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会计评论

王立彦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立彦 编  

页数:

489  

字数:

144000  

内容概要

  本刊主要面向大学会计教育和学术界。
  本刊内容涵盖(但不局限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税务、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等领域,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导。本刊也刊登高水平的书评和文献综述性文章。
  本刊大力提倡国际主流的经验式研究和分析式研究,也欢迎应用案例分析、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的文章。无论釆用何种研究方法,都应当坚持严谨、深入、细致、求实的学术风格。
  本刊不刊登已经在其他刊物发表过的论文或正在其他刊物审稿中的稿件。作者投稿时必须注明其稿件满足这一条件(稿件格式请参阅本刊封三)。

书籍目录

编委会启事
公允价值具有价值相关性吗?基于金融资产的研究
财务重述、盈余质量与市场认知的系统性偏差
控制权转移前业绩、收购方性质与控制权转移绩效
地区要素市场发育、国有控股与成本和费用粘性
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集团应用的路径依赖与认知差异——来自某国企集团的证据 
大股东减持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总的来看,关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长期绩效的研究,只有少数发现长期绩效得到明显改善,大部分研究都发现长期绩效没有明显改善或者先上升后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市场不同于西方的控制权市场。西方的控制权市场理论以及相应的实证研究结论,都建立在以下两大假定之上:一是公司股权分散,导致管理层与股东之间代理问题严重;二是有效市场环境下,股票价格和公司业绩高度正相关(奚俊芳和于培友,2006)。当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公司经营效率较低,从而股价也比较低,接管者便可以低价在股票市场上收购足够数量的股份,实现控制权转移,然后替换原有管理层,从而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因此,控制权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代理问题,提高效率,表现为控制权转移后经营业绩的提高。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至少在以下方面不适合控制权市场理论。首先,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普遍较高,公司治理问题主要不是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而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即使控股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潜在的收购方也很难在二级市场收集足够股份,并且实现控制权转移。其次,中国股票市场并不是很有效,即使代理问题严重,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不佳,股票市场也不一定对此有恰当的反应。而且长期以来的二级市场股价偏高,也使潜在的收购方望而却步。因此,收购方强行收购并替换原来无效的管理层的事件,在中国很难发生,控制权转移往往是原第一大股东的主动转让。对于控制权转移前亏损的公司,原第一大股东转让股权往往是出于无奈。因为上市公司面临ST、PT甚至退市的风险。特别是第一大股东受当地政府控制时,政府也很想保住当地的“壳”资源。亏损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收购方需要尽量将其“扭亏为盈”。扭亏为盈的手段既可能是盈余管理(奚俊芳和于培友,2006),也可能是资产重组。方轶强等(2006)指出,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控制权转移前后的业绩变化可能来自于控制权转移后的资产重组活动。因为控制权转移常常和上市公司“保壳”、“保配”相联系,他们发现,控制权转移后发生的资产重组提升了上市公司业绩。


编辑推荐

《中国会计评论(第8卷·第4期·总第22期)》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会计评论 PDF格式下载



此书学术含量很高,对有需要的人会有帮助。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