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杂院儿里走出
2012-1
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文宝
311
无
本书收入民俗学家王文宝先生数十年来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内容包括:作者的大杂院儿生涯;北京的市井民俗文化;刘半农、常惠、江绍原、顾颉刚等北大学人对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贡献;北京的商业吆喝与响器等资料。附录部分收入《北京话“儿”化音手册》,是作者对北京话“儿”化音的研究心得的集中展示。
本书图文并茂,资料丰富,散发着浓郁的京味儿气息。
王文宝
1929年生,北京通州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民俗文化工作。1979年调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1987年改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1991年退休前任该会民间文艺研究所副所长兼民俗民艺研究室主任。作为中国民俗学会和中国俗文学学会的创建者之一,先后任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及会长。被聘为钟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神州民浴》名誉顾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出版有《中国民俗研究史》《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传统民俗文化集锦》《吆喝与招幌》《弘扬祖国民俗文化》《中国民间游戏》等多种图书,撰写有关文章400多篇。
第一部分 从大杂院儿里走出
热衷弘扬民俗文化
温馨的大杂院儿
京城当年一个繁华商业区
想起了“平民食堂”
二中琐忆
输血的故事
旧事难忘 ——记越南留学生在“中国语专”二三事
美丽的台湾民问传说
第二部分 市井民俗文化
略谈北京话的特点 ——最突出、最活跃鲜灵的京味儿民俗文化
关于北京话“儿”化音问题
关于北京的传统糕点
风味儿中秋月饼和家庭自制“团圆饼”
“杂拌儿”伴你过大年
祈吉迎祥的春节文化
老北京过大年的“玩儿”
北京的户外游戏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中突显的地方风物人文色彩
饶有兴味的北京地名歌谣
谈谈几首关于时政的北京地名歌谣
反映岁时节日的北京谣谚
古往今来一线牵,京都故事惹人传
京城戏曲曲艺的发展概况
第三部分 北大学人之贡献
刘半农与北大歌谣学运动
中国俗文学与俗文学运动
妇女对中国俗文学之贡献 ——为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而作
新中国成立前北京一些报刊宣传民俗学的情况
常惠对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贡献与台湾出版的“俗文学丛刊”
江绍原首开“迷信研究”课试卷的发现和他对民俗学事业的杰出贡献
现代中国史学和民俗学的奠基者顾颉刚 ——纪念顾颉刚先生110周年诞辰
积极挖掘抢救民间文化遗产
北大学人对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之贡献 ——献给北大中文系百年华诞
第四部分 珍贵的记录
〔附录一〕王文宝著述简目
〔附录二〕王文珍《民俗学家王文宝》
〔附录三〕北京话“儿”化音手册
后记
4.对婚丧礼俗的研究 顾颉刚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先后发表了《两个出殡的导子帐》(1924年4月27日第52号)、《一个“全金六礼”的总礼单》(1924年5月25日第56号)、《一个光绪十五年的“奁目”》(1924年6月8日第58号)。1928年4月,他将此三文与刘万章撰写的《广州的旧婚俗》《广州的旧婚俗补述》《广州的旧丧俗》合在一起,以《苏粤的婚丧》为书名,作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小丛书之一出版。 他对吴歌、孟姜女传说故事、妙峰山香会、礼俗等的研究是同时进行的,很有魄力。顾颉刚在民俗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为世人所公认,他在歌谣、传说故事和庙会的研究方面树立了三个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日本学者平冈武夫说:“即使说中国民俗学的研究是顾先生首创和培育起来的,恐怕也不过分。”(平冈武夫《古史辨自序》日译本《译者前言》,创元社,1940年)。 再看看他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建树。 1919年,他在苏州搜集歌谣,虽然当时还是一个学生,但已开始显露出了其组织领导才能。他说:“在家中组织人力,从我的祖母起,直到保姆,由她们唱,我来笔记。后来又推广到亲戚、朋友家。我的爱人殷履安义在她的母家,用直镇上为我收到了好些,一年之中,居然记下了三百余首。其中,有儿歌,有妇女歌,有工农歌,也有对山歌。除歌谣外,还连带搜集了谚语、歇后语。”(《我和歌谣》,载《民间文学》1962年第5期)。 ……
无