),2004年已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这个三部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技术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的影响。《技术垄断》警告世人,美国正在进入技术支配文化的一个新阶段,正面临失去传统、失去驾驭技术能力的危险。
《技术垄断》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使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化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和其他学者一样,波斯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是亦敌亦友的关系,但他死死地盯着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化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化阶段,技术向文化发起攻击,并试图取而代之,但难以撼动文化;在技术垄断文化阶段,技术使信息泛滥成灾,使传统世界观消失得无影无形,技术垄断就是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
《技术垄断》认为,“信息革命”经历了印刷术、电报、摄影术、广播和电脑等五个阶段。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帮助人驾驭技术,这些机制有: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到了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就难以驾驭、难以把握了。
《技术垄断》揭示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承袭麦克卢汉衣钵,又突破麦克卢汉的传播学者尼尔—波兹曼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到《技术垄断》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
媒介发达对文化的侵害很早就让传播学者们头疼。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学派形成后,很快崛起为传播学界第一大学派,跟全世界文化学者对传媒泛滥、大众文化泛滥对精英文化冲击的担忧密切相关。波兹曼以批判的精神感叹人类《童年的消逝》,批判人类《娱乐至死》,痛批科技进步带来的《技术垄断》,从人类科技发展和文化发展、传播发展历史的视角详述了文化向技术投降的种种病态,痛陈其对人类精神文化的侵害,体现了上一代文化学者对人类未来精神文化的如焚之忧。唤醒了文化学者们对大众媒介素养的关切,在纸迷金醉的沉湎于娱乐经济、眼球经济、传媒经济的世人头上引爆了炸雷,敲响了警钟。
波斯曼早在因特网还没有流行的1992年就写下了这本经典著作,猛烈批判美国以及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技术的迁就、盲从,如果他还活着,现在重写这部书,考虑到因特网的迅猛发展,他会写得更好。这部书既可作传播学著作来读,也可作技术哲学著作来读。鉴于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界时常表现出对技术(尤其是新的IT技术)的迷恋,很少对于科学技术进行反省,这部书对于此领域的学者、学生,更有阅读的必要。很多新闻传播业界人士知道麦克卢汉,但未必知道芒福德、埃吕尔、梭罗。
技术也是一种文化,但文化不能处处靠技术,特别是不能屈服于人为“提速”拉动起来的技术。文化不应当向技术投降,理性的文化要引领技术的发展幅度、速度和方向。
当然,对于信息网络技术,中国学者看因特网还不能像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那样看因特网,因为两个社会的制度不同、开放程度不同,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因特网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是不同的。当前,因特网有种种不是,但它为居住在内地的中国人提供了另类信息渠道,美国人可能感受不到这一点伟大的价值。当中国社会与美国一样发达时,对因特网技术我们也许与美国学者尼尔·波斯曼会有相似的评判,但不是现在。
技术垄断文化
作为作者著名的媒体反思三部曲之一,本书从许多方面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叫技术垄断,技术怎么垄断,作为唯科学至上者也许可以读读此书。
波斯曼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真是一本好书,受益匪浅。关注科技的负面作用,了解技术对人类的统治,展望未来,思考人生,不错的一本书……
平静的语气下,对“三个时代”的演进的描述让人悚然,似乎一切已无可挽回。
尼尔-波斯曼不单是媒体环境学的集大成者,书中漫步于历史、神话、文学、科学哲学、政治、技术……所谓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斯人堪称标杆。
如果你不是抱着很严肃的态度来看这本书,其实也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____严肃的学术态度从来就未必不有趣,本书又再次验证了这个观点。书中警句谐语俯拾皆是,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典故的重新解读也很有新意,对一些社会思潮的预测更让人敬佩,几乎无法想象在1994年就洞见如此!
确实是一本好书,一月内已读两次,正准备再次拜读。
技术垄断只有这本
刚收到这本书,我花费了一个晚上带一个上午快速读完。
此书一开始进入时有些晦涩难懂,但是一旦深入之后就会对其波斯曼的高瞻远瞩所敬佩。
一开始看到本书快结束时,仍然仅仅看到其在不断批判科学主义,却不提出任何有建设性的东西。非常愤慨,但是作者将最后的见解及其认为的改变方法写了出来,尽管我并不一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我很佩服他的眼光。
此书对于一般读者可能有些晦涩难懂,但对于有兴趣对媒介研究的爱好者或是学者有着非常巨大的启示作用
媒介环境学必读书
媒介环境学创立者尼尔·波斯曼三部曲
这本书读来很有启发性,也很有意思,其中一些表达记忆深刻。
本书被归入了传媒类,大概是由于作者本人的原因。其实,本书的所讲的内容和事件的意义完全超过了传媒的范围,是因为技术的概念完全超过了传媒的范围。如何对待技术的问题,实际上是人类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自己的问题,是一个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从哲学意义上说,是精神和物质关系的问题。问题大概没有答案,因为这是人类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终极问题,科学不能回答,宗教也没有说清楚。故事叙述的精彩,语言幽默,其中许多的观点启发良多,喜欢思考的人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文化和技术一直互相促进发展,但是技术的过度发展也已威胁到文化自身的存在。
事实不正是如此,我们的闲暇时间被各式各样的媒体殖民,而传媒中的文化又不得不向技术低头
技术进步带来的只是手段的改进,我们的目的并没有多大变化....谨防假信息带来的误导,认识自我....
我们被技术给奴役了
文化向资本投降,太阳向黑洞投降
作为尼尔波兹曼三部曲的第二部,波兹曼一如既往地用层层推进的理性思维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每推进一步,都让读者感到受益匪浅。这本书颠覆了很多过去我们认为的理所应当的观点,值得人们反省和深思。
这是波兹曼三部曲之一,另外两部是《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经典就是经典!
已经在当当上买过好多本了,送朋友。
该书反思了很多文化发展的问题。老外的视角和我们不一样。
媒介评论三部曲之一,前两部都很精彩,这部应该也会很有益有趣的。
与其说投降,不如说融合,是为历史
尼尔波兹曼的书都很深刻
很好的一本书,传播学可以读读
三部曲之一,買來想好好看看,結果發現不太容易理解,向老師求教,老師建議我先去看這本書的譯者何道寬自己寫的書,再回頭來看這個,會比較容易理解。一點心得,僅此分享。
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
鉴于作者已经是传播学界的大师了,他的最出名的三部作品之一肯定是经典中的经典。
影响了我对媒体的理解和理念
适合初学者接触专业领域
专业性强,是一本学术类的书籍,工作的人可能用处没有非常明显。
发人深省,令人深思,这样说不为过吧~
还没有读,但是既然老师倾力推荐,肯定是好书
这本书买了很久了,也读了很久了,是新闻老师推荐的,质量不错,,学新闻的必读
大家之作,值得研读和珍藏。
还没有读呢,有空读一下
很喜欢这本书,内容很发人深省
不错长知识
希望专业性不要太强。
也就看看..
