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三国演义(上下卷)

罗贯中,陈文新 (评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罗贯中,陈文新 (评注)  

页数:

全两册  

字数:

856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陈文新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作品。罗贯中(约1330—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其字。太原(今属山西)人,籍贯又有钱塘(今浙江杭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东原(今山东东平一带)诸说。与《录鬼簿续编》的作者贾仲明为忘年交。生当元末动乱之际,据说曾“有志图王”,做过张士诚幕客。所作历史小说颇丰,计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十七史”演义,上四种现存。但除《三国志通俗演义》与《三遂平妖传》尚存原作基本面貌外,其他多经后人增删,与原本面目相去甚远。所作杂剧今存《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最卓越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所表现的题材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三国志注》中有相当完整和详细的记载。由于历史材料完备而且富于传奇色彩,三国故事很早即在民间流传,并形成了长篇规模。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骄儿》诗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从张飞到邓艾,差不多已包括了三国鼎立的全过程。当北宋说话产生长篇的“讲史”时,“说三分”便是其中特别受欢迎的节目,因其地位显赫,以至于独立出来列为专科。元代刊印的《三国志平话》和《三分事略》就是依据民间艺人的口头讲述而整理出来的。戏剧舞台上也大量搬演三国故事。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假”,可见作者兼采史实与传说的写作方式。 嘉靖元年(1522年)刊行的《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是《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它在形式上的特征是: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则,单句标题,与通行本《三国演义》分为一百二十回、回目对仗明显不同。它在内容上也与通行本存在若干差异。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章回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章回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其前身是宋元讲史话本。讲史话本以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为题材,往往篇幅较长,如《五代史平话》讲述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的兴衰,十余万字,《三国志平话》讲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过程,八万余字,已初步具备长篇规模。但讲史话本毕竟还不是长篇小说,原因有二:从创作目的看,我们所说的章回小说,主要是供阅读的书面文学,而讲史话本却主要是口头文学的简要底本;从标题形式来看,宋元讲史话本的标题放在全书之前,是提纲而不是回目。《三国志通俗演义》问世,长篇章回小说才获得了成熟形态。拿《三国志通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对比,可以看出三个区别:就创作目的而言,《三国志通俗演义》不再是口头文学的简要底本,而主要是供阅读的书面文学;就篇幅而言,《三国志通俗演义》约75万字,《三国志平话》才八万余字;就形式而言,《三国志通俗演义》改变了讲史平话那种提纲式的标目方式,它明确地分为二十四卷,每卷十节,总计为二百四十节,每节均以七字标目。在章回小说的发展史上,《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座巍然高耸的里程碑。 