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第一次冷战

唐纳德·E. 戴维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唐纳德·E. 戴维斯  

页数:

356  

译者:

徐以骅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威尔逊总统任内(从威尔逊1913年3月就任总统到1919年12月美国决定从西伯利亚撤军)美国对俄政策的演变作了极为细致的描述和分析,其涵盖的主要内容有威尔逊上任之初美国与俄国打交道时的孤陋寡闻和缺乏准备、美国使克伦斯临时政府继续参战的种种努力、威尔逊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举棋不定及美国对北俄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军事干涉,以及美国在俄国内战中所扮演的角色等。本书还对当时在彼得格勒与国务院常唱反调、其遭遇和命运颇类后来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的谢伟思(John S.Service)、戴维斯(John Davis)和包瑞德( Davis D.Barrett)、等美国军事使团成员和红十字会官员贾得森(William V.Judson)、汤姆森(William Boyce Thompaon)和罗宾斯(Raymond Robins)等人鲜为人知的活动,作了十分引入入胜的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唐纳德•E. 戴维斯(Donald E. Davis) 译者:徐以骅 等唐纳德·E.戴维斯(Donald E. Davis),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诺默尔)曆史学教授,编有《保罗·B.安德森回忆录》(No East Or West: The Memories of Paul·B.Anderson)。尤金·P.特兰尼(Eugene P. Trani),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校长,着有《沃伦·G.哈定的总统任期》 (The Predency of Warren G.Harding)等多部着作。

书籍目录

译序中文版序英文版序俄文版序前言导言1913年的美俄关系第一章1914-1916年:圣彼得堡的三位大使第二章1917年:鲁特使团和史蒂文斯铁路调查团第三章威尔逊和蓝辛与列宁和拖洛茨基的交锋第四章1917年12月:为制定一项政策而斗争第五章1918年1月:十四点演说之第六点第六章北俄与西伯利亚第七章1919年:春天的巴黎第八章最早的“冷战斗士”结语1921年:第一次冷战关于注释与史料注释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第一章 1914-1916年工:圣彼得堡的三位大使无论在和平还是在战争年代,直到1917年4月美国作为交战国加入一次大战,威尔逊总统对与俄国政府关系问题均未付出多少时间和思考。尽管他对俄国无多大兴趣,他还得任命一位驻俄大使。这后来证明不是一件轻松事。尽管威尔逊也许留意俄国,但要理解他的想法却非易事。他或许一直很忙,但总统所有的活动记录则表明,在其第一个任期内他的工作日并不长。他或许并不认为美俄关系有理由花费大量时间和思考。他宁愿去关注别的地方;他正在致力于改革政府机制。在对外关系上,墨西哥问题,以及其后1914年8月欧战的爆发,似乎更显重要。后者主要涉及到美国的中立政策。他迫使参战国、尤其是德国尊重美国在公海的中立商业活动的努力,均以失败而告终。威尔逊总统对俄国首先要做的,是任命一位民主党人来取代共和党人大使柯蒂斯•吉尔德。他首先考虑的候选人在一再犹豫后拒绝出任。第二位候选人因负面报道,在任命后不久便辞了职。第三位在任15个月,但令人失望。第四位戴维·R.弗朗西斯在威尔逊总统余下的任期内一直担任驻俄大使。弗朗西斯大使致使威尔逊总统支持民主反对专制的战争宣言之要旨。但后来威尔逊对弗朗西斯失去信任,于是指定一些特使团来制定他的对俄政策。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对我们理解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使我们筋疲力尽的那场斗争之根源有重大贡献。    ——劳伦斯·S·伊格尔伯格(LawrenceS.Eagleburge)  ·“《第一次冷战》为20世纪国际关系最重大的课题之一带来了新思想和新观点。……这是一部具有精彩和中肯观点的重要著作。    ——小约翰·米尔顿·库珀(John Milton Cooper.Jr.)


编辑推荐

《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第一次冷战 PDF格式下载



今晚看了这本书,实在是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1、这本书的翻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本书封面上写:“徐以骅 等 译”,通读全书,发现每章的行文风格都不一样。后来才发现,这本书是由5个博士硕士生翻译的,这五个人翻译了全书的主干部分,而“大教授”徐以骅仅仅翻译了全书的序言和结语部分。。。。按照工作量来看,把徐以骅放在封面上,合适吗?再说全书的翻译实在是良莠不齐,第二章和第三章的翻译很多地方不知所云,连正常的语句都不能写完整,再试问徐以骅先生能对翻译质量负责吗?既然没能空能控制好翻译质量,你有什么资格把名字写在封面上?2、第二个疑问是关于本书的社科项目资助的疑问。徐以骅是复旦大学知名学者,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是其研究重点。徐声称,本书翻译得到了“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校长基金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后冷战时期的宗教与美国外交》项目的资助”。但是这本书的内容应该说和“后冷战时期”没有丝毫联系,更没有涉及到所谓“宗教与美国外交”的关系问题。。。那么这本书的翻译是不是有挪用国家社科项目资金之嫌呢?这本书就内容来说,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好书。但是生生被复旦大学这些人极其不负责任的翻译给毁了。对学术作品的翻译也许要更加精准,但是请你们尊重她的读者,好吗?有些章节翻译的就很认真,有些纯粹是逐字翻译。本书译成与2006年,至今也有些年头了,参与翻译的博士和硕士也许都已经踏上了工作岗位,如果你们还在从事学术工作的话,请尊重你的职业,尊重你的读者。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