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

[美]刘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美]刘康  

页数:

239  

译者:

李辉,杨建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为切入点和基本框架,分析了20世纪中国的若干文化和美学问题。既突出了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又注重考察中国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接受者所体现出的深层变异,对我们今天重新思考中国的发展模式、文化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作者简介

  刘康,美国杜克大学亚洲与中东系教授,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起,受聘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学术研究范围涉及文艺学与美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主要包括国际传播、全球化与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综合研究、马克思丰义文化理论与美学等。英文著作有《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和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与美学》、《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变迁》等。中文著作有《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文化?传媒?全球化》,以及《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等。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中文版前言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美学、现代性和不同选择的现代性:以中国为例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成:从上海到延安
第三章 领导权与反领导权:民族形式与“主观战斗精神”
第四章 美学、意识形态和文化重建
第五章 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走向后革命社会的文化拓扑
附录: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性的不同选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的对话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探索和社会构成必然被片段化、破碎化和矛盾化,即使他们表面上的目标和主张总是在提倡一致性、总体性和普遍性。五四运动具有激进的破旧习、反传统的特征,但并不能因此就把它解释为“总体化”,或者以总体化的方式解决中国问题。然而,五四知识分子的普遍化和总体化主张反映了他们意识到中国社会变革是全球化现代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肯定的是,五四的文化激进主义和破除旧习与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优越性”或“一元化唯智论思维模式”有着内在的联系。但同样不可否认、并且具有更主要意义的是,这种激进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价值观。激进的知识分子自身从中受益匪浅。阿里夫·德里克提出了令人折服的观点,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现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知识、意识形态和政治力量,不但对中国社会形态的激进化和扩散传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还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产物和批判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空间和时间上的碎片化起了重要作用。因此,认为传统独具的顽固性阻碍了中国进入现代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在现代时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断裂和变革。奇怪的是,直到今天,西方依然普遍认为,中国文化是亘古不变的。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亘古不变”.而在于坚持这样的观点是基于西方现代性的预设,只能把世界其他地方的变革看成是衍生的、不情愿的甚至是反动的,因此很难把非西方的变革看做是创造西方现代性不同选择的积极尝试。然后,这些不同的选择经常被贬低为是“历史的变异”,或就中国而言是“亘古不变的传统”。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家和他们的西方同行》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马克思主义与美学 PDF格式下载



国外视野,印刷啥的,都好,还没看,内容应该不错


光看目录的话还是比较专业的


本书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理论为切入点和基本框架,分析了20世纪中国的若干文化和美学问题。作者以历时性的目光,从以下几个角度进入和阐述:一、以五四之后到20年代后期的中国为个案考察美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概念的生成;二、从30到40年代的上海和延安的城市中心变迁,来分析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中国的形成和特色;三、分析40年代的激进与反激进思潮,以胡风的民族形式与“主观战斗精神”为主要分析对象;四、分析从建国之后到80年代初的文化现象,考察这一时期的美学、意识形态和文化重建;五、以80年代中期以后的后革命社会为对象,分析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主体性。作者在论述过程中,注意中西比较,既突出了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又注重考察中国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接受者,所体现出的深层变异。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