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著作权的边界

朱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理  

页数:

273  

字数:

287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自2006年博士毕业以来,这篇文稿就一直静静地蛰伏在我老旧的笔记本电脑里。尽管承蒙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错爱,早在三年前就拟定了出版计划,我却一直没有提交出版的激情。究其原因,除了由于职业和工作的变动而没有充足的时间修订文稿之外,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对文稿的不满意,甚至轻视自己的作品。踏上法学研究之路已近十年,在系统阅读了波斯纳、尼默、金斯伯格、戈登等著名学者的大量著述之后,我似乎懂得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黄永玉先生曾经谈到,久与名作接近,年深日久,欣赏水平远远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抛在百里之后。眼光高了,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最后连自己的劳作也轻蔑起来,干脆什么也不做,粘住手脚,掉进缸里完事。永玉先生慨叹,“艺术的蜜罐里,不知淹死过多少创造者”。①我或许就是一只掉进法学蜜罐里的笨拙的蜜蜂吧,只是还没有修炼到淹死的程度。是否还要出版这篇文稿?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最终促使我决定将文稿付梓的,是看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被别人多次引用。这多少增加了我的信心。再加上看到坊间著作如潮,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不自觉地忽.然开始自信起来。这篇文稿毕竟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为它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它是我过去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一个小结,记载了我的思考历程。尽管它可能没有超越面前耸立的一座座高峰,但是它依然试图站在前人的肩上,竭力保持着“更上一层楼”的进取姿态。

内容概要

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这一问题构成了著作权与科技和社会发展这一紧张关系的阀门。每当技术的进步导致著作权人、使用者和社会利益平衡的破坏时,必然在限制和例外领域表现出来,并通过限制和例外的设立或取消而重新达致平衡。如果说著作权的核心是利益平衡精神,那么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则是这一平衡的体现者和实现者。无论是对胡戈的馒头事件等新型作品使用方式的分析,还是对新的阅读技术与传统著作权的关系处理,都需要洞察著作权限制与例外背后的哲学基础,把握新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调整,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法律分析工具予以透析。就此而言,本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深入分析了著作权限制与例外的法律属性,澄清了国内理论界对此的模糊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著作权边界的弹性和刚性两个分析维度,进而构建了一种能够兼具开放性、灵活性与适度确定性的著作权边界划定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大量原始资料,在国内首次深入分析了著作权边界的基准界标——三步检验法的含义,并较透彻地阐述了其功能与运用,添补了国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作者简介

朱理,法学博士、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兼任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7年毕业干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2003和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分别获民商法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2007年任教于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2007年进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

书籍目录

导论 0.1 选题的缘起 0.2 选题的意义 0.3 对象定位、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0.4 已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和评价 0.5 本书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 著作权的传统边界——著作权权利限制和例外 1.1 著作权限制和例外的初步界定——什么是限制和例外? 1.2 著作权限制和例外的具体形式 1.3 著作权限制和例外的正当性——利益平衡的工具第二章 著作权传统边界的法律特征——边界的弹性与刚性 2.1 边界的弹性——传统限制与例外的立法模式 2.2 边界的刚性——传统限制和例外的法律性质第三章 著作权边界的基准界标——限制和例外的国际标准 3.1 国际条约中的三步法检验法——三步检验法的“三步”发展史 3.2 世贸组织版权专家组裁决中的三步检验法——正确的结论与错误的方法 3.3 寻找适当的解释方法——利益衡平视野下的三步检验法 3.4 三步检验法的功能——立法准则与裁判准则第四章 对著作权边界的超越——危机中的限制和例外 4.1 技术措施的越界——扼杀限制和例外 4.2 合同约定的越界——规避限制和例外 4.3 如何解决越界问题?第五章 著作权边界的重构——我国著作权限制和例外的未来走向 5.1 我国著作权的现有边界 5.2 我国著作权边界的立法重构 5.3 我国著作权边界的司法重构——三步检验法作为裁判标准 5.4 以三步检验法适应信息社会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0.3.2总体思路本书的总体思路是:以著作权的权利限制和例外为主线,根据著作权的“传统界线——界线冲击——界线调整”的逻辑组织本书。在传统界线方面,探讨限制和例外的理论基础,包括限制和例外的根据、种类、法律性质等基本问题;然后以国际公约为依据,探讨限制和例外的国际标准及其理解,探讨其理论贡献与缺失。在界线突破方面,以前一部分为基础,检视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现有限制和例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探讨技术措施和标准合同对限制和例外的冲击,研究技术措施和合同能否超越法定的限制和例外的界限。在界线调整方面,研究在信息社会背景下,未来的界线应该如何调整,如何才能保证使用者能够继续从限制和例外规定中获益。在每一个阶段,本书都尽力贯彻问题主导的立场。0.3.3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方面,本书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期能够取得具有创新性的成果。首先是经济分析方法。在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问题上,无论是限制和例外的理论依据还是具体限制和例外的判断标准,经济分析都能够给予重要启示。例如,限制和例外整体上的交易成本解说、在自由使用具体判断上的市场失灵理论,都是需要给予重视的。国内以前的研究虽然涉及了经济分析理论②,但是其利用经济分析仅限于解释自由使用的一般合法性问题,没有涉及著名的市场失灵理论,更没有以此为基础提出判断的经济标准。