毛本《三国演义》在清初的问世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毛宗岗,字序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其父毛纶,字德音。据传毛纶曾对《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过笺注。毛宗岗在参考他父亲意见的基础上,对《三国志通俗演义》加以修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根据正史和其他文献穿插若干事件,如管宁割席分坐、邓艾口吃、曹操分香卖履等;删掉正史中所没有的若干情节,如诸葛亮欲在上方谷火烧魏延之类;将回目的形式改为对偶;削除托名历史人物所作的七言律诗(因三国时没有七律)。经毛宗岗修订过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即三百多年来的通行本,其情节更加合理,其文字更加精粹,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新评点三国演义》即以毛本为底本。所作评点,亦就毛本而言,仅在必要时与《三国志通俗演义》略加比照。 就毛本《三国演义》而言,作为一部累积型的创作,它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分别受到历史家、民间艺人和小说家的强有力影响,因而,其文体不仅不是严格统一的,并且,多种文体之间的衔接也不尽水到渠成,小说中的价值体系随着文体的更替递嬗也在变化之中。《三国演义》由此获得了博大深厚的品格,当然也潜伏着比某些小说更容易被误解的可能性。概括说来,其文体可分为三种:与史书编纂相近的准纪事本末体;侧重于讲故事、与宋元白话小说相近的准话本体;以片断缀合为特征的准笔记体。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就一般情形而言,记叙曹操与董卓、袁绍、袁术等的纠葛,偏重准纪事本末体,如官渡之战等;而在描写刘备集团时,则较多采用准话本体,如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等;准笔记体通常属于局部的点缀,如管宁割席分坐、杜预《左传》之癖等。这三种文体,处理题材的方式相异,传达出的意蕴也各有侧重。这里试略加说明。一、准纪事本末体 历史著作的编纂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其基本原则是:第一,处理题材的方式应有助于给人“实录”之感;第二,通过对事实的安排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因果关系,从而为后世提供借鉴。 史家既以“实录”为秉笔原则,也就不能不遵守相应的规范,即作者只能报告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因为这是可闻可见的,而不应该直接叙述人物的所思所想,因为这是无法观察到的。这当然会带来遗憾:比如,读者对于某些人物所采取的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因此不甚了然。可是,尽管如此,中国的史家仍然谨守不作直接心理描写的规范,宁愿有所遗憾也不以牺牲实录原则为代价。《三国演义》中也不乏这种情形。比如,曹操在打败袁绍后,曾为之设祭,流涕不已,并“以金帛粮米赐绍妻刘氏”。曹操的这些举动,是装腔作势,还是真心诚意?读者的意见向来是不统一的。之所以会产生分歧,就在于作者没有也不愿意揭示出曹操行动后面的心理原因。 和正史一样,准纪事本末体的人物语言侧重于表现历史人物的识见,以“论”为中心,是高度理性化的,个性化的程度相对较低。“郭嘉遗计定辽东”是个恰当的例证。曹操平定并州后,郭嘉极力主张西击乌桓,他阐述理由说:“主公虽威震天下,沙漠之人恃其边远,必不设备;乘其无备,卒然击之,必可破也……”郭嘉的这段分析,曹操赞之为“极是”。所谓“是”,乃就其真知灼见而言。确实,郭嘉的语言以理性色彩见长,体现了这一历史人物洞察事件的深邃的目光。如果以个性化标准来衡量,便算不得上乘了。其他谋略型人物,如荀彧、贾诩,其语言风格也大体如此。 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可说是准纪事本末体价值体系的核心所在。在涉及历史人物时,道德评价相应地减弱了其重要性:对一个成功的统治者,即使其心地不纯,也并不一概抹倒,倒是不乏欣赏之意。关于曹操的描写即非常典型:肯定甚至赞赏他的“术”(解决政治、军事问题的技巧)构成相关情节的真正意蕴。 二、准话本体 《三国演义》的准话本体部分是从宋元说话与戏曲发展来的,主要用于表现刘备集团。其题材处理方式至少有四点值得注意: 1.重视装饰性描写。