hao shu a
新闻专业学生必读书目。很好的书~
学术性的书本来不好读,可是这本书还是不错的,通俗易懂。
一样精彩
看不太懂,除了前言,但明白他想说什么
没得说,没的说,好书,但也得感兴趣。。。
对于像我这样搞电信、互联网出身的专业人士来说,要接受并认同这种关于『技术垄断』的概念,是需要下很大的决心、并且做相当程度的反思的。
在蓬勃发展的技术面前,人类赖以为骄傲的传统文化成了最大的牺牲品。『技术』由于其追求效率、追求精确的本性,正以非常『不人道』甚至『非人类』的方式对全世界的社会文化展开前所未有的广泛劫持。人类以『技术』的方式为自身及其群体设下了错综复杂的『规则』,却被其反噬。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技术』本身还具有不断衍生、无限进化的特性,并将一如既往地对人类社会产生持续作用、持续影响。
比如我近期一直在收看的湖南卫视『快乐女声』节目——这个在全国引起话题争议的娱乐节目,本质上说是一种『技术』的胜利——广播电视传播的技术,投票规则的技术,网络沟通的技术……节目的娱乐价值并非来自音乐、演唱本身的价值(或者说,所占比例较少),而更多是来自于广义的技术环境下,全民参与的无聊狂欢。在这个广义的技术环境中,传统艺术的文化价值被彻底剥离,取而代之的是广义的技术主导的『游戏规则』——事实上被人们欣赏的是让少女们宛如古罗马角斗场野蛮PK的游戏规则,仅此而已。
当今全球娱乐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本书作者关于『技术垄断』的论断——从2006年开始,电子游戏——而不是电影、电视、唱片或其他——业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消费量最大的文化娱乐形式,并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规模。文化艺术原本尊崇的叙事体系和传播价值,在各种『游戏』中被削弱到从属的地位,而民众还依然乐此不疲——这种趋势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信仰的崩塌,和民众主流价值观的迷失。
对此,我基本上同意作者在最后一章『爱心斗士』里的观点,即对抗『技术垄断』的唯一出路是要从我们的教育做起——当那些已经被『技术垄断』牢牢控制的成年人们已经不可救药,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的下一代:即除了那些普遍存在的技术、规则、体系之外,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值得你坚信并且热爱的东西,这些美好的事物可能无法被估算、测量、推理或精确阐释,但它们的确能带你进一步思考那些关于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终极命题』,并带你进一步了解人类所需的真正的『价值』,和构成人类『智慧』的全部。
本书是尼尔波兹曼的三部曲之一,虽然没有《娱乐至死》和《童年的逝去》这么畅销著名,但还是非常引人深思的。本书中,尼尔对文化向科技屈服这一个事实做出了大胆的分析和批判,让人们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停下脚步来想想这些发展的后果。
另外一个角度思考技术进步和文化的关系,就是400客服服务太差
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他的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都很好,这本书翻了一下蛮不错的
还不错吧,就是理解起来不是太容易。我想三部曲中,这本书看过了其他二本就不要看了(我之前看过一本《娱乐至死》。我反而倒觉得译者的序更值得一看,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简洁的概括出来了,不象这本书本身,理解起来很吃力。
真正深度反省,批判性地看待媒介的作用,收获不小。
书的内容很值得作为研讨的话题波兹曼对媒介的理解力超乎常人.需要慢慢研读啊!缺点就是书的订装质量不咋地纸张的手感不好不像是北大出版社出来的啊...
一本不錯的專業書,但為什麽沒有《童年的消逝》呢
名家名作,从中可以管窥名家**的思想!
书么,看上去是正版,是我们的专业书所以必须读~~
启发思维,为“无用之用”而阅读的书。
有点晦涩,翻译的一般
内容不错,受益很多,新鲜有趣,值得一读,已读受益。
比较晦涩,但受益匪浅。
如果说海德格尔的《技术的追问》是晦涩之极,那么这本似乎是通俗读物了,看看消遣可以,不要指望有什么理论价值。从论述来看,本书的论点缺乏有力的论证,几乎都是作者主观看法,过于随意,整体上也缺乏理论支撑,当然不能跟哲学大师比。个人觉得,如果不愿意看过于深奥的,还有阿伦特、盖伦、麦克卢汉的可以读读,似乎也比波斯曼的要好些。
一本文化研究方面必须的书
没有美国人的生活经验,不太理解其中的内容
还没有读,但是看起来不错。
不过客服态度不错。给了张抵用卷,又重新买了本,这次好多了
该本书购买时,主要是书名吸引我,买好之后,一看不是我所要的。
技术和文化,到底什么关系?
书不错,还会再来的0...
是尼尔·波斯曼媒介批评的三部曲之一
没问题 使用挺方便
波兹曼批判三部曲之一
反思科技
尼尔·波兹曼
喜欢媒介环境学的童鞋必读!
什么是技术垄断,波斯曼在自己的书中说“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所谓技术垄断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
中学学生物时我曾想,人跟机器人也没什么区别,就是个更复杂的很多程序的集合体,每个神经元的反应机制和if、y语句其实一样,只是更大数目的反应单元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伴有进食饮水所提供的物质保证,我们进化成为这样一个情感复杂的生物。所谓意识,不过是我们对外部世界一套自成体系的判断分析和反应。反观天演论进化路上被人类甩在身后的动物,冠以“低等”形容的生物,只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没那么复杂罢了。当今电子实验室造出的一代代更智能更拟人的新机器人,不也正走在这条进化的路上吗,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继续赋予机器人更丰富的逻辑语句更敏感的感受器,供以源源不断的电流(以后发明出快没电了就自己找电源的机器人也说不定),机器人终有一天将与人类平起平坐,且拥有一套自己的意识,不知道对此我们应该期待还是恐惧。
此外,书中强调如今的信息泛滥也是技术垄断的表现特征之一。伴随技术发展人类对外部环境的了解与掌控能力愈发强大,同时催生了无数统计数据和各种客观知识,可这些内容,有多少具有真正价值呢,有多少对人们生活或改善生活切实有用,有多少是无任何指导意义的统计结果,只制造着信息垃圾,让人麻木茫然和无所适从?
技术手段逐渐替代我们的思考方式,无用信息不断涌入生活,人们却未曾因技术发展获得想象中的便利,而是在泛滥信息中难以取舍,焦躁不已。文化本是随人类历史积淀出的意识表现,在速食信息的当代,对溺于社交网络和各式讯息而无法专注的现代人来说,文化已成为一个单薄脆弱的名词,一个高飘远的概念。
技术大举入侵,文化如山倒去。
因为上课的关系从图书馆里借来了这本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我如同波兹曼书中所描绘的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于不便交织的纠结无奈与懵懂中读完了最后一本书。
从书中一开始古老的寓言开始这本书告诉我们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是技艺的发展所带来的改变开始讲起。
可是我每次读了几行就开始拿起鼠标,看看《破产女孩》或者其他新闻,或者刷刷微博,我发现自己很难静下心来读这本并不算艰涩难懂的书,这是为什么???
我发现自己乐于接受简单的东西,电视剧、新闻,不用过脑子,还会获得会心一笑,轻轻松松、简简单单,我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想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我不愿意去深入的干一件什么事情,我承认我懒惰了。
这直接导致我读完这本书后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它,不知道该怎么总结我的收获和感想。我只知道这本书说的很好,说的很切中要害,但是我自己真正的获得了什么呢???
一个巨大的问号在我心中~~~~~~
直至今日,在诸多的传播学书上依旧把麦克卢汉的学说成为“技术决定论”,认为他夸大了技术的作用等等。很多的时候我们都很倾向于很辨证的看待问题,因为事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简单的,但是着中国复杂往往不是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标签就可以涵盖的。因为,我的问题是还要贴标签吗?
贴标签是一种很简单的认知的方法,比如李天一,他身上的标签就可以有“星二代”“李双江的儿子”“宝马车打人者”等等,但是无疑这些标签不能只是他的一面或者几面,只界定了他的社会属性、或者家庭的属性。而且这些标签往往都略带些不太好的感情色彩。可是没有这个标签,我们怎么能够快速的记住一些东西呢?
