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程正民,邱运华,王志耕,张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

程正民,邱运华,王志耕,张冰  

页数:

52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世界各国都获得各自不同的发展,仍然充满强劲的生命力。西方当代一些重要的美学和文艺学流派和著名的文艺理论大家,谁也无法绕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他们或者与其展开对话,或者从中吸收理论营养,都把它放在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随着20世纪世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也经历了十分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产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命题,出现了多样性、当代性、开放性等一系列重要特征。今天,站在新世纪的开端,回头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各国的发展,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新特征、新命题做出有历史深度和有理论价值的总结,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摆在面前的这套“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丛书,包括中国、俄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美国七大卷,实际上,也就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目前国内外尚无如此规模、如此视野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作者简介

程正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运华,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志耕,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冰,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书籍目录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总序
总论
一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脉络
二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若干特点
三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与俄国文化和俄国文论
第一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崛起
第一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第二章 19世纪末到20世纪最初十年: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普列汉诺夫的文学思想
第四章 列宁的文学反映论及其意识形态视野
第五章 托洛茨基的文学思想
第六章 布哈林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努力
第二编 20-3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确立和内部对话
第一章 20-3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第二章 列宁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斗争
第三章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和俄国形式主义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和庸俗社会学的对话
第六章 1925年文艺政策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第七章 卢那察尔斯基的文艺批评
第八章 高尔基的美学思想和文学批评
第三编 50-6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反思和拓展
第一章 50-6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第二章 布罗夫的艺术审美本质论
第三章 斯托洛维奇的艺术审美价值论
第四章 波斯别洛夫的艺术意识形态本性论
第四编 70-8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新趋势
第一章 70-80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概述
第二章 梅拉赫的文艺心理学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与洛特曼的结构符号学
第四章 巴赫金的文化诗学
第五章 赫拉普钦科的“历史诗学”理论
重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就是文学思想从反映论向认识论的转移。文学艺术作品是反映生活现实的,这是它的发生学基础,但是,光看见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更加应该看到:文学艺术作品的认识论价值。——文学艺术是把握生活现实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人们可以获得对生活的正确的认识。后者(文学认识论)较之前者(文学反映论)而言,是能动的。列宁这个思想的根源也在对“卡夫丁峡谷”理论的解释上。强调建立先进的社会制度,并通过这种社会制度(上层建筑的东西)来培育进步的生产力,从而达到共产主义所需要的水平。——列宁的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文学艺术观念上,就是不再局限在反映论上看待文学的存在本质。文学在本质上是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别的方式。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学思想在这个地方分为三种话语形态,他们各自使用自己的词汇来表达对文学实践的态度和期望。普列汉诺夫、布哈林坚持文学反映论,以发生学的观念考察文学艺术的存在功能;而列宁、托洛茨基、卢那察尔斯基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着一致,对文学的认识论价值比较看重,列宁论高尔基、托尔斯泰,以及托洛茨基论形式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大都保持了这种思维态势。而在20世纪20年代,巴赫金则别开蹊径,他把文学的反映论和认识论统一在“言谈一话语理论”中,建立了他所谓“彻底的社会学诗学”理论体系。在这里,应该看到,上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都十分强调文学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因素”的作用。“文化”成为俄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学说里面最为紧张的因素。在普列汉诺夫分析艺术的起源、托洛茨基展开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批评时,在布哈林论述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关系和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理念形成的理路中,文化因素始终处在紧张的张力场中。于是,出现了普列汉诺夫不自觉的文化研究、托洛茨基的文化理论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的思想、布哈林的文化学思想,以及巴赫金的文化理论。


编辑推荐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编辑推荐:20世纪马克国主主义文艺理论国别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世纪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还行。比较系统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