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别埋没孩子的天才特质

郜云雁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郜云雁 编  

页数:

307  

Tag标签:

无  

前言

儿童教育是捍卫童年的教育 孙云晓 孩子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剥夺孩子快乐的童年,真的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未来吗?面对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们不得不说出藏在内心的深深忧虑——十多年来,由于过高的期望和沉重的负担,中国半数以上的中小学生长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相当多的孩子被剥夺了快乐的童年。 毫无疑问,教育问题的根源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但是,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体制,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在同样的体制下,教育的水平千差万别,孩子的发展各不相同,这说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特别重要的。《谁教出来的“问题孩子”?》一书的书名可谓耐人寻味。 从成长的需要来看,儿童需要生活的教育。但是,今天的许多教育是反生活的。比如,无数的父母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不是反生活教育的纲领吗?可见,“问题父母”比“问题孩子”多。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叛逆期的来临本是一件好事,却往往让中学生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倍加担心,似乎面对的是来势凶猛的滔滔洪水,随时要预防决堤的危险。在不知所措的时候,人们容易抱怨中国的叛逆期教育太落后,以致让孩子无知、让大人无措。这样的指责自然是证据确凿的,但正如《叛逆的孩子这样管》一书所说——叛逆期教育固然需要知识、需要方法,但首先需要的是一种态度。 已有研究显示:失败并不一定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研究并不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成功的经验。要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努力挖掘并扩展自己的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弥补弱势。《别埋没孩子的天才特质》最想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在最强的方面最有可能取得最大的进步,也最有求知欲和创造力。 同样,引导孩子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常常被视为一门相当专业的技术,似乎只有专家才会。其实不然,只要了解了基本的原理,只要愿意行动起来,每一个有文化的大人都可以成为孩子的阅读导师。 但是环顾四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影视网络和电子游戏构筑的声光世界中,在师长精心布置的“成才规划”中,以及在社会日渐浮躁的大氛围中,有许多孩子正是在不知不觉中错失了阅读好书的机缘;有许多父母和老师,正在有意无意中忽略和遏止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渴望;有许多家庭、学校、社区、书店和图书馆,并没有给孩子们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 很难设想,一个没有阅读、没有留下对好书的记忆的童年会是什么样子的。有一些书,一个人如果不在童年时读到它们,不曾在童年时代为它们动过真情、流过眼泪,那么这个人的本性和他日后的精神成长都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将是愚昧和不文明的。适时地阅读一本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灯,确定他终生的理想。《孩子不爱阅读怎么办?》一书告诉我们,爱孩子就教会孩子们去渴望和热爱美好的阅读,这远比让孩子去做作业、去培优、去上网,乃至去学会别的更为重要。 在我看来,呼吁父母“持证上岗”是个浪漫的想法,事实上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自觉学习,尽快成为合格的父母。我在全国各地巡回讲演的过程中,上千万的父母听众,让我看到了太多伤心的泪水和绝望的眼神。于是,我开始久久地思考,可否将包罗万象的家教内容,简要地概括为一种方法? 有着近四十年从事儿童教育和研究的经历,尤其是在做了多年父亲之后,我发现,仅靠某一种具体方法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任何一种方法适合所有孩子的教育。再说,思想的不同决定了同一方法的效果不同,这表明,任何方法都离不开观念的指导。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需要一套综合的方法,即要将理念、方法、心理、生活方式和亲子关系融为一体,而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经过多年积累并与诸多专家学者反复探讨,我们终于总结出了五元家教法。毫无疑问,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说,父母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三大要素,具体可以归纳为五个元素,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将这五大元素融会贯通,即为五元家教法。 五元家教法的首要元素是现代的教育理念,这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核心,对家庭教育的目标、方向以及父母的教育行为起着制约和指导作用,也是影响家庭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五元家教法的第二个元素是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是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并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教育的效果。健康的心理是五元家教法的第三个元素,指的是父母心理健康才会给孩子以积极的影响。父母应在以身示范的前提之下,引导孩子力求做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控制自己,这几项正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五元家教法的第四个元素,这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切都是从童年开始的。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面,父母的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五元家教法的第五个元素是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这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必备条件。没有平等,培养不出现代儿童;没有和谐,建设不成民主家庭。 当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不是教育而是关系,父母的误区往往在于过于关注教育,却忽略了良好亲子关系的培育。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更是这样。亲子关系好,家庭教育才能成功;亲子关系糟糕,家庭教育一定失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和相互学习的关系。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还面临着一个极其严峻的课题:“捍卫童年”。把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作为儿童教育最神圣的天职。 捍卫童年是全社会的神圣责任。首先,我们必须将儿童当“人”看,必须承认儿童具有与成人一样的独立人格,而不是成人的附庸;其次,我们必须将儿童当“儿童”看,承认并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而不能仅仅将它看做是成人的预备;再次,在儿童成长阶段,应当为其提供与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活,儿童的个人权利、尊严应当受到社会保护。 一切关心下一代的人们,积极行动起来!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内容概要

 
是否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心理学告诉我们:优势其实蕴藏在每个人的身上。人类有400多种优势,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他的学习、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些优势之上,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成功。本书从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等多个视角深入探讨和解读孩子的天才特质,帮助父母认识和发现青少年的优势和潜能,塑造全新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者简介

  郜云雁,《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编辑,长期关注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发表各类文章近30万字。