只会简单接受的我们,往往只是媒体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就去接受什么,媒体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写报道,我们就这么背议程设置了,被框架了,被简单化了,被培养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就如同麦克卢汉和英尼斯一样,被我们标上了技术决定论的大标签,却无可奈何。
反观自己,总是喜欢接受所谓专家给我的一些推荐,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悲哀。
技术垄断只是一个方面,怕就怕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
作为70后的工科生应该感到非常幸运,单就通信相关行业,我们就经历了电视的普及,电话、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等几个划时代的阶段,日新月异的技术让我们欢欣鼓舞,人类真的拥有无穷的智慧啊!虽然偶尔我们也略感困扰,比如永远在线的生活有时也让人焦虑,孩子通过电脑和互联网过多接触到成人的社会,学生们懂得似乎越来越多,可解决问题的能力未见进步......但总体上,热情地、充满希望地、毫不迟疑地拥抱技术,基本是我们面对技术的全部态度,技术承载着全人类的希望。
然而这一切真的那么确定吗?尼尔•波兹曼说:且慢!每一种技术既是恩赐也是包袱,利弊同在。技术的发展确实让我们在受益,但同时,它让我们失去的可能远多于我们所能觉察的!人类的手段改进了,目的却未见改善—甚至失去了目的,人类的灵魂已跟不上技术脚步的飞奔!
尼尔•波兹曼把技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工具时代,技术统治时代,技术垄断时代。
在技术垄断阶段,传统的世界观、信仰的符号已经被技术彻底摧毁,科学成了全面的信仰体系,试图赋予生命的意义,让人得到安宁和满足。
在技术垄断阶段,学校、家庭、宗教、国家的传统的信息控制机制失效了,信息泛滥,信息不足的问题显而易见,信息泛滥的弊端就不那么明显,但影响却同样深远。如果尼尔•波兹曼看到今天风靡全球的社交网站、微博这些,想必是无语叹息!
在技术垄断阶段,技术被神化、滥用于不适合的领域,比如统计学被用于测定智商,选美,民意测验,又如,发改委的一位所长测定出2010年中华民族复兴任务完成了62%,难道这位所长还嫌尼尔•波兹曼的案例不够生动?
在技术垄断阶段,文化向技术投降,到技术里面去谋求自己的权威,社会研究者努力披上科学研究的外衣,不自觉地在追求“科学家”的身份。
你可以认为尼尔•波兹曼有保守主义立场,但他做“爱心斗士”的呐喊,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能透视历史和未来的智者,警觉地看着技术对传统文化的伤害,而这正是一直被大家忽视的。他倡导的把教育放到“人类的进步”这个连续的故事背景下展开,把每一门课程都当作历史的一个视角来叙述,把科学、技术、历史、语言、宗教都纳入教学计划,强调的是综合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当今不断细分的人才培养格格不入,不知道何时能够成为现实?
《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是尼尔•波兹曼的媒介批判三部曲,相比前面两本书,由于思辨性太强,再加上中文版过于节约纸张的紧密排版,可读性、娱乐性要差一些,但本书的立意更加深远,视野更加宏大,学术性非常强,不愧为巅峰之作。
《技术垄断》写于1992年,迄今20年了,这20年技术和社会的变迁,仅仅是持续不断在证明:尼尔•波兹曼的担忧是对的。
在“媒介批评三部曲”的前两部中,电视媒体是波兹曼论点的箭丛直指的靶心。如果从第三本《技术垄断》的高峰回望前两本著作,我们可以说他只是在电视的磨刀石上小试牛刀而已。
有人说,这本书之所以取了个故作耸人听闻的名字——《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乃是为了矫枉过正,敲破警钟,我却从看到他在书中描绘出的白旗飘飘的文化末日图景。结尾处的教育救赎方案戛然而止,在全书横无际涯的技术洪流之中如江上一苇般渺小、无力,如何能充当人类文明新生的诺亚方舟?
唯科学主义将宗教扫入无知、迷信的历史垃圾堆,破除了民族主义虚无缥缈的群体幻觉,甚至也掀翻了家庭这个最后“避风港”的屋顶,它一块块地抽空人类安身立命的意义浮板,使人们无路可退,除了螺丝钉一般在技术机器的履带中滚滚向前,再没有别的选择。
技术垄断依靠几个“打手”来维系统治。官僚主义把人们分门别类地装入各种表格、文件、档案,社会工厂的车间里贴着“效率至上”的标语,一张张鲜活的人类面孔被压缩成一串串无意义的数字,在计算机中排列组合、永生或永死。官僚主义把人类送进“文明的毒气室”,却没有人对其负责。
无所不在的专家正是技术垄断的爪牙。他们带着整齐划一的技术面具,扮演起了神父一样的角色。他们用数据、符号、理论编织起一张无所不在的大网,我们像婴儿一样被包裹其中,将自己的判断力、思考力拱手交付出去。技术之网正在不断收紧,而我们无所遮蔽。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也正在一层层剥去我们“万物之灵长”的外衣。我们的个体痛苦成了“社会失范”,我们的焦虑成了“性的压抑”、我们追求幸福成了“经济人”的懵懂本能……一方面是人性的领地一块块陷落、失守,另一方面则是技术踩着我们的肩膀,在进化树上迅捷的攀登。它已经进化出了手脚躯干,只等待安于其上的“电脑”攻占人类的最后一块阵地——情感意识。
在作者眼中,学校成了最后一块可以负隅抵抗的堡垒。只有在这里,才能对“敌人”釜底抽薪,以历史的眼光去对待技术巨怪,知晓“压顶黑云”的起源、由来,抓住那条可以悬崖勒马的缰绳。通过纵览历史、熏陶文明,唤醒个人身上的人类意识,让人文主义的温暖融化厚厚的技术冰壳。
每一种工具都嵌入了意识形态偏向,即它用一种方式而不是另一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或者说他给一种事物赋予更高价值的倾向,即放大一种感官、技能或能力,使之超过其他的倾向
在育儿、性爱和交友方面是不可能有专家的。这一切不过是技术垄断者的臆想,之所以看似可能会有这样的专家,是因为他们借用了技术机器;如果没有这些机器,这些专家会被完全解除武装,暴露出无知者和入侵者的本来面目
有人强调我们要爱国,把爱国作为统一的教育原理。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爱国必然会转化为爱政府
社会研究者和小说家都是对人们的一套事件做出自己的独特解释,并且用各种形式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解释
电脑强化了官僚机构,压抑了追求重大社会变革的冲动,至少也是产生这种结果的部分原因
一切理论都是过于简约的,至少会造成过于简约的效果
作为一个印刷文化人,尼尔·波斯曼(Neil Postman)坚守印刷文化,警惕电子文化对文化素养的侵蚀。它终身只用钢笔或铅笔写字,从来不用打字机和电脑,从不做即兴讲演,也不用提纲对付讲话,它坚持用手写的方式书写一切讲稿、论文和书稿。他是讲故事的高手,也可以称他为口头文化人。
在《技术垄断》一书中,尼尔·波斯曼在不同的地方提出了他对技术垄断的论述: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这就是技术垄断论的基本原理之一⋯⋯所谓技术垄断论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记忆和技术的统治。技术垄断是文化的艾滋病,我戏用这个词来表达“抗信息缺损综合征”(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简写为AIDS)。
早在《技术垄断》出版的1992年之前很多年,美国就进入了一个技术垄断文化时代。被波斯曼称为“现代传播学之父”的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A. Innis)曾在《传播的偏向》中提供了许多事例,说明新技术如何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造成一种新的知识垄断,即由另一群人来把持的知识垄断。许多情况下,输家出于无知为赢家欢呼雀跃。
以电视为例。在波斯曼看来,在美国,电视扎根之深超过其它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电视是上帝的恩赐;那些待遇优厚、志得意满的电视人,那些主管、技师新闻节目主持人和娱乐节目主持人,尤其觉得电视是天大的恩赐。这样的人形成新的知识垄断,他们为自己欢呼喝彩,捍卫自己的地位,张扬电视技术,这并不奇怪。另一方面,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电视可能会逐渐总结教师的职业生涯,因为学校是印刷机的发明,它的兴衰有赖于印刷词语享有的地位。四百年来,教师一直是印刷术创造的只是垄断的组成部分,他们正在目击这种知识垄断的解体。看来,对于如何防止这样的解体,他们多半是无能为力的;老师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热情洋溢,这实在是和情理相悖。这样的热情总是令人回想起上一个世纪之交时的铁匠,他们赞美汽车,而且相信汽车会促进他们的营生。
