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

胡继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胡继华  

页数:

301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丛书记录下我和一群年轻同仁的一次难忘的中国现代学之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协力对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作了一次新的探究。说到传统,人们总会不假思索地以为那只是指类似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古代时光,而忽略“别求新声于异邦”的现代,仿佛唯有古代才配称为传统。对置身当代的我们来说,苏轼的“气自华”固然有其不容忽视的回瞥意味,但鲁迅的“求新声”却不能不说正是中国现代历史现场的真实写照。实际上,晚清以来国人在“欧风美雨”的浸润中变法自强、实施启蒙乃至燃烧革命烈火的历史,已经和正在成为中国传统,准确地说是中国现代性传统。在一次新的探究之旅中重新回望作为中国现代性传统之一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恰是我们的初衷所在。从中国现代学视野去重新审视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传统,是我经多年摸索后找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我看来,中国现代学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学问,是中国人对中国现代性文化的研究。与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国学”不同,也与外国学者从事的有关中国问题的“汉学”(Sinology)或“中国学”(Chinese Studies)不同,中国现代学主要研究百余年来中国文化现代性传统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从中国现代学视野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论和美学,可以更准确而深入地揭示中国文学现代性、文论现代性及审美现代性的面貌及其意义。本丛书旨在对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与文论特色展开研究,即在中国现代学视野中重新考察中国现代文学、文论与美学,着重发掘中国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学和文论之间的互动关系。

内容概要

本书是研究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美学思想家宗白华的专论。它详细地阐述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形成、发展,并兼及相关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作者认为,宗白华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精神及其象征物的美学思索具有一种特殊的重要意义:宗氏所标举的“气韵”、“意境”、“晋人之美”、同情及节奏等概念,正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独特个性。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作者还进一步挖掘了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核心,指出宗白华以“节奏”为中心建构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物。

作者简介

胡继华,安徽太湖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现供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和比较文学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专著《后现代语境中伦理文化转向》,《重建巴别塔——解构诗学新论》,译著《为承认而斗争》、《友爱的政治学》等,近年来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发表译文20多篇。

