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设置
2008.11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188
郭镇之,徐培喜
无
媒介是神奇的,社会也是神奇的,媒介与社会的耦合生产出无限的神奇。从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关于“社会”与唤起社会意识的符号与仪式共生的理论来看,媒介使社会显得神奇的过程也造就了自身的神奇。 人类在现代大众传播成为现实之前对于“神奇”的感知是经由巫师及其巫术的转化来实现的。澳洲土著在图腾舞蹈的狂热中感受到超个人的社会力量的存在。满身披挂的萨满用舞蹈和神歌请灵降神,让已经消逝的显露原形,让凡人通常不可见的显现真身,让干山万水之遥的即刻大驾光临。
在关于影响力的学术图谱中,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最著名、记录最完备的成员之一,这也是本书的主题。很少有理论刚诞生就羽翼丰满。它们通常始自一种简明扼要的洞见,然后经由许多人的多年探索,才逐渐清晰起来。议程设置理论的形成正是这种情形。这个理论始自一个简单的假设,这个假设描述大众传播如何影响公众对社会与政治议题的关注。由此,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又融入许多新的命题,如关于产生这些效果的偶发条件、塑造媒介议程的力量、媒介信息中具体因素的影响以及这个议程设置过程的各种结果。这样,议程设置理论成为关于大众媒介议程及其效果的一张详细图谱。
序言第1章 影响舆论 我们关于世界的图画 当代的经验证据 积累的证据 原因与结果 小结 注释第2章 现实与新闻 怪异的图画 议程设置效果的角度 更早年代的议程设置 小结 注释第3章 议程设置如何起作用 议题议程的演化 效果的时限 报纸与电视新闻 小结 注释第4章 议程设置为什么发生 关联性与不确定性 议程设置效果的发生 公众议题的亲身经验 个体差异、媒介使用和议程设置 小结 注释第5章 我们头脑中的图画 政治候选人的图画 全国选举中的候选人形象 地方选举中的候选人形象 媒介对候选人形象的影响 议题属性 环境议题的属性 媒介对议题属性的影响 显要性测量方法的多样性 小结 注释第6章 属性议程设置与框架 属性与框架 界线 雄辩论据 其他雄辩论据 小结 注释第7章 塑造媒介议程 总统与全国议程 补助媒介议程 占领媒介议程 三个选举议程 地方选举中的媒介议程 ……第8章 议程设置的后果第9章 大众传播与社会结语
第1章 影响舆论 当代的经验证据 现在,关于大众媒介议程设置作用的实证证据已经证实并刻画了李普曼粗线条的观察。但是这种关于舆论形成的详细描绘来得很迟。《舆论学》出版于1922年,十几年后才出现关于大众传播对舆论影响的第一次科学调查,整整五十年后,才第一次出现明确的关于大众传播议程设置作用的调查。 关于大众传播对舆论效果的系统分析始自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这是建立在科学规则上的实证调查。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及其哥伦比亚大学的同事、民意调查专家罗珀(ElmoRoper)对俄亥俄州伊利县的选民进行了七轮采访。调查结果不仅出乎大众意料,而且出乎学者意料,在这些调查以及接下来20年的后续调查中,并没有发现大众传播影响人们态度与观点的证据。伊利县调查20年后,克拉珀(Joseph Klapper)的《大众传播效果》一书的出版表明,最小效果论开始盛行。 然而,四五十年代进行的这些早期社会科学调查确实发现了许多证据,证明人们从大众媒介获取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没有改变他们的观点。选民也确实从新闻中获取信息。从记者角度来看,关于从何处获知的问题要比是否能够被说服的问题更重要。“人们应该知道的信息”与“人们获知信息的权利”是常用的新闻业标准。大多数记者更关心告知信息。说服是社论版的事情,甚至在社论那里,中心问题仍然是告知信息。并且,即使在最小效果论成为主导思想之后,在许多社会科学家心中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疑问,认为重大的媒介效果并非没有,只是尚未得到发掘或测量而已。此时,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范式转换的时机已经成熟。这种转换是从对说服的关注,转换到传播过程的更早阶段:告知。
无
狭义(个见)的议程设置简言之是对所关注的事件的重要性进行排列,包括媒介议程和公共议程,媒介的议程设置往往对公共的议程设置有着重大的影响,例如现实生活中各大媒体在某段时间内,同时着力报道同一新闻,那么受众在这段时间内,对这一新闻的关注度肯定超过以往,即媒介通过设置议程来“控制”大众的关注点。
全书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帕克所说的话为开篇:“对于公共议程上的几乎所有事情,公民接触的只是一种二手现实,这种现实是由记者关于事件与局势的报道构成的”。作者引用“拟态环境”这一概念,阐述大众脑海里的世界画面其实是新闻媒介塑造的,所以大众对现实世界的把握,经常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准确的。书中讲到90年代美国发生的一起鲨鱼袭人的事件,导致了民众对海洋的恐慌这一事例,引用了《纽约时报》里的一篇文章,中间说道:“从90年到91年,美国有28哥孩子被掉落的电视机砸死,这个数字是整个世纪葬身鲨腹的人数的四倍,相较而言,看电视可能比在海洋中游泳更危险”。所以媒介对新闻、对标题的挑选和排列,往往描绘了和设定了普罗大众的所知和所想。
传媒议程把事件的“显要性”,即所受得关注,转移到公众的议程,这一过程便视为议程设置起效了。议程设置的起效基于“新闻媒介、各种公共机构中的注意力是一种稀缺资源,而公众议程的容量也是有限的”这一论点,而媒体通过自己的编辑和排列,来使其起效。书中以台湾94年的选举为例,阐述了议程设置效果可以发生于任何政治系统与传媒系统相对开放的地方。反言之,像人民日报或者光明日报之类的喉舌党报,其受众群与可信度小的原因即可辨明了。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作者预言到了个人高度介入新闻的条件下,议程设置效果发生作用的间隔会更短。如今,自媒体的作用已经是有目共睹,由某一个人所发出的消息,可以在一夜之间,甚至是一小时之内迅速成为公众热点。