波斯曼有些过于悲观。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美国电视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些遥远了。从我们身处的互联网时代看来,许多情况下,新技术的普及也往往因为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的抵制而拖慢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给了传统行业从业者学习的时间,但事实上潜在的赢家并不会积极调整自己的策略,他们反而极力抵制通过新技术的革新来延续生命乃至获得新市场的机会。例如图书出版业和包括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业。在互联网时代,媒体积极开发自己的网站并免费开放给读者,是一个获取更广泛读者和获得更大影响力的手段,甚至还能带来一笔不大不小的广告收入——虽然在中国市场内,比起纸质版的广告收入来,它少得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是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付费订阅打下的用户和品牌基础。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苹果App Store的成熟和普及,亚马逊电子书技术的成熟以及个人出版流程的简化、廉价与快捷,为媒体和出版商(作家)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国内媒体网站浏览内容或需要注册或浏览体验极其糟糕,将他们的读者赶到新兴媒体网站。出版社因为怕担心盗版,对于提供正版电子图书充满了担忧——可是,街边的地摊上和下载网站上到处都是电子版呀!读者买不到正版,不下载盗版来看反倒奇怪了。
打倒唯科学主义
技术垄断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唯科学主义。波斯曼认为,唯科学主义由三种互相联系的观念构成:
1.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来研究人类的行为;哈耶克说:“社会科学对我们理解社会现象贡献甚少。”
2.社会科学揭示的远离可以用来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组织社会;
3.科学可以用作一个全面的信仰系统,赋予生命意义,使人安宁,使人获得道德上的满足,甚至使人产生不朽的感觉。
二十世纪初,因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甚至人类学家的成果而广为人知,波斯曼认为“科学”一词被盗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过程和实践的区别。
根据英国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Michael Oakeshott)的定义,“过程”(processes)指的是自然界发生的事情,行星运行、冰雪融化、叶绿素的声称就是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和人的智能没有关系,受铁的规律制约,由自然结构决定;“实践”(practices)指的是人的创造,是人的决策和行动的产物。这些事件是认得智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类事务里当然有一定程度的规律性,但他们并不受铁的规律的制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科学是一种追求,它寻求支配“过程”的永恒而普适的规律,并假定过程之中存在着因果关系。
我们甚至可以说,技术垄断论比较喜欢精确的知识,而不是真实的知识,技术垄断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主体性的两难问题。
失控的技术垄断论者
如何防止文化向技术投降?靠教育,波斯曼说。
在学校里,每一门课程都要当做历史教。在波斯曼看来,所谓抽象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每一门课程都包含严肃的历史维度。只把历史当作没有疑义、分割肢解和具体的事件来罗列,那就是复制技术垄断论的偏向;而技术垄断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让学生接触多种观点和理论,就是只给他们提供一连串毫无意义的事件。比如技术史,我们需要向学生展示,十三世纪发明的眼镜和二十世纪发明的基因切片是有联系的。
从小学到大学的每一所学校还要开一门科学哲学的必修课,这些课程应该考虑以下内容:科学用语、科学证据的性质、科学假设的源头、想象力的角色、试验的条件,尤其是错误和反证的价值。科学之所以能够成立,并不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辨认“真理”,而是因为我们有能力辨认谬误。
还要开设一门语义学的课程,语义学研究的是表达意义的机制。如果教师不教授学生语言和现实的关系——语言和现实的关系就是语义学——他们如何能够指望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呢?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是语义学教师,因为语言和知识是不可分割的,语义学知识是理解任何学科的必要条件。对年轻学生而言,这门课尤其应该着重讲常见的语义错误;通过提高觉悟和严格训练,这些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语义学应该是最基本的学科之一。它传授的是表达和解释语义的机制,在影响学生最深层的智能上,它具有最大的潜能。
http://www.shibeichen.com/post/9123449874/anti-technological-monopoly
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巨大变迁造成了“我们现在十年间的变化相当于过去社会一百年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人人都在飞奔,人人都在追赶,人人都害怕落后被淘汰,在现实的中国这种竞争意识或许更加强烈。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总有人会发生疑惑:我们的目标在哪里?我们信仰技术的无限发展,也就是说我们有目标,但是我们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我们把自己变成了飞轮中的小白鼠。像小白鼠一样卖力地工作只是这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在我们付出(创造新技术)的同时我们也在改变社会。于是“不断飞奔着的我们”与“被我们不断改变的社会”之间产生了一些隔阂。按理说我们(人)就是社会的主体或者说我们就是社会,但是到现在,只有少数人经过毕生的努力才只能理解这个社会的一部分真相(经济学家理解社会经济、政治家理解政治、企业家理解怎样操作企业、建筑师理解怎么建筑房屋,但他们一旦离开自己的领域基本上都是“菜鸟”了),大多数人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了解。于是“人”与“社会”之间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张力!我以为《技术垄断》这本书就是对以上情境的一个回应,不过他抓住了一个特定的点即“我们以怎样的方式去理解技术、媒介等对整个社会的影响。”
本书的论题:技术对人的影响
论点:认为技术革命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环境学)。(更为激进的说法大概是“技术本身可能孕育一种文化”)
论据:从文字、媒介、时钟到医疗器械、学生评分、耶稣被拿来做广告。
论证(方法):采用媒介坏境论的方法进行评价
结论:
在本书的最后“爱心斗士”一章作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立场、信仰。新技术不能想当然地变成一种新的道德准则。对我们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促成人去成为人?