所谓装饰性描写,即作者虚构的一些情节,并不影响基本的历史进程,却主导着作品的爱憎倾向。如赤壁之战,周瑜作为前线总指挥的事实依然得到承认,但作者经由一系列装饰性描写(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祭东风),却成功地表达了对刘备集团尤其是对诸葛亮的敬慕,并通过对周瑜的漫画式嘲笑消解了这一人物的重要性。 2.经常使用悬念,以造成神秘感和传奇色彩。小说中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写曹操、郭嘉、荀彧、贾诩、陆逊、周瑜诸人用计,大都事先交待清楚。由于读者对事件的过程自始至终了如指掌,便不再感到神秘、神奇、不可测度。但写诸葛亮用计,则往往采用悬念的手段。其方式有二:一为锦囊妙计;二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目的都是将读者蒙在鼓里,使他们对于事件的变化产生应接不暇的惊奇感,从而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留下格外深刻的印象。《三国演义》的悬念常是诸葛亮的专利。 3.较多运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这有助于作品的戏剧性、情节的连贯性和结构上的严密,还有助于将对象保持在神秘状态。“刘玄德三顾草庐”是个精彩的例子。由于采用了这种叙述方式,诸葛亮的亮相精彩纷呈。其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4.努力追求诙谐的效果,若干庄重严肃的历史人物因而被喜剧化。如以鲁肃的绝顶老实反衬孔明的绝顶聪明,以张飞的直率鲁莽反衬刘备的虚饰谨慎,目的都在于获致“排调”风味。小说中的鲁肃、张飞,其言论、风采已与历史人物迥然不同。 就内在价值体系而言,准话本体表现出两种迥异于准纪事本末体的倾向。 1.崇拜完美的英雄,乐于将伟人神化。其中最为作者所钟情的是诸葛亮和关羽。历史上的诸葛亮,本来就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和卓越才能为士大夫文人所推崇,准话本体在这基础之上,还着力赋予他“超人”色彩,加强了另外几个侧面:强调孔明是刘备之师;过分渲染其名士风度;致力于把“人谋”写成“神机”。关羽在历史上只是一个勇猛的武将,《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勇武仍是重点描绘的性格侧面。“温酒斩华雄”、“斩颜良、文丑”、“单刀赴会”、“刮骨疗毒”等情节向来脍炙人口。但以超群轶伦的面目出现在读者之前的关羽,准话本体所增饰的人格及性格素质所占的比重无疑大得多。其中三个方面格外引人注目:充满人情味的义气;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气概;儒雅的风度。 2.准话本体价值体系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追求道德化的情感满足。扶正祛邪,惩恶扬善,明明白白地是是非非,鲜明强烈的道德倾向,这类描写能较好地满足普通民众的审美需要。这一追求主要是通过尊刘抑曹表达出来的。曹操性格的核心被设定为利己主义处世哲学;刘备则被视为仁厚慈善的有德之君(虽然作品的描写缺少真实感)。 三、准笔记体 中国的笔记体小说,旨在娱情怡性,与实用性的史家文体有别:史家专注于与历史进程密切相关的人事,笔记小说则注重事件本身的趣味。清初毛宗岗修订《三国演义》,他有意在小说中增加了准笔记体的分量,其《凡例》说:“事有不可阙者,如关公秉烛达旦,管宁割席分坐,曹操分香卖履,于禁陵庙见画,以至武侯夫人之才,康成侍儿之慧,邓艾凤兮之对,钟会不汗之答,杜预《左传》之癖……”这些例证几乎全出自《世说新语》这一类笔记小说,其魅力在于那种陈年老酒般的掌故风味。 小说对掌故的爱好基于一种饱经沧桑后的平易闲适的处世态度:人生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于功成名就,而在于悠然品味看似寻常的生活片断。闲淡的掌故是比热烈的争斗更能提高人的尊严和生命意识的。 《三国演义》中的准纪事本末体、准话本体和准笔记体,虽各具规模,各具旨趣,但它们在《三国演义》中的共存却并非不协调,其原因在于: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其心理结构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侧面的:他可以兼容儒、释、道三家,亦可以在不同阶段分别站在史家、俗文学家以及笔记作家的角度审视对象。这样,不同文体便适应和满足了不同的心理需求。《三国演义》由此获得了博大深厚的品格,当然也潜伏着比某些小说更容易被误解的可能性。 2008年9月23日 于武汉大学

