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文通才-王力

王缉国,张谷 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北京大学  

作者:

王缉国,张谷  

页数:

295  

Tag标签:

无  

前言

  《国文通才王力》,宣传了一治学传道、勤奋笔耕、热爱祖国、毕生致力于弘扬祖国文化的精神,以教育后人,对此,我很高兴。我想,了一如九泉下有知,也会感到欣慰的。  了一在世时,有些人因敬慕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敬慕他为培养人才,振兴祖国学术而拼搏不辍的精神,曾劝他写一部自传。了一为人谦虚谨慎,从不矜己之长,不肯花时间费心思去为自己立传,宁愿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到研究语言学和教学上。  了一逝世后,有一些人建议我们写一部他的传记,我想,为他写传记也是一种纪念他的方式,于是就由我的亲人执笔写了这部《国文通才王力》。在这部传记出版前,我曾看过原稿,它最使我感到满意的就是求实求真,对了一的一生如实记叙,没有虚构、夸张、想象的成分。  我和了一共同生活了半个世纪,我认为他语言学研究方面有所成就,是因为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为学的辛勤,为弘扬祖国文化、振兴祖国学术所付出的劳动,确是惊人的。他少年时代就因家境贫寒而失学。在失学的10年中,他自学了10年。自学的10年,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餐地读了向人借来的经史子集齐全、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并陈的14箱书,他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为他后来做学问奠定了基础。了一从17岁到24岁,当了七八年乡村小学教师,为了深造,在同事的资助下到上海进了大学。在大学里,他不懂英语,初入学时英语测验成绩最多是十多分,他每天课前课后就专攻英语,晚上别人睡静了,他还在路灯下背单词,不到半年,他的英语成绩就名列前茅。后来他到了巴黎,不懂法语,每天到法国餐馆就餐,就学菜单上的法语。进了法文补习学校,他刻苦攻关,只两三个月时间,就从初级班升到中级班、高级班,连跳了三级,半年后便能看法文书报,从事法文著作的翻译。写实验语音学博士论文时,他又自学了理化和生物学。  在我与他结婚后的数十年中,他先后在几所大学任教,又总是一面教书育人,一面钻研学问,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写一部讲义就是一部学术论著。无论严冬酷暑,无论处在顺境或逆境,也无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他都没有停止过语言学的研究。解放后,他更是争分夺秒地工作。平时他在家里,先听一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早晨7点起床,用过早餐后立即到工作室伏案工作。到了吃中饭和晚饭的时候,往往要催几次他才去用餐。他社会兼职多,常常要参加各种会议。若是北京开的短会,他往往计算好出发的时间,就是离出发时间还有十分八分钟,他也不肯放过。到出发时匆匆穿衣戴帽,常常穿错别人的衣服,戴错别人的帽子。因此,连他的雨伞,我也得绣上他的名字。若是外出开几天会,他必定要带上自己的手头工作,利用会议的空隙来做。他晚年到外地开会,常由我陪去,我为他收拾行李,他总忘不了要我给他带上写论著的资料和稿纸。1983年,他已是83岁高龄的人了,又患了脑动脉硬化和白内障,还应中华书局之约,撰写《古代汉语字典》。我劝他写些短文章算了,不要再写这样大部头的书了,他摇摇头,执意要写,以实现他多年来一直想写这样一部书的宏愿。他视力不好,看资料得用放大镜一个一个字地看,他还是坚持每天工作好几个小时,直到1986年4月他人医院的前一天,还写了两三百字。他的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实在感人肺腑。我作为他的妻子,为了让他能全心全意从事他的事业,甘愿做出牺牲,当好家中的后勤,照顾好他的生活。  了一所以数十年如一日在学术上拼搏不辍,乃是来自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他热爱祖国,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对清王朝和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不满,对帝国主义入侵,山河破碎,忧心忡忡。1911年,推翻清王朝的消息传来,他才11岁,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把头上的小辫子剪掉。十七八岁,他刚学会写诗联对,就用诗词对联表达了他忧国忧民之情。他在上海南方大学就读时,曾积极参与了反对校长江亢虎阴谋复辟帝制的活动。他留学巴黎,获得博士学位后,并不想在国外谋职,过西方知识分子待遇优厚的生活,而是想赶快回国,为祖国效劳。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在昆明,生活极其艰难,他为了挣几文稿费补贴生活费用,曾在如豆的灯光下写小品文,针砭时弊,对当时的腐败政治进行隐讽。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解放后以他们的事迹来鼓励学生勤奋钻研,在学术上有所创新。了一也常对自己的子女说:“满招损,谦受益。为学为人都要谦虚谨慎,即使自己有过一寸之长,也不能以此自傲和傲人。”了一对学生既严又慈,对在校学生的学业和毕业学生的工作,都十分关心。因此,他的几代学生对他都念念不忘。学生尊敬了一,也尊敬我这个师母。了一去世后,他的学生还时常来看望我,令我非常感动。记得了一刚去世时,有位外国学生一下飞机就要来我家看望老师,当他听说了一去世,便急忙赶到我家慰问,还要了一张了一的遗像作为永久的纪念。  一生走过的道路确是不平坦的。如果说他还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就是他那种爱国主义的思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谦虚谨慎的作风。他的这些思想和作风,也是从前辈学者的好传统中学来的。我作为了一的遗属,希望后辈学人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学者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祖国文化振兴祖国学术拼搏不辍,将来在学术成就上超越前人,不断开拓前进。

内容概要

  《国文通才王力》是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文学家——王力先生的传记,书中以时间为顺序,具体介绍了其:由失学到自学的早年岁月、爱情事业双双飞、从清华大学到巴黎大学、风雨西南、北大铸辉煌、腥风血雨、文字改革的领导者、最后时光等人生经历。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生勤奋的语文泰斗第一章 由失学到自学的早年岁月第二章 从清华大学到巴黎大学第三章 爱情事业双双飞第四章 风雨西南第五章 广州岁月第六章 北大铸辉煌第七章 腥风血雨第八章 要把长城好汉当第九章 文字改革的领导者第十章 学术继承与传播第十一章 大师风范第十二章 最后时光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由失学到自学的早年岁月  在祖国南疆的广西博白县,有个普普通通的小村落,名叫岐山坡。1900年8月10日,一个小生命就在这个小村誫的王家降生。雪莱有句名言:“生命也许会变化,但却不会消灭”。呱呱坠地的这条小生命,在孕育自身的文化土壤中搏击、翱翔,扎扎实实地、精心地纺织起自己生命的花环。他就是后来成为我国国文泰斗、一代宗师的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87年香港出版的《王力先生纪念文集》的《前言》中,尊王力为“用世纪来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这个称号形象地显示了王力毕生从事学术研究的成就和他假道学治学精神所凝聚起来的生命之光。他从事了逾半个世纪的学术工作,研究几十个世纪的汉语,而由他融会中西、贯通古今开创的汉语现代研究所得的成果,以及他培养的后人的研究成果,将持续和保留到以后无尽的世纪。  这位“用世纪计算时间”的文化名人,恰巧和新世纪同时诞生。这个杰出的生命一开始,就具有世纪性。  博白,古称白州,虽地处祖国南疆边陲,但接受中原文化较早,汉唐即已闻名,历来人物荟萃。岐山坡,位于博白县城南二里处。这个临近县城的村落,名叫岐山,却其实无山。它取名岐山,大概与“凤鸣岐山”的传说有关。岐山历来被认为是西周文化的发祥地。之后以村名为“岐山”,据传,这里村民的先祖来自中原,岐山坡的合名,始于何时已无可考,祖祖辈辈传了下来,显示了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眷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文通才-王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