在最后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对技术的无情批判,不如说是对信仰、价值体系的坚定维护。只是这种维护不是通过直接建构的方式获得,而是通过判教的方式重新确立。
==================================
说来惭愧对本书的理解也就上面这一些了,真正让我惊讶的是作者对问题的把握力,这一点似乎很难学到手。不过也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这本书完成于1993年(尼尔波兹曼1931-2003)大概可以算是作者思想圆熟时的巅峰之作了吧。
与作者对问题的独特把握力相反读者要恰当地把握本书却非常有难度。记得刚看完《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后买来这本《技术垄断》,以为这下子可以一口气把“媒介批判三部曲”给读完了,但是刚读塔姆斯的故事就感叹这是什么破书,与前两本相比有什么突破么?!!! 个人觉得本书在问题的广泛性和论述的深度上都比前两本要深入两个档次。前两本读起来可能还会有故事一般的愉悦,而本书却处处都是思辨、晦涩。作者的立场总是要放在特定的预设之中才能充分显现出来,而我们作为读者却总容易忽视那些前提而落入片面之中。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尼尔波兹曼变成了“技术愤青”的代表,当然不是因为他真是如此,而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用愤青的眼光去看待他。
^^^^^^^上面是2011年07月04日前的记录^^^^^^^^^^^^^^^
~~~~~~下面2013年01月04日开始的读后感~~~~~~★
《技术垄断》一首温柔的小情歌
2011年05月份的时候读完这本书当时就想写些什么,不过由于这本书实在太强大,因此只草草地留下了上面干枯枯的两三段文字。确实很难写这本书的读后感,因为信息量太大了信息质量又这么高,但对这本书的感情还是不断地想迸发出来,特别是看到那些悲观的评论时。
在我看来这是本特别容易读的书,因为结构特别简单。整本书其实就想回应一个问题:何为人,我们何去何从。 然后从四个层面。从背景上(或者作者的专业视野所及)说,我们处在技术支撑下的时代。 然后追溯技术发展的源流及技术的现状。 立定人本这一价值中心。 但在衡量技术的价值时,作者觉得“利弊同在”的两分法是欠恰当的,所以作者引用的是环境论的方法。
有这四个层面的支撑很多问题就很明确了。为什么总要描述技术的源流(作者自序中说“本书试图描述技术何时、如为何成为特别危险的敌人”) 为何要引入塔姆斯法老的故事作为开头。 为什么作者不同意别人称自己为技术的悲观论者而认为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在《娱乐至死》的结尾提起过)。为什么要有最后一章爱心斗士(仅仅只是累赘,还是真正闪亮的核心)。 愚以为在人性的光辉面前,再尖锐的技术分析都是暗淡的,所以波兹曼最热心的恐怕是光辉人性。
本书十一章可以分为三部分;1~3章,引入问题及探索。4~10章,描述现实环境下的人与技术,所见范围不可谓不宏大。11章,呼应塔姆斯法老,再次回到“人”这个核心。
但是,这本书确实又非常不好读,因为信息质量很高同时信息量又特别密集。我是09年1月份买的这本书,但到11年2月份的时候才能读得进。然后4月份花了两三周读完,这本书激励着我把毕业论文整个重写。
比如第一章仅仅十页,第一页通过塔姆斯法老的故事引入问题域。第二页第一段就提出一个论点“认为技术革新只会产生片面效应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每一种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不是非此即彼的结果,而是利弊同在的产物”然后第二页第二段对这一论点进行第一次简答。第二页第三段再次引证问题。 然后第三页第三段引入文字,第四页引入电视,第五页引入电脑,第六页引入一般意义上的技术多维度地分别进行论述。第七页引入麦克卢汉那句经典的“媒介即讯息”,然后在第七页第八页都在引申媒介即讯息这句话的意思,同时也是媒介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到了第九页,那个毛毛虫之于环境的比喻特别好玩,环境学方法论的内涵被解释地更鲜活了。然后在第十页的最后终于丰满地引出了“技术垄断(Technopoly)”这一语词。短短十页却有如此大的信息量,简练而富于层次性。要不是随手做了笔记,很容易迷失于局部批判而不能体会到作者全幅架构之精美。
很多人总是放不下作者对技术的悲观,但如果作者用相同的分析却换成对技术的乐观态度,那么读者们就可以对此放心了吗?
一位我喜欢的歌手在自己的博客上说:所谓微博就是你3点25分在你家的厨房放了个屁,只要你想让大家知道就可以办到。他说自己怀念BP机的时代,而现在的时代是大马戏团的时代。
或许更多的人更倾向于相信,微博可以改变中国、改变世界。因为微博给了每个人同样的话语权,更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建设,更有利于把这个国家变得更好。不过我以我注册使用微博一年多的经历完全可以证明,大多数的时候,微博只是我们在Web2.0时代将自己娱乐至死的另一项与其它技术手段别无二致的技术。
进入Web2.0时代,麦克卢汉的预言一如既往的应验。不同于眼镜、汽车这样的取代人体生理功能进化的技术,网络和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人类社会心理层面上的延伸。我们使用眼镜是为了克服视力障碍所带来的不便,使用汽车是代替走路以提高速度和效率。而我们使用手机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割裂了我们同其他人面对面的联系,取而代之的是把各自关进封闭的空间里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进行沟通。现在的一部手机就像一部隐私自曝机器,通话、录音、摄像、拍照、上网。即使你身边没有一个人,只要你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你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你身在何处以及正在干什么。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街旁网,你只要用手机标注你的位置,你现在的状态就可以立即出现在你已经连接的社交网站的主页上,这样你的联系人只要上网,就都可以看到你所在的位置。似乎随着手机网络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种自曝癖。就像我喜欢的那位歌手说的,即使你在你家的厨房放了个屁这样无意义的事情,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让全世界知道。
一项技术的发明从一开始总被当做中性的工具,可是技术本身从来就不是中性的,每一项技术的本身都带有和其性质相符合的隐喻,这种隐喻最终会控制我们的文化,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波兹曼早在《娱乐至死》里就预言到,媒介的这种隐喻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却难以被发现的影响。今天,我们的生活就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里所描绘的,一路莺歌燕舞着走向灭亡。我们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自慰,一直娱乐到死。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曾经提到过一个名词,叫“技术无知”,即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一无所知,这种无知是造成个人现实生活不幸的根源。这种无知既包括对具体技术的无知,也包括对技术性机构的无知,如银行和交通系统。这本《技术垄断》里,波兹曼向我们揭示了我们正在受两种技术形态的控制,一种是具体的、可见的技术和发明;另一种是技术性机构,即支撑我们整个社会赖以运转的社会机构。前者对于我们的影响在于具体的细枝末节,而后者则支撑了我们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巨大机器运转的隐形骨架。我们现在的社会,几乎很少有人会感到技术无知,更多的时候,我们都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享受着技术所带来的便捷和快感。我们在这个时代对技术是如此依赖和上瘾,以至于我们离开了这些技术就没法正常的生存。比如,我们对电力如此依赖,以至于哪怕面临只是一天的停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难以消除的。这种依赖造成了我们对技术无条件的信任,就像曾经信奉上帝一样。在这个时代,技术和科学就是上帝,没有人会对技术和科学产生怀疑。
回到前面说到的街旁网,其实是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存在。但是由于它的存在,我们变成了自曝成瘾的人,我们孤身一人,却每时每刻都想让整个世界知道我们在哪,在干什么。在没有街旁、没有人人和微博的时代,我们一样生活着。也许比现在生活的更好。我们创造出了技术,以为可以轻松的运用它为人类造福,结果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技术的附庸,成为技术毒品的受害者。就像那只叫做弗兰克斯坦的怪兽一样。
PS说一句题外话。本书正文第18页指出一个事实:在比萨斜塔上抛铁球的那一场著名的实验,不是伽利略做的,而是他的对手乔齐奥·科雷索Giorgio Coressio做的,而且他做实验的目的不是要驳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是要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对于我这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相信那场著名的铁球实验是伽利略所为的人来说,教科书对人所形成的错误而自以为是的观念让人感到可怕。
