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

费振刚 等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费振刚 等 著  

页数:

45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为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课程编写的教材。“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作为一门提高课,是在学生已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及若干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课的基础上开设的。本课程不着重于古代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分析,而是以文学古籍的旧注作为学习的内容。所谓文学古籍的旧注,指的是民国以前的古代、近代学者为有关文学古籍所作的传疏、笺注和评点,它们是我国古代文学文本阐释的特有方式,也是我国文学发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它们的具体评述论析,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近代学者是如何阅读、阐释作品的,并进而把握他们研究作家、作品所采取的视角和价值体系,这既有利于扩大学生古代文学的知识领域和学术视野,也为有志于专攻古代文学的学生指出了读书、研究的必要门径。

作者简介

费振刚,性别:男,出生年月:1935,民族:汉族,辽宁辽阳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类编写组副主编。1961年其主编作品《中国文学史》(合作)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特别奖。2002应邀受聘于广西大学梧州分校中文系(现梧州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多年来与夫人冯月华教授长驻梧州学院。常森,山东新泰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副教授。专著与论集1、《二十世纪先秦散文研究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2、《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版。3、《先秦诸子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版。4、《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5、《庄子散论》(合著),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6、《汉字阐释与文化传统》(合著),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版。赵长征,湖南省湘潭市人,生于1973年6月。199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书籍目录