书籍目录

《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总序引言:从“文化精神”出发的美学思考第一章 探索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宗白华美学概览 一、文化与文化精神概念 二、现代语境危机和文化精神问题 三、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 四、宗白华文化精神的审美建构活动扫描第二章 中国文化精神的呈现状态——宗白华的“气韵”论 一、阐释“气韵”的现代背景 二、“气韵生动”古今说 三、从生命哲学视角阐释“气韵” 四、气韵的含义:生命节奏 五、中国文化精神的呈现状态 六、正在衰微的“余蕴”?第三章 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表现——宗白华“意境”论 一、宗白华如何使用“意境”? 二、宗白华探索意境的精神动因 三、“灵境”:“意境特构”的精神方面 四、乐境与舞境:“意境特构”的生命方面 五、行进在转化之中的“意境”第四章 中国文化精神的个体生命呈现——宗白华的“人格”论 一、意境与人格的关系 二、人格建构:中国现代美学的一项使命 三、“超世人世”和“小己人格”:生命形象设计的蓝图 四、歌德的人格:生命本体的象征 五、“晋人的美”:理想人格的标本 六、审美人格的限度:精神乌托邦第五章 中国文化精神的道德状态——宗白华美学的“同情”论 一、现代文化历史情境中精神结构的激变 二、宗白华个人体验的特征 三、同情作为艺术生活的本质 四、同情作为审美的基本姿态 五、博爱的人生境界 六、微弱的救世精神和审美乌托邦第六章 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宗白华的“节奏”论 一、“节奏”的一般含义和宗白华对“节奏”的运用 二、现代诗学语境中的“节奏”概念和 宗白华可能受到的影响 三、宗白华“节奏”的基本含义:“生生条理” 四、“节奏论”的基本维度 五、“节奏论”美学给予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质和它的不足结语:中国现代文化精神的一朵奇葩 一、宗白华的美学沉思在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二、宗白华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三、宗白华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全球境遇之中,文化与社会结构、文化与历史动力、文化与个人体验、文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都跃升到了学术探索和理论反思的优先位置。尤其重要的是,在全球时代复杂的联系和急剧的变革中,“深层超文化符码”对个体和集体的制约、对社会生活的型构、对种族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必须得到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反思。那么,什么是“深层超文化符码”呢?我们在这里不妨将它理解为“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往往与特定民族的心灵气质和基本价值观念相关联,规定着一套符号体系的组构方式。文化精神,在全球时代的均质化运动中,不仅不会被抹杀,而且相反地发挥它的建构功能。文化精神在全球运动中的自我显示,这是一种保留差异的权力诉求。按照罗伯森的看法,随着世界的压缩和整体意识的增强,“当代对作为整体的世界——对全球性——的关怀正在不同程度地使种种古代文明关于世界的结构和宇宙意义的历史哲学和神学重新具体化”。质言之,全球一体化是一种发生在“形器”层次上的事实(如同样的货币在全球市场上流通、同样的机器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运作、同样的媒介将整个地球连接在一起),但地方差异化却是一种隐隐运作在“神理”层次上的景观(如异域情调、民族审美观和伦理意识的差异)。全球时代的文化转向为我们现在思考中国现代美学传统提供了一个相当有意义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我们格外关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社会运动中的文化精神。由于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中国民族遭到外敌的入侵,“文化精神”问题异常突出,事关几千年的文化泱泱大国在现代世界上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宗白华在30年代以后的探索,就是集中到了“文化的灵魂”、“民族精神的个性和命运”上。这是他的思考所牵挂的中心,他思想用力所在。但是,宗白华又不是从政治、伦理、社会制度等现实的角度表现出他对文化精神的关怀,而是从最能代表“中国心灵”的诗歌、绘画和书法艺术,从审美、从艺术经验、艺术空间等方面入手,从具体的形象的个体的体验开始,追溯现代世界暗淡衰微的“文化精神”,建构文化精神的基本象征物。

后记

岁在己丑,飞雪迎春。这本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做较大修改的专著终于有机会出版了,从获得博士学位到博士论文出版,一晃又增添了八年的时光废墟。八年,足以沉淀当年的惶惑与惊异、欣喜与感伤,更足以对已经成为白纸黑字的学术见解展开反思。当初的博士论文经过修正与扩展而成书出版,自然勾起了笔者对当年撰写博士论文的情境的追忆。1999年秋天,那是一个浮躁的时代,笔者正步入迷惘的中年。怀藏由衷的敬意而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拜王一川先生为指导老师,从先生学习文艺美学,更重要的是学习为人的品格。记得当时王一川先生从国外讲学归来,一个冬天的下午踏雪来召见我们。当先生问到我的博士论文选题方向时,我甚至还海阔天空,天马行空地向先生报了好几个选题,比如哈贝马斯,德里达,德国浪漫主义神话学……。在我说出了那些不着边际的构想之后,先生以平静的心态、和悦的语音语调说出了决然否定的意见。我惊异之余只好改弦易辙,回到现代中国人生存体验的地面,决心研究一下我非常喜爱的宗白华的学术与人生。但是,随着读写的深入,美学老人宗白华似乎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遥远。甚至踪迹全无。夜阑人静,面对宗白华那些行神如空,行气如虹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发呆,还有一种面对着一个无血肉的美丽幽灵的恐惧感!记得那还是一个冬天,寂寞漫长的午后,焦躁的心,困惑而又疲惫。硬着头皮写出七万字,通过网络发给正在哈佛大学讲学的王一川先生。先生回函,显得比我自己还要焦虑,但比我清醒万分。一如既往,先生强调小题大做,从小角度开拓大空间,但这一次他用“文化精神”一语点亮了我的迷惘的心。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宗白华美学思想简论》:现代文论与美学论丛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 PDF格式下载



朋友让帮着买的,没看内容*应不错吧*


对于中国美学比较系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