后记

本书是在我的博士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自2006年博士毕业以来,这篇文稿就一直静静地蛰伏在我老旧的笔记本电脑里。尽管承蒙北京大学出版社的错爱,早在三年前就拟定了出版计划,我却一直没有提交出版的激情。究其原因,除了由于职业和工作的变动而没有充足的时间修订文稿之外,更重要的则是由于对文稿的不满意,甚至轻视自己的作品。踏上法学研究之路已近十年,在系统阅读了波斯纳、尼默、金斯伯格、戈登等著名学者的大量著述之后,我似乎懂得了应该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黄永玉先生曾经谈到,久与名作接近,年深日久,欣赏水平远远把自己的艺术实践水平抛在百里之后。眼光高了,先是看不起同辈的作品,最后连自己的劳作也轻蔑起来,干脆什么也不做,粘住手脚,掉进缸里完事。永玉先生慨叹,“艺术的蜜罐里,不知淹死过多少创造者”。①我或许就是一只掉进法学蜜罐里的笨拙的蜜蜂吧,只是还没有修炼到淹死的程度。是否还要出版这篇文稿?这个问题在我心中萦绕了许久。最终促使我决定将文稿付梓的,是看到自己的毕业论文被别人多次引用。这多少增加了我的信心。再加上看到坊间著作如潮,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不自觉地忽.然开始自信起来。这篇文稿毕竟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为它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它是我过去一段时间研究工作的一个小结,记载了我的思考历程。尽管它可能没有超越面前耸立的一座座高峰,但是它依然试图站在前人的肩上,竭力保持着“更上一层楼”的进取姿态。


编辑推荐

《民商法论丛:著作权的边界•信息社会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研究》编辑推荐:著作权的核心是利益平衡的精神,著作权的限制和例外,也即《民商法论丛:著作权的边界•信息社会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研究》讨论的著作权的边界问题是这一平衡的体现和实践。其实际也是讨论作者、使用者之间的权利界限问题。新技术的发展突破了著作权的传统边界。早些时候出现的“包子事件”开始引发了这一讨论。在网络阅读快速发展的今天,作者、出版机构、网站和终端使用人之间的权利如何赋予和限制更是引人关注。《民商法论丛:著作权的边界•信息社会著作权的限制与例外研究》从此入手,主要介绍了国际标准——三步检验法。并进一步分析在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如何重构我国的著作权边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著作权的边界 PDF格式下载



质量不错,邮寄也快。一天收货。


书很好,包装也不错,服务态度好


讲解的很有道理,有提升


看了标题才买的书,有点小后悔,性价比不高,感觉像是博士论文的放大版。。。。嗯,先看了再说吧,偶是75折的时候买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