内容概要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与北大出版社特请温儒敏教授策划主持,专为在校中小学生及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设计了这套“古典文学名著新点评丛书”。点评随文编排,紧抓作品内容及艺术之精要,探微入妙,会心独得,既切合阅读感受,又常有理性层面的阐说,将传统的点评方式与现代批评完美结合。
罗贯中编著的《三国演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长篇小说,它所拥有的读者量,在四大古典名著中一直高居榜首。其魅力何以如此巨大、经久不衰?武汉大学文学院陈文新教授致力于阐幽发微、释疑解惑,其丰富的阅历、深厚的积累,在《三国演义》的评点中找到了用武之地。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演义》仍然以其复杂性和丰富性不断向读者的解读能力挑战,而陈文新教授的解读也因此更见精彩。

作者简介

陈文新,男,1957年8月生,湖北公安人。武汉大学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哲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中国小说史和明代诗学。学术专著主要有“古典文学论著四种”:《传统小说与小说传统》、《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催听贾诩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第十三回 李全社会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洧水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悖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下卷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培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立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少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继大统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第八十三回 战骁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合中计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归政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取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琳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章节摘录

孔融迎接玄德人城,叙礼毕,大设筵宴庆贺。又引糜竺来见玄德,具言张闽杀曹嵩之事:“今曹操纵兵大掠,围住徐州,特来求救。”玄德日:“陶恭祖乃仁人君子,不意受此无辜之冤。”孑L融日:“公乃汉室宗亲。今曹操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何不与融同往救之?”玄德日:“备非敢推辞,奈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孔融日:“融之欲救陶恭祖,虽因旧谊,亦为大义。公岂独无仗义之心耶?”玄德日:“既如此,请文举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来。”融日;“公切勿失信。”玄德日:“公以备为何如人也?圣人云:'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孔融应允,教糜竺先回徐州去报,融便收拾起程。太史慈拜谢日:“慈奉母命前来相助,今幸无虞。有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有书来唤,不敢不去。容图再见。”融以金帛相酬,慈不肯受而归。其母见之,喜日:“我喜汝有以报北海也!”遂遣慈往扬州去了。不说孔融起兵,且说玄德离北海来见公孙瓒,具说欲救徐州之事。瓒日:“曹操与君无仇,何苦替人出力?”玄德日:“备已许人,不敢失信。”瓒日:“我借与君马步军二千。”玄德日:“更望借赵子龙一行。”瓒许之。玄德遂与关、张引本部三千人为前部,子龙引二千人随后,往徐州来。却说糜竺回报陶谦,言北海又请得刘玄德来助,陈元龙也回报青州田楷欣然领兵来救,陶谦心安。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主持这套新点评丛书的都是身兼学者和教师的古典文学专家.他们充当了青少年读者进入古典文学辉煌殿堂的引领者。相信他们的渊博学养和精彩评点,一定会带给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谢冕四大名著的版本很多,北大版的特色是专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制有新注解扫除阅读障碍.新评点引导欣赏精华,拉近与经典的距离,读来更有兴味。  ——温儒敏北大版“新点评丛书”为古典名著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的点评既照顾到知识性,也富含独特趣味,最能培养青少年读者对经典的体悟、分析能力。  ——曹文轩本套丛书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营养配餐”,同时也为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套高质量的教学参考资料。  ——程翔


编辑推荐

《三国演义(套装上下册)》权威版本,精妙评注,北大诗歌研究院院长、北大中文系教授谢冕,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曹文轩,北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程翔,联合推荐。北大版《三国演义》专为普通读者包括中小学生设计,考证缜密,注释说尽,少阅读障碍,多精彩点评。新注解,新点评,为青少年读者量身定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三国演义(上下卷) PDF格式下载



可以辅助学习三国,不过如果已买了注音解释版的,不买此本也可以


实于原著,点评也不错,就是点评太少,如果点评细致些就更好了。


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大名著.这本还没来得及读.但是感觉很不错.很信赖北京大学出版社


包装内容都不错,书很适合青少年,带注解


已经买了好几次这个版本了


很喜欢这本书!很经典!


作者写的真好,我们一家人看过后,觉得写的很棒!


儿子有点小,看不懂,只能大一些再看了,珍藏起来也蛮好的。


今天到的货立马就评论 我这个寒假闲着无聊就读了三国以前总是听人家说写的很好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我并未涉猎,今年看的是电子书,全部都看完了觉得里面的人物写的个性十分突出,很多事都与现实社会中的一样,因此觉得有再进一步细读的必要,所以我就在当当网上选了几种三国,今天看了一下书,不是硬质的,书的宽度很不错,比一般的16开要宽许多,纸质柔软摸上去很舒服,里面也有注解,可是就是没有注音,很多字我是认不得的因此在这方面本书需要改善,那样就更好了


书还算不错,如果纸质再好一些就好了,跟正版纸质稍稍差一点!


不是很喜欢《三国演义》,但是老师要求买,比起《三国演义》更喜欢《三国志》,《三国演义》中美化了一些人,比如诸葛亮,也丑化了一些人,比如曹操


儿子喜欢看这套书


印刷精美,纸张厚实,读起来很舒服。少有一些别字哟!


收货速度一天就到了,收货时包装很好,最重要的是收到的书质量很好,继续支持亚马逊


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的这一系列的书都非常好,性价比相当高!我主要是对他们这系列的书的字体非常满意,字大,对孩子们的视力有好!


这套书的纸张质量不错,手感很好,看着也舒服。


谁买谁夸,纸质很好,字体清楚,包装不错, 正品,爱不释手


收到书,包装很好,点评还是很实用。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