一本书断断续续地看了3天,看得有些辛苦,除却中英思维方式和语言翻译表述上的理解困难,书中表述的思想不时显现出智慧的火花,真知灼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事例在生活中都能真切感受地到,却没有重视它,更不用说如此正式地去思考其中体现的问题,深究其本质和根源。当看到作者以精炼而极富理性的思辩语言描绘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事实和现象时,有一种恍然大悟、直达痛处的酣畅淋漓之感。
虽然这本书有些年头了,但在今时今日,书中关于技术垄断的观点完全适用,甚至体现得近乎完美,作者对世人的警示值得大家深思和关注。
立早按:本文发表于《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第二期(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0308948.html?retcode=0)。
我对波兹曼的印象一直与《1984》和《美丽新世界》这两本书脱离不开干系,大概是因为之前读过他的《娱乐至死》,他开篇就回顾了奥威尔和赫胥黎笔下的两个世界隐喻,前者描述了极权统治的社会体系下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老大哥”的监控之下,个体丧失思想的自由,后者则畅想了技术过度繁荣反过来控制了整个人类社会,让我们在虚幻的极乐中沦为技术的奴隶。而波兹曼结合了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是一个1984和美丽新世界并存的纪元。对技术发展的弊端的批判是他的媒介三部曲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技术垄断》这本书里更是达到了论述的高潮。
波兹曼延承了麦克卢汉的很多核心思想,犹如麦克卢汉笔下的“媒介”(media)是泛媒介,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本书中所指称的“技术”(technology),亦是一种泛技术。波氏并没有给技术下一个明确定义,但概观本书,所谓“技术”其实可以等同于麦氏所说的“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而 “人的一切人工制品,包括语言、法律、思想、假设、工具、衣服、电脑等,都是人体的延伸。”然而不同于麦氏对新媒介的热情的赞颂和拥抱,波兹曼对媒介/技术的发展却充满了悲观的担忧和警惕。
他在第一章就以塔姆斯法老的寓言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发明只不过是手段的改进,目的却未见改善”。不错,新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好处,比如,大机器制造带来生产成本的直线下降和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交通工具的演进大大缩短我们花费在路途上的时间,通讯工具的发展使得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人与人的交流更为迅速,媒体的演进打破原来社会知识的阶层垄断(例如印刷机对僧侣阶层的垄断地位的颠覆)……但技术演进给我们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的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在工厂里机器取代了人的主体位置,工人仿佛是流水线作业上一枚机械运转的齿轮;交通的便捷让我们将抵达作为唯一目的,过程成了无关紧要甚至多余的东西;媒介的发展让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媒介主导描绘的虚幻图景中;交流成本的下降让远距离对话成为可能的同时也使得真实可触的交往越来越少;新技术在摧毁传统的知识垄断过程中,又会带来新的知识垄断……这就是一个个新技术为我们的生活重新勾勒的曲线,一个不同于过去,但远非高于过去的场景。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切生活层面的变化之上,新的技术在悄然地重新界定我们的观念,改变我们的思维习惯以及对世界的感知。波兹曼指出,每一种工具都内嵌了意识形态的偏向性,某一种而不是其他种方式构建世界的倾向,赋予某类事物更高价值的倾向,放大某种感官或技能的倾向。(这可以说是对“媒介即讯息”的另一种解读。例如摄影术带来的视觉文化,与原先的印刷文化就有着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倾向。)因而技术变革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环境的生态变革。他依照技术对文化影响的程度将文化划分为三种类型:工具使用文化、技术统治文化和技术垄断文化。
在工具使用文化阶段,技术不是独立自主的,而是受制于社会体制或宗教体制。它们与文化的整合方式并不会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神学世界观产生矛盾。工具的发明要么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紧迫的问题,要么就是为了当时的政治、艺术、宗教、神话等等文化层面的事物服务。文化信仰指导和限制了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到了技术统治文化阶段,工具则开始扮演起社会的核心角色,社会生活和文化都服从于工具发展的需要。工具开始向文化发起攻击,试图取而代之。技术与传统的宗教、仪式、礼俗、神话、政治等产生激烈的冲突和对抗。当时的三大发明,时钟、印刷机、望远镜分别撼动了当时的时间观念、知识传播方式和神学世界观。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度、机械化大生产,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客观、效率、标准化、计量和进步等观念的普世化,人们开始逐步进入到现代文明社会。同时,政治自由和宗教自由的蔓延,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但这时候技术世界观仍然没有取代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地位。现代化的演进并没有阻挡人们对旧世界的神话、仪式、宗教、价值观等等符号的信仰。
但当科学权威最终取代了宗教权威时,我们便迎来了技术垄断文化阶段。这个时代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对人们世界观的改变。技术所崇尚的一套理性至上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战胜了建立在思辨和神学基础上的传统价值观,道德跟精神的一体性开始土崩瓦解。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表征为,科技击溃了以宗教信仰为代表的传统成为社会生活每个领域的统治性力量。“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技术主义成为垄断的的思维模式,技术的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在工厂里,泰勒的科学管理原则取代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在学校里,课程设置成为管理信息流动的重要手段;在政治领域,民意通过标准化测验获得;在文化中,流行的是新的AIDS(Anti-Information Deficiency Syndrome,抗信息缺损综合症);在学术界,实证主义开始将人当做客体研究……
整个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技术来控制信息流动(包括三种手段:官僚主义、专业技能和技术性机制),从不同层面上来强化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度。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泛滥,要求新的信息管理机制,而新的信息管理机制本身亦是一种技术,它们反过来又增加了信息量。波兹曼苦口婆心:你们看,手段的演进,并不能带来目的的改善。技术的发展,只不过结束了旧形式的困扰,而把我们引入了新形式的更大的困扰里。上帝死了,比上帝更强大的科学走上了圣坛。专家取代了教皇的地位,成为社会中普通人获取真知的新兴权威。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技术的神化,与他们的祖辈曾经对宗教的顶礼膜拜并无本质区别。
其实波兹曼的说法并不新鲜,正如他所说的,每个社会学家所讲的东西都并非自己的发现,而不过在重新告知人们他们曾经被告知并仍需要不断被告知的事情。他对技术的批判不过是从技术层面上对“现代性”这个劳什子的另一种有趣的描述方式。而类似观点已在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怀特•米尔斯、安东尼•吉登斯等等学者那里以不同口吻和角度重复了很多遍。
