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诉讼认识论纲

吴宏耀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吴宏耀  

页数:

2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针对传统证据法学的“客观真实理论”,以客观真实能否作为(刑事)裁判的证明标准为着眼点,指出了传统论证思路中的逻辑悖谬。在寻找新的切入点时,将传统证据法理论长期忽视的主体因素纳入视野,探索一种兼顾认识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论证方法。在案件事实双重视角和裁判者双重认识客体这两个理论前提之上,全文依次详细研究了有关事实认定活动的四个问题。最后结合英美经验主义哲学对“优势证据”和“排除合理怀疑”作了新的思考。

作者简介

吴宏耀,法学博士,小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河南禹州市人。1996年于郑州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2年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其间,曾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报《研究生法学》主编(2000年-2002年)。2002年留校任教,200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3年12月赴美国维拉刑事司法研究所学习实证研究方法。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现为中闪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研究人员,负责《诉讼法学研究》、《中国诉讼法判解》等刊物从书的编辑工作。
  学术兴趣侧重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政法论坛》、《诉讼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宋英辉、吴宏耀合著)、《诉讼证明原理》(吴宏耀、魏晓娜合著);组织翻译达马斯卡证据法学文集《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主编21世纪高等继续教育精品教材《刑事诉讼法》一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诉讼认识引论 一、司法裁判 二、不知情人 三、事实问题 四、事实认定第二章 诉讼认识:一种特殊的历史认识 一、诉讼认识与历史认识 二、司法证明与诉讼认识第三章 诉讼认识的社会历史属性 一、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认知背景 二、社会认知背景与事实认定 三、社会认知背景与证据第四章 诉讼认识活动:外部法律规制 一、诉讼认识过程的基本内容 二、诉讼认知结构的构成要素 三、诉讼认知诸要素的关系第五章 诉讼认识活动:内部思维机制 一、自由心证 二、证据的自由评价第六章 诉讼认识结果:裁判事实 一、裁判事实的性质 二、客观真实理论 三、英美盖然性理论附录1 名词索引附录2 文献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诉讼认识引论:  现实生活是统一、无限且难以分割的整体。然而,任何理论研究却只能涉及现实生活的特定侧面。因此,在研究之前,先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界限,不仅可以避免引发超出本文研究范围的批评和误解,而且,还可以作为遁词——向更有资质的研究者表明:本文的研究仅仅是一次难免带有片面性的尝试,在这一领域还有更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是本文尚未涉及的。  诉讼认识是本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其目的在于突出强调诉讼领域中围绕事实问题而展开的认识活动,并试图以此为着眼点开拓一片传统证据法学无法涵盖的研究领域。因此,在本文中,所谓诉讼认识,也即诉讼活动中围绕纠纷事实而展开的运用证据认定事实的活动,也即,司法裁判活动中的事实认定问题。  为了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以下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此加以界定:第一,司法裁判;第二,谁之认识;第三,认识什么。  一、司法裁判: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司法裁判(Judicial adjudication)区别于其他纠纷解决手段的本质特征是:“由国家权力而非冲突主体来解决社会冲突”①。因此,司法裁判的具体形态主要取决于以下两方面因素:(1)解决纠纷之国家权力自身的分化程度;(2)解决纠纷之规则(实体规则与程序规则)的发育程度。在诉讼发展史上,受上述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司法裁判实践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样态。与此相应,特定司法裁判形态之中的事实认定活动也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别,并由此展示出事实认定活动在纵向历史发展维度上的研究视域。


编辑推荐

  作者在充分的论证诉讼认识与司法证明的特殊性以后,指出诉讼认识的社会历史属性——诉讼认识是一种法律规制下的证据裁判活动,诉讼巾对事实的裁判是一种裁判者确信和判断为真的认识活动。把诉讼认识中的内部思维机制,对证据的评价机制,进行了规律性的分析,读后使人感到“具体、实在、管用”,符合诉讼认识的过程和规律,符合法官裁判案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作为一名法官,面对千差万别、形形色色的各类各种案件事实和证据,以什么思维、什么方法,依实依法进行判断,《诉讼认识沦纲》会对你的困惑进行梳理,让你理性地按照一个正确的认识规律和判断标准作出准确的结论。《元照法学文库·诉讼认识论纲:以司法裁判中的事实认定为中心》对提高办案人员的认识能力,提高办案的质量,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樊崇义  在质疑传统客观真实理论过程中,作者试图凛我国证据法学理论探寻一条兼顾认识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发展道路。通过两个前提、四个问题的阐述和分析,对事实认定活动从崭新的视角进行谁。最后结合英美经验主义哲学对“优势证据”和“排除合理怀疑”重新界定老师,以期望引发对此问题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诉讼认识论纲 PDF格式下载



值得收藏的中国唯一证据方面的著作


服务还行,书质量不是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