书籍目录

一 发现孩子的优势
二 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
三 当心“益智教育”有害无益
四 我们正在让天才失败吗
五 谜一样的另类天才
六 请让孩子自由涂鸦
七 警惕儿童个体差异被忽略
八 好问的孩子得天酬
九 为孩子插上哲学的翅膀
十 拯救正在被边缘化的男孩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在《飞向成功》一书中,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其大意是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则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它就非常痛苦。但是兔爸爸和兔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它有所放弃。小兔子只好每天垂头丧气地到学校上学,老师问它是不是在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盼望得到老师的帮助。老师说,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你的跑步是强项但游泳是弱项,这样好了,你以后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中国有句古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是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成功。但是看了上面这个寓言后,我们可能都会意识到,小兔子根本不是学游泳的料,即使再刻苦它也不会成为游泳能手;相反,如果训练得法,它也许会成为跑步冠军。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了太多让兔子去游泳、让鸭子去跑步的傻事却浑然不知。许多孩子也因此而忍受着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最终变成平庸的人。 一些研究发现,人类有四百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作为父母,你应该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帮助孩子将学习、生活、工作乃至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他的优势之上,这样孩子才可能会成功。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研究发现,尽管路径各异,但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扬长避短”。传统上我们强调弥补缺点,纠正不足,并以此来定义“进步”。而事实上,当人们把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缺点时,就无暇顾及增强和发挥优势了;更何况任何人的欠缺都比才干多得多,而且大部分的欠缺是无法弥补的。 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每一个孩子的优势并发挥也们的优势。这样的教育,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功。 “优势”最简单、最有用的定义是指那些让你感到自己很强大的事。在最强的方面才会取得最大的进步,在你的优势方面,你才会最有求知欲,最具创造力,也最乐于学习新事物。 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对失败的研究并不能帮助我们学到什么成功的经验,一个人或一个机构要想成功就要靠扩展优势而不是简单地弥补弱势。 ——【美】马库斯·白金汉 发现孩子 听过小兔子的故事后,很多父母可能都会发出疑问:虽然这个故事很精彩,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准确地把握。比如“我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兔子还是鸭子”?对此,成功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盖洛普名誉董事长唐纳德·克利夫顿认为,你需要长期细致地观察孩子有什么样的特殊兴趣和爱好,当然,这种爱好不是父母强加的,而是孩子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比如,当孩子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是否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他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当他做某类事情时,他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

后记

2001年,美国一家著名调查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该调查询问受访者:在“塑造优势”和“修正不足”两者之间,您认为哪一项是成功的关键?结果仅有41%的美国人选择了“塑造优势”,在日本和中国这一数据则为24%。5年后的2006年,该公司再次进行同样的调查,发现调查得出的数据竟然完全一致,当问及“哪一点更有助于你走向成功,是塑造优势还是修正不足”时,仍然是41%的受访者选择了前者,59%的人选择了后者。 上述数据说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坚信,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首先需要做的是改进自身的缺点和弥补不足,其次才是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别埋没孩子的天才特质》一书的初衷。 多年前,笔者曾有幸采访了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唐纳德·克利夫顿,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至今仍回荡在我的脑海中:当人们将关注点放在改进和弥补自身不足时,就很难顾及如何发挥优势了。他告诉笔者,从成功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去中国人所推崇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并不是一个最优化的过程,最佳方案应该是把铁直接做成针,或者把铁直接做成铁杵,而不要先把铁做成铁杵,然后再把它磨成针。他认为,用这个成语来表达“持之以恒”很容易带来误导,即一个人本来没有某种优势,而他却需要不停地努力并盼望将自己的弱势变成优势。而这样做的结果一定是事与愿违,代价也是巨大的。 了解成功心理学所提倡的“优势理论”,对于今天的父母来说很有价值。这个理论能帮助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少走许多弯路。在今天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父母很容易陷入‘‘成功焦虑症”中,一方面他们因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过早地将孩子拉入超前教育的大军中;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孩子的潜能被埋没而胡乱对孩子的“潜能”进行开发。在这种盲目的恐慌和跟风潮下,孩子很挣扎,父母也难以静下心来倾听孩子、发现孩子的潜能。 是否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特的优势?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优势”其实蕴藏在每个人的身上。相关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每个人都会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将他的学习、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这些优势之上,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成功。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优势会发生改变吗?答案是既可以又不能。成功心理学认为,优势是由才能、技能和知识三大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中,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和知识则是后天习得的。这说明,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和确认那些与生俱来的才能,进而开始相关的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导孩子逐步走向成功的过程。 本书是在无数作者的创作智慧基础上诞生的,在此谨向贺淑曼、华京生、陈智勇、华国栋、吕小红、杜军、刘占兰、张昊辰、杜欣欣、甄奕、高潇怡、伍新春、谢娟、田科武、张晓龙、王艳洋、牛面、田丽美、章剑和、沈剑平、袁文辉、谢东海、兰海、陈慧、郭声健、白玲、段冬梅、尹文刚、张开冰、陶西平、王欢、沈致隆、刘竑波、张敏、徐惟诚、郝琳、王林、高潇怡、周国平、张贵勇、冯欣、赵丽丽、顾雪林、孙云晓、杜悦、杜冰、却咏梅、冯欣、郭铭、王钊、任君,以及众多未及提名的作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郜云雁 2011年3月18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别埋没孩子的天才特质 PDF格式下载



正在看,受益匪浅,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应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