人们依存世界而存在,对于已知的、体验过的事物,大众对其好奇心肯定很低,而对于未知的事物,大众往往会更加向往去了解,这便是书中所提到的“导向需求”,这种需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具体议题,另一个是抽象议题。具体议题便是针对已知的、体验过的事物,它们“不容商量地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抽象议题是针对后者,指“我们只在新闻中而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他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物价是具体议题,而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则是抽象议题。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往往对抽象议题更加起效,使抽象议题更加深入人心。
议程设置的核心观点是:媒介图画中的显著成分会成为受众图画中的显著成分,公众也会认为媒介议程上强调的那些是重要成分。议程设置不仅仅对客体的“显要性”影响重大,更影响到客体的内容和观点。在这儿,我认为议程的“客体”指的是新闻的本身,而新闻的内容和观点,作者概括为议程的“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新闻的内容和观点也影响到了受众的思想,作者选用了“框架”整个词语,来定义撰写新闻的角度,如何通过“框架”来引导受众,来影响受众,媒介是由技巧的。比如说,在总统竞选时,记者抓住候选者的某个喜人特点加以描述,选民们便会记住这个特点,进而更加关注这个候选者。
媒介议程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互相影响而成的。媒介可以影响媒介,个人也可以影响媒介。最近的例子,中超球队上海申花招买德罗巴入账,这是商业公司的运作行为,通过购买世界一流的大牌球星来华踢球,影响了媒介的议程设置,从而提高了其所属公司的“显要性”,即现在流行的“眼球经济”。
最后,书里简单阐述了大众传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以芭比娃娃和大兵乔越来越苗条和阳刚一事为模板,解释了“显要性”转移所带来的公共议程的变化,从而得出一个“广义”(个见)的议程设置效果在未来的延伸公式:议程——显要性转移——议程。
ps:阅毕感觉十分畅快,但是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绝大多数是针对于电视和报纸这两大媒介,这在成书的年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网络时代的现在,新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应该有新的表现形式,或者有与传统媒体相比不同的地方,在某种程度而言,这本书其实已经落后了。
本书的主题,在关于影响力的学术图谱中,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是最著名、记录最完备的成员之一。
写论文需要相关理论,就买了这本书,了解议程设置的必备书目,囿于本人英文水平,只能看翻译的版本了,不过郭镇之的译著之前也有看过,还是不错的,理解比较到位,这次也不错,纸张也很好
这本书比起国内很多专著来说,可读性很强,读起来很生动,不会太晦涩。在“议程设置”这一理论下,这本书很值得推荐。
看完对议程设置会有深入思考。
讲解了议程设置的基础
在今天媒介影响政治的情况下,谁懂得政治去控制舆论,谁就能笑傲。
新闻传播专业的经典之作,是还在发展中的理论,无穷的活力,是专业学新闻传播者的案头必备书。不错不错!
嗯。没的说
终于把这一套买齐了。。。
这个商品不错,考试用
挺好的书为了考研买的希望有帮助
向往已久,慢慢读
领导喜欢的书,你说能不好么?发货速度快,帮大忙了。
内容非常好,喜欢
传播学必备 经典图书
经典图书,参考资料
看上去挺不错的,很薄,应该很快可以读完。
书拿到了,非常的薄,但是里面的内容量很足。物流太慢了,希望以后能快一点昂。
议程设置,不仅仅是政策溪流的事,也是大众舆论引导的事
议程设置,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点。
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媒体的议程设置里。值得一读。
这本书去年就已买了,因为学习的缘故,写论文所需,翻看了很多遍。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我挺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承载我的大学生活的最后阶段,很快乐。
国外作家著,国内翻译家译,其中的内容很具有学识性,有着很深的内容,单单只是阅读其书,恐怕远远不够,里面充斥着各种理论,实证性例证等等,整个思维过程都是按照外国人的思维惯式所写。呵呵,所以,咱们可得花功夫好好理解。
很久了,今日翻看我购书记录,顺便留下一笔。
创始人讲理论怎么搞出来的,有一些证据和数据没有太大用处,但是作者对这个理论的阐述和框架分析还是很有帮助的
还挺好的,就是因为它是翻译版的,所以看起来没有纯中文书简单易懂,但是内容不错的,建议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看。
希望是一个历程的介绍,系统的介绍,还没仔细看
专业性强,很启发人
不错,有时间可以看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不错,值得一读
对学习新闻传播学是很有用也很重要的书哦!!
这本书很一般,综合评分65分
书是好书,可惜没有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