绪论 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 第一节 古籍注释的演进 第二节 古籍注释的体式 第三节 古籍旧注的学术价值第一章 朱熹《诗集传》 第一节 《诗经》概说 第二节 从汉代今古文《诗》学到《诗集传》 第三节 《诗集传》的特点 [相关链接] 毛亨传、郑玄笺、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第二章 《楚辞补注》与《楚辞集注》 第一节 屈原与《楚辞》 第二节 王逸《楚辞章句》 第三节 洪兴祖《楚辞补注》 第四节 朱熹《楚辞集注》 [相关链接] 蒋骥《山带阁注楚辞》第三章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第一节 《春秋》与《左传》 第二节 《左传》的早期流传与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第三节 《春秋左传集解》的特色 [相关链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四章 高诱注《战国策》 第一节 《战国策》的性质及文学成就 第二节 高诱注本及古代其他主要注本简介 第三节 高诱注的价值 第四节 高诱注的缺失及姚宏续注和黄丕烈《札记》 [相关链接] 金正炜《战国策补释》 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第五章 朱熹《论语集注》 第一节 《论语》及其流传 第二节 朱熹及其《四书章句集注》 第三节 《论语集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杨伯峻《论语译注》第六章 王弼《老子注》 第一节 老子其人其书 第二节王弼《老子注》 [相关链接]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第七章 孙诒让《墨子间诂》 第一节 墨子及《墨子》 第二节 毕沅《墨子注》 第三节 孙诒让《墨子间诂》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吴毓江《墨子校注》第八章 朱熹《孟子集注》 第一节 孟子及《孟子》 第二节 《孟子集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杨伯峻《孟子译注》第九章 郭庆藩《庄子集释》 第一节 庄子的思想和文章 第二节 《庄子》的流传以及《庄子》古代的注本 第三节 《集释》所录郭注成疏的成就和偏失 第四节 《集释》对郭注成疏等前人著作的驳正 [相关链接]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第十章 王先谦《荀子集解》 第一节 荀子及《荀子》 第二节 杨惊《荀子注》 第三节 王先谦《荀子集解》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梁启雄《荀子简释》第十一章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 第一节 韩非的思想和文章 第二节 《韩非子集解》的价值和特色 第三节 《韩非子集解》值得商榷之处 [相关链接]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第十二章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第一节 司马迁《史记》及其特质 第二节 《史记》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三家注 第三节 《史记》第二次大规模整理:泷川资言的《考证》及其基本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泷川资言《考证》的批评精神 第五节 泷川资言《考证》的缺陷 [相关链接] 凌稚隆《史记评林》 王伯祥《史记选》第十三章 王先谦《汉书补注》 第一节 《汉书》与颜师古注 第二节 王先谦及其《汉书补注》 第三节 《汉书补注》的学术价值 [相关链接] 凌稚隆《汉书评林》第十四章 郭茂倩《乐府诗集》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乐府诗简介 第二节 《乐府诗集》在收录作品方面的价值 第三节 《乐府诗集》在乐府诗歌研究方面的价值 第四节 《乐府诗集》的缺失及版本整理情况 [相关链接]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第十五章 《文选》李善注和五臣注 第一节 《文选》及其编纂者 第二节 《文选》的价值 第三节 《文选》李善注 第四节 五臣注《文选》第十六章 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 第一节 徐陵与《玉台新咏》 第二节 吴兆宜《玉台新咏笺注》第十七章 丁晏《曹集诠评》 第一节 曹植及其作品 第二节 曹集版本 第三节 《曹集诠评》中的诠释、正误、补脱和集佚 第四节 《曹集诠评》中的评论 第五节 《曹集诠评》中的缺失 [相关链接] 赵幼文《曹植集校注》第十八章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第一节 陶渊明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节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相关链接] 逯钦立《陶渊明集》第十九章 倪瑶《庾子山集注》 第一节 庾信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从宇文迪到倪瑶 第三节 《庾子山集注》的成就第二十章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 第一节 王维及其诗 第二节 王集诸本与赵氏《笺注》的出现 第三节 《笺注》考异文、解名物典实以及纠谬说的成绩 第四节 《笺注》解读诗歌的理念和特色 第五节 《笺注》的主要问题 [相关链接] 陈铁民《王维集校注》第二十一章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第一节 李白其人其诗 第二节 历代李白集及其注本与王注《全集》的出现 第三节 王注《全集》在载录异文、集佚、训诂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第四节 王注《全集》中的评议 第五节 王注《全集》的总体评价 [相关链接] 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第二十二章 仇兆鳌《杜诗详注》 第一节 杜诗与杜诗学 第二节 仇兆鳌及其《杜诗详注》 第三节 《杜诗详注》的特点 [相关链接] 萧涤非《杜甫诗选注》第二十三章 蒋之翘辑注《唐柳河东集》 第一节 柳宗元及其文与诗 第二节 柳集诸本 第三节蒋氏辑注《柳河东集》的特色和价值第二十四章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 第一节 李贺与《李长吉歌诗》 第二节 《李长吉歌诗》的版本和评注情况 第三节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的成就 [相关链接] 叶葱奇注《李贺诗集》第二十五章 冯浩《玉豁生诗集笺注》 第一节 李商隐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节 李商隐诗歌的笺注情况 第三节 冯浩《玉豁生诗集笺注》的特色 [相关链接]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第二十六章 《唐诗三百首》和陈婉俊的《补注》 第一节 孙洙与《唐诗三百首》 第二节 陈婉俊《唐诗三百首补注》 [相关链接] 喻守真和金性尧的注本第二十七章 李壁《王荆公诗注》 第一节 王安石及其诗文 第二节 李壁《诗注》的版刻系统 第三节 李壁《诗注》的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李壁《诗注》的问题第二十八章 王文诰注《苏轼诗集》 第一节 苏轼及其诗词创作 第二节 苏轼诗词的注解本 第三节 王文诰注《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相关链接]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第二十九章 任渊《山谷诗集注》、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 第一节 黄庭坚及其诗 第二节 黄诗三种集注及其撰著者 第三节 黄诗三种集注的价值和特点 第四节 黄诗三种集注的缺失第三十章 《宋词三百首》 第一节 宋词概说 第二节 朱祖谋和《宋词三百首》 第三节 唐圭璋与《宋词三百首笺注》 [相关链接] 唐圭璋《全宋词》第三十一章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 第一节 金圣叹及其《必读书》简介 第二节 《必读书》选文的特点 第三节 《必读书》评文的特点 第四节 《必读书》推重的文章写作艺术 [相关链接]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第三十二章 金圣叹评《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第一节 施耐庵及其《水浒传》 第二节 金圣叹对《水浒传》思想倾向的剖析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传》艺术成就的探索第三十三章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 第一节 《石头记》概说 第二节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的特色和价值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文学古籍有许多流传方式,除了搜罗完备的总集、别集外,最有影响的当是历代出现的各种体式的注释本。因为它们不仅是后代读者读懂、读通文学古籍的津梁,而且还是存储历代对该作品的具体评价乃至一个时代文学叫尚、风气、思想的载体,我们要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文学发展,就不能不对之高度重视。第一节 古籍注释的演进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的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从此,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以儒家经典的内容为依据,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也必须以儒家经典为指南。但经书的内容已固定,它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更不能事事处处完全契合后世封建统治集团的具体需要。因此,必须按照统治a阶级的现时利益和不同需求作出新的解释,才能使“法定的经典”充分发挥为现实统治服务的作用。另外,由于经书毕竟是历史的产物,它的语言文字、它所记录的典章名物和史实,已与后世读者有了距离。不理解的东西,人们是无法奉行的。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精解 PDF格式下载



想研究古代文学的人可以看看 书比较专业


学习古代文学必备书目啊


补一补文学的课程,值得也必须钻进去啃一啃!


此书的作者之一俺认识,就冲着他买的
不过作为教材,不可能有多少深度,但确实可以为小本科生作为学习用途
窃以为中国文学史就按这个讲也未尝不可


这个应该是北大的课本吧,搭配中国文学史看一下还是挺有帮助的,这本书个人感觉还是更适合于研读,思想内容等等都要稍微深一些。


有考中文系研究生的打算,这本书是九五计划的教科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介绍相当详细。而且实用性强。对于初学入门很必要。


让你了解古书比较好的版本


作为普及是很实用的,介绍比较全面


原来还以为是恨厚一本


看起来挺好,还没读,呵呵,喜欢读此类书,希望有所收获。好评,看完了再评。


对中国古代文学要籍作了较为精致的解说~指引我们寻找较佳版本去阅读~不至于乱买书~不过价钱有点贵~物有所值吧~


研究和有一定基础的读来比较适合,努力攻读中!


绝对精品,应该是中文专业的大学生读的,买了给中学的孩子读。


适合在基础学完后,进一步读书时看看。对典籍的介绍很好


书的装订很好,配送很及时。


该书是高校教科书,对考研的人士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有不小的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