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代的皇权与世家

赖惠敏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07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赖惠敏  

页数:

33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海宁陈氏、查氏,桐城张氏,山东孔氏,以及满洲钮祜禄氏等,均为清代著名的世家大族。本书对其家族形态、人口成长、地域分布,及其与皇权的关系等论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讨论。作者在充分掌握史料的基础上,借鉴人口统计、族谱分析等社会学研究方法,由此跳出了传统历史研究方法的窠臼,为认识有清一代的历史提供了新颖独特的视角。

作者简介

  赖惠敏,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现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但问旗民:清代的法律与社会》、《明代南直隶赋役制度的研究》、《天潢贵胄:清皇族的阶层结构与经济生活》等,并发表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中国社会文化史丛书》弁言导言第一章 明末清初世家的形成与兴衰 前言 一 科举世家形成的因素 二 申、王主政及其家族之兴盛 三 甲申前后世家的政治动向 四 康熙建储与世家衰落 结论第二章 海宁陈氏的婚姻研究 前言 一 陈氏姻亲的地域分布 二 陈氏及其姻亲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三 陈氏与浙西望族联姻的形态 四 由陈氏之婚姻形态论家族之社会流动 结论第三章 明清海宁查陈两家族的人口行为 前言 一 两家族之经济背景 二 族谱人口资料之性质及处理方法 三 两家族的婚姻现象 四 两家族的生育率 五 两家族的死亡率 六 两家族的人口成长 结论第四章 清代山东孔府庄田的研究 前言 一 孔府庄田的来源 二 孔府庄田的地租形态 三 孔府庄园的没落 结论第五章 论乾隆朝初期之满党与汉党 前言 一 “满党”与“汉党”的形成 二 “三案”与满党势力的消长 三 乾隆帝对汉党之宽容 结论第六章 清代的钮祜禄氏与他塔喇氏 前言 一 两个满洲家族形成的历史背景与地域分布 二 两个满洲家族的人口研究 结论第七章 从高朴案看乾隆朝的内务府与商人 前言 一 高朴案始末 二 商人与内务府买卖玉石 三 内务府与商人在西北的贸易活动 四 查抄官商家产与内务府的进项 结论第八章 铁杆庄稼?清末内务府辛者库人的家户与生计 前言 一 内务府辛者库人的来源 二 辛者库人的家户组成 三 辛者库人之口粮与收入 结论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万历二十一年(1593),吴之彦以伾事论罢,使其子镇讦用贤论才逐婿,灭法弃伦。锡爵与之彦同乡里,乃上议日:“用贤轻绝,之彦缓发,均失也。今赵女已嫁,难问初盟;吴男未娶,无容反坐。欲折其衷,宜听用贤引疾,而曲贷之彦。”诏从之。①户部郎中杨应宿、郑材复力诋用贤,请据律行法。都御史李世达、侍郎李祯疏直用贤,斥两人谗谄,遂为所攻。高攀龙辈皆坐论救递职,自是朋党论益炙。  万历三十五年(1607),皇帝增置阁臣,王锡爵亦蒙复召入阁。当时言官势盛,王锡爵手疏言:“皇上于章奏一概留中,特鄙弃之如禽鸟之音,不以入耳;然下以此愈嚣。臣谓君父至尊,必自立于无过之地。”②此密揭为李三才钩得,泄言于众,谓锡爵以台省为禽兽。于是台省益攻王锡爵,在此舆论的压力下,王锡爵只好坚辞入阁。  综观申时行、王锡爵主政十余年间,并无显著政绩,唯有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争取到皇长子出阁讲学的机会。对于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乡官虐民的事不闻不问,当然也未尝了解百姓沉重的赋税。作为执政者,需要选择以圆融手法调和官员的利益为重,抑或解决民生疾苦为主。如果站在百姓这边,大力支持张居正的赋役改革,必然引起地方豪强反对,这又与申时行等“循默避事’:的为政态度不符。若要安富尊荣,优游坐享,便将民生福祉、社稷安危置之度外。而事实上,从他们当政后子弟过着靡丽奢华生活看来,这些从政者关心自己远甚于关心一般民众。  吴晗论述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他说:“其营居室、乐园亭,进而养优伶、召妓女等,雅致一点的更提倡玩古董、讲版刻、组文会、究音律。这些人的兴趣,使文学、戏曲等方面有了飞跃的进展。”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赖惠敏教授的社会史研究,不走近年来社会史研究重田野、重理论的流行路线,而是老老实实地遵循史家传统,凡有所获,都是对清朝档案二十余年辛苦搜求爬梳的成果。其对文献史料知识之广博、理解之通透和表达之老练,在从事清史、社会史研究的同代学人中迄不多见。本书中涉及的这几个领域,很像是为读者打开的一扇扇窗口,窗外的风景,清新深远,无不让人省悟到,清史和社会史研究,其实还别有一番天地。  ——定宜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清代的皇权与世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