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亚文化

【美】迪克·赫伯迪格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04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迪克·赫伯迪格  

页数:

216  

字数:

186000  

译者:

胡疆锋,陆道夫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亚文化,特别是青少年亚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引起社会的关注,成为文化热点。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二战至今,从欧美的无赖青年、光头仔、摩登派、朋克、嬉皮士、雅皮士、摇滚的一代、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烂掉的一代到国内的知青亚文化、流行歌曲、摇滚乐、美女写作、棉棉等另类作家、春树等80写作、戏仿经典、小资、漫画迷、网络文化(木子美现象、芙蓉姐姐)、超女追星族(玉米、凉粉、笔迷等)、恶搞文化、山寨文化,一代代青年亚文化让人眼花缭乱。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是亚文化研究的经典著作,文笔优美,雅俗共赏。该书出版后受到了高度重视,是文化研究著作中接受最广泛的作品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仅英文版就重印近30次;截至2005年,该书被翻译为9种文字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迪克·赫伯迪格(Dick Hebdige)(1951-),著名当代文化批评家和理论家,早年在文化研究的发源地——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攻读硕士学位,师从伯明翰学派的灵魂人物——斯图亚特.霍尔。目前,赫伯迪格担任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电影研究与美术工作室的教授与跨学科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除《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外,他的著作还有《切割与混合:文化、认同和加勒比海音乐》(Cut’n I Mix:Culture,Identity and Caribbean Music)(Methuen,1987),《躲在亮中:形象和物品的研究》(Hiding in the Light:On Images and Things)(Routledge,Methuen,1988)等。  译者简介:  陆道夫:文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胡疆锋: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博士后。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导论:亚文化与风格第一章 从文化到霸权第一部分 个案研究 第二章  阳光下的假日:罗顿先生一举成名  巴比伦的沉闷 第三章  返回非洲  拉斯特法里的解决方案  雷鬼乐与拉斯特法教义  出埃及记:双重挫折 第四章  嬉皮士、垮掉的一代和无赖青年  土生土长的酷:摩登族的风格  白皮肤,黑面具  华丽摇滚、白化病者的搔首弄姿和其他转向  漂白的根源:朋克和白人的“种族特征”第二部分 文化解读 第五章  亚文化的功能  具体特性:无赖青年的两种类型   风格的来源 第六章  亚文化:反常的断裂  两种收编形式 第七章  风格:有意图的沟通  作为拼贴的风格  反叛的风格:令人厌恶的风格 第八章  作为同构的风格  作为表意实践的风格 第九章  就算亚文化是文化,但它算艺术吗?结语参考文献建议进一步阅读的书目 亚文化理论 青年文化 音乐 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 无赖青年 摩登族 光头仔 嬉皮士 雷鬼乐、拉斯特法里与粗野男孩 朋克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个案研究  第二章  阳光下的假日:罗顿先生 一举成名  1976年,英国的夏天异常酷热,干燥难耐:这样的天气可谓是闻所未闻。从5月一直到8月,伦敦终日阳光明媚,空气里不可避免地弥漫着汽车排放的废弃烟雾,人们被晒得口干舌燥,昏昏沉沉。一开始,报刊和电视还是一片欢呼,说这是上帝的恩赐,是一荆全国性“补药”[英国的“天谴”(curse)终于被击破了?],整个冬天,对世界末日忧心忡忡的标题喋喋不休地占据着通俗小报的头版,而阳光则带来了季节性的慰藉,让人们得以解脱。大自然履行着它法定的意识形态功能,“取代”了所有其他的“坏消息”,提供了“改善”的确凿证据,罢工和争吵的消息被置之不理。按照惯例,出现在《十点新闻》节目最后一则令人兴奋的消息是:沿着牛津街,那些“活泼的年轻人”大模大样地招摇过市,他们手里拿着伊斯兰教妇女的提袋,身着沙滩短裙和比基尼上衣,戴着太阳镜。阳光给危机添上一条“厚颜无耻”的附言:这是一份无忧无虑的补遗,充满着酷热天气的预兆。危机本来也会有其终结之日。随着日复一日的推移,热浪依旧持续不退,关于世界末日与灾难的古老神话再次被断言为是一种报复。“神迹”很快就变得平淡乏味,成了庸常事物。直到7月中旬的某个早晨,它突然被重新命名为一种“反常的骚乱”:在大不列颠衰落的过程中,一种令人恐惧的、最后的、出乎意料的因素出现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亚文化 PDF格式下载