在第八章隐形的技术中,波兹曼更进一步指出很多软性技术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对现实的感知,比如语言,比如统计学。尤其是后者的滥用带来对数字的盲目崇拜。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智商测试、性格测试、民意调查、成绩排名等等一系列看似客观的技艺,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数字取代了定义,程序取代了思考,而这背后则是将一切暧昧不明的现实数量化和操作化的渴望。
对此点我也深有体会。大三暑假在电视台实习,每周开会领导都要把上周的收视率拿出来说事,办公室一进门对面的墙上就是实时更新的当年度每期节目收视率变化的波形图,每周台里下发当周节目收视率的变化数据,甚至细化到了节目播出期间每半分钟的变化。我也曾经参与撰写收视率报告,说实话,我觉得非常不靠谱。节目的内容形式如何与收视率的细微波动挂钩,这种分析只能建立在主观判断之上,但在语言、数据和图表的伪专业包装之下,却显得那么煞有介事。
电视台以收视率作为衡量一个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乃至唯一标准,而不管节目的内容、形式、内涵、品味、社会意义等诸多重要元素,因为他们要以收视率作为筹码来把节目的广告时间卖给商人,而什么才能衡量其广告时间的价值呢?观众口碑是多么模糊的概念,那么只有收视率,只有收视率才是王道。冷冰冰的客观数字成了决定一个节目生死的根本。这简直是整个电视界的悲哀。当然我并不是对量化研究存在偏见,只不过想以这个例子来说明,我们的生活中充斥了太多的伪科学和唯科学主义。
此书后半部分重点讲的主题,在我看来,也是这本书最核心的思想:人们总是需要在某种思想体系的保护之下生存么?波大叔在唯科学主义一章中的论述可谓是整本书的精髓。
波大叔首先对美国占主导的经验主义研究方法表示质疑。唯科学主义研究的信条是科学研究方法是可以应用于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的,只要有严格精密的操作方式和测量过程,就可以得出关于人类的客观事实、可验证的理论乃至普适性的规律。它包含三个观念:一是自然科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人类行为,二是社会科学揭示的原理可以合理组织社会,三是科学可以作为信仰,赋予生命意义、满足道德需求。这三点层层递进,乃至最后,科学已然可以与传统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等量齐观了。
唯技术主义从根本上讲,是在一个失却神圣信仰的平淡无奇的世界里,寻求一个不可能的替代性的道德权威,这个替代者就是“科学”。因而唯技术主义就不仅仅是数据的滥用、研究领域的混淆、研究程序的挪移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类似宗教信仰的新幻觉。
波兹曼近乎“残忍”地揭下了科学主义的面纱,像尼采宣告上帝已死一般,宣告社会科学已死。我们再次跌落到虚无的深渊里,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一句:so,what?波兹曼诚实地回答,我只负责提出问题,而不试图给出任何确定的答案,答案飘荡在风中。如果一定要列出建议,我会从我个人的角度给予回应:回归人文主义。具体措施包括诸如通过学校教育,让艺术与科学比翼齐飞,强调多维历史的研究,让科学走下圣坛,反思语言表达扭曲现实的多重方式,通过这些学习来说明人类经验和情感的同一性和连续性,以开启和维持一种认真的对话,让我们与唯技术论的世界拉开一定距离,去批评和修正它。
在这里,人文主义作为一种补充而非替代的方案,是让我们从简单的是非对错二元判断中走出来,强调认知的局限和世界的复杂,需要我们以更谦卑、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和处理一切问题。不得不说,在这一点上,波兹曼与麦克卢汉达成惊人的一致。麦氏对于自己的见解,始终抱着清醒的态度,他从不认为自己的研究是科学的,并反复地提醒读者把他的文章当做文学比喻而不是科学理论来理解。他1969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说道,“我的书只构成探索的过程,而不是终极发现的产品。我的目的是把事实作为探针,作为洞察的手段,作为模式识别,而不是把事实作为传统而枯燥的分类数据、范畴和容器来运用。我想为新的领域绘制地图,而不绘制旧的路标。”因而在他们那里,不存在绝对正确、清晰无误、可供检验的概念和理论,而只有敏锐的观察和敏感的洞见。真理是偶遇的,认识真理是一个连绵无尽的过程,而非一个铁板钉钉的结果。所以我很反感有人给麦克卢汉扣上技术决定论的帽子,这种误读也恰好说明了社会科学领域线性思维方式的局限。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看到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人们难免会认为作者是一个散布盛世危言的悲观透顶的学者。但细细读下来,我发现,与其说是波兹曼偏激过火,不如说这是他矫枉过正的策略,故作惊人语,以引起世人的警醒。他的描述是一个譬喻,来指出人类社会在技术演进过程中带给政治、文化、学术、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的一系列偏向性。他们真的把自己研究的东西当做是科学么?他们不过是在打比方,讲故事罢了。
波兹曼其实是想说,社会科学不是科学,但肩负着解释现实、改造社会和指引方向的重要使命。这一使命更多意义上是道德范畴,而非科学范畴。给社会科学去魅化的目的不是否定其存在价值,而是更诚恳的态度去考察我们的经验世界,以更谦卑的姿态寻找通往人类更好的生存境遇之路。不投靠任何一种信仰,无论那是神的世界,还是科学的世界。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和合理的答案,但我们必须为寻找答案而努力奋斗。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西西弗的勇气。我们必须如此么?
波兹曼的回答是积极肯定的:Yes,we do.
http://www.lizaoo.com/?p=87
1、“你会问:如果我能够随心所欲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孩子的声音,如果我能够尽快知道我的朋友经过艰苦的长途旅行已经平安抵达目的地,难道我不会为此而更加快乐吗?难道这不是明白无误的幸福吗?医学成就使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使产妇感染的危险大大减少,而且使文明人的寿命明显的延长——难道这没有重大的意义吗?
倘若铁路没有克服空间距离,我的孩子就不会离开故乡,我就不需要打电话听他说话;倘若跨洋旅行的技术没有开发,我的朋友就不会坐海船旅行,我就不需要打电报来舒缓对他是否平安的担心。婴儿死亡率的降低给我们生儿育女强加了诸多限制,以至于在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我们生育的孩子并不比讲究卫生之前多。与此同时,这又给我们婚后的性生活造成诸多困难......最后要问,倘若生活困难,罕有欢乐,倘若生活充满苦难,以至于我们能够把死亡当作解脱来欢迎,那么,长寿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
——弗洛伊德《文明及其不适者》
2、技术透露了人对待自然的方式(“媒介及信息”)
【看《娱乐至死》的时候还有点疑惑这句话的意义,这本书里讲述的更详细,也有更多例证解释】
3、新的技术给了传统守护者传播传统的方便,但是实际上,很多时候,新技术直接绕过了传统守护者,直接改变(或者摧毁了)传统,使得“守护”这件事从根本上丧失了意义——而那些守护者,在一开始,如同上述,却会是新技术的“最开明的支持者”。
【比如电视布道者,目的是让更多人获得信仰,可是通过电视传播的信仰和他所相信的有着根本不同,不管是对待信仰的认识,还是态度】
4、工具使用文化:技术受到文化的制约,这种文化会热衷于工具,却也很可能鄙视科技。
【中世纪,很明显的例子啦。还有学过国内历史的应该对“热衷于工具而鄙视科技”比较眼熟……一大朝封建的时候不一直就是这样么,而在文化小革命的时候,会有研究太阳黑子却被批判是“反对伟大领袖”这么一说……果然政治是文化的最高形态啊╮(╯▽╰)╭“谁掌握现在谁就掌握过去,谁掌握过去谁就掌握未来。“】
伽利略,笛卡尔,开普勒,哥白尼都是虔诚的教徒。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科学的方式)去证明不同于教会认为的上帝的存在(“更为合理”的上帝)。【而最后人们却用他们得出的结论推翻了“上帝的代言”(教会),并用他们的理论武装唯物主义。很多时候历史大概就是这么被不知不觉的,梦游般地推动了。】
【还有,很多时候他们并没做过,并没有认为过的东西却被后人强加到身上。历史本由后人写,很多时候根本没法保证客观,于是一些未经推测,或曾被推翻的“共识”就这么成了“常识”。这让我想到两点:1、永远不能听一家言论。2、那些不是由“后人”写的历史大概更不能信。】
“法律的规则是过度的简约。”
如何避免“技术垄断”?波斯曼提出用“历史,宗教”两个方面下手。即用印刷文化的厚重成果来平衡技术垄断时代“严肃文化”的无关紧要,让人们在一片歌舞升平的浮躁中沉静下来。说实话看到这里我还有点骄傲,因为天朝的应试教育很明显做到这一点了=。=虽然更多的时候用的是烦人的各科书本=_,=
他提出的问题意义重大且极有远见,但是看起来总有种“啊,很牛逼,但是……”的感觉。我觉得他可能太过悲观了,社会总要发展,我们总要找到一条能够走下去的路,不管是印刷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或是其他。
2003年,这本书的作者波兹曼去世。
2007年,这本书在中国出版。
2010年,如果不是考研失利,我也许不会阅读这本书。
直到现在我仍然愤恨不平,奋斗的学校并非在学界绝对一流,指定书目却着实让科班生大费脑筋。麦克卢汉,波兹曼,梅洛维茨,三位一脉传承下来的大师译著,偏重媒介环境学派的题目,完全让学了四年新闻史传播两大学派的我稀里糊涂度过艰难的六个小时。看着厚且艰涩的老麦精粹,稍微好读但全不像国内教科书般体例清晰的娱乐至死消失地域,我反思不得其解,他们的技术决定论考试中到底如何阐述?为何那学校一帮子老师偏爱这一派,而不像别的名校全面涉及且中规中矩?