本书内容分两部分,个案研究与文化解读,具体内容在本书目录中可一目了然。据说,本书词语流畅,我没看原著,但陆道夫与胡疆锋的翻译确是流畅。由于文化解读安置于本书的后部分,我在阅读个案研究时,常茫然不知其用意,直至读第二遍或参照着阅读时,才略微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是先让我们有感性认识,再作理论提升。并以丰富的个案间接地论证了亚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相比较而言,文化解读部分被引述的概率高些。
文化解读部分里,作者主要分析了亚文化的风格,风格可以拼贴、同构等方式呈现,同时拼贴、同构、反叛等也成为风格的种类。作者对亚文化风格的界定、分类似乎缠夹不清,事实是从众多青年亚文化中提炼共同特征的复杂。
作者倾心于亚文化的抵抗功能,忧虑其商业和意识形态收编的命运。但于我自身经验而言,消费时代中的青年亚文化并不必然具有抵抗功能。也许我是某类亚文化的跟随者,于某类亚文化的开创者而言,或许他们就是要抵制父辈文化或主导文化。
读这本书的作用并不止于了解青年亚文化,对于我们理解一种时尚也诸多裨益。


真没想到这本研究青年亚文化的经典著作在西方很流行,印刷多达30多次,影响真的很大。北京大学出版社有眼引入版权,在国内有了中译本,为从事亚文化研究的国内读者提供了便利。本书装帧很漂亮,纸质也好。就是字体有点小。从前言和后记来看,由于2位译者都是从事专业研究的博士教授,所以译文相对比较流畅准确,特别是选配的插图,对理解亚文化理论有很大帮助。赞一个先!


陆道夫翻译的水平挺好的,看上去通顺易懂,主要是读懂了风格的意义。
个人观点,亚文化不是主流文化,所以总会受到各种抨击及媒体的道德抨击。读了这本书,可以更好地理亚文化。


从21世纪的学术理论发展上来看,亚文化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已经有了过时的痕迹,但无论如何,作为伯明翰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于进行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读者,其学术意义和价值还在!值得拜读!


不知不觉又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了,老师推荐这本书。果然有参考价值。我写的是80后和90后粉丝亚文化方面的题目,赫氏的这本《亚文化:风格意义》写得很有才气,偶要好好模仿学习他了。这个中译本是目前国内唯一适合我们阅读的版本。推荐。


对青年亚文化问题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 当然主要针对外国的一些六七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 对国内的青年亚文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亚文化的经典之作。原书英语作者赫伯迪格年轻时写的书,有才华,有锐气,中文译者陆道夫和胡疆锋是专业人士,其的中文译著流畅通顺,特别是配了图片,便于理解抽象的亚文化理论。很好!


非常好的角度,应当有更多更丰富的书籍研究亚文化,年轻的未来和历史。书籍装帧规矩,但略感遗憾是某些片段翻译还是有些散,不过现阶段它可以给满分。


值得一看,尤其是亚文化领域


详细讲述了20世纪影响最大的一支文化的起源,与主导文化的抗争,最终又被主导文化收编的发展历程,具有普遍意义,从中你既可以读到历史又能读到社会


很經典的一本書,是研究亞文化必讀書目!而且北大出版,質量不錯,翻譯也很順暢!


这本书读起来较晦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不过让我了解了一些非主流文化的东西


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本书似乎专业性过强了点,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本书涉及著作较多,涵盖的领域也较广,对于写论文的朋友来说是本好书。书本的纸质、排版都挺好的,而且有配图帮助读者理解,同时翻译也很好,注释十分简明清晰,对于翻译中的一些中西方思维作了详细的解释,客观性较强。完全尊重作者和读者的翻译,尽职尽责的翻译啊!!!!


看了简介,发觉书内需要深挖的意义是挺深的,需多次阅读细细品味


学习研究问题的态度,无论巨细的深入才有真正的理解,理解才能言之有物。好像我们习惯空谈很久了。


一会儿就可以读完的书。


理论性很强的书,很适合我要写的论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感觉有点看不懂,太深了,好多专业名词都不懂


很好的角度,值得学习。


本书算得上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基础性的概念起源和框架知识。但是翻译略显晦涩。


亚文化,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与产生只是意义大不相同的词语。能从书中看到几十年前学者的新鲜心态,也应该作为当下学者的自省,我们究竟向前推进了多少?


翻译的水平很棒,看文这本书,对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有了大致的了解。


个人对那段历史 以下及文化比较感兴趣
感觉还不错


看了一点,还没看完,看了个案研究一部分,还不错,长知识了。


封面是我喜欢的。充充电


对初学者来说,有些许晦涩


本来这书是替人家买的,后来忙晕了头,在淘宝上又买了一本。这书还没看完,收获有一点就是好多现象不能光看表面,亚文化的出现和社会、国家都息息相关,要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原因,才是研究的目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