至今我仍然不能全然明白。但所幸波兹曼的这本书为我指点了一些迷津。 这位终身用钢笔铅笔写字,不用打字机和电脑的智者,直到逝去都在用逆耳的忠言悲观的论调警惕世人技术泛滥带来的灾难。他描述的大部分是当今的美国,在先进技术带来的财富地位生活的现代便捷面前,带有强烈开拓进取国民性格的美国人享受甚至沉溺其中,技术垄断了他们从出生到死亡的生活。人的智商要用技术测试,民意要用测验,学习能力也有测试,医生只需借助医疗器械而不是倾听患者的主诉以往的经验便可做出断定。人们看待技术就像把情人看作西施一样白璧无瑕,毫无担忧。无论是在法律诉讼还是行政工作中,人是不可信的,只有技术,准确无误。唯科学主义在美国大行其道。
而波兹曼仿佛一个世人皆醉他独醒的异人,身体力行的批判滥用技术和迷恋技术的现象,告诫人们警惕统计数字产生的信息泛滥信息委琐。他指出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的不同,认为把社会研究当作科学是对科学的滥用,社会研究是“重述人们过去知道的东西”。社会“科学家”频频亮相是在让技术、数据说话,而不是他们自己在说话。他猛烈的抨击唯科学主义是一种虚幻的信仰,是技术垄断论的大错觉。
一本中等厚度的书,从头至尾都是在论述技术的威胁。然而我却不认为有失偏颇,相反,犹如醍醐灌顶。当你习惯了技术带来的一切并认为理所当然,有位智者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所处的周围世界——在从小就耳濡目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国度,我们的发展亟需技术的滋养,中国的崛起,以现在的技术水平远远还不够,我们生活里的技术含量还没达到美国那个高度。我们对技术的依赖也没有美国那么深入,如果技术是带副作用的糖果,我们还只是浅浅尝到糖果的滋味儿。可是我们现在对它的渴望,是不是一如美国的以往?我们未来的道路,会不会是现在美国的模样?
对于技术的危害,在读波兹曼之前,我们或许都能说一二。或许只能说如果人类发明技术为人类服务一定可以控制局面。我们懂得辩证法的大道理,却依然在技术的温柔乡里高枕无忧。在日常的生活与技术渐不可分离的情况下,在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日日与电脑相伴的情境下,波兹曼的话令人揪心:我们要记住不用电脑的情况下能做什么,这一点至关重要;要提醒自己在使用电脑的时候在失去什么这一点同样重要。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断水断电断煤气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温饱?如果全球所有的技术出现故障,还有没有鲁宾逊生存下来的地方,或者还有没有鲁宾逊的存在?
然而我知道,在当今中国的大背景下,技术是我们追逐的方向,也是我们前进的力量。然而,我们也应该牢记波兹曼的警世恒言,用批判的态度拷问技术发展和全球化。这或许是我们不走美国老路,避免技术主宰一切最好的办法。
按照众多生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参与制定的《国家员工休息条例》规定,你应该在工作了2年1个月21天后得到一次旅游的机会。于是你用 光快轨到达一个开发已久的旅游基地。旅途费时3分钟,你所做的只是坐在座位上闭眼休息。车内一片寂静。
于是在其后的4天,你参观了巍峨的高山——人堆的,壮丽的云海——人造的,满地的鲜花——无土养殖的。你感觉有点被骗了,但一想这个假期是那 么多专家推算出来的,属于不可置疑之类,于是在光快轨通向你家的过程中你又心满意足了起来。
你看不见的是,车窗外尽是人工推倒高山,填满海洋造出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农田。这些农田靠机械化管理,其作物由世界上众多植物学家,遗传学 家,农业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而培育出来的高最优品种。这些品种经过大力推广,已经使你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吃到同样的口味了。农业控制中心里,人们按照电脑 计算的工序工作——“A1按A1按钮”电脑冰冷的声音响起——当然,和按钮同名的那是个工人。
这一切都是为了严谨,高效,正确。
回到家里,电脑早已为你准备好一切。《欢乐》从音箱中涌出——这些旋律经过乐理学家,心理学家的共同研究制作,可以给人带来欢乐的感觉——他 们早已通过研究发现,一切音乐,给人带来情感,只不过是因为刺激了大脑皮层上的某个区域——他们将其命名为索然区。
于是你感到快乐,脱光衣服,浸进电脑为你调好温度的水中。温水中的你性欲忽然涌起。于是你对着空旷的浴室喊“指令8964!”——你当然不是疯子,你在对有语音识别的电脑说话,指令8964的意思是“将性胶囊送到浴室里”。
你吃下机器人送来的那个小小的胶囊,顿时陷入梦幻。在那里你的阳具高耸,原野上美女如云,每个都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因为这个胶囊是你从一个黑市搞得,所以你期待着一些不一样的……你看到了,远方走来了一个带着警帽拿着警棍的露胸警察,身材,相貌,风度,一切正好都是你喜欢的——这在政府制作的胶囊中可是不会存在的……
你把时间设定为30分钟。30分钟内你尽享精神肉体的欢愉。半小时后,你将精子射入一个女公务员之中,梦幻随之结束。你仍然在电脑控制保温的浴缸里。
你的胯下阴茎低垂。
它一直就没有高耸过。政治家,人口学家,社会学家,基因学家的共同商讨研究后,得出了“人口的不稳定是导致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一结论。反正性的快感可以通过完美的性胶囊完全模拟,那么还要那个不听话的,可能会导致犯罪的棒子干什么呢——人口的改变由科学家们决定,新生儿在基因工厂中生产出来。反正世界上已经无人能够生育,就算全是近亲也无所谓。
黑市药品的特别不仅表现为药效上,副作用同样明显——按理来说服用完性胶囊你应该感到疲惫,可是这次你却感觉更精神了。你只好在电脑控制吹风机将你身上的水吹干以后又喊了一声“0512!”——意思是送来“疲惫”胶囊——所有的感觉,情感已被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联合解构,药理学家根据其学说研制出来了模拟各种感觉和情感的药物——反正说到底,所谓的情感不也就是神经和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吗?
吃下“疲惫”,作用立现——你感到头昏沉沉的。扑到床上,电脑控制机器手臂给你盖上被子。你睡着了。一个美梦。一个美梦在等着你。
第二天凌晨警察闯进你的屋子,你的身体已经冰冷。第二天晚上,电视上播出了一条新闻:“XXX因为服用黑市性胶囊和“疲惫”,混合作用导致死亡”。电视上的专家学者们再三强调,这一切只是你的过错,制药的技术没有出错。技术永远不会错。他严谨,高效,正确。永远严谨,高效,正确。
主持人面无表情地说:“好……现在……”
……
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也正在一层层剥去我们“万物之灵长”的外衣。我们的个体痛苦成了“社会失范”,我们的焦虑成了“性的压抑”、我们追求幸福成了“经济人”的懵懂本能……一方面是人性的领地一块块陷落、失守,另一方面则是技术踩着我们的肩膀,在进化树上迅捷的攀登。它已经进化出了手脚躯干,只等待安于其上的“电脑”攻占人类的最后一块阵地——情感意识。
---------------------------------------------------------------------------------------
赞!
黑街旁不如黑谷歌纵横U。・ェ・。U
教科书对人所形成的错误而自以为是的观念让人感到可怕。
人被技术异化了。
你写的好长啊。。。
牛逼。
这本书的部分观点跟金耀基《大学之理念》不谋而合。
Q童鞋看白娘子的同时原来在学习,不错不错~
你可以看看这本书哈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62092/
我觉得你也是个智者。锤锤。
智者一般都得四五十岁朝上留胡子的摸样。
0512
美妙的新世界
使我想到《1984》
高科技版的《1984》
我的天呐
美妙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